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59468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淇滨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物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9小题是单选,10-12是多选,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1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十分注意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后一点甚至更重要。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对于后来的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启蒙作用,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请你判断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是()A 猜想问题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B 问题猜想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C 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D 猜想问题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2关于物体的运动,下面的说法不可能的是()A 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加B 加速度方向始终变化而速度不变C 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D 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变化3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0t1时间内,两车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C 0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D t1时刻,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4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s。汽车运动的v-t图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B C D 5车长为L,铁路桥长为2L,列车匀加速行驶过桥,车头过桥头的速度为,车头过桥尾时的速度为则车尾过桥尾时速度为( )A B C D 6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是描述我们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 瞬时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C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D 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相同7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 t 内的位移为 s ,设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v1 ,这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为 v2 ,则( )A 无论是匀加速运动还是匀减速运动,v1= v2B 无论是匀加速运动还是匀减速运动,v1 v2C 无论是匀加速运动还是匀减速运动,v1 v2D 匀加速运动时,v1 v28.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三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 )A 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比为B 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比为C 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D 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9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突遇紧急情况刹车,从t0时刻起,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与速度的平方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汽车的速度为B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 sC 刹车开始,最初2 s内汽车的位移为15 mD 刹车过程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0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某时刻开始速度变化率减小,则A 物体速度将增大,且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B 物体速度将减小,当速度变化率减小为0时,物体速度最小C 物体速度减小,当速度变化率减小为0时,物体静止D 物体速度增大,当速度变化率减小为0时,物体速度达到最大1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是6 m/s,第2 s末的速度是8 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B 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2C 任何1 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 m/sD 第1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12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从开始刹车起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为x=(40-0.1v2)m,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B 开始刹车时的初速度为40m/sC 从刹车开始计时,5秒内通过的位移为40mD 从刹车开始计时,第1秒内和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7:3第II卷(非选择题)二、实验题(2小题,共16分)13某学习小组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来测滑块的加速度,由导轨标尺可以测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窄遮光板的宽度为d,窄遮光板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1)通过两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_;v2=_;在计算瞬时速度时应用的物理方法是_(选填“极限法”、“微元法”或“控制变量法”).(2)(3分)滑块的加速度可以表示为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14在做“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1)要用到打点计时器,关于打点计时器及其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不定项) A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使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每隔0.02秒打一次点B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46V的交流或直流电,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交流电C 实验操作时,是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然后让物体带动纸带运动D 实验操作时,是让物体带动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打点计时器(2)某同学打出的纸带如下图,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试求(计算结果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面第二位) 打第5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5 _m/s。(3分) 06点间的加速度为a_m/s2。3、 解答题(3小题,共36分)15(14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60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10m/s,取求: (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长时间运动员才能到达地面.16(10分)短跑运动员完成100 m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某运动员用11.00 s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 s内通过的距离为7.5 m,求:(1)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2)运动员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17(12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一条直公路的道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t2.5s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a2m/s2做匀加速运动,试问:(1)警车发动起来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2)若警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vm12m/s,达到最大速度后以该速度匀速运动则警车发动起来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参考答案1C【解析】【详解】伽利略在研究物体下落规律时,首先是遇到问题即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疑问,然后进行了猜想即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而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就是速度变化是均匀的,接着进行了数学推理,然后伽利略进行了实验验证,然后把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出结论,故伽利略探究过程顺序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故选C。2B【解析】【详解】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加速度在减小,速度仍然在增加,选项A有可能;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快慢,所以只要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就一定要变化。故B不可能。