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58557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分数:150分 卷 (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书法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形态下产生的特殊艺术,是和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在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三代夏商周秦汉),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非常重视天和人的关系,把天和人紧密的联系起来。当时产生的几种学说非常显著的具有这个特点,比如阴阳五行说、灾异说、分野说。这些学说成为了早期中国学术的基本指导思想,深刻的影响着当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也对后来的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文化观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可以举很多例子来说明当时这种注重天人关系的实际表现,比如孔子作春秋,其中很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天命和人事之间关系的,他用很隐晦而曲折的写法劝戒人们行人事时要知天命、重天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鼓吹天命观,就说“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把政权的合法性也和天的受命联系起来,后来两千多年来的皇帝在这一点上就几乎没有改动的加以继承了;而司马迁写史记,也说他的写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从今天的角度看,这种寓人事于天命的天命观,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迷信色彩。但是无可否认,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尤其是此后知识分子文化观念的培养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中国文化就是建立在这种初期发展得非常完备的天人感应论的基础上的。在这种非常浓厚的重视天命的文化观念的长期作用下,很自然的,人们的视野就会投向广阔、神秘而深邃的自然。因为自然,就是天地和人最接近最现实的部分。从而天人关系,其中的很大一部分转为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值得指出的是,这里说的人和自然的关系,和现在流行的人与自然的提法有概念上的不同。它沿袭了天人感应的一贯精神,主要是在于人和自然精神交流这个意义上的,而现在的提法则更注重人和自然实际间相处的关系,还有物质使用方面的关系。)。而对这种人和自然精神交流的思考,也很早就开始了。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可见在方法论上,孔子已经把人的思想性情和自然界的山水联系在了一起,而且更为可贵的是,他把人的性情在自然界中找到了相应的意象象征,从人而为仁,想到这种仁就像山一样的宽厚;从人而有智,想到这种智就像水一样的灵动。这实在是孔子思想光芒里最闪耀的火花之一!类似的说法多见于诸子百家的著作中,老子也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的是人行事的精神必须和天保持一致,向天学习。虽然他们各自的出发点不同,但是都受天人感应说的影响而强调一点,那就是人的精神追求甚至行为方式都应该和自然找到共通点和契合点。这种人和自然的思维方式是从天命论演变过来的,但又是对天命论极大的丰富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思维方式将对后来的中国文人,尤其是对本文的主题书法艺术产生多么深远而巨大的影响!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态下产生的特殊艺术-书法。B、自然是天地和人最接近最现实的部分,其中天人关系转化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C、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化是建立在初期发展得非常完备的天人感应论的基础上的。D、中国传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非常重视天和人的关系,把人和天紧密的联系起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当时的几种学说如阴阳五行说、异灾说、分野说,具有重视重视天和人关系的特征。