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与无障碍设计.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260124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4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防火与无障碍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建筑防火与无障碍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建筑防火与无障碍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 2 20 第五章建筑防火设计与无障碍设计 2020 2 20 主要内容 第一节民用建筑火灾概述第二节火灾的发展和蔓延第三节防火分区第四节安全疏散第五节建筑的防烟排烟第六节有高差无障碍设计 2020 2 20 第一节民用建筑火灾概述 火灾是自然灾害中最危险 最常见 最具毁灭性的灾害之一 民用建筑火灾1 商业建筑 易燃物多 人多1993北京隆福大厦 2100多万元损失1993唐山林西百货大楼 82人死亡1996沈阳商业城 5500多万元1998北京玉泉营大火2 旅馆建筑 对建筑布局 疏散路线 安全出口不熟悉 3 医院建筑 病人行动不便 药品高温分解产生毒气 医疗设备起火 损失巨大 4 影剧院建筑 舞台易起火5 居住建筑 厨房有可燃气体 家用电器超负荷 小孩玩火 高层住宅疏散困难 2020 2 20 一 我国城市防火存在的问题 1 城市基础设施差 建筑本身耐火能力低 消防管网无法正常使用 2 建筑密集 城市规划布局混乱 消防通道不畅 建筑物防火间距不足 3 管理渠道不畅 全民防火意识差 最基本的防火 灭火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建筑电器使火灾危险性加大 城区电线布置混乱 私接乱拉现象严重 电路绝缘老化 用电量增大 电线超过设计负荷 5 城市缺少整体防火体系 2020 2 20 二 建筑物起火的原因和燃烧条件 一 建筑失火1 起火原因 明火 暗火 用电 雷击2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具备一定数量助燃物 氧气 氧化剂 具备一定浓度火源 具备一定能量3 高层建筑与消防能力1 高层建筑 10层以上建筑 h 24m的公共建筑 2 消防车供水能力 最不利条件下 直接吸水扑救火灾的最大供水高度约为24m 二 防火设计原则 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2020 2 20 第二节火灾的发展和蔓延 一 火灾的发展过程图1 初起阶段 5 20min 轰燃前 局部燃烧 室内温度不高A 及早发现 控制起火点 启动自动灭火系统 B 建筑材料少用或不用可燃材料 C 人流疏散的最佳时期 2 猛然燃烧阶段 轰燃后 取决于燃烧物质的数量和通风条件 火焰充满整个房间 温度可达1100度 破坏力强 难以扑灭 A 设置防火分隔物 防止火势蔓延 B 建筑结构耐火等级高 防倒塌 3 衰减阶段 熄灭 2020 2 20 二 建筑火灾蔓延途径 1 蔓延方式热的传导 物体热分子的运动 规模有限热的辐射 电磁波的发射 主要方式之一热的对流 烟气与冷空气之间的相互流动的现象 主要方式之一 门窗破坏对流加快 水平和垂直方向 如在竖向管井的蔓延 2 火灾蔓延途径A 由外墙窗口向上层蔓延 增大上下层窗口距离 设雨蓬 阳台 使气流偏离上层窗口 B 火势的横向蔓延 通过内墙门 间隔墙蔓延 C 火势通过竖井等蔓延 电梯井 楼梯井 管道井 类似烟囱作用 吊装或其他用途孔道D 火势由通风管道蔓延 通风道内起火 通风道吸烟气 其他房间 2020 2 20 第三节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的概念是指用具有一定耐火能力的墙 楼板等分隔构件 作为一个区域的边界构件 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把火灾控制在某一范围的基本空间 水平防火分区 阻止火灾在水平方向蔓延垂直防火分区 防止竖向蔓延防火分区的原则 表1 表2 表3 2020 2 20 第四节安全疏散 一 疏散路线 求生的安全路线 房间 走廊 前室 楼梯间二 疏散安全分区第一安全分区 走廊第二安全分区 前室第三安全分区 楼梯间 2020 2 20 三 疏散设施 一 疏散楼梯 至少要两个 少数可一个 表9 31 开敞式楼梯间 除按要求应设置封闭或防烟楼梯间以外的建筑 2 封闭式楼梯间 用建筑构配件分隔 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 或室外疏散楼梯 医院 疗养院的病房楼 旅馆 超过2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层的建筑 超过5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超过六层的塔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 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 七层至十一层的通廊式宿舍 十二层至十八层的单元式宿舍应设封闭楼梯间 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 2020 2 20 3 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 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 或设有专供排烟用的阳台 凹廊等 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 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要求 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 阳台或凹廊 前室的面积 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 00m2 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 50m2 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 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2020 2 20 二 安全出口 二 安全出口一般要求建筑物都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安全出口 三 辅助设施避难层 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 疏散阳台等 4 消防电梯一类公共建筑 塔式高层住宅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 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时 应设1台 2 当大于1500m2但不大于4500m2时 应设2台 3 当大于4500m2时 应设3台 4 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 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 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 其面积 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 50m2 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 00m2 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 