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同步单元双基双测B卷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64582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同步单元双基双测B卷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同步单元双基双测B卷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同步单元双基双测B卷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满分100分,60分钟完成)班级 姓名 总分一、单选题(60分,每题3分)1现代生物进化论以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并进行了重要修正。其中最重要的修正是( )A. 摈弃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B. 以“基因传递的相对差异”解释适应与选择C. 以快速进化和进化停滞观点修正匀速、渐变进化的观点D. 解释了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答案】B2在自然条件下,二倍体植物(2n=4)形成四倍体植物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中减数分裂异常可能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 异常配子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一般相同C. 过程如果发生异花授粉,则可能产生三倍体植物D. 该事实说明新物种的诞生不一定需要经历长期的地理隔离【答案】B【解析】过程中减数分裂异常,可能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所致,也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个子染色体没有分开,A正确;异常配子的产生,若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则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不同,若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则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相同,B错误;过程如果发生异花授粉,则该异常配子与二倍体植物产生的配子受精,可产生三倍体植物,C正确;题图显示: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异常配子受精,形成的受精卵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该受精卵发育形成四倍体植物,可见,该事实说明新物种的诞生不一定需要经历长期的地理隔离,D正确。3第4次大熊猫调査结果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1864只,圈养375只,栖息地258-349万公顷,栖息地保护区67个,大熊猫在国内得到很好的保护。若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至栖息地保护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归圈养的大熊猫会使栖息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B. 栖息地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因大熊猫的放归而受到影响C. 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栖息地是通过增加迁入率来提高其种群密度的D. 放归大熊猫后,栖息地的大熊猫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都可能增大【答案】A4将亲本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进行连续的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其中的隐性个体,则到子五代中在淘汰了隐性个体后,Aa所占的比例为多少?( )A. 2/5 B. 1/3 C. 2/33 D. 2/7【答案】D【解析】本题可根据遗传平衡定律依次进行计算,然后归纳出相关公式解题。亲本基因型为Aa的个体随机交配一代,F1中淘汰隐性个体后AA占1/3,Aa占2/3,F1基因频率A为2/3,a为1/3。F1中AA、Aa个体随机交配,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2/3)24/9,Aa基因型频率为22/31/34/9,淘汰aa个体后, F2基因频率A为3/4,a为1/4。以后以此类推,最后可归纳出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进行连续地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其中的隐性个体,到子n代中A基因频率为(n+1)/(n+2),a基因频率为1/(n+2)。本题子五代基因型频率可用子四代基因频率A(4+1)/(4+2)5/6,a1/(4+2)1/6来计算。子五代中AA基因型频率为(5/6)225/36,Aa基因型频率为25/61/610/36,因此,到子五代中在淘汰了隐性个体后,Aa所占的比例为10/36(25/3610/36) 2/7。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5人们在1.5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已灭绝的剑尾动物化石,对每个个体背甲的长/宽比都进行了测量,这一长/宽比用S表示。在图中,p曲线表示1.5亿年前时该动物S值的分布。在1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在三个不同地点发现了三个不同剑尾动物的群体,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动物群体中S值的分布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a、b、c三个群体中,最可能出现新种的是c,理由是变异类型最多,有可能出现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而形成新种B. 在发现该动物的三个地区中,环境最可能保持不变的是a,理由是群体性状与1.5亿年前的群体p最相似C. S值的变化实质是反映了基因频率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种作用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 要形成新的物种必须经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环节【答案】D 6果蝇刚毛和截毛是由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刚毛对截毛为显性。两个刚毛果蝇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了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截毛果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BXb,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能是XBYb或XbYBB. 亲本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条数与基因b个数之比为1:1C. 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但不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D. XXY截毛果蝇的出现,会使该种群的基因库中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多【答案】B【解析】两个刚毛果蝇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了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截毛果蝇,则此截毛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Yb,由于亲本均为刚毛,则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BXb,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b,A错误。亲本雌果蝇(XBXb)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数目为2条,基因b个数为2个,则比值为1:1,B正确。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由于果蝇刚毛和截毛是由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因此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C错误。XXY截毛果蝇的出现,该种群的基因库中基因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增多,D错误。7有关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B. 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5,则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为5.67C.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D. 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进化一定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答案】D 8某随机受粉植物,其高茎(H)与矮茎(h)、绿茎(G)与紫茎(g)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对一个处于遗传平衡中的该植物种群进行调查,获得的结果如下表:( ) 表现型高绿茎高紫茎矮绿茎矮紫茎比例63%21%12%4%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该种群内基因h和基因g的频率分别为0.4、0.5B. 