B、文中借孔子作春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司马迁写史记来说明注重天人关系的实际表现。C、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的是人行事的精神要与天保持一致,向天学习。D、诸子百家的著作中,虽各自的出发点不同,但都强调一点:人要与自然找到共通点和契合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就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文化大背景做了历史性的分析。B、寓人事于天命的天命观虽有很大盲目性和迷信色彩,但对后世还是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C、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现在人看来,则更的是注重人和自然实际间相处的关系。D、从天命论演变而又是对天明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的思维方式将对后人产生深远影响。(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阿佟姓佟,陈墩镇上的人都叫他犟哑巴。犟哑巴阿佟脾性犟,谁都知道,很小的时候,有回跟他爸进城跑亲戚,他爸背着新米上楼,自然让他一个人在后面自己一个人慢慢地往上爬,人小腿短,楼又高,自然爬得很艰难,有同楼好心人把他抱上五楼,一转眼,只见他又下了楼,偏犟着要自个儿爬上来不可。阿佟原本是会说话的,到了十四岁那年,邻里有个大女孩丢了原本晒着的说是从大城市专业商店里买回来的心爱的美丽的文胸,偏说是阿佟使的坏,因为她亲见唯有阿佟在晒场上转悠。这是很丢面子的事,阿佟自然不承认,阿佟爸说为啥镇上这么多人,人家不赖别人,偏赖你,总归有你的不是在里面。阿佟便犟,愈犟,大女孩愈是咬定是他,阿佟爸也就狠揍了阿佟,愈揍,阿佟愈死活不承认,直揍得阿佟皮开肉绽,自此一病数日,病愈,阿佟便再也不开口说话,双眼直直的,见谁都是仇人似的,谁也不敢惹他。哑口的阿佟,再也没有进过校口,家访的老师来了一次又一次,等于白搭。不读书的阿佟,从不跟人玩了,不管白天黑夜。总是吃了睡,睡了吃,为此,阿佟妈哭了一场又一场。到了二十来岁上,阿佟便出落成身高马大的小伙,阿佟爸妈也开始为阿佟找人说媒,可人家一听是犟哑巴阿佟,头摇得像拨浪鼓。听人劝说,阿佟爸妈带阿佟到大城市里的大医院看专家门诊,专家说的啥,阿佟爸妈其实也不大懂,只是专家说最好趁早让阿佟闯闯社会,兴许有好处,阿佟爸妈觉得也可以试试。想来想去,阿佟爸决计让阿佟离开自己随镇上的建筑队去城里闯闯,兴许会好些。阿佟这才随着建筑队到了苏城,在开发区造大楼,在工地上,阿佟也只知道闷声不响吃饭,吃了饭睡觉,觉醒了化死力做活。工地上谁都知道他脾性犟,再加上怕他那直直的带着仇视的眼光,谁也不去招他惹他,自然也相处平安。就这么一晃二年过去。可是,有这么一天,建筑队放假,工友们都出去逛街,阿佟也随着去了,不料路上走散了,阿佟懵懂中上了一辆不知去往哪里的公交车,车很挤,上车后待发觉同伴不见了,阿佟想下车为时已晚。车行片刻,正逢到站。有人惊叫“丢钱包了”!车厢内大乱,有人嚷着要下车,失主自然不允,混乱中,有人力主直开派出所,可就在此时,有人发现了钱包,而那钱包分明在阿佟的脚跟处,于是四周的眼光刀似的射向阿佟,阿佟两眼直直的,带着仇视回击着众人。突然有人喊了声“是他,打贼啊”!于是便有人扑上去,一边揍他,一边有人说:“看这人两眼神就知道他是个扒贼。”绝望之间,阿佟只觉有个漂亮的大女孩拼命地拔开人群,声斯力竭地喊着:“别打了,他不是贼,别打了,他不是贼”,拳脚少了。大女孩说:“我是晚报记者,我可以以人格为他作证!”阿佟见大女孩手里扬着什么,只是血糊着眼,让他看不大清楚。众人歇手,有人说:“记者还是可以相信的。”车停了。阿佟跟大女孩下了车。大女孩掏出面纸,让阿佟擦血。阿佟没擦,只是向大女孩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像孩儿学话似的说了一声:“谢谢!”第二日,阿佟回到了家里,叫了声“爸妈”,这一叫不打紧,却着着实实吓了他爸妈一大跳。他妈一下子搂着他直哭:“孩子啊,我知道你一定肯说话的!”自此,阿佟再也不是犟哑巴了,可镇上人谁也不知道阿佟是怎么又会说话的。 万芊犟哑巴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运用了倒叙的写法,开篇先写阿佟的绰号,之后才详细地交待出故事的开端、发展与高潮。 B 阿佟爸妈托人给阿佟说媒,可对方一听阿佟是个哑巴,都嫌弃阿佟,都拒绝和阿佟相亲。C 文章通过别人前后对阿佟的不同态度的对比,揭示了本文的主旨: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D小说较多地采用、动作、肖像、心理等描写,叙述了一个情节看似寻常却带给人以深刻思考的故事。5、小说在刻画阿佟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5分)6、小说中写到两个“大女孩”,在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方面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校外培训机构与公立学校发展的现状是怎样的?