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辛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60959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辛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北省辛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北省辛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辛集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阶段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多项选择题,若选E项,则将之涂于答题卡下一小题的A项标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共9分)哲学不等于政治,哲学家也不是政治家,有的哲学家甚至想方设法远离政治,但哲学不可能脱离政治。哲学总是具有自己独特的政治背景,总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蕴涵着政治,总是具有这样或那样的政治效应。马克思之所以重视否定性的辩证法,是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这就是说,马克思之所以重视辩证法,背后有现实问题,有政治内涵,这就是批判、否定资本主义,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如果我们只是看到辩证法的学理性,而没有看到它背后的现实问题和政治内涵,就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辩证法,就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为什么强调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往前讲,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法国启蒙哲学登上历史舞台,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摇旗呐喊。德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之前,德国古典哲学登上历史舞台,为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鸣锣开道。往后看,海德格尔哲学“从头到尾都是政治的”。即使解构主义哲学也不是所谓“纯粹哲学”,与政治无关。用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的话来说,解构主义是通过解构既定的话语结构来挑战既定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的政治结构。同时,政治需要哲学。如果说“哲学家不时地以其哲学名义,投身于政治研究乃至政治进程中”,那么,“政治家或有时利用哲学概念使其政治企图合理化,或有时寻求哲学的忠告”(汉斯斯鲁格语)。的确如此。没有经过哲学论证其合理性的政治缺乏理性和逻辑力量,缺乏理念和精神支柱,很难获得人民大众的拥护。毛泽东之所以重视哲学,提出实事求是,就是为了批判教条主义,从而正确解决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问题;邓小平之所以重视哲学,重申实事求是,就是为了批判“两个凡是”,从而正确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问题。离开了这一政治背景,仅仅从学理的角度去理解实事求是,把实事求是还原为一般唯物论和认识论原理,就索然无味。当然,哲学命题的理论意义和政治效应并非等值,但哲学具有这种或那种政治效应却是无疑的,而且同一个哲学命题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政治效应。哲学不应成为某种政治的传声筒或辩护词,因为哲学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即科学性、反思性、批判性;哲学也不应远离或脱离政治,因为哲学和时代的统一性首先是通过其政治效应来实现的。哲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以抽象的概念体系来反映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现实的社会运动,体现特定的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这样,明快泼辣的法国启蒙哲学是这样,艰涩隐晦的德国古典哲学是如此,高深莫测的解构主义哲学也不例外。学哲学,就是要培养自己具有自觉的哲学意识,同时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并使二者达到高度统一,从而真正理解现实,把握历史趋势。 (摘编自杨耕哲学的位置在哪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哲学全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政治背景,全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蕴涵着政治,全都具有一定的政治效应。B因为马克思重视否定性的辩证法,所以马克思批判、否定资本主义,为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而斗争。C解构主义哲学与政治有关,表现在通过解构既定的话语结构来挑战既定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的政治结构。D政治家为了使政治企图合理化,有时需利用哲学概念,有时寻求哲学的忠告,这是政治需要哲学的表现。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政治经过哲学论证其合理性,具有理性和逻辑力量,具有理念和精神支柱,可以获得人民大众的拥护。B哲学具有政治效应是一定的,但哲学命题的理论意义和政治效应完全等值,不同的历史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政治效应。C哲学和时代的统一性首先是通过其政治效应来实现的,所以哲学不应远离或者脱离现实政治。D哲学学派有着共同的特点,但它们也有各自的特点,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大精深,解构主义哲学高深莫测。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哲学与政治相辅相成,哲学家想脱离现实政治去研究哲学是不可能的,因为哲学与政治是密切联系的。B在马克思的辩证法产生之前,法国和德国的哲学都为各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摇旗呐喊或者鸣锣开道。C邓小平重申实事求是,是为了批判错误思想,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问题。D天生的哲学意识与敏锐的政治眼光达到高度统一,才能真正理解现实,把握历史趋势,这就需学哲学。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共22分)夏日里的最后一趟班车符浩勇夏日的黄昏,西斜的日头仍不肯减弱炽烈灼人的威力,贪婪地俯视着金黄的田野。李茂的粗布汗衫已被汗水湿透,贴在他单薄的身上,裤袋里那只借来的小灵通又响起短信息铃声。他真想停下手中的镰刀,直起身子歇息一会儿,看看小灵通里传来什么信息。其实,他知道,小灵通里一定是城里的朋友发来的有关民办教师转正的信息。他读完高中,就在小学当代课老师,八年后转为民办教师,山里人简称民师。二十多年过去,期间每隔三年,县里都组织人员来山里小学听课,考察民师的教学质量,优中选优,推荐转正。尽管每次他都被推荐填写申请表,可最后批下来的却总是别人。听说,今年是最后一次民师转正了,赶不上这趟班车,就别想再找到座位了。但是,他身后“嚓嚓”的割稻声追了上来,妻子在后面说:“天不早了,赶紧些,割完这一畦,明天就结束得早些,你还可以赶回学校去。”他顾不得腰酸腿痛,掏出小灵通匆匆看过信息,知道明天县教育局就敲定民办教师转正名单,朋友说他凭硬件是最有希望的。他心中不由掠过一阵喜悦,手里的镰刀也快多了。这时,隔河那边的田野传来一个男人的喊声:“收工吧,别累坏了身子,明天再割。我再请几个小工,一天割完。”喊话的是王详堂。他在小学当教师没几年,就称病转行,后又开商店。如今手头松了,每逢收割季节,总是请人来帮忙。他生怕妻子听见后生出埋怨,妻子却已经甩过话来:“你看人家王详堂,早下海经商,农家活都不用自己忙。这次,如不能转正,你就乖乖回来帮我干活!”为缓和气氛,他赔着笑脸说:“你说离开学校,离开孩子,我还能干什么?人各有志嘛!都说我这回一定会民师转正。”“你离不开学校?学校都放农忙假了,可你班上李记那帮学生,也不见谁来帮你一把。”妻子唠叨着挖苦他。“你你怎么能这样说?”他好像受了侮辱,陡生怒气,可看到妻子黑瘦的脸,看到前面待割的那片田,心一软,愤怒又咽下去了。回到家里,天已黑透,他掏出小灵通再看信息内容。其实在田头时他不止一次看过城里朋友发来的信息:最后一趟民师转正明天就可确定,但竞争非常激烈,如可能,今晚进城来疏通关系,以防万一。他苦笑着摇了摇头。吃过饭,他给城里的朋友回了信息:听天由命吧,吉人自有天相。妻子对他说:“听说,你班上李记他们家里已收割完了,你是他们的老师,你去请他们,要是他们肯来帮忙,明天一个上午就可割完 。”他听后犹豫了:李记他们是毕业班学生,平日功课紧,放假又帮家里忙,好不容易休息一下,怎可又烦扰他们?但一想到妻子明天又要在烈日下蒸烤一天,而时令也不等人,他便硬着头皮走出家门。刚走近李记家,未进门就听见屋里王详堂的嗓门:“明天,你让孩子们来帮我,有酒有肉,一天每人20元。”下面的话他没听完就拔腿回家了。次日,天刚蒙蒙亮。李茂和妻子拖着疲惫来到田头,却见薄雾中十多个人头在稻穗中起伏,他走上去:“李记,你们怎么来了?王老师不是请你们了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我们不稀罕他的钱,我们在放假前早约好了,等家里收割完就一起过来帮忙”妻子显然被孩子们的言语感动,她对李茂说:“你招呼孩子们收割,我回家张罗饭菜,你们师生今天叙叙情。”孩子们却婉言拒绝了。李茂很生气,说:“你们瞧不起老师了,老师再穷,也请得起一顿饭。”没想到,李记颤抖着声音说:“我们不嫌老师穷。要是你像王详堂一样去经商,也早富了,但谁来教我们啊?”他听罢竟一时语塞,心想,这回如果民师转正了,他会潜心一辈子陪伴山里的孩子。正午时分,稻子终于割完了,李茂的心里充满收获的喜悦,他同孩子们约好明天就回学校去。