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 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专题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思想和科教文艺(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63053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 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专题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思想和科教文艺(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年高考历史 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专题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思想和科教文艺(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年高考历史 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专题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思想和科教文艺(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思想和科教文艺1工业化建设需要原始积累。马克思说:“所谓的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建设的原始积累是()A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1950年全国土地改革运动【答案】A【解析】新中国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生产者农民手工业者分离,同时通过统购统销等措施为工业化建设积累资本,故A项正确。2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某一时期连续十年间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对图中“CD”阶段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正确的是()A“大跃进”运动促使农业产值提升B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C国企改革推动轻重工业比例协调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效【答案】B31961年3月以后,人民公社恢复了社员的自留地,农村的集市贸易,停办了公社食堂,实行以生产大队为核算单位。这些举措的出发点是()A彻底解决人民公社问题B努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为实现包产到户做准备D恢复先前实行的农村合作社【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恢复了社员的自留地,农村的集市贸易,停办了公社食堂,实行以生产大队为核算单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这些举措是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正确。4下图是我国1950年至1985年城镇人口变化折线图。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A至B时期,经济建设,急于求成BB至C时期,一五计划,超额完成CC至E时期,民主政治,发展完善DE至F时期,经济改革,初具成效【答案】D5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A企业融入大量外资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答案】C【解析】20世纪8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没有融入大量外资,故A项错误;1985年1992年两权分离,与材料80年代初不符,故B项错误;1978年1984年放权让利阶段,故C项正确;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故D项错误。61984年10月,中国国家计委(计划经济委员会)指出:“企业可以根据原材料、能源的可能和市场需要自行安排生产和销售,努力完成国家计划。”此规定()A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体制B有利于活跃国内市场C满足了企业发展的需要D促使企业生产商品化【答案】B【解析】根据文件内容“企业可以根据原材料、能源的可能和市场需要自行安排生产和销售,努力完成国家计划”可以得知企业有了一定的自主权,能够促进市场的活跃,故B项正确。7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规定:客商将所得利润用于在特区内进行再投资为期五年以上者,可申请减免用于再投资部分的所得税。这一规定有助于()A鼓励客商在特区长期投资B增强政府对经济计划管理C合理规范客商的企业经营D国有企业获得融资的渠道【答案】A81992年,邓小平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的这一讲话()A肯定了改革开放的基础B指明了五年规划的主要任务C奠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D指明了全面实现小康的攻坚任务【答案】C【解析】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信息与五年规划的主要任务无关,故B项错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C项正确;D选项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9新中国曾拟定了57项重点任务的科技发展规划,其中特别强调发展当时最先进科技的重点项目,包括原子能、火箭和喷气技术、电子计算机、半导体、自动化、新兴科技等。这一规划最有可能制订于()A新中国建立初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初期C“文革”时期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之后【答案】B【解析】据材料“其中特别强调发展当时最先进科技的重点项目,包括原子能、火箭和喷气技术、电子计算机、半导体、自动化、新兴科技等”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故B项正确。10下图(新华社照片)为1952年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一生产合作社的妇女识字小组在上课的情形。图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建国初期农业改造的完成B新中国大众教育成绩显著C新中国对公民人权的重视D新中国义务教育逐渐开展【答案】C11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这()A是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促进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C有利于强化公民对新意识形态的认同D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答案】C12作家王蒙曾说:“1956年双百方针刚刚提出时便立见成效,很快就出现了新的各种各样的作品和新的艺术探索。”这表明“双百”方针()A开创了文艺创作新思路B树立了新艺术创作方式C鼓舞了人们的创新精神D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宗旨【答案】C【解析】材料未涉及开创了文艺创作新思路,且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树立了新艺术创作方式,故B项错误;据材料“1956年双百方针刚刚提出时便立见成效,很快就出现了新的各种各样的作品和新的艺术探索”可知鼓舞了人们的创新精神,故C项正确;当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故D项错误。13.宣传中共“八大”路线的标语口号有()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公社赛过铁饭碗,幸福生活万万年”C.“动员一切的力量,争取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D.“放弃剥削,学好本领,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答案】D【解析】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故A项错误;“公社赛过铁饭碗,幸福生活万万年”是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后提出的,不是1956年“八大”的口号,故B项错误;“动员一切的力量,争取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不符合题干主旨,故C项错误;1956年中共召开“八大”,是在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调动一切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对原有的私有者发起号召成为宣传的时代要求,故D项正确。14.1963年,刘少奇曾说:“党委和政府超脱一点,不好吗?站在公司之上、矛盾之上,有问题我们来裁判,不要做当事人生产由公司、工厂去经营。”这说明当时()A.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宏观调控B.国家经济体制开始了变革C.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性加强D.