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61146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师姓名 上课班级授课时间 授课时数1课时课题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材分析本文是选修课本先秦诸子选读中的第一单元论语选读,本单元内容共有七节,每一节基本围绕一个主题来选择和编排论语中的材料。本课主要内容是孔子“学”这一概念的特殊意义。教材整体理解难度不大,关键在于对先秦诸子基本思想的了解,同时兼顾文言知识的学习补充,提升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同时,要注重联系实际,注重学生价值观方面的提升。学情分析 经过必修课本的学习,学生对于学习本单元及本课,不仅有兴趣而且有基础,所以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去自己解读文本,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采用完成学案“质疑问难”的形式,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后发现问题,并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积极性。但是,论语的内容言简义丰,博大精深,学生自主学习还有一些困难,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有效地指导。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孔子的学习观与其核心思想“仁”“礼”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1主要是讲授第4则、第6则、第7则、第11则选文。 2.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难点:1. 第4、6、11则如何提现孔子的学习观 2. 引导学生掌握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教法与学法激趣、引导、朗读、讨论、点拨 (1)努力展示孔子思想的高度、深度及其现代价值。(2)努力挖掘语料在写作方面可以赏鉴的那些要素。(3)尽量联系学生的现实人生问题。 (4)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一、教学导入二、整体感知三、内容讲解四、小结,探讨五、联系现实,提升修养 六、小结本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进入课文之前,先回答老师一个问题:你们现在一共开设几门文化课?哪些是和提升道德修养有关的?语文,语文也是能力家修养,也就是六门学科中五科以上是在学习知识与能力,不到一科在提升道德与修养。请同学们看本课的“引入话题”部分。如果只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学习,那么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现阶段的教育现状显然存在着重知识技能而轻道德修养的情况,今天我们来一起探讨孔子的学习观,了解孔子关于学的认识。材料节选自论语各章,我们进行一下梳理。 学习观:为什么学14 什么是好学7、8 学什么 5、6、10、11(一)为什么学1.齐读第13则,疏通句意。2.第1则孔子把人分成四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然后2、3则明确自己并非生而知之,三则承认自己的才能都是学来的,其实孔子并未肯定过谁是生而知之者,也就是说这种人是不存在的,那么既然没有为什么还要说呢,这就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有什么作用呢?“可去弊”板书:人非生而知之(二)什么是好学,齐读7、8则,回答。7则: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慎于言,就有道而正8则:不迁怒,不贰过(文言词:贰过)共同都指向了品德修养。但是,我们总觉得孔子给出的好学的定义有些难以理解,原因是什么?与孔子强调的学的内容有关。孔子到底要人们学什么?学什么 1.自读选文4、5、6、10、11则,回答:孔子所说的“学”的内容?我找同学举手回答。 4则:仁、智、信、直、勇、刚(礼)5则:礼6则:品德修养、修身(礼)10则:修身 先(礼)后文11则:诗礼同属于:品德修养因此,孔子所受的学指的是学礼、学修身,相对于如今我们学习强调知识与能力,孔子显然更注重人的品德与修养。 【第4则】 串讲。(言,弊,居,语,知,荡,贼,绞,乱,狂) 题目: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一味喜欢仁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愚蠢(滥施仁爱)一个人的品质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去把握一个“度”,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有“仁”“智”等美德也会害人害己。如寓言故事“东郭先生与狼”和“农夫与蛇”中的主人公,就因为没明辨是非而带来麻烦甚至送了命。 思考:“仁”和“愚”的关系,“知”和“荡”、“信”和“贼”、“直”和“绞”、“勇”和“乱”、“刚”和“狂”的关系。 明确:把握度仁得过度则愚,“知”得过度则“荡”、“信”得过度则“贼”、“直”得过度则“绞”、“勇”得过度则“乱”、“刚”得过度则“狂”。如何把握度?学。 学什么?学的内容是“礼”。第五则也正好回答了这一点。 【第5则】 齐读这一则。明确说出了无礼的弊端。无礼则“恭”“慎”“勇”“直”变为“劳”“葸”“乱”“绞”有礼则“民兴于仁”“不偷”“学”指向“礼”。【第6则】什么是学?对父母尽孝,对君主尽忠,对朋友诚信就是学了。这里的学显然不是文化知识。在孔子看来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学问好坏主要不看文化知识而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忠、孝、信等道德原则。也就是父兄之礼、君臣之礼、朋友之礼。“学”指向品德与修养。【第10则】说得更加明确:先礼后文。【第11则】讲解重点词,快速串讲大意。问:本则孔子说要学什么?诗礼。孔子只以诗礼来教育孩子和学生。且“不学礼,无以立身处世。”足以见得其重要性。我们发现孔子所谓的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礼和修身,也就是说孔子的学指向了品德和修养,而把人们赖以生存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放在其后。你赞同孔子对于学习的看法吗?你认为先进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哪个更重要?哪一个更能使你成就幸福的生活?知识和技能:保证基本的生存,温饱,享受生活 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科技革命) 可以用来挣钱只拥有了道德修养而忽视知识技能显然不符合社会的发展的规律,人人拥有高尚的道德却没有基本的生存本领、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却对社会毫无作为毫无贡献,怎么算得上高尚?当然如果只拥有知识和技能而缺乏道德规范,恐怕知识能力学得越好,给人类带来的祸患越深重,有多少掌握了高科技的人让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用错了地方。当然,这二者一定是缺一不可的,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们的社会发展到现阶段,对知识和能力的重视已经无需再来强调现实一次次给我们的道德修养的提升敲响警钟。 我们来看摘自报纸网络的一些新闻标题: 1.电话诈骗受害者状告银行,消除管理漏洞成关 2.珠海出重拳打击银行卡犯罪 3.洛杉矶警方设立高科技反恐中心 4.苏州破网络犯大案 5.网络黑客盗虚产50亿 6.福建电力严厉打击高科技窃电行为 7.往奶粉里掺三聚氰胺,地沟油的提炼,用瘦肉精喂猪我们必须看到由于学校教育的缺位、家庭教育缺位、自我教育的缺位,品德修养的提升任重而道远。正所谓:“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学完孔子的学习观之后,首先,希望大家学会在道德的层面去思考现实问题,我们这些就是我们常见的时评类作文的材料,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从道德层面加以考虑分析,如2015年高考作文“小陈举报父亲”,再如上次月考作文“奖孝金制度”,其次,我们必须看到由于学校教育的缺位、家庭教育缺位、自我教育的缺位,品德修养的提升任重而道远。正所谓:“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希望大家把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作为毕生的不懈追求。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紧扣教材及学情展开,教学设计能从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出发。基本能对教材进行整体把握,授课过程中学生积极活跃,学生在自己充分预习课文提出疑难的情况下学习,课堂积极高效。对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较为理想。但不足在于,本课相对于前面六篇课文来说,理解难度较大,导致授课时间稍紧,后面的思考讨论环节未能让学生充分表达各自的不同观点,以后上课还是要注重时间的把握,力求使课堂更加高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