未来两者如何发展?又会对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产生怎样的影响?光明网:我国校内外教育是何现状?孙云晓:在中国,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校外教育有它独立的价值,但是它的确也对校内教育有一种补充和拓展的作用。今天的校外教育发展有些特殊的方面:一方面,真正青少年所需要的校外教育远远不够;另一方面,课外补习班、特长培养班又前所未有的火爆。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由于社会上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校内教育考试制度的发展,加上人们的高期望,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对校外教育特别是课外补习班的狂热追求。校内校外(教育)是紧密相联的,学校升学压力越大,人们的期望越高,学校满足不了的时候,(家长)就会到社会上去寻求,最后所有这些负担就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光明网:如何解决课外教育发展过热的问题?孙云晓:党的十九大提出要让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受好的教育,促进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破解难题的根本原则,就是一切教育要以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最高原则。比方说,为什么要有假期?假期的本质特点是让学生过一种不同于学校的生活,通过假期,让孩子体验到更丰富的社会生活,个人兴趣能够得到满足。我认为校外教育要大力发展,但是大力发展校外教育不是大力发展课外补习。不能否认,课外补习班有一定的价值,能满足一些人的需要,但是要加大管理力度。对课外补习机构在资质的审批要特别的严格,要监督检查到位,跟未成年人相关的产业都要受到特别严格地检查,这体现了国家、政府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光明网:校内外教育应如何协调发展?孙云晓: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他们共同的目标都是要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在这一点上,它们各有侧重:学校教育是系统的知识性的教育,校外教育应当是以体验为主的教育模式,两者互为补充,不是说把校外教育变成补课。谈到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不谈到家庭教育,现在很多的家庭就像第二课堂,很多父母像老师的助教,我的观点是,家校合作的方向,不是要让家庭变成学校,而是要让家庭更像家庭。光明网:校外教育发展对基础教育改革将产生何种影响?孙云晓:校外教育的发展一定会对基础教育改革产生影响,或者倒过来说,基础教育的改革非常需要校外教育的支持。一个人的发展一定不是单纯的学校教育,要接触生活,要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去体验积累经验,校外教育正担负着这样的任务,它会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未来教育的方向,它让基础教育改革更有活力,更接地气。我们要大力的发展大视野的校外教育,来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同时,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开辟道路。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由于校内教育考试制度的发展,加上人们的高期望值,校外教育特别是课外补习班就被狂热地追求。B校外教育尤其是课外补习班有它的独立价值,同时它也的确对校内教育是一种补充和拓展。C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孙晓云认为,大力发展校外教育不是大力发展课外补习班。D课外补习班有一定价值,能满足一些人的需求,所以校外教育我们应与大力支持。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 )(5分)A面对校外教育发展过热的问题,要加以控制,让学生真正的按个人兴趣去发展。B 学校教育是系统的知识性教育,校外教育应当是以体验为主的教育模式二者互补。 C肩负着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去积累经验的任务的校外教育会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D 只有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协调发展,才能真正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E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受好的教育,促进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要取消课外补课。