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与审美教育.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258496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众文化与审美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大众文化与审美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大众文化与审美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讲 真善美与丑 第一节 美与真善的关系 一 美学史上关于真善美的几种看法1 真善美揭示人们对事物规律 功利 情感方面的不同认识 真 对事物 社会的规律的认识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善 对事物 人伦理道德的认识 伦理学 美 对事物 人感性 情感的认识 美学 真 善 美 对事物 社会的规律的认识 对事物 人感性 情感的认识 对事物 人伦理道德的认识 自然 社会科学 美学 艺术学 伦理学 2 美学史上关于真善美的几种看法 艺术作品创作的视角出发 从艺术欣赏的视角来看 二 美与真善的联系与区别 美与真善的联系 美以善为前提善指人的道德行为及以外的许多事物的社会功利性质 也指符合人的目的性 如 焦大眼中的林妹妹是不美的 美以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真是指客观世界自身的变化 发展规律 真理是指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艺术创造要合规律性 如 永动机的发明不可能 美与真善的区别 善潜伏在美的形象之内善更多的注重事物 人物的内容 它引起地是人们的道德的认同 而美更多的在于形象引起的情感的愉悦 如 张海迪的故事 真并不就是美的美并不就客观规律本身 需要通过人的主观的认识 也即审美的 是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肯定 如 抽象派艺术 毕加索的绘画等 宝玉眼中的黛玉 机器运行的动力 巴黎圣母院 扎西莫多 达利的绘画 真善美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美与丑 1 什么是丑 丑是相对美而存在的 从外形上来说不完善的 主体感知上的不完善的都称之为丑的 在艺术中 丑不仅指形式上的杂多或片面 也是指客观事物的一种社会属性 如 脏乱的街道 房屋等 色情女郎等 黑暗 脏乱的贫民居住区 人生与信念的毁灭 2 丑的特征 丑是在感性形式中包含着一种对生活 对人的本质具有否定意义的东西 如 雷雨 中的周朴园 葛朗台 中的老葛朗台等他们通过语言艺术或者舞台艺术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即是丑的 丑不等于恶 因为丑是恶表现的一个侧面 前者仅仅从形象上来把握事物 长相的丑是属于人的生理特征 并不一定和恶有必然联系 如 巴黎圣母院 中扎西莫多 老妓 中的形象 罗丹雕塑 思想者 老妓 3 美与丑的关系 美与丑相互依存达 芬奇 美和丑是相对照而显著的 雨果 丑就美的旁边 畸形靠近着优美 德苏瓦尔 丑是一种背景 用来增强美的光辉 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表现在 东施效颦 衬托 红楼梦 中黛玉之死的艺术表现方法等等 美丑的转化丑到美的转化是需要条件的 是一种社会 人为因素促成的 如 当下流行的人造美女 以前的一片荒山现今变成花的海洋 人造美女 深圳的变迁 4 艺术丑 定义 艺术丑是指艺术作品的丑 艺术丑和艺术美是相对应的 是对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否定 衡量标准 主要不是看作品所反映的对象的美丑性质 而是看艺术家怎样去表现对象 艺术家反映美的事物 由于自己主观条件的影响 可以使作品成为美的 也可以使作品成为丑的 艺术丑的内容 指艺术作品的内容虚假 腐朽 技巧低劣 如 西方现代艺术流派中内容的空乏 或者技巧处理失当造成的丑陋 艺术作品中反映丑的对象不等于艺术丑 艺术家表现丑的对象时 由于所塑造的形象中体现了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 作品本身可以是美的 如 罗丹 老妓 委拉斯开兹 教皇英诺森十世像 达 芬奇 最后的晚餐 演员饰演的反面角色等 艺术丑的内容 某些艺术中的 丑角 不等于丑如 京剧中的丑角不等于丑 在园林艺术中山石以 丑 为美如 假山怪石 指山石的错综复杂打破了庭院中平板单调的气氛 给人一种变化的审美感受 丑角 古典园林中的假山怪石 人造假山 人造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