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II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57145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III)试卷类型:A 说明: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00分。时间60分钟第卷 (选择题 共60分)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0分)北京时间2018年4月2日8时15分,遨游太空6年多的天宫一号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和十号飞船完成6次自动和航天员手控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后,在中国航天人的实时监测和全程跟踪下,在预测的时间和范围内准确再入大气层,化作流星坠落于(14S,163W)的南太平洋。据此完成1-3小题。1下列物质属于天体的是A化作流星的天宫一号 B正常工作中的天宫一号C天空中的飞鸟 D坠落南太平洋的天宫一号残骸2天宫一号坠落时坠落点的区时是A4月1日13:15 B4月2日13:15C4月1日13:23 D4月2日13:233天宫一号坠落时关于凯里(106E,26N)的叙述正确的是A昼长长于北京B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北京C昼长长于坠落点且至xx高考前昼逐渐变长D已经进入夏季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B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该半球一定昼长夜短C赤道上全年既无昼夜长短的变化,又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所以也就没有四季的更替D太阳直射海口市(20N)这一天,海口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而且白昼也最长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据此回答57小题。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昼时间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1小时25分13小时56分5.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6.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7.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自转 黄赤交角的存在 地方时的不同A B C. D读下列“地球内部结构图”,完成810小题。8.地震波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当c处岩层发生地震时,地表科研人员测得地震波在经过f界面时的变化是纵波速度加快纵波速度减慢横波速度加快横波速度减慢A B C D9一般认为,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来自Aa岩层内部 Bc岩层内部Cd岩层内部 De岩层内部10下列岩层组合表示岩石圈的是Aabc Bacd Cbcd Dcde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回答1112小题。11该图景观体现出了的地球圈层包括A水圈、生物圈B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D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1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1315小题。13.兰州太阳年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原因不包括A.兰州的纬度比广州高,正午太阳高度比广州大,太阳辐射强度大B.兰州的海拔比广州高,空气密度比广州小,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C.兰州的海拔比广州高,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薄,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D.兰州深居内陆,广州临海,兰州的云量、雨日比广州少,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14.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15.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A.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B.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C.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D.上海煤、石油等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617小题。16.按地质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A.褶皱、岩浆喷出、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岩浆侵入C.岩浆喷出、褶皱、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断裂17.所示地质现象与成因匹配的是A.挤压隆起B.岩层断裂 C.岩浆侵入D.水平挤压科技日报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伟硕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阅读上述材料,完成第1820小题。18造成这种“峰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岩浆活动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19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A沙丘 B火山锥 C冲积扇 D风蚀洼地结合“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图1),完成2021小题。20图中A处的地形为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21若图中B地发现有溶洞景观,该处的岩石类型最有可能为图2中的Aa Bb Cc Dd读下面四幅图,回答2223小题。22.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甲和乙 B.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丁23.地貌景观甲和丙的成因分别是()A.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B.岩浆活动变质作用C.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D.岩浆活动地壳运动24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B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C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趋于平缓 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读图(图中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回答2526小题。25.图示各种地质作用中,相同的是ABCD26从地质大循环的完整性看,图中缺失的过程包括A沉积物变成变质岩的过程B变质岩变成火成岩的过程C沉积岩变成岩浆的过程D火成岩变成沉积岩的过程右图所示是我国南方某一地区地质剖面。读图回答2729小题。27乙处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 B向斜 C断层D谷地28该地区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A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B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水平运动C水平挤压岩层上升外力侵蚀D岩层下降水平运动外力侵蚀 29有关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貌,叙述正确的是A.在外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 B.背斜常形成自流盆地C.在内力作用下,向斜常形成谷地 D.向斜谷地常形成裂谷、陡崖30.甲、乙两图分别为庐山三叠泉和台北野柳“女王头”景观图,下列有关甲、乙两处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景观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B.乙景观主要由风力堆积作用而成C.甲景观主要由向斜构造发育而成 D.乙景观主要由石灰岩溶蚀而成第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3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1: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大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中,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材料2:青藏高原地形与地壳厚度示意图。(1)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重要原因。(6分)(2)试分析青藏高原移动对本区可能产生的影响。(6分)(3)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壳厚度与地势的关系是 。(4)喜马拉雅山上 (外力)作用明显。(5)据喜马拉雅山脉岩层中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可以确定该地有 (岩石)。32读右图,分析回答问题。(22分)(2)甲图地貌一般分布在 。它是 作用形成的。其形成的具体原因是 。(4分)该地貌组成物质的分布特点是 。(2分)(3)乙图地貌是 作用形成的,多分布在 地区。(4)关于乙、丙两图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乙是流水堆积地貌,丙是风力侵蚀地貌B乙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地区,丙地貌多分布在湿润地区C丙地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为散居、流动性村落D乙地貌所在气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高一年级地理试题答案BACBDBDBCADBAADADCDCACDCACBCCA31.(1)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还在继续,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引起的挤压力使青藏高原移动。(2)在地质上受地壳的弯曲隆起、断裂、上升或下沉、造山运动等多方面影响,对于生活更为直接的影响则是地震活动的增加,形成较为丰富的地热资源等。(3)地壳厚的地方地势高,地壳薄的地方地势低 (4)冰川侵蚀(5)沉积岩32(1) 冲积扇 三角洲 沙丘(2) 山口处流水堆积 流水在搬运途中,流速降低,物质沉积,河流在流出山口处,碎石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 扇顶粗,边缘细 (3) 流水堆积 河流入海的口外海滨 (4)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