9如何正确看待校外教育?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再迁,复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遗,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是时,朝廷日乱,纲纪颓弛,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 (选自后汉书李膺传)李膺恒以疾不送迎宾客,二十日乃一通客。唯陈仲弓来,辄乘舆出门迎之。膺居阳城时,门生在门下者,恒有四五百人。膺每作一文出手,门下共争之,不得堕地。陈仲弓初令大儿元方来见,膺与言语讫,遣厨中食。元方喜,以为合意,当复得见焉。膺同县聂季宝,小家子,不敢见膺。杜周甫知季宝,不能定名,以语膺。呼见,坐置砌下牛衣上。一与言,即决曰:“此人当作国士。”卒如其言。膺坐党事,与杜密、荀翊同系新汲县狱。时岁日,翊引杯曰:“正朝从小起。”膺谓曰:“死者人情所恶,今子无吝色者何?”翊曰:“求仁得仁,又谁恨也?”膺乃叹曰:“汉其亡矣,汉其亡矣!夫善 人天地之纪,而多害之,何以存国?”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亢:高傲。 张让:东汉末年专权的宦官。 陈仲弓,即上文中的陈寔。 1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 B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 C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D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古时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成六十组,叫作“六十花甲子”,常用来表示年、日的顺序。B龙门,古代身份高的人的府邸,“一世龙门”是指文人所崇仰的人物,后起的文人登门拜访,可称为“登龙门”。C“再拜”指第二次行礼,是古代一种容重的礼节;“再迁”指两次升迁。D汉有黄门令、小黄门、中黄门等官职,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以宦官充任,故后世亦称宦官为黄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3分)A李膺性格刚直高傲,他不喜欢交往,只是同郡的荀淑、陈仲弓作为师友。B李膺执法严厉,把藏匿于柱中的野王令张朔揪出,并依法处死。C李膺性格刚毅,被抓入狱,被拷打致死,妻子儿女流放边疆。D李膺品格高洁,即使朝廷纲纪败坏时,他仍能独自坚持节操。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5分)(2)膺谓曰:“死者人情所恶,今子无吝色者何?”(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8-9题。清明呈馆中诸公高启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注】杏酪:传统习俗,在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作粥。分香:宫廷按例分给宫女香粉、香囊等饰品。白下:金陵。卞侯墓:卞侯即晋朝的卞壸,他曾任尚书令,忠恪勤事,后来在讨伐苏峻的叛乱中战死,被埋葬于白下。卢女:即莫愁,古代善歌貌美的女子。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开篇描写了一幅生气蓬勃的清明图景:御柳笼烟,禁垣垂杨,被软软的春风,吹得柳枝横斜。B、第二句写青山白水环绕金陵,官人门都捣了杏仁,做了醴酪;宫女们都分得名香,在祥和的氛围中迎接清明。C、第二联,虚实相生,青白相间,更显得错落有致,色彩鲜明,上句写景,下句写情,情景交融。D、第三联运用典故,以景结情,既典雅又充满了今昔之感,陡然生发出人生短暂的慨叹。E、结句宕开一笔,悠然神远,“春酒醉京华”作者内心无法排遣的忧愁,只有借酒消除。 15这首诗脉络明接暗转,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杜甫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湖水浩瀚壮阔,无边无际的句子:_,_(2)杜牧阿房宫赋结尾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_,_(3)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_?”将愁写得真切、深刻。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夏天来临,我喜欢坐在距离鲤鱼仅仅几里米的地方,然而,我们之间却如临深渊,很是遗憾。