孩子们走远,他又接到城里朋友的电话:最后一次转正名单已确定,可惜他落选了。本来会议上对他是有争论的,都说像他这样的条件,早些年就应该转正了,可现在,他的年龄早过了规定年限他听着愣住了,这让他怎么对妻子和孩子们说呢?朋友在电话那头还在说:“最大的遗憾是,这一次没能转正的民师将被清退,离开教师队伍”他听不清后面的话,脑海里却浮现出一个恍惚的画面:一辆破旧的班车从他身边呼啸而过,他手里却攥着一张皱巴巴的过期车票4.(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小说讲述了民办教师李茂在最后一次民师转正中落选的故事。第二段用倒叙方式简要交代他二十多年的从教经历,有利于突出故事主线,使情节不蔓不枝。B对称病转行后经商发财的王详堂,小说着墨不多,仅用两处典型的语言描写就刻画了一个财大气粗的暴发户形象,与李茂形成了鲜明对比。C李记等一群孩子拒绝了王详堂许诺的优厚报酬,相约无偿帮李茂收割,孩子们的淳朴善良正是李茂多年来不忍放弃乡村教师这一职业的原因。D“他听着愣住了,这让他怎么对妻子和孩子们说呢?”这句话既表现了李茂的失望和震惊,也流露出他为自己放弃疏通关系的草率决定而后悔的心理。E李茂的妻子虽对丈夫有埋怨和挖苦,但从她催促丈夫快些割稻以便赶回学校,以及想为孩子们准备饭菜这些情节可以看出她也是个顾全大局、通情达理的人。5.从全文看,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6.小说中李茂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7.小说最后一段以李茂脑海里浮现的一幅画面结尾好在哪里?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5分)三、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814。(共40分)(一)许仲宣,字希粲,青州人。汉乾佑中,登进士第,时年十八。周显德初,解褐授济阴主簿,考功员外郎张乂荐为淄州团练判官。宋初赴调,引对便殿。仲宣气貌雄伟,太祖悦之。擢授太子中允,受诏知北海军。仲宣度其山川形势、地理广袤可以为州郡,因画图上之,遂升为潍州。初,议建牧马监,令仲宣行视诸州,颇得善地。从征并州,掌给纳,四十余州资粮悉能集事。帝益知其强干。开宝四年,知荆南转运事。及征江南,又兼南面随军转运事,兵数十万,供馈无阙。南唐平,以漕挽功拜刑部郎中。中谢日,召升殿奖谕,赐绯。九年,诏知永兴军府事。太宗嗣位,迁兵部郎中,驿召赴阙,赐金紫。授西川转运使,属西南夷寇钞边境,仲宣亲至大渡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改广南转运使,会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将孙全兴失律,仲宣因奏罢其兵。不待报,即以兵分屯诸州。开库赏赐,草檄书以谕交州。交州即送款内附,遣使修贡。仲宣复上章待罪,帝嘉之。太平兴国六年冬,南郊毕,迁吏部郎中。八年,与膳部郎中、知杂滕中正,兵部郎中刘保勋,刑部郎中辛仲甫皆以久次郎署,擢升谏垣,仲宣为左谏议大夫。未几,召还,以本官权度支。雍熙四年,出知广州,未上,移知江陵府,俄改河南府。端拱中,迁给事中。淳化元年,卒,年六十一。仲宣性宽恕,倜傥不检,有心计。初,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令畜嬖妾,与其室争宠,令弗能禁。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令闻之,仓皇失措,仲宣处之晏然,人服其量。尝从征江南,都部署曹彬令取陶器数万,给士卒为灯具。仲宣已预料置,奉之如其数。其才干类此。(节选自宋史许仲宣列传)【注】金紫,指金印紫绶。借指高官显爵。内附,表示归附的诚意。度支,官名,掌管全国财富的统计与支调。8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仲宣气貌雄伟,太祖悦之 悦:以为悦 B及征江南,又兼南面随军转运事 及:到,等到C示以威福,夷人率服 率:率领D不待报,即以兵分屯诸州 报:回复9下列对文中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B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C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D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许仲宣能干的一组是( )(3分)擢授太子中允,受诏知北海军令仲宣行视诸州,颇得善地四十余州资粮悉能集事 又兼南面随军转运事,兵数十万,供馈无阙擢升谏垣,仲宣为左谏议大夫 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A B C 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虽然许仲宣在后周担任过官职,但是宋太祖召见许仲宣后,见他气貌雄伟,太祖非常高兴,并授予他官职。B在征讨并州、江南、南唐的时候,许仲宣不仅负责粮草的征集与转运,还负责征兵,都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得到了皇帝的嘉奖,获赐金紫。C在征讨交州时,许仲宣上奏罢免大将孙全兴的兵权,没有等到回复就安置了士卒,后来向皇帝请罪,不仅没获罪,反而被赏赐。