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60014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320=60分)1. 1832年,英国规定:从前由“衰落选区”在下院充任的席位一律取消,把这些席位给子一些直到那时还未被允许派遣代表参与议会的新兴大城市.选举权推广到了那些拥有一定数额的财产或缴纳一定数额的租税的人.这一规定对英国政治的突出影响是()A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政治权力 B.扩大了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C议会成为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 D完全剥夺了旧贵族政治实力2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 共和制 B联邦制 C分权制 D总统制3. 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示意图”,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 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示意图A.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B.其焦点表现为君主制和共和制政体形式的斗争、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的斗争C.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D.其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4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A 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 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5.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演说中说:“25年前,我们当时在军事上是世界第一。当然,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处于世界第一。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现在美国已不再是唯一的世界第一流国家,世界上也不再只有两个超级大国”。据此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 )A 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B美国经济规模逐渐被日本超过C世界格局已经呈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上出现了更多的超级大国6.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美俄就伊朗问题和美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展开了新一轮较量,有人质疑俄美是否会重演“古巴导弹危机”。对此俄罗斯前总统普京说:“现在的紧张局势要比1962年低了许多”。你认为普京说此话的理由有( )多极化使各国经济矛盾日益加深二战以来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俄罗斯的国力尚未达到可与美国对抗的程度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影响A、 B、 C、 D、7. 旧唐书严震传记载:“梁、汉(州名)之间,刀耕火耨,民耒耜为食。”这说明( )A.牛耕在魏晋之后开始普及 B.当地的农业生产比较落后C.中国进入铁器时代在隋唐时期D.中原农业技术有了新突破8. “神农能殖嘉谷”的传说,反映了农业的先行者()A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 B利用原始农具耒耜进行耕种C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成功实践 D选择优良的农作物品种9据研究,古代耕犁经历了5 000年前的石犁、商周时期的青铜犁、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汉代有犁壁的直辕犁、隋唐时期适合水田耕作的曲辕犁的演进过程。这说明古代农业()A.耕作工具单一,进步缓慢 B.注重运用科学技术发明C.强调精耕细作提高产量 D.各项农业技术不断进步10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政府轻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B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C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 D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11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11%。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私营手工业的发展C重农抑商的影响 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12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A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B家庭手工业注重面向市场C世俗拜金主义之风盛行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13史记记载:秦汉至隋唐,“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这表明中国古代商业( )。A长期停滞不前 B虽受官府压抑但仍有发展C一直非常发达 D基本不受政府政策的影响14唐会要记载:“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拆毁,如有犯者,科为勅罪,兼须重罚.”唐律疏议载:“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市门者,徙一年.”这反映出唐代()A.律法内容十分严苛 B.商业的发展冲击了社会习俗C.抑商制度已经废弛 D.仍用强制手段维护坊市制度15徐峰在试论近代江南市镇的城市化中认为:“湖州府所辖的乌青镇,明朝时除了四条主干大街外,另有街巷58条。镇中工商业(蚕丝、冶炼、编织、磨坊、染坊、造船、杂货等产业)发达。清末,乌青镇街巷规模有了明显扩大,新增加了8条主干大道,街巷增加了47条。”促进这一时期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市民阶层的壮大 C自然经济的瓦解 D商品经济的发展16宋书周朗传:“制度日侈,商贩之室,饰等王候见车马不辨贵贱,视冠服不知尊卑。”材料主张( )A 抑制商业的发展 B王侯要重视商业 C反对尊卑与贵贱 D商人王侯等贵贱17明代蒋以化西台漫记中记载:“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材料中反映的经济新现象是(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大户以剥削小户为生 C.丝织部门分工细致 D.纺织分离18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公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这主要是因为()A该地区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 B外国列强的侵略使该地区自然经济瓦解较早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该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快19下图是20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A. 重义轻利思想B. 维新图强思想C. 实业救国思想D. 中庸自保思想20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的举动是A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向西方学习 B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创办民族工业C为求富创办采用机器生产的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211910年,对23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15%,广州更高达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A金融机构竞争乏力B政府外债急剧增加 C阻碍区域经济交流 D制约民族工业发展22. 