B、虽然架子端得十足,内容往往却异常地浮泛、浅薄,几乎不忍卒读,往往几番尝试之后,只好废卷而叹。C、“传统文化热”带火青少年诗词读本市场,书目繁多但鱼龙混杂,专家建议先读“老祖宗”传下来的诗词读本。D、藏品因存世量稀少,又因其收藏价值高,赝品颇多,而收藏者最关注的藏品真伪问题,历来争论不休,扑朔迷离。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动,并将20万元活动经费发放到各社区。B对于上海部分小学为了避免学生意外受伤而不准他们到操场上玩耍的做法,部分家长表示这样做是在“圈养”学生,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C赵扬的唐太宗形象地描绘了唐太宗波澜壮阔的一生,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是一部弘扬儒家正义理念的好书。D. 夏天如何护肤?黄瓜和鸡蛋混合使用兼具补水和软化角质效果,特别适用于各种肤质。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B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他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书,看看电视。C您送给我的这张非常珍贵的照片,唤起了我对童年的记忆,我将好好惠存。D在信的最后,该公司的人事主管恭敬地写道:“经理一职,尚祈俯就。”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人们常常误认为, 。然而,这些热心人只是在挥霍,不是在奉献,挥霍者往往缺乏真正的慷慨。那么, ?我想是这样的:挥霍是把自己不珍惜的东西拿出来,而慷慨是把珍惜的东西拿出来。这些社交场上的热心人正是这样,他们不觉得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心情有什么价值, 。相反,一个珍惜生命的人宁愿在孤独中从事创造,然后把最好的果实奉献给世界。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的问题。(5分)一个地方交通的便利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自明的。任何地方经济的发展,必然依赖畅通的道路。交通便利,有利于地方与外界的物质与人员输入与输出,扩大交流,聚集地方人气,提高地方名气。所以,修桥筑路应该是各地方政府的首要之务。道路通了,地方上的经济就发展了,经济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味也就提高了。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并不是任何地方发展经济都要依赖于道路。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是曲折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们要始终发扬大无畏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在讲话中22次提到“奋斗”一词。这些话发人深思,又催人奋进!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材料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卷答案1、 C(A、概念错误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不能说成是书法B、文中说是“很大一部分”D、文中说是在“早期阶段”)2、 B、“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是论证人和自然精神交流的思考。3、 C、原文说“还有物质使用方面的关系。4、 C、(A、倒叙错误B、文中写拒绝婚事,是因为阿佟过于倔强D、文中没有较多的肖像描写)5、倔强。如和父亲走亲戚,好心人抱他上楼,可他偏倔强地自个往上爬。 踏实肯干。在工地做工,吃饭睡觉,觉醒了化死力做活。 渴望被信任。当公交车上大女孩信任他肯为他作证,他被感动了,深深鞠躬,从此张嘴说话了。(两点3分,三点5分)6、推动情节发展:如邻里大女孩咬定是阿佟偷走了文胸,正因为这种冤枉使阿佟从此不说话;后面公交车上的大女孩对他满是信任,使他内心得到温暖,再次开口说话。 揭示文章主题:文章通过前后两个大女孩对阿佟不同态度的对比,揭示了只要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与关爱,世界将变得很美好。 丰富人物形象:通过两个大女孩对阿佟的不同态度,阿佟当时的反应,文章为让我们塑造了一个倔强、不随意屈服又特别渴望得到信任和温暖的农村小伙形象。(每点三分,答出两点即可)7、C(A原因与原文不符 B、校外教育不等于校外补课 D、课外补习班要加强管理)8、B、C(A、面对校外教育要加大管理力度,更好保护未成年而不是要一味控制D、只有才 太 绝对 E、本文不是要主张取消课外补课)(对一个2分全对5分)9、 强化观念,充分认识校外教育的重要性。