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65199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1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在这里,作者认为自秦以下传统政治的特点是A 皇帝地位高而大权独揽 B 体现一定的分权原则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君臣共治,皇权削弱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文明中最辉煌的成就。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西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 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C 关于火药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唐末 D 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经使用指南针3清朝时,山西商人在青海、北京、云南、湖南、广东等地贸易和经商。北京至今留有招牌的大商号“都一处”、“六必居”等都是山西商人首创和经营的。另外,从陆路对俄贸易最早最多的是山西人,在朝鲜、日本,山西商人的贸易也很活跃。由此可知晋商是当时最强的商帮 晋商活动范围广泛长途贩运贸易由此出现 晋商文化影响至今A B C D 4管子大匡载:“赋禄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 B 赋与税都是以田为征收对象C 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D 改革赋税制度发展农工商业5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论,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对此“活跃”理解正确的是A 反映了明清思想家的民主思想 B 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C 宣告宋明理学正统地位的丧失 D 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已出现6汉武帝时期,史官司马迁写史记没有将孔子的事迹归入记载个人历史的“列传”,而是将其抬高一级,升格为诸侯,作为“世家”来记载。与之相关的背景是A 司马迁记史不严谨 B 孔子被追封为诸侯C 儒家思想受到重视 D 汉武帝最崇拜孔子7“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其中“先生盛德”主要指A 指挥国民革命军北伐 B 组织军队在正面战场抗敌C 开启第二次国共合作 D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8在史诗大片建党伟业中,关于中共一大召开的情节是影片的高潮部分。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A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B 通过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C 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D 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奋斗目标9我国现行宪法通过于1982年,至今已经经历了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五次修正案,对其进行修改。下列内容属于1988年的宪法修正案的是A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10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虽有差别,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美洲国家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职能的共同之处是A 促进社会与文化交流 B 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C 对抗特定的国家集团 D 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11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反映出罗马法A 注重调解商业纠纷 B 重形式且程序繁琐C 保留习惯法的痕迹 D 道德意识融入法律12基辛格说:“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秩序会出现一个似乎相矛盾的特点:一方面愈来愈分散;一方面又愈来愈全球化。对美国而言,在地位不分轩轾的国家间,协调不同的价值观与南辕北辙的历史经验,将是一种全新的经验。”其意在说明A 美国需要全新的外交理念 B 多极化和全球化相伴而行C 全球化和多极化不可调和 D 美国构建单极世界不可行13宋朝时,“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这反映出当时A 国家失去对农民的控制 B 政府田赋收入减少C 自耕农的比例增加 D 农村土地兼并严重14下表为1913-1948年中国产业资本属性结构状况表(部分)(单位:万元)1911/19141920增长1936增长1947/1948增长外国资本10212513300045057175895473414-1635国家资本4780766952381222454779420079672私人资本28741579771054204844821161499-205合计178673257929516999056883654992-361对表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是A 私人资本的发展状况和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 B 外国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中始终占主导地位C 国家资本的发展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不同资本的发展变化反映了社会性质的变迁151985年1月,国务院发布政策指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将农业税由实物税改为现金税。这一调整A 有效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 使农民的负担大大减轻C 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的活跃 D 标志着农村改革的完成161921年,北京成立电车公司。“京城初次设立电车,潘疑选起,困难滋多。”京师总商会认为,若势必兴办电车,定需拆毁民房,直接蒙害者既巨,利不敌害,益少损多、名为便民,实则害民。这一现象表明A 民国政府不重视交通建设 B 新式交通工具安全性低C 商会比较关注民众的利益 D 近代化的道路阻力重重17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放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 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C 外来疾病导致美欧原住民大量死亡 D 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18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来往于中国和墨西哥之间。自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后,二十年间约有3000吨白银流入中国。