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61391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检测(四)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美国学者贝尼斯在外国外交史中曾说“雅尔塔实际上等于另一次慕尼黑”,下列史实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国联主张以“国际合作”管理东北三省B强行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C对部分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于起诉D同意苏联提出的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答案D解析慕尼黑会议上,西方大国牺牲弱国利益,在雅尔塔会议上中国利益又被世界强国出卖。A、B、C和雅尔塔会议无关。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是美苏()A都成为超级大国 B进行冷战对峙C共同对付法西斯 D军事实力接近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此可排除C项;“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即不会发生“热战”;A项与题干意思无关;D项只看到表面现象,未理解凯南评述的实质。3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答案B解析本题为逆向性选择题,马歇尔计划是一个经济援助计划,故可以排除B。4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音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1961年柏林危机 B苏伊士运河战争C1964年越南战争 D古巴导弹危机答案D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哈瓦那”“纽约”“莫斯科”“原子弹”等词。5尼克松主义是美国战后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其基本倾向是收缩美国的海外态势,他收缩的重点是()A美洲 B欧洲 C亚洲 D非洲答案C解析为了实现收缩,尼克松在亚洲采取了两大步骤:一是1973年签署关于结束越南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从越南南方撤走侵越美军;二是开始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这充分表明美国收缩的重点在亚洲。6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东欧国家纷纷更改国名。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改名为匈牙利共和国(1989年10月);波兰人民共和国改名为波兰共和国(1989年12月);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改名为保加利亚共和国(1990年11月)“更名潮”说明这些国家()A社会制度的变化 B政治体制的变革C对外政策的调整 D共产党失去政权答案A解析从时间信息以及中东欧国家纷纷更改国名,反映的是东欧剧变的历史现象,依据所学知识,题干现象说明这些国家由社会主义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的变化,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7、8题各18分,第9、10题各20分,共76分)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欧洲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曾经有过一道修筑最为坚固但又最为短命的长城这便是德国境内的“柏林墙”。柏林墙与朝鲜半岛上的“三八线”一样,均为“冷战”下的产物,又都为水泥所筑,可称得上是欧亚大陆上的两条“姊妹墙”。柏林墙是东德政府根据人民议院1961年8月12日通过的法令,于8月12日13日夜间修筑。目的是制止东德居民包括熟练技工大量流入西德。原为铁蒺藜围成的路障,后改筑成两米高、顶上拉着带刺铁丝网的混凝土墙。在正式的交叉路口和沿线的观察塔楼上设置警卫。1970年,虽然东西德之间关系有所改善,东德政府还是把柏林墙加高到3米以阻止居民逃向西方。到1980年,围墙、电网和堡垒总长达1 369千米。除筑墙外还严格限制西柏林与东德之间的人口流动。后根据东西德政府1971年12月20日签署的协议,限制略有放宽。1989年下半年,东欧各国政局剧变。民主德国在向德国西部移民浪潮的冲击下,于同年11月9日,将存在28年零3个月的柏林墙推倒,促进了德国的统一。柏林墙(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柏林墙”修筑的背景。(10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柏林墙被推倒的影响。(8分)答案(1)冷战和两极格局形成;德国分裂为东德、西德;柏林被苏联和美国、法国、英国分区占领;东德居民大量流入西德。(2)促进了德国的统一;加剧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进程;导致了两极格局的结束等。(言之成理即可赋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可知背景有“冷战和两极格局形成”“德国分裂为东德、西德”;由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柏林被苏联和美国、法国、英国分区占领”和“东德居民大量流入西德”。第(2)问根据材料可以知道“促进了德国的统一”这一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加剧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进程”“导致了两极格局的结束”等影响。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美国计划于1957年12月用先锋号火箭发射卫星,人们猜测苏联将于同年秋天将卫星发射上天1957年6月,在人造地球卫星1号(Sputnikl)发射的四个月前,美国开始产生战胜对手的想法。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局长阿杜勒斯宣布:“美国情报机构的观点是,出于心理威慑的原因,苏联将竭尽全力成为第一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很可能是在1957年。”材料二1961年初,尽管“东方号”飞船的总设计师向科罗廖夫指出,运载火箭和宇航飞船的安全指数目前只能达到50%,但科罗廖夫还是决定铤而走险:必须领先美国人数周,进行第7次“东方号”载人飞船发射因披肝沥胆的劳累,精神上长期的亢奋,以及复杂的人事纠葛,科罗廖夫的心脏病越来越严重了。1966年1月,因心脏病突然发作去世。据专家估算,前苏联把国民经济中的一半到三分之二投入到国防科研生产上。苏联发展国防高新技术最大教训是搞“象牙塔”,用国民经济填“无底洞”。(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中历史现象的国际关系背景。怎样理解“心理威慑的原因”?(8分)(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10分)答案(1)背景:美苏两国处于冷战状态,双方表面上“和解”,实际上对世界霸权的争夺愈演愈烈。理解:获得争霸的心理优势,在舆论上压倒对方。(2)说明:为了在冷战中获得心理优势,苏联在航天科研上铤而走险,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认识:激烈的冷战危害了人类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使科学事业变成了政治工具。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联系当时美苏关系的背景回答。第(2)问,一要充分利用材料中的信息;二要注意对结论的概括与准确表达,不能词不达意。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杜鲁门总统致国会的咨文(1945年)材料二尼克松在任美国总统期间制定了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被称为尼克松主义。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材料三希拉里克林顿在接受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对她国务卿提名进行的审查时说:“单靠美国无法解决最为紧迫的问题,而没有美国世界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我相信,美国想成为世界的领导,世界也想让美国领导。”新华网(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美国为“领导世界”采取了哪些措施?这对当时的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2)材料二中尼克松主义在外交上的具体表现有哪些?(4分)(3)材料一与材料二、三相比,体现出美国外交政策的显著不同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美国对外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8分)答案(1)措施:实行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影响:世界长期处于美苏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状态。(2)从越南撤兵;承认与欧洲的伙伴关系;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3)不同:前者着力于与苏联的对抗;后两者着力于与世界各国的合作。特点:始终以称霸世界为战略目标;称霸策略随实力和形势的变化而调整。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斯大林于雅尔塔)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材料二1947年,杜鲁门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一种是“自由制度”,一种是“极权制度”。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说:“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力合作。任何政府钩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材料三有人说两极格局下的美苏冷战客观上带来了世界的和平,它的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有人说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难以谋求真正的和平,它的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请回答:(1)二战后的“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主要表现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6分)(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国对他国实施援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3)材料三中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请用史实说明。并说明另一种观点的可理解之处。(10分)答案(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实质:美苏争霸。(2)通过经济援助达到政治控制的目的。(3)观点: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史实:长期对峙,未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和平方式进行。观点: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史实:发生过局部的激烈冲突,如朝鲜战争、修筑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等。解析第(1)问应结合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特征分析。第(2)问主要结合材料二理解归纳。第(3)问是开放性的题目,无论同意哪一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