D在征讨江南时,都部署曹彬要用几万件陶器给士卒做灯具用,许仲宣早就事先做好了安排,并按量供应给曹彬,充分显示了才干。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5分)(2)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5分)(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注】:新唐书王维传:“别墅在辋川,地奇胜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 潺湲:水流动的样子。也可以指流水声 接舆:春秋楚隐士,装狂遁世。13. 下面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 首联中“转”和“日”用得巧妙,山本是静止的,着一“转”字,借颜色渐变而写出它的变化;水本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B. 颔联写诗人在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日暮蝉鸣。柴门,指的是田园隐居的生活;倚杖临风,则表现了诗人安闲潇洒的意态。C. 颈联运用渲染的手法表现夕阳欲落,炊烟初升的情景,渡头临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事,景物的选取颇有匠心。D. 尾联用典,王维自称五柳,以陶潜自况,又把裴迪与春秋时的楚国狂士接舆相比,王、裴二人一起痛饮狂歌,相酬为乐的情景。E. 首联、颈联侧重写景,描绘辋川附近的深秋暮色;颔联、尾联侧重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14.请分析颈联中“墟里上孤烟”中“上”字的妙处。(3分)(三)15.默写(10分)(1)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是“ , 。”(2) 滕王阁序中作者用“ , 。”写出了一幅天阔水远,水鸟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3) 逍遥游中“ , 。”两句写出了小年的短暂的寿命。(4) 陈情表中作者用“ , ; , 。”四句写出了他的进退两难。四、语言文字运用1622题。(共19分)阅读小面一段文字,完成1618小题。(共9分)当然,专注(绝非/绝对)是要让人固守一隅、甘做井底之蛙,恰恰相反,心有全局才有价值排序, 。可以说,专注在本质上,乃是撇去不必要的泡沫、剔除不恰当的欲望。兵法有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对于每个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曾有人提出“两万小时理论”,也就是“经过两万小时锻练,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两万小时,看起来很长,(分解/肢解)到每一天,也就只是一两个小时而已。但倘若守不住心中的宁静、抵抗不住外界的波澜,东瞧瞧、西望望,别说一两个小时, 。多几分老僧入定般的淡定,多几分古井不波般的从容,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岁月的画布中,(书写/谱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16.文中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固守一隅 撇去 B剔除 锻练C波澜 淡定 D古井不波 痕迹17.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绝对 肢解 书写 B绝非 分解 谱写C绝非 分解 书写 D绝对 肢解 谱写18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胸有丘壑方能分清主次 一两分钟都会成为奢侈B胸有丘壑方能分清主次 一年两年很快就会过去C主次分明 一两分钟都会成为奢侈D主次分明 一年两年很快就会过去19.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山西的煤老板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其中很多人开百万豪车,住千万豪宅,一饭千金,却从不资助任何公益事业。B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立刻有人甚嚣尘上,说屠呦呦“不够淡泊名利,有人格缺陷”。C我常常挤在人群中,静静地看着炫目的烟花盛放,那一朵朵尽情绽放的烟花美轮美奂,就像人们脸上收不回的幸福笑容,美丽动人,充满活力。D王珞丹是个胸无城府的年轻演员,从她出道到现在,她得到了许多光环,可是她的出言无忌,却给她惹来了很多麻烦。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3分)A在市场图书数量巨大、质量参差的情况下,“罗辑思维”(网络书店)充当了过滤器的角色,将最适合特定读者群胃口的书筛选了出来。B此次专项行动主要打击网络攻击破坏等违法犯罪为重点,坚决打击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网络盗窃诈骗违法犯罪活动,有效整治和规范互联网秩序。