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显露【答案】D【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1963年”“生产由公司、工厂去经营”,中国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确立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经过三年严重经济困难,使有些人看到了计划体制的问题,但是计划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选择D项符合题意。15.打油诗“出工鹭鸶探雪,收工流星赶月,干农活李逵说苦,挣工分武松打虎”,说明了()A.三大改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大跃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了农民觉悟的提高D.“一大二公”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答案】D16.下表反映中国19531965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情况,其中19631965年增长速度较快主要是()时间19531957年19581962年19631965年增长率14.6%0.6%15.7%A.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B.“一五”计划的完成C.“大跃进”运动的影响D.苏联对中国的援助【答案】A【解析】题干中19631965年工农业生产的增长率比之前有所提高,与60年代初期的国民经济调整有关,故A项正确;“一五”计划于1957年完成,故B项错误;“大跃进”运动对工农业生产造成的是消极作用,故C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已经交恶,故D项错误。17.有学者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说明了两者的农业政策()A.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B.赋予农民的经营方式不同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D.取得农业成就的手段相同【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大规模的劳力动员”指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受“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急于求成,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毛泽东由个体经营转向集体经营,邓小平由集体经营转为家庭联产承包,所以经营方式都发生了转变,选择B项符合题意。18.宣传画、宣传标语是一种信息传递和舆论造势的手段。贯穿下图的主题是()A.舆论造势大力推动思想解放B.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社会主义建设防右更要防“左”D.向共产主义社会高歌前进【答案】B19.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生计,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A.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C.单一公有制经济的结构有所突破D.城市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答案】C20.下面为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表中信息反映出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1980年1990年2000年2012年381.41 154.44 722.938 671.2引进外资(已利用外资)1984年1990年2000年2012年270.51 028.95 935.611 329.4A.基本形成了外向型经济B.在全球化中的地位提高C.对外开放步伐逐步加快D.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答案】C【解析】材料无法体现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活动,无法得出基本形成外向型经济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情况,不能说明在全球化中的地位提高,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不断增长,说明对外开放步伐逐步加快,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外开放的情况,不是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21.有学者认为:1994年高考作文试题尝试,似乎暗合了邓小平南巡讲话的主要精神。这里的“尝试”指的是()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开展国有企业改革C.确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与1992年南方谈话无关,故A项错误;开展国有企业改革是在1984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确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故C项错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及中共十四大的重要内容,故D项正确。22.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认为:“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行了利改税和调节税制度,力图给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从实践上确定了经济改革的市场取向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大大活跃商品经济C.对外开放加速了经济模式的有效转型D.改革初期“左”倾思想对经济有影响【答案】A23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C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答案】D【解析】据材料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和作为计划经济时代重要标志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说明从计划经济时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过渡。241992年我国放开了有色金属和大部分机电产品价格,1993年放开了粮食、部分统配煤炭、部分统配木材和大部分钢材的价格,1994年放开了统配煤炭价格。这些措施实行的重要前提是()A建立生产资料价格市场体制B经济发展改善市场供求关系C改变物资价格“双轨”现象D实现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化【答案】B【解析】题干中“措施”实施的前提是物质较大程度的丰富。故选B项。25 “以钢为纲,把树砍光”,这是对20世纪50年代某项经济建设活动的诙谐描述。其主要影响是()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工业体系初步建立A B C D【答案】D【解析】“以钢为纲,把树砍光”是对“大跃进”运动的诙谐描述,为其消极影响。26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扩大是因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D经济特区的广泛建立【答案】C27有学者指出现代中国40年(19491989年)经济发展的速度虽然很快,但几度大起大落,可表述为如下公式:“突进不平衡增长暂停调整新突进”。建国后第一次经济“突进”的特点不包括()A政治、外交等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C照搬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D社会主义改造与经济建设并举【答案】A【解析】本题为逆向型选择题。建国后第一次经济“突进”包括“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大跃进运动”,因此“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照搬苏联经济模式,“三大改造”,改造与建设并举,故B、C、D三项正确。281978年,重庆炼钢厂使用的机械设备全都是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其中,140多年前英国制造的蒸汽式轧钢机竟然还在使用。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机器的质量上乘 B长期封闭政策的恶果C盲目自大意识的束缚 D勤俭节约风气的流行【答案】B29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消费水平农村8.9%城镇4.5%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答案】B【解析】表格反映农村收入与消费水平高于城市,可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所以本题选B项。301992年,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邓小平到经济特区视察“在全国引发起自由市场经济改革的新浪潮”。材料中的“新浪潮”的实质是()A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B建立国有企业现代制度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加入世贸组织以扩大开放【答案】C【解析】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谈到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正确。