这一历史事件A 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B 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C 促使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表明中国生产力有巨大飞跃19罗斯福在美国总统竞选的演讲中说:“我的愿望是排除革命既避免激进的革命,又防止保守的革命。”他就职后为“排除革命”而采取的重大行动是A 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B 实施“新政”干预经济C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D 提倡“新经济”模式20下列对战后福利国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B 从单纯的救济发展为公民的社会权利C 消除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 D 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211938年2月,美国通过的农业调整法明文规定,对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主要作物实行生产定额,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面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由政府给予补贴。这一做法A 有利于美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B 有效消除了美国的经济危机C 在农业领域逐渐出现了垄断 D 有利于缓解美国的贸易逆差22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苏俄(联)的哪一项经济措施能佐证邓小平的这一观点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C 斯大林体制 D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23苏联国民生产总值(GNP)在1928年至1952年间增加了35倍,这一发展速度超过了同一时期其它任何国家。苏联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新经济政策活跃了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 B 斯大林体制利于集中人力物力发展生产C 集体农庄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赫鲁晓夫改革中“物质利益原则”推动24据中新社布鲁塞尔2017年2月22日电,世贸组织宣布贸易便利化协定正式生效,要求各成员提高跨境贸易的透明度,减少货物进出口的程序,促进中小企业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之中。据此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A 巩固区域集团化 B 消除国际竞争C 推动贸易自由化 D 促进国际合作25据统计,19481966年世界自由贸易额增长了66,19671977年增长了929,20世纪90年代大约相当于1980年的两倍。这反映出A 联合国日益发挥着核心作用 B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C 两极格局决定世界贸易增长 D 区域集团化已成主流26北宋时,欧阳修等主持重修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司马光则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南宋时,书院兴起,推动理学出现。这反映出两宋时期A 以史为鉴开始成为潮流 B 重文风气推动文化繁荣C 科举制取得了重大突破 D 中央集权制度遭到削弱27“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此诗阐释的观点应属于A 朱熹 B 陆九渊 C 王阳明 D 王夫之28传教士利玛窦帮助中国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但不经意地把美洲画在了左面、欧洲在中间而亚洲在下面,引起了朝廷的不满;他马上修改了地图,把中国放在中间,这幅地图获得了中国人的高度称赞,并在中国广为流传,也为传教士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这说明A 中西方文化科技存在差异 B 传统的夷夏观念根深蒂固C 西方传教士在华广受欢迎 D 中国文化具有强大向心力29有学者指出,昆曲在获得它的崇高地位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认可,它是千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而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比起文人士大夫群体来,却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由此可见,京剧在晚清之所以能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京剧A 艺术审美价值更高 B 民众群体更为广泛C 迎合民众文化需求 D 内容贴近民众生活30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最有可能隶属于A 唐朝的门下省 B 唐朝的吏部 C 宋朝的枢密院 D 明朝的内阁31明正德年间姑苏志记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里,东至王江径镇6里,北至平望镇15里,西至震泽镇30里,南至南浔镇50里。这表明当时A 工商业市镇已开始兴起 B 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C 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发达 D 已形成发达的交通网络3219241929年,美国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货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货款买汽车、收音机;投资者货款买股票。上述消费方式A 使经济持续繁荣发展 B 埋下了经济发展隐患C 消除了生产过剩问题 D 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二、非选择题33(25分)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上经历了从为全国的抗日战争做准备向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材料二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1) 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历史背景。(11分)(2)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为抗战所采取的新的经济举措。(6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举措所带来的影响。(8分)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张謇全集中,记录了中国近代史上众多的历史现象,现摘录部分,整合如下:张謇,江苏常熟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1896年,张謇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经过数年的经营,大生纱厂逐渐壮大,到1911年为止,大生一、二两厂已经共荻净利约370余万两。1914年,张謇在台城南门口河南创办了泰属贫民工场一所,建房80余间,占地30亩,雇工进行毛巾、藤器、缝纫等项工艺的生产。1913年以后,和其他地方的纺织企业一样,大生一厂、二厂连年赢利,兴旺一时,仅1919年两厂赢利就高迭380多万两,创下最高纪录。总计从1914年后的几年间,大生两个厂的利润有1000多万两。