2019-2020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docx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65231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2020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2020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学习目标1.联系中国水土流失概况,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水土流失的概念。2.结合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地形图,描述该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理解当地水土流失的原因。3.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一、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1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问题(1)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的问题。生态破坏主要有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破坏、湿地减少等。(2)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含义: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我国水土流失状况: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带,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1)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2)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3)造成生态环境恶化。(4)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5)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判断1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的水土流失都是因为土质疏松、降水丰沛而引起的。()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乱砍滥伐、滥垦,破坏地表植被。()3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人口过度增长。()4修筑梯田能够改变山坡的坡向。()二、水土流失的治理1生物措施主要是植树种草,这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但应因地制宜。2工程措施(1)沟谷:兴修小型水库、打坝淤地等。(2)坡面:修建水平梯田等。3农业技术措施沟垄种植、草粮带状间作、轮作等。4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应贯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紧密结合的原则。思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方式中,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物、工程措施矛盾吗?为什么?答案不矛盾。生物、工程措施是具体的治理方式,而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种治理模式,在这种治理模式中再采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治理水土流失。探究点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阅读下面的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黄土高原是我国甚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研究发现,黄土高原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10%左右,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则占到90%左右。材料二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年向下游输沙量约达12.8亿吨。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是:泥沙淤积河床,加剧洪涝灾害;冲沙入海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土地退化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恶化,加剧贫困;削弱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对生态和饮水安全构成威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1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该区域的降水有什么特点?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什么影响?答案季风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强烈,导致水土流失严重。2人为因素是目前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这些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案人类在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面积地毁坏森林和草原;不合理利用土地,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伐树木、开矿以及无计划地修建窑洞等。3一位外国友人曾这样说过:“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毛细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这句话反映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哪种危害?填写图表,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答案这句话充分反映出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壤养分降低,耕地质量下降,使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的危害。危害如下表所示: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1)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由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因素造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指引起地表土壤加速破坏和移动的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以及其他人为活动,如战乱等。具体分析如下:(2)水土流失的危害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地区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12题。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黄土土质疏松轮荒制度黄土高原地质灾害频繁过度樵采,破坏植被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ABCD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植被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ABCD答案1.C2.A解析第1题,黄土土质疏松,易遭受流水侵蚀,该地区夏季多暴雨,对地表的冲刷力很强,同时又由于该地区地质灾害频繁,加剧了水土流失。第2题,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破坏植被,和属自然原因。探究点二水土流失的治理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此处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形成这一问题的人为原因是什么?答案水土流失。人多地少,毁林(草)开荒。2读图分别说出A、B、C、D四处合理利用土地的方式和治理措施。答案A处为黄土塬,通常为常用耕地;B处为缓坡,适宜开垦成梯田;C处为陡坡,重点是植树种草,保持水土;D处为沟谷,可采取打坝淤地的方式,防治水土流失。3填写图表,归纳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的治理效果和目的。措施治理效果和目的生物措施护坡林拦截、_径流,护坡沟底防冲林既固定了_,又拦截了来自_和_的大量泥沙,稳定了坡脚工程措施修建水平梯田_水土,_水源打坝淤地拦蓄泥沙,_答案涵蓄坡面河床坡面上游保持涵养固沟4植树种草对治理水土流失有什么作用?答案增加地表植被的覆盖率,减轻雨水对坡面的冲刷,减缓水的流速,增加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从而减轻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治理(1)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措施具体内容功能生物措施植树(乔木、灌木)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工程措施兴修小型水库、平整土地、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等蓄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蓄水保土、提高肥力、充分利用光热资源(2)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在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应该贯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紧密结合的原则。