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61328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I)一、 单选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孔孟经历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A. 儒者抱有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 B. 儒者主张遭受社会的普遍排斥C. 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发展趋势 D. 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2. 学完“百家争鸣”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各科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A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B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C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D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3. 汉书武帝纪:“朕郊见上帝,见群鹤留止,以不罗罔,糜所获献。荐于泰畤,光景并见。其赦天下。”上述现象反映了下列哪一思想()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B“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4陈亮是南宋功利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一学派在义利观上比较务实,注重功利。陈亮认为“天下岂有身外之事,而性外之物哉!”下列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A 老子的无为而治 B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C 墨家学派的诉求 D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5. 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社会之所以需要法律,是为了约束人们,使之听从理性的指导,而人并不是生来就能听从理性指挥的,因此,法律是人类本性的需要。以下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与之有相似之处的是()A.朱熹 B.董仲舒 C.李贽 D.王夫之6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在太子篇中说:“凡教太子,观于桑,则知衣服所自出;观于肆,则知器用所自出。凡教太子,过市,则见贩鬻之劳;在途,则见负担之劳。”该言论反映了唐甄的治国思想是()A 关注下层民众的疾苦 B 重视农工,勤俭治国C 民富是国富的前提 D 全面关注社会经济7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上、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唐代的小说、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唐代()A 具有重诗的社会风B 对等级制度执行不力C 文学创作日趋平民化D 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8.乾隆帝酷爱书法,于卧室边专置一间小暖阁,用以珍藏代表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之名贴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殉伯远帖,此三帖被后人称为“三希帖”(下图)。下列对其书体特征介绍最准确的是()A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 B笔面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C疏密得体,收放结合,浓淡相融 D结构简省,钩连不断,纵任奔逸9.从公元960年到1278年,是我国历史上宋辽金夏几个政权同时并立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印刷、兵器、纺织、制瓷、造船、冶金、土木建筑等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的记录;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等传统领域也同样硕果累 累,并涌现了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和传世的科学著作。主要原因是()A农业的发展和工商业的进步 B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C政权同时并立 D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10.魏源在海国图志对英国有如下描述:“大事则三年一会议,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会)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这表明魏源()A.主要是介绍西方政治制度 B. 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C.借以表达反君主专制思想 D. 推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11.史学家陈旭麓曾说:“洋务派的出世,是中国有地主阶级以来第一次真正的分化,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的改革是由他们开始的。先前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如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虽然提出了不少改革主张,但还是一种思想。”根据这句话,可以推知洋务派()A让改革派思想有了实践意义 B 促使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C使得崇洋媚外思想开始出现 D促使国家走向分裂的道路12“作为这场革命代表人物的康有为,其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个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 )A否定君主统治的权威性B将维新思想付诸了实践并取得成功C要求实行近代民主政治D借助儒学宣扬革命理论1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 )A人民当家作主,在政治上翻了身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原则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14严复在某译著中说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二铁律。材料信息反映出()A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进步 B自然科学对社会进步有助推作用C传统文化严重阻碍社会进步 D科学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15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 中共“七大”在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B 洋务派在创建近代民用工业C 袁世凯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D 中国最早的民资企业在诞生16梁启超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这说明()A辛亥革命的彻底失败 B尊孔复古具有必然性C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D中国民众的麻木颓废17“1905年,孙中山明确把平均地权作为民生主义的核心,并解释其含义是:核定天下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土地增值归国家所有,以防止贫富悬殊而实现国民共享国家财富。”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的精神 关注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的问题注重缩小贫富差距 实现了“平均分配土地”A B C D 18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说明,我国()A 开始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 B 明确提出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 正式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D 突破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19毛泽东首次深刻分析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的文章是()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D、新民主主义论20苏格拉底说:“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对于苏格拉底的话理解正确的是()A 反对在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B 国家管理需要专业人才C 直接民主不利于国家稳定 D 把妇女和外邦人排除在外21电视片大国崛起说到:“受牛顿定律的影响,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这段话表明( )科学有利于改变人类的世界观 科学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歌颂了牛顿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指出了欧洲近代科技产生的原因A B C D22伏尔泰盛赞牛顿是真正伟大的人物。他在哲学通信中写道:“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这表明他()A 反对专制提倡民主 B 尊重科学反对迷信C 主张共和倡导自由 D 崇尚理性否定专制23. 