但是1919年以后,张謇的企业日益艰难,“实业救国”的梦想最终未能实现。结合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历史记录,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经济史上的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历史记录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以下为选做部分(35、36、37任选其一,先将对应题号涂黑再作答)3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唐政府于758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榷盐法,实行官产、官销。安史之乱后,刘晏就任盐铁使,对旧盐法进行了系统改革。刘晏在榷盐法中引入商人与商业机制,政府只把住了生产和食盐总批发两个环节,榷税寓于批发价格之中,商人享有充分的销售权。为了调动盐商的活力,刘晏简化对盐商的税收,商人还可纳代钱购盐,他修治河道以便利往来贩运货物,并完全放开盐价,“粜盐商,纵其所之”。刘晏还严格查禁不法盐商与私盐,创设十三巡院,职掌“捕私盐者”。政府始终保有一部分食盐储备,必要时投放市场以稳定盐价,又在距盐产地较远的江岭一带设立常平盐,“每商人不至,则减价以粜民”。由此盐商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白居易诗云:“亥市鱼盐聚,神林鼓笛鸣。”新唐书食货志称:“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御、军伯、百官禄俸皆仰给焉!”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晏榷盐法改革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晏榷盐法改革的意义。(9分)3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53年入主白宫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及其国务卿杜勒斯,上台前猛烈攻击遏制战略,指责它使美国耗费了大量金钱,却不能取得应有的胜利。他上台后便立即着手制定美国的新战略。10月,艾森豪威尔批准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62号文件“国家安全基本政策”,称为“新面貌”文件。文件认为苏联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对西方自由世界的敌视及对亚非拉国家的渗透和颠覆上。“新面貌”战略坚持了艾森豪威尔的“大平衡”思想,提出“应付苏联对美国安全的威胁,在这样做的同时,避免严重削弱美国经济或损害我们的基本价值和制度”。在缩减军费的情况下,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军方的要求,文件强调“以进攻性打击力量实施大规模报复性破坏的能力”,要在核武器的数质量上都保持对苏联的优势。不过在苏联已拥有核武器的情况下,美国统治集团认识到了进行核威慑的局限性,因此强调在裁减常备军的同时,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文件承认美国的联盟政策面临着种种问题,最使美国担心的是“西欧越来越不愿追随美国的领导”。因此文件强调使盟国相信“美国的安全战略是集体安全战略。联盟必须扎根于对利益共同体的强烈信念,并坚信美国领导的稳定性和明智性”。另外,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心理战可谓情有独钟,它不仅设立了隶属于白宫的心理作战局,还把这种颠覆手段引为“新面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思、杜正艾两霸争雄:美苏冷战及后冷战时代(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面貌”战略的主要内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行“新面貌”战略的主要目的及实质。(6分)3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徐光启(1562-1633年),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在其多方面的贡献中,有关农学成就最大。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均汇集在其集几十年心血结晶的农学著作农政全书中。农政全书共60卷,分12部分,凡农业及与农业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工具、作物特性和技术知识等,应有尽有。它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验,其中也不乏作者自己亲身实验的成果。尤为突出的是,农政全书中还融合了部分外来的农业知识,如水利部编进了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投合译的泰西水法,专门介绍17世纪初西方水力学原理和新式提水工具。该书还反映了徐光启重视实践及人定胜天的思想。他批判了以往保守的“风土论”,认为只要钻研耕作技术,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就能打破风土界限,北方可以种水稻,薄地可种棉花。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农政全书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徐光启农政全书成书的背景。(9分)参考答案1B【解析】A与材料“其权不操于君”的意思不符,排除A;材料认为皇帝和百官各司其职,君主并非大权独揽,百官也掌握一定的权力,这体现了一定的分权思想,故选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以秦朝实行郡县制度为标志,排除C;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未出现君臣共治的特点,排除D。2D【解析】【详解】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故A项错误;活字印刷出现于北宋时期,故B项错误;关于火药的最早记载出现在东晋时期,故C项错误;指南针运用于航海是在北宋时期,故D项正确。3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看不出晋商是当时最强的商帮,故错误。根据题干“山西商人在青海、北京、云南、湖南、广东等地贸易和经商”、“在朝鲜、日本,山西商人的贸易也很活跃”可以看出晋商活动范围广泛,故正确。长途贩运贸易在清朝之前已经出现,故错误。根据题干“北京至今留有招牌的大商号都一处、六必居等都是山西商人首创和经营的”可以看出晋商文化影响至今,故正确,故D项正确。4C【解析】试题分析:“赋禄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材料反映按照田亩多少交税,不同的年景交税不同。其实质是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A是商鞅变法的影响。B是现象,D与题意无关,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中国经济政策土地私有制5B【解析】【详解】李贽批判孔子的思想权威,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体现出明清之际思想,儒家思想遭到批判继承,挑战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故B项正确;明清思想家仍然没有跳出传统儒家思想藩篱,不具有民主思想,故A项错误;此时儒家思想仍然占有统治地位,故C项错误;明清之际的思想是对儒学批判并不是与儒学对立的新思想,故D项错误。6C【解析】题干中司马迁将孔子的地位抬高一级,说明对孔子及其思想地位的认可,结合所学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可知儒家思想受到重视后,孔子的地位提高了,故选C。