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1 .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58097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1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1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1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1宗教改革家加尔文提出“先定论”,主张信徒不仅要信仰上帝,还要做荣耀上帝的“善功”(对职业劳动和俭朴生活的热爱)。这一思想的提出()A巩固了民众对宗教的信仰B扩大了路德教的社会影响C强化了天主教的禁欲思想D拉近了宗教与世俗的距离解析:先定论确实能巩固民众对宗教的信仰,但是与材料强调的主张不符,故A项错误;加尔文思想影响下宗教派别是加尔文宗,故B项错误;强化了天主教的禁欲思想与材料中“还要做荣耀上帝的善功(对职业劳动和俭朴生活的热爱)”相左,故C项错误;在材料中对于上帝的信仰(即宗教)与对职业劳动和俭朴生活的热爱(世俗生活)相提并论,故D项正确。答案:D216世纪初,英王亨利八世刚刚即位时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曾得到基督教世界的君主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金玫瑰”。但时隔不久,他就走上了公开对抗教廷和教皇的道路,英国国教替代了天主教在英国的地位。此举的深远影响是()A英国国教成为日后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B英国封建专制王权得到巩固C英国民族意识增强及民族国家发展D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解析:成为日后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的是清教, 排除A项;英国封建专制王权得到巩固是直接影响,排除B项;英王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摆脱了罗马教会的控制,巩固了日益强大的王权,有利于英国民族意识增强及民族国家发展,故C项正确;文艺复兴是盛行于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早于题干时间,排除D项。答案:C3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一切臣民在需要时都得做效忠至尊的宣誓,承认亨利而否定教皇的宗教领袖地位。英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建立本民族的教会B加强世俗统治的权力C摆脱罗马教皇控制D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解析:至尊法案的规定承认英国国王亨利而否定罗马教皇的宗教领袖地位,建立本民族的教会属于摆脱罗马教皇控制的措施,故A项错误;至尊法案的规定强化了英国国王世俗统治的权力,故B项正确;摆脱罗马教皇控制不是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国王与罗马教皇之间的宗教教权之争,与维护民族国家利益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B4英国学者罗素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认识的是()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观点是因信称义,即只要内心信仰即可以得到上帝的拯救。所以A项符合题意。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答案:A516世纪,欧洲掀起了反对天主教的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B一场反对天主教的运动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D是一场在宗教改革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的政治运动解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故答案为D项。答案: D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正当欧洲大陆的宗教改革如火如荼的时候,英格兰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也希望加强王权,削弱教会,摆脱教皇的控制。但亨利八世却是天主教会的坚决支持者,由于他在反对马丁路德的异端邪说中的功劳,教皇克雷芒七世授予他“信念捍卫者”的称号。但当教皇拒绝了亨利八世要求宣布他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时,亨利八世公然反抗教皇,与安妮博林结合,并被革除教籍。他立即着手清除国内的反对力量,包括解散修道院,禁止英格兰教会向教廷交纳岁贡。1534年,促使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格兰国王是英国圣公会的首脑,从而正式把教会与国家合为一体。程维宪政与宗教材料二时间事件1534年亨利八世促使议会通过至尊法案1571年伊丽莎白女王指使英格兰教会通过39条教规,标志着宗教改革的结束,英国终于建立了独立的安立甘教会1633年查理一世起用威廉劳德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大肆迫害清教徒1640年以清教徒运动面目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89年议会通过宽容法,赋予不从国教者以信仰自由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今后王位一律由信奉新教者继承,与天主教交往者、信奉天主教、与天主教徒结婚者,一律丧失继承王位的资格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说明亨利八世对罗马天主教会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归纳英国历史上宗教与王权两者关系的演变。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宗教在英国政治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答案:(1)变化:从支持罗马教会,反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到与罗马教会决裂,建立国教会。原因: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壮大;欧洲大陆宗教改革的影响;加强王权的需要;国王的婚姻受到教皇的干预。(2)演变:从通过宗教改革国王成为教会的最高首脑到以清教徒为重要力量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作用:英国政治发展受到宗教因素的影响或制约。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马丁路德说:“我呼吁每一个人应该善待犹太人,同时教他们研读圣经,这样做,我想我们可以争取他们到我们这边来。”但当路德发现犹太人并不相应地转向新教时,他失望了,他曾经说:“我不允许任何人批判我的主张,即便是天使,凡不接受我的主张者就不能得救。”他开始仅仅反对放高利贷的犹太人,后来发展到反对一般的犹太人。1735年,当选帝侯约翰在萨克森驱逐犹太人时,一个犹太人曾经请路德出面调停,但他竟一口拒绝。他在桌边细谈一书中把“犹太人与教皇信奉者”视为“一丘之貉”的不敬神的坏蛋。晚年的路德更是公开指责犹太人,说他们是“一个僵颈、不信神、骄傲、邪恶、可厌的民族”,并声称:他们的学校及教堂应被付之一炬。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材料二马丁路德所领导的德国宗教改革在客观上有反封建的意义,因为他所反对的天主教会是封建统治的强大的支柱。而且,与僵化的天主教神学不同,路德的新教容许个人在教义解释上有更大的自由,因而蕴藏着自由主义及个人主义因素,带有资产阶级倾向。但是,路德的新教仍未完全摆脱中世纪经院思想的影响。他反对叛乱,他说:“叛乱不是正当的,不管它如何合乎正义;它的结果从来都是损害大干利益。因为叛乱发生后必然造成损失和流血。”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马丁路德思想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答案:(1)先:主张善待犹太人。原因:争取犹太人支持新教。后:指责(或排斥)犹太人。原因:部分犹太人放高利贷;犹太人不支持路德教;路德自己的认识趋于偏激狭隘。(2)进步性:客观上有反封建的意义;路德的新教蕴藏着自由主义及个人主义因素。局限性:他反对革命(或他强调人民服从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