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针对不同的地貌(塬、沟、坡),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具体分析如下:拓展延伸1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2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地区具体措施农作区改良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草原牧区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造成超载放牧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地区具体措施绿洲地区在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封沙育草积极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灌草植被,在绿洲前沿地带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缺乏水源地区利用柴草、树枝等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地区具体措施现有林地应作为防护林的一部分,不能再毁林开荒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不能盲目开垦,主要用于植树种草,发展林业和牧业已经造成荒漠化的地方应退耕还林,退耕还牧(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6)其他措施: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以淤地坝为龙头的“亮点工程”的建设,带动了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开展。结合下图完成34题。3淤地坝具有拦泥、蓄水、缓洪、淤地、增产、增收等综合功能,可谓一举多得。图中淤地坝应建在()A处B处C处D处4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平整土地”可以减小()A地下径流B地表径流C下渗量D蒸发量答案3.C4.B解析第3题,淤地坝应建在沟谷处。第4题,平整土地可使坡面变缓,水流减慢,地表水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小。图表特征:土地利用图是指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分为非农业用地和农业用地。非农业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程用地等;农业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它反映了土地利用的类型,各类土地的面积或比重大小等。下面图1和图2分别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读图回答问题。图1中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正确的是()A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B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C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D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图1中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正确的是()A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B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C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D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根据图名可知,图2为三个区域土地类型面积的变化资料。从图中找到横、纵坐标的含义:横坐标表示五种用地类型;纵坐标反映各类土地类型面积的变化幅度。注意图例,找出区域的图例区域的灌木林、高草地、农居地都减少,旱地增多,水浇地无变化。A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1)(2)题。土地覆被类型面积/万hm2沙地468.7草地58.8盐碱地32.1耕地16.6沼泽地10.7建设用地1.4(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A治理盐碱地B退耕还草C保护沼泽地D植树造林(2)该区域可能位于()A云贵高原东部B松嫩平原中部C黄土高原中部D内蒙古高原西部答案(1)B(2)D解析(1)由图可知,该区域耕地增加,草地减少,且草地下降最快,生态环境呈退化趋势,退耕还草是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的首要选择。(2)由表格可知,该区域草地面积大,但沙地面积更大,沼泽湿地面积较小,与内蒙古西部接近。“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一首黄土高坡唱出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观察下面景观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太行山以东,乌鞘岭以西B横跨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七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C植被以牧草为主,但覆盖率低D地势西北高,东南低2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表现为()A峰岭众多,地表崎岖B喀斯特地貌广布C黄土覆盖,平坦广阔D沟壑纵横答案1.D2.D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黄土高原不跨四川省,但包括青海省的一部分;黄土高原是森林向草原的过渡地带。第2题,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黄土高原沟壑纵横。(2018海南地理)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35题。3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固定表土减少径流沉积泥沙降低风速ABCD4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5“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答案3.A4.D5.C解析第3题,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故A正确。第4题,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故排除A、C选项。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和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释放,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而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正确,B错误。第5题,“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故C正确。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在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启动。到2017年底,全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70平方千米,建成各类淤地坝工程155座,营造水保林141万亩。甘肃全省45个县区纳入20172020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范围。材料二黄土高原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1)图中是黄土高原周边的地形区,其名称分别是_、_、_、_。(2)甘肃省对小流域的有效综合治理中,宜在a、b、c、d四处采取不同措施。下列治理措施与这四处相适应的分别是(填字母):打坝建库_;种草护坡_;平整土地_;修筑梯田_。(3)甲、乙、丙三地,哪地最适宜建窑洞?为什么?答案(1)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2)dbac(3)丙地。丙位于向阳坡,采光条件好;位于山脊上,不易积水;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防寒较好。解析第(1)题,根据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和中国主要地形区可知,图中、分别为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第(2)题,图中a、b、c、d四处分别为塬面、陡坡、缓坡、沟谷,结合黄土高原治理中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可知,应在塬面上平整土地,沟谷中打坝建库,缓坡上修筑梯田,陡坡上植树种草。第(3)题,建窑洞时应考虑采光、通风、排水和防寒等多方面的因素,以适合人类居住的需要为根本。据报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13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3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被覆盖率B加强农业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答案1.C2.A3.B解析第1题,江西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流水作用强。“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是水土流失(水蚀)。