其面积 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 00m2 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m2 2020 2 20 第五节建筑的防烟排烟 危害据统计死亡人数中有50 是被烟气毒死的 对疏散和扑救的危害防排烟的部位 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 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面积超过100m2 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高层建筑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防排烟方式 1 强力加压机械防烟图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1 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 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1 2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 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1 3封闭避难层 间 2020 2 20 2 强力减压机械排烟 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 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2 1无直接自然通风 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 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 2 2面积超过100m2 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 2 3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12m的中庭 2 4除利用窗井等开窗进行自然排烟的房间外 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m2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m2 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2020 2 20 3 自然排烟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 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3 1防烟楼梯间前室 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 00m2 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 00m2 3 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 00m2 3 3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3 4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 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 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利用敞开的阳台 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 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施 2020 2 20 第六节有高差无障碍设计 2020 2 20 一 什么是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为帮助残疾人 主要是下肢残疾和视力残疾 和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顺利通过高差的设计 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 2001的规定 2020 2 20 二 主要内容及对象 主要内容城市道路设施建筑物 出入口 室外坡道 走道 楼梯 电梯 浴厕 国际通用标志 图本节的主要内容仅对有高差设计的一些特殊构造问题作简单介绍 2020 2 20 三 无障设计的碍实施范围 城市道路 1 城市道路与桥梁 2 人行道路建筑物无障碍实施范围 办公 科研建筑商业 服务建筑文化 纪念建筑观演 休育建筑交通 医疗建筑学校 园林建筑居住建筑 2020 2 20 四 无障碍设计 一 城市道路无障碍实施图二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1 建筑入口建筑入口为无障碍入口时 入口室外的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 50 入口平台宽度 表无障碍入口和轮椅通行平台应设雨棚 入口门厅 过厅设两道门时 门扇同时开启最小间距应符合规定表图 2020 2 20 2 坡道 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型 直角型或折返型 不宜设计弧型 坡度 不大于1 12 坡道升高最大 750mm 水平投影长度 9m 否则设中间平台 图坡道宽 室内不应小于1200mm 平台宽 图 三个部位 扶手 两侧均设高0 9m连贯扶手 可在0 9 0 65m处设双层扶手 扶手起 终点处向前伸出 300mm 末端向下或伸向墙面 扶手应安装坚固 能承受身体重量并易于抓握 图坡道侧面临空时设50mm高挡台 2020 2 20 3 通路 走道和地面 乘轮椅者通行的走道和通路最小宽度 表人行通路和室内地面应平整 不光滑 不松动不积水 使用不同材料铺装的地面应相互取平 如有高差时不应大于15mm 并应以斜面过度 人行通路和建筑入口的雨水箅子不得高出地面 其孔洞不得大于15mm 15mm 门扇向走道开启时应设凹室 凹室面积不应小于1 30 0 90m 墙面伸入走道的突出物不应大于0 10m 距地面高度应小于0 60m 供残疾人使用的走道与地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1走道宽度不应小于1 80m 2走道两侧应设扶手 3走道两侧墙面应设高0 35m护墙板 4走道及室内地面应平整 并应选用遇水不滑的地面材料 5走道转弯处的阳角应为弧墙面或切角墙面 6走道内不得设置障碍物 光照度不应小于120Lx 在走道一侧或尽端与其他地坪有高差时 应设置栏杆或栏板等安全设施 2020 2 20 4 门 2020 2 20 5 楼梯与台阶 2 楼梯形式 不宜采用弧形楼梯 增加导盲石 坡度 宜 35 梯段 宽宜 1200mm 临空面设50mm高翻边挡台 图踏步 不宜采用无踢面和突缘为直角的踏步 图 踏步高宜 170mm 且保持等高 平台 宽 1500mm 扶手 梯段两侧设扶手 同坡道做法 图 图23 导盲块的设置 设置在行走方式要改变的地方 图形式 图门不得采用旋转门和弹簧门 开启净宽 800mm 2020 2 20 6 扶手 坡道 台阶及楼梯两侧应设高0 85m的扶手 设两层扶手时 下层扶手高应为0 65m 扶手起点与终点处延伸应大于或等于0 30m 扶手末端应向内拐到墙面 或向下延伸0 10m 栏杆式扶手应向下成弧形或延伸到地面上固定 扶手内侧与墙面的距离应为40 50mm 扶手应安装坚固 形状易于抓握 扶手截面尺寸应符合规定 表 2020 2 20 7 电梯与升降平台 2020 2 20 8 厕所 浴室 2020 2 20 穰向晨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