7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民国二十七年”即1938年,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先生盛德”主要是指蒋介石组织军队在正面战场抗敌,故B项正确。国民革命军北伐发生在192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1937年形成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等,紧扣设问要求“先生盛德”,结合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8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1921年中共一大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奋斗目标,故D项正确;中共一大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排除A项;中共三大通过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排除B项;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是在1924年,故排除C项。9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88年修宪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求,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在中国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之下进行的修宪,1993年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正,故B项错误;C项是1999年修宪的内容,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写入宪法,故C项错误;D项是2004年修宪的内容,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故D项错误。10A【解析】【详解】美洲国家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都属于区域组织,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内社会和文化的交流,故A项正确;上海合作组织主要是区域合作组织,宗旨是睦邻友好,并非为了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故排除B;欧洲经济共同体是一个经济组织,没有军事功能,所以排除C、D两项。11D【解析】【详解】材料中“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说明古罗马法强调诚信原则,没有诚信是不道德的行为,故道德意识融入法律,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注重调解商业纠纷的信息,而是强调罗马法将道德意识融入法律,排除A。材料强调罗马法将道德意识融入法律,没有涉及法律的形式且程序繁琐的内容,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保留习惯法的痕迹,而是强调罗马法将道德意识融入法律,排除C。【点睛】本题以罗马法为切入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等,结合罗马法的内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2A【解析】【详解】材料“对美国而言,将是一种全新的经验”说明其本意是为美国的外交决策出主意,说明美国要树立全新的外交理念,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多极化和全球化相关的信息,故B和C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美国要建立单极世界的目标信息,故D项错误。13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指的是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故D项正确;材料只是说宋朝土地兼并严重,没有体现国家失去对农民的控制和政府田赋收入减少,故排除AB;豪强地主不断侵占农民土地导致自耕农比例减少,C项错误。14A【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从1911年到1920年、1920-1936年,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使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1948时,民族资本急剧下降,主要是因为官僚资本的膨胀、战争的破坏等;故私人资本的发展状况和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A项正确。1948年时国家资本的金额远远高于外国资本,故B项中“始终占主导地位”的说法错误,排除。1948年时国家资本急剧增加,主要和官僚资本膨胀有关,最终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C。从1911年到1948年,无论何种资本发展,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排除D。15C【解析】【详解】材料中“将农业税由实物税改为现金税”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商品经济的积极性,促使农村经济由半自给自足朝向专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故选C;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农民负担减轻的信息,排除B;我国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排除D。16D【解析】【详解】材料只是反映民间对电车的态度,没有涉及民国政府的态度,排除A;新式交通工具可能有不成熟的地方,但安全性并不低,排除B;商会是基于维护自身利益而发表意见,排除C;由材料中对新式交通工具的批评诋毁来看,我国传统势力阻碍了我国交通近代化,故选D。17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信息“美洲原住民的急剧减少”,结合题干“根本原因”要求,可知,这与欧洲的殖民掠夺与扩张有必然联系,故B项正确;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是由于欧洲人对于美州征服的结果,欧洲殖民扩张导致人口输出和输入促使外来疾病盛行,由于殖民扩张影响促使欧洲人在美国大陆分布广泛,故A、C和D均隶属于B项原因,排除。18A【解析】【详解】题中时间是明朝,此时白银的流入满足了中国白银货币化的需求,同时带动了沿海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白银从欧洲流入亚洲,不利于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故B项错误;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鸦片战争之后,故C项错误;明朝时期我国生产力并不是巨大飞跃,故D项错误。19B【解析】【详解】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材料所述罗斯福就职后为“排除革命”而采取的重大行动,是实施“新政”干预经济,缓和了国内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故B项正确;自由放任政策是胡佛总统时期,故A项错误;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是苏联,排除C项;提倡“新经济”模式是克林顿执政时期,故D项错误。20C【解析】【详解】二战后的福利国家制度的推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但并不能消除社会矛盾,故C项表述不正确,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都是福利国家的表现或者影响,表述正确,故排除ABD三项。