在该种群内基因组成为Gg的个体所占比例为50%C. H-h和G-g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 继续随机受粉,该种群内矮紫茎个体所占比例不变【答案】C 9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现在有关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血友病基因只存在于血细胞中并选择性表达B. 该病在家系中表现为连续遗传和交叉遗传C. 若母亲不患病,则儿子和女儿一定不患病D. 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答案】D【解析】人类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隔代交叉遗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男性正常个体的母亲和女儿都正常。血友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存在于所有正常体细胞中,只是在血细胞中选择性表达,A错误;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家系中表现为隔代遗传和交叉遗传,B错误;母亲不患血友病,但她可能携带致病基因并遗传给儿子或者女儿,导致儿子或者女儿患病, C错误;若男性群体中该病的发病率为p,由于男性个体只含1个致病基因或者其等位基因,所以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也为p,D正确。10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如下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共同组成一个种群B. 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Z是隔离C. 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可认为,有利性状的蜥蜴个体世代间不断保存D.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该岛上蜥蜴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图示可知: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属于不同的物种,不能共同组成一个种群,A项错误;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X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Y表示自然选择,Z表示隔离,B项正确;根据达尔文的观点,有利性状的蜥蜴个体在生存斗争中被保留下来并通过遗传将有利性状传给后代,得以在世代间不断保存,C项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因频率发生改变,因此该岛上蜥蜴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D项正确。11如图表示自Q点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 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Q后基因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B. 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 的基因频率均为50%C. 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使得该种群产生了适应性变异D.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答案】C 12现有一自由交配的果蝇种群,个体数量足够大。科研人员为了获取白眼果蝇,每交配一代,在果蝇交配前就把白眼果蝇挑选出来。假定初始时雄蝇、雌蝇全部为红眼,且雌雄果蝇数量相同,其中雌蝇中的杂合子占20%,则F2白眼基因的频率是( )A. l/20 B. 3/20 C. 1/15 D. 1/30【答案】D【解析】果蝇的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初始时雄蝇、雌蝇全部为红眼,且雌雄果蝇数量相同,其中雌蝇中的杂合子占20%,则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中,含白眼基因的雌配子占20%/2=10%,含红眼基因的雌配子占110%=90%,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1中雌性均为红眼,雄性一半红眼,一般白眼,雌性中纯合子占90%,杂合子占10%,产生的雌配子中含白眼基因的比例为10%/2=5%,含红眼基因的比例为15%=95%,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中纯合红眼雌蝇占95%/2=47.5%,杂合红眼雌蝇占5%/2=2.5%,红眼雄蝇占95%/2=47.5%,白眼雄蝇占5%/2=2.5%,设F2果蝇总数为100,则F2白眼基因的频率为(2.5+2.5)/(502+50)=1/30,选D。13生活在美国南部的绿色蜥蜴猎食时,唯一的伎俩就是奔跑。当人类给这一地区引入褐色蜥蜴后,褐色蜊蜴占据了森林地面上的地盘,把绿色蜥蜴赶到了树上生活。研究发现经过仅仅20年的时间,绿色蜥蜴就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帮助它们在更高处的领地上定居。据此推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移走褐色蜥蜴后绿色蜥蜴种群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B. 环境改变导致绿色蜥蜴突变产生适合树上生活的护趾C. 护趾的变化表明绿色蜥蜴经过20年的进化已经形成新物种D. 绿色蜥蜴出现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D 14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B. 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能发生变化C. 自然选择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使得个体成为进化的基本单位D. 马和驴杂交产生后代骡,说明两者是同一物种【答案】B【解析】只要生物发生了进化,就存在基因频率改变,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A错误;环境条件保持稳定,说明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影响,但是可能存在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遗传漂变等影响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其他因素,因此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发生改变,B正确;自然选择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但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错误;能进行自由交配并且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生物属于同一物种。马和驴虽然能够交配,但是产生的后代骡是不育的,因此马和驴不是同一个物种,D错误。15如图表示小鼠原种进化为某种小鼠新种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Y使该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 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Z1是形成小鼠新种的必要条件C. 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可认为,X来源于突变和基因重组D. 某个小鼠有利变异的产生不一定引起该小鼠种群的进化【答案】D 16下图是我国黄河两岸a、b、c、d 4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的模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B. 黄河北岸的b物种迁移到黄河南岸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其原因在于二者间已形成生殖隔离C. c物种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则该物种一定在进化D. 判断d物种是否是不同于b物种的新品种的方法是观察两个物种的生物能否交配,并产生后代【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物质a进化成b、c两个物种的过程先经历了地理隔离,最终形成生殖隔离过程,A项正确;黄河北岸的b物种迁移到黄河南岸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说明它们之间的基因库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导致二者之间已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即形成了生殖隔离,B项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物种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则该物种一定在进化,C项正确;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的形成的标志,判断新物种形成的条件有两个:在自然条件下能相互交配,并且能够产生可育的后代,D项错误。17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药物“灭鼠灵”的抗性以及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如表。若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则该褐鼠种群:( )A. 抗性和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逐渐增强 B. r的基因频率会逐渐下降,最终变为OC. 停用“灭鼠灵”后r的基因频率会升高 D. “灭鼠灵”抗性个体中RR的比例是1/2【答案】C 18抗生素被广泛用于各种炎症的治疗。