C这是一届规模空前的国际艺术盛会,96个参展国家的数量打破了国际艺术双年展的纪录,688件参展作品,其整体艺术水平也比往届有所加大。D生态文明是全面、科学、系统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新理念,是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重大战略抉择,集中体现了我们党长期执政。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分)在朱光潜先生看来,人生的悲剧尤其能给人带来惊心动魄的震撼。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为人生多悲剧而悲观厌世,他却认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他看到了悲剧的积极意义。他甚至还说:“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 。”这话表面看来,矛盾至极,但是其实含有至理。因为如果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所以, ,才是我们应有的人生态度。22根据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限20字以内)(2分)中新网南京12月17日电 (田雯)14日晚,“嫦娥三号”成功登陆月球进行探测。17日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悉,该校研发的超声电机就被应用在了探月车“玉兔”上,而该技术也是首次在航天工程中运用。走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密仪器驱动所,该校超声电机科研团队负责人之一的李华峰教授说,他们实验了近200个超声电机,最后提供了5个互换性好的超声电机给“嫦娥三号”装备,最终在“玉兔”上使用了1个。据其介绍,这个超声电机相当于对承担着月球大气和土壤成分分析工作的红外光谱仪系统进行“把关”,主要控制舱门,让光线可以进入舱内,同时阻止污尘进入。据了解,这台只有46克的超声电机,花费了上百万的研发成本。 23.作文(60分)孔子说“绘事后素”,意思是先有白色的底子,才能在上面绘画。油画创作中,第一层着色被称为底色,底色会影响整幅画的色调。其实,一个人具有或选择怎样的底色,与他的人生发展密切相关。请以“谈底色”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不少于800字,观点明确,论证合理。河北辛集中学高二第一学期第一阶段考试答案1.B试题分析:B因果颠倒。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B试题分析:B原文“哲学命题的理论意义和政治效应并非等值。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D试题分析:D“天生的哲学意识与敏锐的政治眼光达到高度统一”概述有误,应为“培养自觉的哲学意识”。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答B给3分,答E给2分。解析C项“孩子们的淳朴善良正是李茂多年来不忍放弃乡村教师这一职业的原因”表述绝对化;A项“倒叙”错误,应为“插叙”;D项“流露出他为自己放弃疏通关系的草率决定而后悔的心理”分析不当。5.突出了夏日炽热灼人、稻谷成熟待收的季节特点;表现李茂在工作之余还要冒着酷热收割稻谷的艰辛,烘托了李茂在各种生活压力下内心的焦灼不安;为后文写李茂因为心疼妻子以及想要按时赶回学校而不得已请学生帮忙等情节作铺垫。(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6.热爱教育(爱岗敬业,执着于教育事业):扎根乡村教育二十多年,虽然一直未能转正也不愿离开学校和学生,始终坚守民师岗位;教学能力过硬,每次都被推荐为转正人选。体谅妻子:面对妻子的埋怨和不理解,他陪着笑脸缓和气氛;心疼妻子劳作辛苦而强忍愤怒。爱护学生:听到妻子挖苦学生,他陡然生气;担心学生们功课紧张、休息短暂而不忍心请他们帮忙。自尊,正直:不愿意为转正而疏通关系打点评委,宁可听天由命。(6分。每条2分,概括1分,分析1分。答出3点,意思对即可)7.情节结构上,照应标题及前文写到的“班车”,使小说首尾呼应,情节紧凑,结构完整。人物形象塑造上,用脑海中浮现的恍惚画面代替激愤痛苦的语言行动,更能突出主人公梦想落空的失望和无助,增强了人物的悲剧性。主题上,画面揭示了手握车票却上不了班车、坚守岗位却被剥夺转正资格甚至教书权利的反常现象,批判了社会的不公和命运的残酷,深化了主题;艺术手法上,用“呼啸而去的班车”象征最后一次转正机会,用“皱巴巴的过期车票”象征主人公因年龄超限而错失的转正资格,形象生动,耐人寻味。(5分。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8C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9A试题分析: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然后再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惟”,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事件的切分。