如果物体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后做减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则就会有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故C有可能。物体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0后,方向改变,但加速度方向不变,例如竖直上抛运动。故D有可能。本题选不可能的,故选B。3B【解析】【详解】x-t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乙的速度逐渐减小,但不一定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由图像可知,0t1时间内,两车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选项B正确;0t1时间内,两车的位移相同,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选项C错误;x-t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则t1时刻,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选项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关键掌握位移图象的基本性质:横坐标代表时刻,而纵坐标代表物体所在的位置,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质点通过的位移等于x的变化量x4C【解析】【详解】根据速度时间图像可以知道,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所以汽车在减速阶段的位移 根据 可解得: 故C对;ABD错;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点睛】驾驶员在发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根据图像可以求出匀速过程的位移,再利用求出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5C【解析】【详解】设车尾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22v122a2L,v32v122a3L;联立两式解得: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6B【解析】【详解】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A错误.B、瞬时速度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其方向是物体运动的方向;故B正确.C、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运动,其方向始终不变;故C错误.D、位移方向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方向,速度方向是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故D错误.故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7C【解析】【详解】令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则据速度时间关系有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速度位移关系,物体在中间位移处的瞬时速度v2满足以下关系式:;解得:.根据数学关系比较,,当物体做匀速运动时即v=v0时取等于号,故知无论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都满足v1v2,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分别求出中间时刻和中间位移的瞬时速度,能根据数学关系式比较出两者速度大小是关键8B【解析】【详解】采取逆向思维,子弹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得:,故A错误,B正确;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在通过相等位移内所用的时间比为:,则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故C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9C【解析】【分析】根据位移x与速度的平方之间的关系图线,结合速度位移公式得出初速度、加速度大小,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根据位移公式求出刹车过程中的位移。【详解】根据0v2=2ax得,可知,解得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2.5 m/s2,由图线可知,汽车的初速度为10 m/s,则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故ABD错误。刹车过程中最初2 s内的位移,故C正确。故选C。10AD【解析】【详解】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若速度变化率减小,说明加速度减小,但速度仍然增大,且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当速度变化率减小为0时,物体速度达到最大,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点睛】解决本题关键是掌握加速运动与减速运动由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决定,而不是由加速度的大小及大小变化决定,知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相反时做减速运动11BC【解析】【详解】A、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物体的加速度,根据v1=v0+at得,v0=v1-at=(6-12)m/s=4m/s;故A错误,B正确.C、由得v=at,可知任何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m/s;故C正确.D、第1s内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B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和平均速度公式,并能灵活运用.12CD【解析】【详解】根据v2-v022ax,得,结合x400.1v2,则有,解得a5m/ s2,解得v020m/s,故AB错误;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故B错误;从刹车开始计时5秒内通过的位移等于4s内的位移:,选项C正确;研究刹车过程的逆过程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则从刹车开始计时第1秒内和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等于匀加速运动的第4s和第2s之比,大小为7:3,选项D正确;故选C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速度位移公式,并能灵活运用,注意刹车问题的处理方法是首先求解刹车的时间;另外可用逆过程研究。13(1) 【解析】【详解】(1)由于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可以用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为:v1=,滑块经过光电门2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为:v2=当时间极短时,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瞬时速度,该思想是极限的思想方法;(2)根据v22-v12=2aL得滑块的加速度可以表示为:;【点睛】知道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表示瞬时速度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应用,同时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14A C 1.40 m/s 1.98 m/s2【解析】【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5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详解】解:(1)关于打点计时器及其操作应注意:A、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使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每隔0.02秒打一次点,故A正确;B、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46V的交流电,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交流电,故B错误;CD、实验操作时,是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然后让物体带动纸带运动,这样可以保证纸带的大部分距离上有点迹,能充分利用整个纸带,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 即:15(1) (2) 【解析】【分析】运动员打开伞后做匀减速运动,对匀减速过程运用速度位移关系公式列式求解初速度,然后再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列式求解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得到总高度;根据速时间关系公式求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再同样计算减速时间,最后得到总时间。【详解】(1)运动员打开伞后做匀减速运动,由运动员打开伞时的速度为: v0=70 m/s运动员自由下落距离为:解得: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高度为 h=h1+h2=245+160=405m(2)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打开伞后运动的时间为:离开飞机后运动的时间为: t=t1+t2=11s【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运动员的运动性质,抓住每个过程之间的关系,如位移关系、速度关系,然后分段根据运动学公式进行研究。16(1)5m/s2 (2)10m【解析】【详解】(1)根据题意,运动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运动员在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a,由运动学规律得第2 s内通过的距离:解得a=5m/s2(2)设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2,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跑完全程的时间为t,全程的距离为s,依题意及运动学规律,得t=t1+t2v=at1s=at12+vt2设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为s,则s=at12求得s=10m.17(1)10s (2)14s【解析】【分析】根据两车的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追及的时间;警车先做匀加速后做匀速,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匀加速运动的时间,结合两车的位移关系,求出追及的时间。【详解】(1)设警车经时间t1追上违章货车,有:代入数据解得: (2)由速度时间公式:解得:根据位移关系有:代入数据解得:t2=14s【点睛】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关键抓住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