卢梭强调“在国家之中,并没有任何根本法是不能予以废除的,即使是社会公约也不例外;因为如果全体公民集合起来一致同意破坏这个公约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怀疑这个公约之被破坏乃是非常合法的”。这一观点()A. 充分保障了公民的自由 B. 容易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C. 揭示了社会更替的规律 D. 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24.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GByron作品,主要是因为它()A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B充满了理性主义的革命激情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精神2519世纪,农村的人口四门八方涌向大都市;19世纪,照相机挑战了人们的视觉记忆他们(特指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者)在城市中长大,他们对农业不再留恋,他们对工业怀抱着亢奋的信心,他们对过去的神话史诗不再怀旧,他们穿着时髦的服装,走在宽敞的城市大道感觉到工业带来的方便、舒适与富裕的物质生活。材料所描述的美术流派是()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印象画派 D 现代主义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26题20分,27题16分,28题14分,共50分)26.(20分)思想的产生与社会的变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疑,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樊树志国史概要(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的相关主张。(4分)材料二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2)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3分)材料三 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以上材料摘编自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3)材料三中中国近代思潮不断涌现的“原始动力”是什么?在这一动力驱使之下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探索是如何逐步深入的?(4分)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文精神取得很大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假马克思主义的破产和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在中国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这种马克思主义既不同于“四人帮”的假马克思主义,又不同于学者书斋里的或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它是活生生的,能够回答实际挑战,能够给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现实马克思主义进一步走向人文主义。摘自夏学銮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及特征(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本文作者这里说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指的是什么?用具体史实从经济、政治两方面说明“现实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进一步走向人文主义”的?(9分)27. (16分) 阅读下列材料: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请回答: (1)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存在这样不同的态度:固守、利用、批判。请分别列举代表性的思想理论。(6分)(2)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这样的民主革命道路?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4分)(3)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时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这一理论的思想精髓是什么?(4分)(4)综上所述,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如何进一步提升理论自信?(2分)28. (14分)中西方历史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既有差异又有相似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时期中国西欧国家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古希腊涌现出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朱元璋:实行八股取士制度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1819世纪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孟德斯鸠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1)依据材料,分别概括三个阶段中国和西欧思想发展史的共同历史特征。(3分)(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严复的主要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影响。(5分)(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请指出孟德斯鸠的代表作及重要主张并举一例说明他的主张实施情况(6分)金溪一中xx上学期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卷参考答案二、 单选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DBBCADACABACBBD16171819202122232425CADCBBDBDC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26题20分,27题16分,28题14分,共50分)26. (20分) 【答案】(1)主张: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主张恢复周礼);老子: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4分)(2)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3分)(3)动力:救亡图存,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林则徐、魏源和洋务派重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新派、革命派重点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新文化运动重点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价值观念。(4分)(4)“现实马克思主义”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四取三)(3分)史实:经济方面,关怀民生: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与非农产业,逐步取消农业税,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与农民生活的改善。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经济效益。扩大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方面,完善民主与法制建设:如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加强基层民主选举;重视人权原则;将以人为本作为各级政府组织的基本原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反腐倡廉。不断深化。(6分)【答案】(1)固守:中体西用。利用:康有为利用孔子学说宣传变法思想。批判:倡导民主与科学,批判儒家传统思想(打倒孔家店,批判礼教等)。(6分)(2)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成果:新民主主义论。(4分) (3)问题: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4分)(4)提升: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理论建设要立足本国国情,实事求是。(2分)28. (14分) 【答案】(1)特征:都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都出现了思想(文化)专制政策。都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3分)(2)严复主张: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属于人民;人类社会受天演法则的支配,“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影响: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或者答解放思想也可以);为变法图强提供了理论武器,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5分)(3)孟德斯鸠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或者法意。其主要主张是三权分立学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多采用了这一原则建立政权,如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部分,国会享受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享有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