杨菁四联总处与战时金融记载,四联总处(即中国、中央、交通、中国农民四银行联合办事总处的简称)核办贴放业务的重点是工矿业贷款。以(大后方)工矿生产能力而论,如以1938年总生产指数为100,1943年已增至375,。据此分析其主要作用是( )A.加强了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 B.造成民族工业陷入绝境C.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D.为抗战提供了物资保障23. 把握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若用下列词句来概括20世纪40年代后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准确的是( )A小荷才露尖尖角 B.忽如一夜春风来 C.脱胎换骨获新生 D.荷尽已无擎雨盖24. 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出“一流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的不正常现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A.缺少必要的资金 B.缺乏先进的投资方式 C.劳动力素质较低 D.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外国25该图四条曲线反映了近代中国四种经济力量的发展趋势,其中最能体现时代进步潮流的经济形态是() A. B. C. D. 26.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1949年,全国钢产量仅为15.8万吨,原油产量12万吨,原煤产量3200万吨。全国纱产量仅为32.7万吨,布产量18.9亿米。这说明我国在建国初期()A.轻工业非常发达 B.工业基础薄弱 C.忽视发展重工业 D.遭到帝国主义国家制裁27. 人民日报社论把总路线的红旗插遍全国提出,“只要鼓足六亿多人民的干劲,动员六亿多人民力争上游,我们就一定能够高速度地进行建设。”与这一评论直接相关的是( )A.三大改造的结束 B.“一五”计划的完成C.中共八大的召开 D.掀起了“大跃进”运动28. “这种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的性质,但使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材料中的“制度”是指( ) A.农业合作社 B.人民公社体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乡镇企业制度29. 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首先在深圳实施。这里的“特”指的是( )A.社会制度 B.管理范围 C.经济政策 D.地理区位30. 下表为我国市场化指数变化统计年份1979198019831985198819922003指数24.9%30%40%50%60%63.2%73.8%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 B.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二、综合题(38分答题分,2分卷面分,共40分)31. (8分)历史上,人口的政策、迁移、流动和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西汉高祖7年规定,“民产子,复勿事二岁。” 西汉会要(卷47)东汉章帝元和2年下诏,除规定“人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外,又“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三椹斛,复其夫,勿算一岁。” 东汉会要(卷28)唐太宗贞观元年正月发布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规定“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媒媾,命其好合。刺史县令已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如其劝导乖方,失于配偶,准户减少,以阶殿失。” 唐大诏令集(卷110)(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国统治者推行的人口政策。为保证这一政策的落实,又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2)结合中国古代文明形态,分析古代统治者采取这些政策措施的原因?(4分)32.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所占的全世界制造业份额从1800年的33.3% ,下滑到1830年的29.8% ,再下滑到1860年的19.7%;而英国则从1800年的4.3%,激增至1830年的9.5%,并于1860年以19.9%的份额首次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 鸦片战争:全球GDP第一的大国为何照样挨打材料二一战后,由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迅速增加,外国在华工业和银行投资增长很快。据统计,1936年关内有外国工厂800家,其中大部分是在20、30年代设立的。1914年至1930年英国在中国的资本增加近60%,美国增加2倍,日本增加4倍半。 中国近代经济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制造业在世界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并最终被英国超过的原因有哪些?(8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战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迅速增加的原因有哪些?这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33(18分)经济结构的变动通常表现为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等的调整。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摘自历史学家茶座材料二19521956年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动表材料三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导致这种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2)据材料二,建国后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出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其对我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6分)(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所有制结构又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有何积极作用?(4分)邻水实验学校2018年春高一(下)第二阶段检测历 史 试 题一、选择题:(60分)15 A B C D C 610 B B C C D1115 C B B D D 1620 A A B C C2125 D D D D C 2630 B D C C C二、主观题:40分) 31. (10分)(1)政策:鼓励人口增长;(2分)措施:调整税收政策;国家直接物质奖励;将人口数量作为官员政绩考核指标;鼓励婚嫁。(6分)(2)原因:农业(耕)文明,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者的数量多少决定农业盛衰。人口的多少关系到赋税的征收、兵役和徭役的征发,是国家强盛与否的重要标志。(2分)32、(12分) 33、(18分)(1)表现: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的出现;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原因:外国的入侵(或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8分)(2)变化:由私有制为主转变为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因素:三大改造的完成。影响: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6分)(3)变化:由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推动经济快速发展。(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