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0C试题分析:因太祖喜欢而授官因“久次郎署 ”而擢升阐述事实,不是能干。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1B试题分析:B文中没有征兵的任务,太宗时获赐金紫。解答此类题的思路是:先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再把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2. (1)恰巧有上书言事的人说,在江表用兵时,许仲宣侵吞官钱,于是被召回。(会,云,干没每点1分,句意2分)(2)皇上命令御史台全部根据财物与账簿查对,总共几年才结束,调查结果是许仲宣没有欺诈隐瞒。(钩校、凡,毕,每点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许仲宣,字希粲,青州人。后汉乾祐二年,考中进士,那一年十八岁。周显德初年,进入官场后,担任曹州济阴县主簿。后周显德年中,考功员外郎张乂推荐他担任淄州团练判官。宋朝初年,宋太祖在便殿召见他,见他气貌雄伟,非常高兴,授官太子中允,同时派他知北海军(今潍坊市区)。许仲考虑这里形势险要,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可以建立州郡,便绘制地图上奏朝廷,北海军于是升格为潍州。当初,商议筹建牧马监,命令许仲宣巡行视察各州,找到了很多好地方。许仲宣跟随出征并州,掌管给养,四十多个州的资粮全能够成功。皇上更加知道他能干。开宝四年,担任荆南转运使。等到征讨江南,又兼任南面随军转运使,数十万士兵,供给没有缺乏。南唐被平定,以水运和陆运的功劳授官刑部郎中。谢恩的那天,皇上下诏到殿上奖赏,赐给红色官服。开宝九年,下诏担任永兴军府事。太宗即位,升迁做兵部郎中,以驿马传召赴任,赐给金印紫绶。授予西川转运使,恰好遇到西南少数民族侵犯边境,许仲宣亲自到大渡河,告诉他们归顺的好处,天子的威望,夷人全都臣服。恰巧有上书言事的人说,在江表用兵时,许仲宣侵吞官钱,于是被召回。皇上命令御史台全部根据财物与账簿查对,总共几年才结束,调查结果是许仲宣没有欺诈隐瞒。改任广南转运使,恰巧征讨交州,那里炎热有瘴气,士卒死的人有十分之二三,大将孙全兴战事失利,许仲宣于是上奏罢免了孙全兴等的兵权。不等到回复,就把军队分开驻扎在各州。打开府库赏赐士卒,草拟文檄以谕示交州。交州立即送钱表示归附的诚意,派遣使者献纳贡品。许仲宣再上奏章等待罪罚,皇上嘉奖了他。太平兴国六年冬天,南郊任职结束,迁任吏部郎中。八年,与膳部郎中、知杂滕中正,兵部郎中刘保勋,刑部郎中辛仲甫都因为长久担任郎署,提拔为谏官,许仲宣为左谏议大夫。不久,召回,以本官掌管全国财物的收支。雍熙四年,出任广州,没有上任,移任江陵府,不久改任河南府。端拱年间,升迁为给事中。淳化元年,卒,年六十一。许仲宣性情宽仁,洒脱从容,有心计谋略。当初,做济阴主簿时,县令与主簿分掌县印。县令纳妾,和正室争宠,县令不能禁止。妾想陷害他的主人,偷取他的印藏起,封好的标记如原来的样子,以交给许仲宣。第二天处理公事,打开匣子,却没有印,逮捕县吏多人及县令、县簿家人,下狱审讯,结果在县令令灶上烟囱中找到。县令听说这件事,仓皇失措,许仲宣安闲处之,人们佩服他的涵养。曾经跟从征讨江南,都部署曹彬命令取陶器几万,给士卒做灯具。许仲宣早已预料安置,如曹彬要的数量奉上。他的才干像这样。13. 【答案】 CD (C. 颈联运用渲染的手法表现夕阳欲落,炊烟初升的情景,渡头临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事,景物的选取颇有匠心。渲染的手法理解有误,应该是动静结合的手法。D. 尾联用典,王维自称五柳,以陶潜自况,又把裴迪与春秋时的楚国狂士接舆相比,王、裴二人一起痛饮狂歌,相酬为乐的情景。用典手法理解有误,这是王维的自喻。)(5分)14. 上,本意是上面,在这里用作动词,上升。 “上”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黄昏的一缕炊烟袅袅升到半空的景象。孤烟、落日与上一联中的寒山、秋水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风景画,折射出诗人安逸、闲适的心境。(3分)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语言之“炼字”。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炼字”题的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直接释义;从语法的角度,分析其特殊用法;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运用效果)(2)结合原诗句,再现景象。展开联想,描绘该字所在诗句呈现的景象。注意点出意象的特点。(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或评价该字的表达效果(准确鲜明、形象生动、新颖贴切、耐人寻味等)。考点:鉴赏表达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赏析: 王维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细致,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的光色和音响变化。语言精美,音节舒缓,表现的山水幽静和诗人恬适的心情。