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就是“去苏联模式化”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以下史实中,属于中国“去苏联模式化”的是()A着重发展重工业 B实行“一五”计划C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相结合 D强调集体利益,忽视个人利益【答案】C【解析】苏联模式化属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相结合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32学术界普遍认为:“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同时发展和提升了这一思想。”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主要表现在()A引进外资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C引进固定的粮食税减轻农民负担 D废除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答案】A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最初的改革思路比较简单,就是放权让利,调动积极性,搞活经济。充其量是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以增加计划经济的活力。放权让利是以往经验的延续,实质上是重抬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前后的一些想法,不同的是放权的范围扩大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之路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在调集工人农民积极性上的重要性,但是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但是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当时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林毅夫:转型国家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放权让利”在改革初期的工业生产中是如何体现的。(2)材料二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改革的认识。【答案】(1)体现:实行政企分开,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政策;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答出两点即可)(2)问题: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特点: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不断深入。认识: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应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改革应以维护和提高民众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应不断解放思想、克服各种阻力。(答出两点且言之有理即可)3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毛泽东统一了中国,给予人民一套新的道德观,提高了工农的地位,并在中国建立了一个廉洁的政府。无论人们将毛泽东时代作何种评价,正是这个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使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其实毛泽东的那个时代远非是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的主要的后起之秀的工业化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如果没有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80年代将找不到要改革的对象。加拿大记者马克盖恩材料二1956年底,第一个到“红色中国”的北美记者、美联社的兰卡什尔在游历8 000公里后,发表了关于中国的预见性报道:“中国就像一部由6亿个零件组装的超级机器,以最快的速度运转着。”兰卡什尔写道,“6亿中国人忘我地埋头苦干,要把他们落后贫穷的祖国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蚂蚁山”上的理想与奋斗西方媒体的六十年“中国故事”材料三1976年毛泽东去世,一位摄影师在珠江边,拍下了晨练的老人戴着黑纱打太极拳的照片。他感到,“新时代已经到来了。”他后来成为时代周刊的驻京摄影记者。“中国人把一个巨大的包袱放下来。”他说。在大连理工学院,一个滑冰的学生展开双臂,从毛主席像身边掠过,把它甩到身后。“如果当时我没感觉中国在变的话,这个事情可能在我眼中一下子就过去了。”“蚂蚁山”上的理想与奋斗西方媒体的六十年“中国故事”(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是怎样开展的?有何成就?与西方的工业革命相比,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有何特点?造成这一特点的历史原因是什么?(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这部“超级机器”高速运转中的成功与失误。(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是怎样迎来“新时代”的?【答案】(2)开展: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走工业化道路)。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厂,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任答两点即可得全分。参考得分点:建立东北工业基地;)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旧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参考得分点:或旧中国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畸形发展等)(3)成功:中共“八大”召开,正确分析国情,制定正确任务。失误:总路线;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4)迎来: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参考得分点: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重心转移;改革开放决策等);开展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对外开放;提出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任答三点即可)35.心态史,是在20世纪西方新史学运动中因年鉴史学的首倡与卓有成效的实践而兴起,并逐渐成长为当今西方史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婚姻往往以金钱论价:“世俗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商较财,仅同贸易。” 材料二而倘若一个人有靠自己的职业活动赚大钱的机会而不肯加以利用,那么他就造了孽,就是对上帝缺乏虔诚心,就是不道德。在这种世俗、趋利、乐观、积极的新型社会心态下成为自身命运与万物的主宰 心态史视野下的西欧资本主义文明的兴起 材料三(1976年,孙少安因给社员分自留地受到公社批判)一声长叹以后,又迈开两条壮实的长腿走向前去痛苦,烦恼,迷茫,他的内心像洪水一般泛滥。一切都太苦了,太沉重了,他简直不能再承受生活如此的重压。 平凡的世界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2)结合所学分析,哪些事件有利于材料二中新型社会心态的形成?这种心态给西方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孙少安痛苦的社会根源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解除中国农民“孙少安式的重压”? 【答案】(1)现象:宋代拜金主义盛行。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宋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社会观念世俗化。 (2)事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影响:推动人文主义思想解放;推动资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 (3)根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文革”左倾错误,以阶级斗争为纲,农业得不到发展,农民生活贫困。 措施: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予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村生产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活跃市场,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保障农民基本政治权利;农业税的废除和其它农业优惠政策的实施。【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宋代婚姻往往以金钱论价”回答;第二小问,从商品经济发展状况、国家商业政策宽松等角度阐述背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