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59659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选题1下表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对该现象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A 导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B 推动了法国商品经济的发展C 推动西欧封建社会解体 D 推动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21585年到1604年,在政府授权下,英国每年至少有一两百武装商船出海,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他国运输船队,每年的掳获平均可达20万英镑。这一现象A 导致了英荷战争的爆发B 推动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C 促成了欧洲商贸中心转移D 反映了英国社会矛盾的缓和3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了理性主义新时代的兴起”。该材料用了何种史观解读美洲被发现的意义A 全球史观B 现代化史观C 革命史观D 社会史观4它的签订,至少体现了三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制定了国际贸易活动的“行为准则”,使国际贸易行为规范化、国际市场秩序化;其次,通过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限制非关税壁垒,奠定了国际自由贸易的基础;再次,充当国际“商务法庭”,发挥贸易仲裁作用。“它”是指A 布雷顿森林体系B 亚太经合组织C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 欧洲经济共同体5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写道:“1500年以后,(欧洲)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了,而实业阶级却发了大财,正像经济危机时代的暴发之徒经常所做的那样。”这主要是由于A 价格革命的发生B 东方商品的输入C 经济危机的爆发D 资产阶级的剥削6史学家在查阅19世纪中期的一些文献,发现蒸汽、臭气、烟气、毒气等字眼都是描写城市环境最为常见的词汇。该城市最有可能是A 北京B 东京C 莫斯科D 伦敦716-18世纪,世界上曾出现许多构词方式为“新XXX”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 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 B 欧洲殖民者开拓美洲土地C 工业革命使工业新城市增多 D 殖民地经济发展高度依赖母国8有人用“美国推动了世界的多米诺骨牌”来形容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之所以会引起这种连锁反应,主要是因为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B 美国向其他国家倾销商品转嫁危机C 美国总统胡佛推行“自由放任”政策D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完全控制了其他国家9阅读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持续下降B 欧美列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C 设备陈旧阻碍了欧美国家的发展D 第二次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10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场危机首先爆发于A 工业领域 B 贸易领域 C 农业领域 D 金融领域111932年12月,美国人特格韦在日记中写道“我的确认为,在现代,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A 国际局势的动荡B 社会矛盾的尖锐C 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D 蔓延世界的经济危机12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一方面出现停滞,另一方面出现物价飞涨的奇怪现象,这被称为“英国病”。当时治疗“英国病”而采取的“药方”是A 大力推行国有化B 发展“新经济”C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13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列宁实行固定的粮食税,纳税后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年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的政策,建立集体农庄。这表明A 注重维护农民阶级的经济利益B 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C 突出市场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D 发展农业协调国民经济比例14列宁说:“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这反映出列宁A 主张采用资本主义制度建设国家B 已经认识到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性C 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信心D 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1519世纪20年代,法国人傅立叶主张建立按照个人兴趣来分配工作任务的“法郎吉”合作社,合作社还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19世纪30年代,其门徒还在美国进行了社会实验。这从侧面反映了A 世界已连接为一体B 工业革命中的社会问题得到关注C 大工厂制推广开来D 国际无产阶级运动蓬勃开展起来16苏联“二五”计划规定:“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二五”计划实施的结果,轻工业年增长率为14.8%,重工业则高达19%。材料说明苏联“二五”计划意在()A 实现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 B 使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C 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D 尝试调整轻重工业发展失衡17据统计,从1685年到1757年间,到中国贸易的欧美各国商船有312艘,而从1758年到1838年间,仅到中国粤海关贸易的外国商船共达5107艘,其中大多数为西方商船。这主要是因为A 欧美工业革命进展迅速B 政府对外政策变化C 世界市场逐渐得到拓展D 民间走私贸易兴盛18斯大林去世后,后继的苏联领导人都不同程度的进行了改革,但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其中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实质上来讲都是由于A 把重点放在农业上B 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C 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D 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19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两家棉纺织厂,但短短的时间内棉纺织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 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 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 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20有学者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是美国保证35美元兑换l盎司黄金的兑换比率。一方面,美元既是各国的储存货币,也是清偿手段,但是只有当美国的国际收支处于逆差时,各国才能取得美元;另一方面,美国的贸易逆差和预算赤字又会影响到美元信用。据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A 削弱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B 本身存在着严重的内部矛盾C 导致世界经济加速恶化 D 依赖于世界黄金产量的增长21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A 较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B 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C 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D 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22(题文)英国当地时间2016年6月23日,经15小时的公投,决定英国脱离欧盟,此举震惊了欧盟,欧盟及各成员国对此表示遗憾,但也表示理解与尊重,世界对英国脱欧予以了高度关注。关于英国脱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英国脱欧反映了全体英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B 英国脱欧说明欧盟损害了一些成员国的利益C 英国脱欧体现了欧盟的开放性、包容性D 英国脱欧证明了欧洲一体化的严重缺陷23有学者指出,“英国专利制度解决了商业机密保护下市场拓展和技术可占有性之间的矛盾”,使企业投入资源对技术进行研发。下列对专利制度解读准确的是A 为产业革命准备了资金B 商业机密带有明显排外色彩C 科学和技术紧密相结合D 直接促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24有学者研究发现,2008年10月以来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短短几个月,世界贸易减少了约20。但相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对于世界贸易的冲击,2008年到2009年的世界贸易衰退持续的时间要短得多,世界贸易的恢复也快得多。