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是一首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首联写山中秋景。时在寒秋,山间泉水潺潺作响,天色向晚,山色苍翠。“转”和“日”巧妙。“转苍翠”,示山色愈来愈深浓;山是静止的,着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动态。“日潺湲”,即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感觉始终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 颈联写原野暮色。夕阳欲落,炊烟初升,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自然,人事具存。这一联是王维修辞名句,历来被称道。“渡头余落日”,精确地剪取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间,显示落日的动态和趋向,在时间和空间上留下想象的余地。“墟里上孤烟”的“上”字,不仅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而且显示已经升到相当的高度。 颔联是诗人的形象。柴门,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既赏佳景,更遇良朋,辋川闲居之乐,至于此极!末联刻画了裴生狂士形象,表明诗人由衷的好感和欢迎,扣合诗题中的赠字。15.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4)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16B试题分析:B 锻炼。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能力层级为识记A17.C试题分析:绝非:绝对不是。绝对:就是独一无二,没有任何物质可以与之比较。分解:整体分成部分。肢解:分解四肢,现多用于比喻分散。书写:指写;抄写。谱写:为了演出而改编乐曲等;创造。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8. A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语句的照应和暗示是语言连贯的重要条件。出题者也经常利用这点设置问题,解答此类题关键是,通过语意的把握和关键词语的分析,把握语句间的前后联系,准确地找出与所提示或暗示的词句相呼应的题旨。另外,在设问句中,前句提出问题,后句便要作出正确的回答。如果答非所问或者一概否定,一概肯定,都会造成语句不连贯。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19.D试题分析:辨析词语可从词义、词性、轻重程度、适用对象、范围大小、感情色彩等角度考虑。辨析成语则主要考虑是否存在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误用、自相矛盾、搭配不当、用词重复、谦敬错位、不合语境等问题。成语,贵在积累,重在运用,方可得在考场。A项,一饭千金:比喻重重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此处属于望文生义。B甚嚣尘上:形容喧闹、杂乱的样子。不合语境。C美轮美奂:盛大,鲜明,亮堂。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适用对象错误。D项,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0.A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B结构混乱。把“主要打击网络攻击破坏等违法犯罪为重点。改为“主要打击网络攻击破坏等违法犯罪”或“以打击网络攻击破坏等违法犯罪为重点”。C搭配不当,可以把“加大”改为“提升”。D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的责任担当”。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1【答案】它是最不完美的 乐观地(正确地)看待人生中的不完美(悲剧)(每条1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式的扩展语句类试题,此类试题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前后语句的句式,补写出一句合适的话即可。语句补写题,解答关键在于把握语段陈述的核心话题,梳理句间逻辑关系,依据相关提示语与相关信息提示,选用恰当的句式来表达。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2.【答案】超声电机技术助力“嫦娥三号”探访月球。(2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闻消息概括压缩类试题,新闻属叙事类文体,可以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即组成一句话新闻。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3.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