科学家在实验室通过实验证明,细菌在不接触抗生素的情况下,也会产生抗药性的变异个体。滥用抗生素的副作用之一是( )A. 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对抗生素产生适应性B. 抗生素抑制人体自身产生抗体C. 抗生素的选择作用使抗药性病菌获得生存优势D. 抗生素可以增加人体细胞的突变,导致癌变【答案】C【解析】滥用抗生素是出现超级细菌的原因;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这是不适者被淘汰;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特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这是适者生存),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些细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因此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菌效果就会下降的原因是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作用,故选C。19达尔文的进化论被认为是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下列可体现其进步性的是( )A. 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B. 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做出了科学的解释C. 摒弃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D. 论证了生物是进化的,并合理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答案】D 20最近,可以抵抗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引人关注,这类细菌含有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该基因编码金属内酰胺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抗生素引起细菌定向突变B. 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C. 金属内酰胺酶失活D. 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他细菌获得耐药基因【答案】B【解析】抗生素的滥用是产生“超级细菌”的外因,相当于对细菌进行了定向自然选择,导致了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在该细菌中逐代积累,从而使该基因编码较多的金属-内酰胺酶,由此推测金属-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而不是金属内酰胺酶本身失活),因此,B项正确,C项错误;抗生素只是对细菌起到选择作用,而且突变是不定向的,故A项错误;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40分,每格1分)21(7分)图1为某地区中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示意图,图2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3是由于河流产生_将原种群分为甲、乙两个种群,经过长期的过程b产生品系1和品系2,过程b的实质是_,物种1和物种2形成的标志c是_。(2)图2中在_时间段内种群甲发生了进化,在T时_(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3)若时间单位为年,在某年时,种群甲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则此时A基因频率为_。若种群甲生存的环境发生改变,使得aa个体每年减少10%,AA和Aa个体每年增加10%,则下一年时种群中的a基因频率约为_(保留一位小数)。【答案】 (1)地理隔离 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生殖隔离 (2)QR 不一定 (3)25% 71.9% 22(8分)如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图中上为甲岛,下为乙岛,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看图回答问题:(1)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内因是_,外因是_,进化的实质是_.(2)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发生基因交流,其原因是_.(3)迁到乙岛的B物种可能会_.(4)假设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A的基因频率为0.1,a的基因频率为0.9,那么AA、Aa、aa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_;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频率逐渐下降,A的频率逐渐上升,则后代中aa基因型个体的变化趋势是_.【答案】(1) 遗传变异 甲、乙两岛环境不同且有地理隔离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已形成生殖隔离 (3) 形成新的物种 (4)1%、18%、81%(2分) 逐渐下降 23(8分)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指_,是导致改变的内因,包括生物的突变和_,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图中指_,的观点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物种形成必须要有_隔离。(3)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的基因型,令其自交,则自交子一代所有个体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_,aa基因型的个体占_,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答案】(1)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基因重组 (3)自然选择学说 生殖 (3)55% 15% 70% 是【解析】(1)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表示可遗传的变异,包括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2)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学说;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3)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则Aa的个体占3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则AA:Aa=2:3,即AA占40%,Aa占60%,A=0.8,a=0.2;令其自交,则AA自交后代中全为AA,占全部自交后代的40%,Aa自交,后代AA:Aa:aa=1:2:1则Aa自交后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1/460%=15%,Aa基因型的个体占1/260%=30%;aa基因型的个体占1/460%=15%,整个群体自交后代中AA占40%+15%=55%;Aa占30%,aa占15%,后代中A=55%+1/230%=0.7,a=0.3。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AA: Aa=11:6,则A的基因频率=11/17+1/26/17=14/17,a的基因频率=3/17,a基因频率逐渐降低,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故发生了进化。24(7分)如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A和a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共同决定甲虫的体色,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2可知,控制甲虫体色的A和a这对等位基因的关系是不完全显性;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多样性。(2)在种群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_。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基因库中的_发生改变。(3)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_。由此可知,种群和种群之间不存在_。(4)根据图1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测出处于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的是种群_,该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到_作用。【答案】 (1) 基因 (2)基因突变 基因频率 (3)基因交流 生殖隔离 (4) 选择 25(10分)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_,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_,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_而产生的,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的_,其产生的方向是_,它们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_。(2)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3)通过对果蝇及其他生物的群体进行遗传学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答案】 (1) 基因库 等位基因 基因重组 变异 不定向的 原材料 (2) 65% 35% (3)种群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