第2题,人为原因主要是滥伐森林,破坏植被,地表裸露,加剧了土壤侵蚀。第3题,江西省丘陵山区治理水土流失,应依据山区自然条件特点,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发展立体农业。(2018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检测)读“森林的覆盖率和表面土流失程度的关系图”,回答45题。4图中反映的是森林的哪种生态环境效应()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净化空气D平衡大气成分5与上图中森林的主要生态环境效应相同的是()A城市园林B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C长江上游的防护林带D热带沿海的红树林答案4.B5.C解析第4题,图中反映的是森林覆盖率和表面土流失程度的关系,森林覆盖率越高表面土流失越少,说明森林有保持水土的功能,故B项正确。第5题,城市园林的主要作用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长江上游防护林带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水土;热带沿海的红树林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海岸、保持生物多样性。故C项正确。读图,回答67题。6图中显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A年降水量400mm左右的地区B亚热带、暖温带地区C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地区D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7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危害有()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淤积下游河床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ABCD答案6.D7.A解析第6题,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由图可知,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第7题,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不属于水土流失的危害。(2018四川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检测)“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下图是“我国某地的居住景观示意图”。回答89题。8建造图中建筑样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风俗习惯和传统观念B地表形态和土壤性质C气温和降水量状况D植被类型和地质构造9图中居住景观分布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A土壤盐碱化B洪水泛滥C地层下陷D水土流失答案8.B9.D解析第8题,图中居住景观为窑洞,窑洞多出现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主要利用高原地形和黄土的直立性而建造。第9题,图中建筑主要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陕西冉家沟流域(约35N),丘陵广布,黄土深厚。由于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据此完成1012题。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g/kg)氮含量(g/kg)封山育林48.514.515.21.17乔灌结合42.613.813.80.95林草结合42.514.115.21.12乔木纯林39.413.412.80.94撂荒地39.112.212.30.87注: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10该流域退耕还林工程中种植刺槐的原因,主要是刺槐()A生长缓慢,消耗养分较少B生长迅速,且有固氮作用C性喜阴湿,适合湿润土壤D木材坚硬,且耐贫瘠土壤11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A封山育林B乔灌结合C林草结合D乔木纯林12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A增加土壤矿物质B提高土壤紧实度C增强抗旱涝能力D减少地下径流量答案10.B11.A12.C解析第10题,封山育林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提高土壤肥力。该流域选择种植刺槐,应该是因为刺槐生长迅速,且固氮作用明显。第11题,结合表格内容及所学知识,减轻水土流失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封山育林。第12题,结合表格信息知,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增强抗旱涝能力。(2018陕西西安中学月考)下表反映了某区域20102014年湿地的转化情况(单位:hm2)。据此回答1314题。转化来源湿地类型旱地城镇用地工矿用地草地其他河渠4897023548滩涂431552027017627水库坑塘25657332115694926水田76793105300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小。13表中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水库坑塘、滩涂、水田、河渠B河渠、水田、滩涂、水库坑塘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滩涂D河渠、水库坑塘、滩涂、水田14与2010年相比,2014年该区域()A生物多样性有所减少B水鸟栖息地减少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D湿地面积减少答案13.A14.C解析第13题,变化包括正向变化和负向变化两方面。由表中数据可得出,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水库坑塘、滩涂、水田、河渠。第1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与2010年相比,该区域2014年湿地面积增加。随着湿地面积的增加,生物多样性会增加,水鸟栖息地增加,当地生态环境改善。15阅读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黄土高原某地。材料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对黄土高原多年的研究成果: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植被覆盖率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20%15%55%30%20%40%30%80%50%40%60%60%50%30%95%89%80%80%75%60%50%98%89%80%90%70%100%95%90%(1)在地质作用中,图中呈现的沟谷相间的景象,是_作用造成的。(2)据材料二可知:植被覆盖率与径流减少率的关系是_。(3)根据材料判断,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问题是_。导致这一生态问题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_。请根据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特征,简述导致这一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答案(1)流水的侵蚀(2)正相关,植被覆盖率越高,径流减少率越高(3)水土流失植被的破坏黄土高原处于过渡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土质疏松,极易受到流水的侵蚀;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地质灾害频繁,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加剧了水土流失。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特征的原因。第(2)题,据表可知,植被覆盖率越高,径流减少率越高。第(3)题,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人为原因主要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植被破坏。自然原因主要与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土壤、气候和地质灾害有关。16读“黄土高原上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客观上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是什么?(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有哪些?(3)将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分别填入图中的空白圈中,每个字母限填一次。A制约社会经济发展B社会经济效益提高C农林牧业综合治理D水土流失加剧E水土流失减轻F毁林开荒G粮食单产提高答案(1)在河流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在河流入海处形成三角洲。(2)黄土高原地区土层变薄,土壤贫瘠,水资源减少等;下游地区河道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洪涝灾害加剧,河流两岸土壤易发生盐碱化;中游水库淤积,调蓄河流径流的能力(或综合效益)降低。(3)见下图解析水土流失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下游入海口泥沙的淤积形成了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增多。不利影响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回答即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引起的。考点题点细目表考点题点题目序号水土流失的治理水土流失及其治理4,5,6,7,8,9,10,11,12,15,16红漠化、石漠化的防治1,2,3湿地的防治13,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