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59143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河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读“三角洲形成过程图”,回答12题:1.根据上面各图可得出三角洲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A.甲、乙、丙、丁、戊、己B.丁、乙、甲、丙、己、戊C.丙、甲、丁、乙、己、戊D.乙、丙、丁、甲、戊、己2.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其原因不可能是( )A.黄土高原上的水土保持B.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C.黄河入海水量减小D.中上游地区暴雨增多解析:1.B2.D第1题,在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中,随着河流带来的泥沙不断堆积,三角洲面积不断增大,所以把各小图中堆积面积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即可得到三角洲形成的先后顺序。第2题,近年来,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使水土流失减少,进入黄河的泥沙相应减少;黄河中游小浪底等水利枢纽的建设,使得一部分泥沙在水库中沉积;黄河入海水量减小,输沙能力减弱。中上游地区暴雨增多,只会加剧水土流失,使进入黄河进而入海的泥沙增多,这与题干提供的情况相反。读“某地区地形略图”,回答34题:3.这里河流曲折多弯,最可能的自然原因是()A.受断层的制约 B.侧蚀作用明显C.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D.河流下蚀作用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里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B.此处河流曲折,不易发生洪涝C.该地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扇上D.该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凸岸一侧解析:3.B4.D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地势平坦,水流速度很慢,故侧蚀作用强烈,导致河流曲折多弯。第4题,在河流的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适宜聚落分布。如图为某河流的一段,据此回答56题:5.在上图中河岸两侧兴建房屋,随着河流的不断发育,其中有地基被掏空可能的是()A.甲、乙 B.甲、戊C.乙、丙 D.丙、丁6.图示河段的外力作用主要为()A.风力堆积B.溯源侵蚀C.流水下蚀D.流水堆积和侧蚀解析:5.B6.D第5题,河流弯曲处,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故凹岸房屋地基可能被掏空。第6题,图中河段位于河流中下游,河流以侧蚀作用和流水堆积作用为主。读图,回答78题:7.图甲中,形成该河谷的地质作用依次是()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B.流水作用、风化作用C.冰川作用、流水作用D.风化作用、冰川作用8.图乙中,E、F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出现在河流的()A.B.C.D.解析:7.C8.D第7题,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流水侵蚀形成“V”型谷,从图中可以看出,先有“U”型谷,在此基础上又形成“V”型谷。第8题,E、F分别表示河流流出山口形成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分别出现在图中处和处。9.图中河流地貌及其分布地区,搭配正确的是()河漫滩平原河流上中游的地区冲积扇平原山前,河流的出山口三角洲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峡谷河流中下游地区A.B.C.D.解析:B根据景观图可判断:为河道两侧的河漫滩平原,位于河流的中下游;为山麓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的位置;为河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的滨海地区;为峡谷,位于河流中上游。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规划图(比例尺为1:10 000)”,回答1012题:10.甲镇发展规模比乙村大的原因是该地()地势平坦气候湿热资源丰富靠近河流A.B.C.D.11.拟在甲镇与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规划线路中最合理的是()A.aB.bC.cD.d12.图中铁路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穿越河流,路程较远临近港湾,成本较高穿越城区,有噪音污染部分路段坡度较陡,修建难度大A.B.C.D.解析:10.D11.C12.B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镇所处地区为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位于河流附近,水资源丰富,故选项D正确。第11题,公路建设要经过地形平坦的地区,图中四条规划公路线最合适的是c线,a、b两线路经过了山地地区,d线路经过了水域和铁路,要建大桥。第12题,图中的铁路线穿越了城区,会给城区带来噪声等污染,同时经过了地势较陡的地区,会增加建设难度,增加建设成本。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下面三幅图为某自西向东流的河流上、中、下游三个不同河段处的河床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判断三处河床剖面所处的位置(6分)A位于游;B位于游;C位于游。(2)该河位于半球,判断理由 。(6分)(3)若在该河干流建一水电站,位置比较合理的坝址应选在A、B、C三处的处。理由 。(8分)解析:第(1)题,河流的上游以下蚀为主,多形成“V”型谷,而中下游以侧蚀和堆积为主,多形成较宽的河谷,呈“U”型,河床较浅。第(2)题,南北半球的判断,根据南岸较陡,而河流是由西向东流,说明河流是右岸受侵蚀,这是地转偏向力右偏的结果,位于北半球。第(3)题,建坝要考虑地质构造和河流的水文要素等,尽量避开断层,要选在地势落差大,水量丰富的地区。答案:(1)中上下(6分)(2)北河流的南岸(右岸)侵蚀较深,北岸(左岸)以堆积为主,地转偏向力向右偏(6分)(3)A背斜构造,大坝地基坚固;位于山区向平原的地形过渡处,河流的落差和流量都较大;B处有断层,C处落差小(8分)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从地貌上看图甲是,图乙是,二者都是河流地貌。(6分)(2)若甲、乙两地貌在图丙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处分布,乙在处分布。(4分)(3)随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5分)()A.黏土、砾石、粉砂B.粉砂、黏土、砾石C.砾石、粉砂、黏土D.砾石、黏土、粉砂(4)根据图甲,判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5分)()解析:第(1)题,从地貌景观示意图上可判断甲为洪(冲)积扇,乙是三角洲,都是河流堆积而成的堆积地貌。第(2)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确定C、B处应是发育在山谷中的一条河流,B位于山口处,可能会形成洪(冲)积扇;A在河流入海口处,可能会形成三角洲。第(3)题,由A到B变得更开阔,因此流速变得更慢,沉积物颗粒更细小。第(4)题,由景观示意图可以看出从洪(冲)积扇的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其剖面图应与B图符合。答案:(1)洪(冲)积扇三角洲堆积(6分)(2)BA(4分)(3)C(5分)(4)B(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