21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罗斯福新政期间农业调整要求减产减耕,这有利于缓和农产品的供需矛盾,实现农业的健康发展,故选A;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所以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排除B;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美国农业领域逐渐出现了垄断,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美国对外贸易问题,排除D。22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及市场来发展生产,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市场,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排斥市场的作用,故排除ACD三项。23B【解析】【详解】材料“1928年至1952年间增加了35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反映的是斯大林体制使苏联经济特别是工业迅速发展,这是由于斯大林体制能够集中财力、物力、人力优先发展工业而导致的,故B项正确;1928年至1952年不再是新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集体农庄大大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C项不合史实,排除;赫鲁晓夫改革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故D项排除。【点睛】注意材料中的“1928年至1952年间”的时间点。24C【解析】【详解】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它的宗旨是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材料中的“要求各成员提高跨境贸易的透明度,减少货物进出口的程序,促进中小企业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之中”正说明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推动贸易自由化,故C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是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故A项错误;世贸组织主要是解决贸易纠纷,显然不可能消除贸易竞争,故B项错误;世贸组织宗旨不是促进国际间的合作,故项错误。【点睛】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25B【解析】【详解】材料没有提到联合国与世界贸易增长的关系,排除A;世界贸易不断增长是全球全球化的体现,故选B;材料没有揭示两极格局与世界贸易增长的关系,排除C;材料与经济区域集团化无关,排除D。26B【解析】【详解】我国古代有悠久的以史为鉴的传统,故“开始”表述不当,排除A;材料中史学、文教和思想繁荣,是重文风气推动文化繁荣的表现,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的信息,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D。27C【解析】【详解】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与心学不同,排除A;陆九渊主张“心即理也”“发明本心”与材料“良知”不同,故排除B;材料“个个人心”“良知”反映王守仁关注人心,“致良知”等理念,故选C;王夫之主张“循天下之公”,批评君主专制,而且主要贡献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排除D。28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利玛窦修改地图,把中国放在中心,是为迎合统治者的自大心理,实质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夷夏观念根深蒂固,坚持认为中国应居于世界中心,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西方科技的比较,无法推断出中西方文化科技存在差异,排除A。西方传教士是因为顺应了中国人的愿望和要求才受到欢迎,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中国文化具有强大向心力,而是强调传统的夷夏观念根深蒂固,排除D。29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京剧之所以能取代昆曲,因为它是市民文化的体现,它在演出市场上,更符合市民阶层的需要,故选C。A错误,昆区更有艺术审美价值。B错误,民众群体广泛的原因在于符合市民阶层的需要。D错误,材料反映的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其次昆曲内容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它没有贴近民众生活。30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的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具有驳回的权力,故给事中最有可能隶属于唐朝的门下省,故A项正确;吏部是尚书省下的一个执行部门,不能驳回诏书,故B项错误;宋朝的枢密院负责军事,没有驳回权,故C项错误;明朝没有宰相,故不是明朝的内阁,故D项错误。31B【解析】【详解】材料只是提到明代存在工商业市镇,但无法体现“开始兴起”,排除A;材料中系列工商业市镇的涌现,反映了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故选B;材料反映的短途贸易而非长途贩运,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区域交通网络,排除D。32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分期付款现象盛行,结合所学,分期付款最初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当分期付款过度发展后,造成了经济“繁荣”的假象,为经济危机埋下重大隐患,1929年经济危机的大爆发也证实了这一点,故B项正确;当时美国经济繁荣发展是假象,并且也没有持续繁荣,故A项错误;经济危机的爆发反映出生产过剩问题并没有消除,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消费的方式,与福利水平无关,故D项错误。33(1)准备: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6分)背景: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5分)(2)举措: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或向战时经济转轨,集中管理);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6分)(3)影响: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支持;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改变了全国工业的布局;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信息“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可知,其准备主要有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等。