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实施》PPT课件.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263753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新课程实施》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高中新课程实施》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高中新课程实施》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新课程实施 任重而道远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坚ncctlj 一 理解高中新课程 1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 增强与社会进步 科技发展 学生经验的联系 拓展视野 引导创新与实践 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构建重基础 多样化 有层次 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改进校内评价 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 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 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 科目 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学习领域 科目 模块 2 普通高中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课程结构 学习领域科目模块 新课程设置八个学习领域 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体育与健康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艺术每一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 关于学习领域 设置学习领域 更好地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 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指导教师教学 防止陷入学科本位 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 既防止学生过早偏 领域 又避免并学科目过多 奠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各学习领域由若干科目组成 包括语文 数学 外语 英语 日语 俄语等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技术 体育与健康 艺术 或音乐 美术 等12 13个科目 技术 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 艺术与音乐 美术并行设置 供学校选用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多种外语 关于科目 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 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 又反映了学科内在的逻辑联系 每一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 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 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每一个模块都有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与建议 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 关于模块 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 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教师 场地 设备等资源 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 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 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 学生自主选择 及时调整课程 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模块的设置 课程设置及说明 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学分 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 并在选修 中至少获得6学分 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 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 二 感受高中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性质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 教学 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性文件 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 目标 内容框架 并针对课程实施中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建议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1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2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框架结构比较 部分科目内容结构示意 技术与设计1 技术与设计2 现代农业技术 家政与生活技术 汽车驾驶与保养 简易机器人制作 建筑及其设计 服装及其设计 电子控制技术 通用技术 必修模块 选修模块 技术及其性质设计过程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 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 美术 绘画 雕塑 美术鉴赏 书法 篆刻 设计 工艺 现代媒体艺术 从上述系列中任选3个模块 获得3个必修学分 选修系列 音乐鉴赏 演奏 音乐与舞蹈 歌唱 创作 音乐与戏剧表演 音乐 从上述6个模块中任选2 3个模块 获得3个必修学分 选修模块 艺术与文化系列 艺术 艺术与科学系列 艺术与情感系列 艺术与生活系列 上述四个系列共16个模块 从中任选6个模块 获得6个必修学分 生活中的音乐身边的设计身体表达的艺术戏剧创编入门 音乐的情感表现视觉语言表达舞蹈即兴表演戏剧表演基础 民族民间音乐图形的奥秘舞蹈与服饰中外戏剧欣赏 音乐与科学材料与造型艺术乐舞与身心健康影视特技 田径运动 体操类运动 球类运动 新兴运动 冰雪或水上运动 民族民间体育 体育与健康 从上述系列中选修若干模块 确保每周两节教学时间 获得11个必修学分 其中田径运动 健康教育专题各应保证1学分 健康教育专题 选修系列 课程标准中尽可能多地使用可操作 可实现 可检验的丰富多样的行为动词来分别描述知识 技能和体验性目标 提示着课程实施途径的多样性 各学科各自结合学科特点对行为动词的使用有相应的说明 内容标准中有关目标的描述 结果性目标1 知识了解 说出 背诵 辨认 列举 复述等理解 解释 说明 归纳 概述 推断 整理等应用 设计 辩护 撰写 检验 计划 推广等2 技能模仿 模拟 再现 例证 临摹 扩 缩 写等独立操作 完成 制定 解决 绘制 尝试等迁移 联系 转换 灵活运用 举一反三等体验性目标经历 感受 参与 寻找 交流 分享 访问 考察等反映 认同 遵守 接受 欣赏 关注 拒绝 摈弃等领悟 内化 形成 具有 树立 热爱 坚持 追求等 三 新课程发展历程 1 新课程十年回顾第一阶段 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 1996 1998年 第二阶段 课程文件的研制 出台与实验准备阶段 1999 2001年7月 第三阶段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与高中新课程方案形成阶段 2001年7月 2004年 第四阶段 义务教育课程反思 全面推广与高中新课程实验阶段 2004年 至今 义务教育新课程2001年42个实验区0 5 1 2002年570个实验区18 20 2003年1642个实验区40 50 2004年2576个实验区70 90 2005年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 高中新课程2004年海南 广东 山东 宁夏四省区2005年江苏省进入实验2006年福建 浙江 安徽 天津 辽宁等五省市进入新课程 形成东部沿海省份全线进入新课程态势2007年北京 黑龙江 吉林 陕西 湖南2009年将全部进入新课程 在全国范围内课程改革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发展历程 激动 兴奋 困惑 苦恼 论争 反思 理性 行动 反思一 高中新课程的核心通过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 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学生在每个学年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的学分 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发展学生独立思考 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推行学分管理 学业水平测试 综合素质评定和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实行走班制 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 促进每个学生形成有个性的学习计划 高中新课程不是对现行教育的改良 而是一场变革 是一场基于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教育传统上百年中国现代教育的诉求建国50多年来教育成败得失的反思改革开放20多年来教育界不断探索的积淀而成就的 以 课程管理方式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变革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考试评价方式变革牵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追求 反思二 新课程 新 在 门类 课时 内容 教材 新课程 新 在 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 评价方式 管理方式 新课程 新 在 课程文化课堂文化教研文化管理文化民主 开放 科学 平等 对话 协商 反思三 变革 不可能静悄悄 一直以来 尤其是前一段时期 2005 2006 一系列冲突的观点相互交锋 在凸显学术繁荣的同时 也存在着深深的隐忧 数学课程标准被数学家叫停 上千年的体系破坏了平面几何的要求降低了老师教不了啦质量下降啦 课程界的争论理论基础国情速度传统知识体系 争论的本质1 我们面临什么样的挑战2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3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反思四 知识技能解题能力认真勤奋刻苦踏实谨慎 实践能力创造性好奇心兴趣爱好自尊自信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发展生态图 关键词 寻求平衡 反思五 实验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新课程对学校传统的课程组织模式提出了挑战 学校适应起来存在困难 高中课程内容新 模块多 教材变化大 师资数量 结构和整体素质一时难以适应 教学中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 教师培训经费与时间不足 内容与方式针对性不强 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考试评价制度特别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出台相对滞后 校长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普遍有所顾虑 放不开手脚进行课程实验 在一些本次课程改革作为亮点设计的课程领域 如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型学习 综合素质评价 技术等 由于缺乏经验积累和相应的专业支持 显得进展缓慢在外部支持方面 经费 政策 教师编制 舆论环境等方面尚未完全到位 形成合力 结语 没有困惑 苦恼 甚至彷徨 说明改革还未真正起航 没有问题和挑战 说明改革仅仅停留在表面 没有争论 甚至反对声 说明改革还没有触及问题的要害 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一定伴随制度重建 一定冲击文化传统 一定触及人的心灵 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 有信心坚持正确的观点并付诸实践有勇气摒弃错误的言论并走出误区而最为重要的则是有能力辨别什么是正确的 什么是错误的 谢谢 ncctl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