校外补课不是单纯的校外补课。用用发展眼光看待校外教育。校外教育不能填补学校教育的空白,青山年的发展还需良好的家庭教育。(答出任意两点就给4分)10、A11、C(再拜: 拜两拜)12、C(李膺自往诏狱。)13、李膺了解到这些情况,率领将吏拆毁夹壁墙捉住张朔,交给洛阳监狱。(状 破 狱 各一分,句意2分)李膺对他说:“死是谁也不愿意的事情,你现在为什么没有一点为难的表情呢?”(恶 子 色 各一分,句意2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李膺字元礼,是颍川襄城人。李膺性情简慢高傲,没有什么交际往来的人,只把同郡的荀淑、陈寔当作师友。南阳的樊陵请求做他的门徒,李膺推辞不接纳。樊陵后来凭着阿谀攀附宦官, 官位达到太尉,成为有节操的人感到羞耻的事情。荀爽曾经来拜见李膺,借机替李膺驾了车,回去以后,高兴地说:“今天才能够为李先生驾上车呀。”李膺被人仰慕就像这样。再次调动官职,又任命为司隶校尉。当时张让的弟弟张朔任野王县县令,贪婪凶残无道,甚至竟杀害孕妇,得知李膺威猛严峻,畏罪逃回京城,就躲在他哥哥张让的府第中,藏在夹壁墙里。李膺了解到这些情况,率领将吏拆毁夹壁墙捉住张朔,交给洛阳监狱。录完供词后,就把他杀了。从此黄门常侍们都谨慎小心敛声屏气,按例休假时都不敢再出皇宫了。皇帝感到奇怪询问他们原因,他们一齐叩头哭着说:“怕李校尉。”这时候朝廷一 天比一天混乱,纲纪颓败,李膺独自守持法度纲纪,自我保持声名高洁。读书人中有被他容纳接见的,就被称为登龙门。后张俭事件发生,朝廷缉捕株连的同党,同乡人对李膺说:“你可以逃走。”李膺回答说:“事奉君王不躲避灾难,有了罪过不逃避刑罚,这是臣子的节操。我已经六十岁了,死生有命运的安排,逃走将到哪里去呢?”于是就去了奉诏监禁犯人的监狱。李膺被拷问处死,妻子儿女被流放到边远的地方,李膺的门生、旧吏以及他们的父兄,一律限制不准做官。李膺常常拿有病为由,总是不迎送客人,他们家平均二十天方才接迎一回。惟独陈仲弓来作客,李膺总是乘坐车子到大门外迎接。李膺居住在阳城的时候,门下总有四五百个学生,李 膺每当写完一篇文章,学生们都争着阅读,传来传去不会落到地上。陈仲弓叫大儿子陈元方来拜李膺。李膺同他谈完话以后,让他到厨房去吃饭。陈元方心中暗喜,认为自己使李膺感到满意,应该还能够再来拜见他。 李膺同一个县的聂李宝,出身低微,不敢来见李膺。杜周甫了解聂季宝科举考试不会被录取,将他的情况告诉李膺。李膺叫他来会面,坐在台阶下为牛御寒的蓑衣上面。李膺同聂季宝谈了一次话,便断定说:“这个人将来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后来果然如李膺所预料的一样。李膺受到党事的牵连,同杜密、荀翊一起被关押在新汲县监狱。过年这一天,荀翊举酒杯说:“端正朝纲必须从小事积累起来。”李膺对他说:“死是谁也不愿意的事情,你现在为什么没有一点为难的表情呢?”荀翊说:“追求仁义,得到仁义,还有什么可遗憾的!”李膺感叹地说:“汉朝要灭亡了!汉朝要灭亡了!有道德的人是国家的楷模,而如今都遭到了迫害,还以什么来保存国家呢?”14、D、E(D、不是以景结情 E、不是借酒消愁而是仕途的喜悦 待诏:明代翰林院所设官职,主管文件奏疏。)(对一个2分全对5分)15第一联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清明时节禁垣生气蓬勃、吉祥如意的景象,作者身处其中,愉悦欢欣(2分)。第二联以“清明无客不思家”一句回归清明的主题,不言己情而言众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清明时节的悼亡之情和身在异地的思乡之情(2分)。第三联运用卞侯和莫愁的典故,即使忠如卞侯,美如莫愁,也只留一堆芳草,供人凭吊,陡然生发“人生如朝露”的慨叹,悲从中来(2分)。第四联“待诏”“酒醉京华”,将仕途如意的喜悦和渴望成就功名的豪情显露无遗(2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给满分)16、略17、D、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符合语境18、B 19、D(D“俯就”是敬辞,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某职务。)20.热心社交的人士是慷慨之士 挥霍与慷慨的区别是什么 所以随意挥霍掉21、并不是每个地方政府都需要把修桥筑路作为首要之务 经济发展了并不是人们的生活品位就提高了 22、写作审题立意指导:一、 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奋斗获得幸福奋斗过程是一种幸福有奋斗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奋斗要勇于奉献,敢于牺牲奋斗者是精神富足的奋斗者的新时代二、立意题目要求:“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材料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选六句的一句、两句、三句、四句、五句,都可以。如果选其中的两句以上,要注意组合得紧密。要“引”并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