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A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B 全球范围贸易自由化的实现C 贸易保护退出历史舞台D 世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2518世纪中期以后,在英国国家财政收入的构成中,土地税所占的比例呈现了一种逐步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经济结构的变化B 农业生产的衰退C 对外贸易的发展D 税收政策的调整26(题文)马克思曾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马克思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 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B 殖民活动的历史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C 殖民活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D 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27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政府中的重要成员霍普金斯说:“我来华盛顿,就是要做到谁也不挨饿。但给人吃饭不能让人吃闲饭。”为此,罗斯福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 整顿金融B 调整农业政策C 发放救济金D 兴办公共工程28下图反映了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情况。据此可知,此时A 美国综合国力处于最强时期B 英国已失去了世界贸易优势C 德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D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已突显29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判断下列分析说明正确的是A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国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B 20世纪50年代末,政策失误使中国的粮产量有所减少C 20世纪60年代中期,苏联改革重点放在农业上D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实行土地所有制改革带来粮食大幅增产30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为违宪而宣布该法无效;1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力的控诉。这一变化反映出A 分权制衡机制削弱新政的效果B 新政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 经济形势影响司法解释的变化D 政府的权力扩张影响司法公正二、非选择题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一次长时期的世界范围的大变革,它的物质基础就是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的发展。可以说,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世界历史是在这两根主轴的推动下产生发展演变的。因此,在进行历史评价的时候,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交往的发展便成了评价的标准。促进生产力和推动社会交往发展者应肯定之,反之则应加以否定,这样有利于我们认识和评价很多历史现象。摘编自李植坍整体世界历史初探运用材料中所述的历史评价标准,选取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8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了作好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准备(通过多年的工作来准备),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些过渡阶段。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1921年l0月14日)材料二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找工作部分地可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要把救济工作统一掌管起来以避免目前的分散、浪费和不均的现象。要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用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富兰克林罗斯福(1933年初)材料三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俄原本计划以怎样的方式向共产主义过渡?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2)材料二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的影响。(6)(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我国经济“濒于崩溃”及新时期“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6)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欧洲探险家和他们的追随者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之间建立了联系,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哥伦布交换”。16世纪伊始,天花、麻疹、白喉等疾病使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居民人口数量锐减。小麦、马、牛、猪等从欧洲来到了美洲,美洲的作物如玉米、马铃薯、花生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人类移民也自愿或者被迫地漂洋过海来到了新的土地上生活。据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整理材料二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材料三 (世界性经济组织)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复兴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因而被公认为调整当代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开始。彭树智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说明“哥伦布交换”的主要内容。(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原因。(6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的 “三大支柱”指什么?为什么说“(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开始?(4分)第三次月考历史答案1-5 BBBCA 6-10 DBADD 11-15 DCBBB16-20 DACBB 21-25 CCDDA 26-30 CDDBC31(8分)示例一:新航路的开辟既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交往,值得肯定。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新航路的开辟,促使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了。示例二:工业革命既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交往,值得肯定。工业革命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工业革命进程中,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为了满足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他们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非拉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他们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论述历史事件时,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32(1)方式:用国家命令的办法调整产品生产和分配的方式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2分)变化:放弃直接过渡的设想和实践,采取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方式。(2分)(2)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影响:A使美国从危机的阴影下走出来,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B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制;C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2点4分)(3)“濒于崩溃”的主要原因: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决策;“文革”动乱的破坏;左倾错误的影响。(任两点4分) “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坚持改革开放。(2分。其它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均可同等给分)33(1)主要内容:传染病向欧洲以外地区的蔓延;物种的交流;人类移民浪潮的出现。(6分)(2)主要特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2分)原因: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新式交通工具的创制;殖民扩张。(任2点4分)(3)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3分)理由: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体系化、制度化。(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