第二小问,依据材料的时间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从日本侵华、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等角度分析。第(2)问,依据材料二信息“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可以得出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等举措。第(3)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对抗日战争、区域开发、工业布局以及民族经济等的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点睛】本题以国民政府抗战的经济举措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国民政府抗战的全面把握。抗日战争是全国卷和各地方高考试卷命题的高频考点,该考点彰显了家国情怀,因此也是高考命题的长效热点,这启示我们复习备考时,一定注意高考的高频考点和长效热点,高考考查从不回避高频考点。从能力上说,本题主要是全面考查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从素养上看,本题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来描述,第(3)问的“评价”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4(12分)示例:历史记录:1913年以后,和其他地方的纺织企业一样,大生一厂、二厂连年赢利,兴旺一时。历史现象:这一历史记录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概述与评价: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方针政策,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基础。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在这期间,轻工业发展显著。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华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整个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实业救国”虽成难圆之梦,但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示例答案只做评卷参考,不做评卷标准,学生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本体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信息“1913年以后,和其他地方的纺织企业一样,大生一厂、二厂连年赢利,兴旺一时”提取历史信息,依据所学从“这一历史记录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来说明历史现象;第三小问依据所学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表现以及影响等角度概述与评价。【点睛】开放式论述题确定论题至关重要,拟定论题的最基本的原则是要对所选论题非常熟悉,自己头脑中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来支撑自己所选论题。自己掌握的史实越多,论证起来就越容易、越充分,得分率也就越高。35(1)摊行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的“间接专卖制”(或“引入商人与商业机制”);扶植、保护合法盐商与打击不法盐商、私盐相结合;放开盐价与监控调节盐市相结合:兼顾政府榷利、盐商利益和民生。(6分)(2)提高了盐户和盐商的积极性:活跃和稳定了市场;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维护了商人利益和民生安定;为后世执政者理财提供了借鉴。(9分)【解析】【详解】第(1)问,“特点”,依据材料信息“刘晏在榷盐法中引入商人与商业机制刘晏还严格查禁不法盐商与私盐政府始终保有一部分食盐储备,必要时投放市场以稳定盐价,又在距盐产地较远的江岭一带设立常平盐”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引入商人与商业机制;打击不法盐商、私盐相;放开盐价与监控调节盐市相结合:兼顾政府榷利、盐商利益和民生等。第(2)问,“意义”,依据材料信息“由此盐商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白居易诗云:亥市鱼盐聚,神林鼓笛鸣。 新唐书食货志称: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御、军伯、百官禄俸皆仰给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盐户、盐商、民生、市场以及后世执政者等角度分析。36(1)主要内容:大规模报复战略;裁减常备军,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突出联盟政策的重要性;重视“心理战”和颠覆活动。(9分)(2)主要目的: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扩张,以在较小的耗费下重新获得对苏联的战略主动权。(4分)实质:推行美国的全球霸权政策。(2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以进攻性打击力量实施大规模报复性破坏的能力”得出内容一:大规模报复战略;根据材料“强调在裁减常备军的同时,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得出内容二:裁减常备军,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根据材料“文件强调使盟国相信“美国的安全战略是集体安全战略。”得出内容三:突出联盟政策的重要性;根据材料“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心理战可谓情有独钟,它不仅设立了隶属于白宫的心理作战局,还把这种颠覆手段引为“新面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出内容四:重视“心理战”和颠覆活动。(2)第一小问目的,根据材料“提出“应付苏联对美国安全的威胁,在这样做的同时,避免严重削弱美国经济或损害我们的基本价值和制度”得出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扩张,以在较小的耗费下重新获得对苏联的战略主动权。第二小问实质,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美国迅速发展,妄图称霸世界,所以实质应为美国的全球霸权政策。37(1)特点:长期心血结晶;传统农业技术的集大成;中西融合;注重实践。 (2)背景:农业的发展;大量农业文献的保存;西方农学的传入;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 【解析】【详解】(1)由材料“汇集在其集几十年心血结晶”可见是长期心血结晶,由材料“凡农业及与农业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工具、作物特性和技术知识等,应有尽有”可见是传统农业技术的集大成。由材料“尤为突出的是,农政全书中还融合了部分外来的农业知识”,可见具有中西融合的特点。由材料“徐光启重视实践及人定胜天的思想”,可归纳为注重实践。(2)由材料“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验,其中也不乏作者自己亲身实验的成果”可见农政全书建立在大量农业文献的基础上,是对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总结。由材料“专门介绍17世纪初西方水力学原理和新式提水工具”,可见西方农学的传入。由材料“只要钻研耕作技术,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就能打破风土界限,北方可以种水稻,薄地可种棉花”,说明农政全书反映了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