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高中历史 第4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 第12课 新时期的理论成果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56802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秋高中历史 第4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 第12课 新时期的理论成果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秋高中历史 第4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 第12课 新时期的理论成果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秋高中历史 第4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 第12课 新时期的理论成果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课新时期的理论成果学习目标1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2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1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2难点:邓小平理论的地位;理解新时期两大理论的重要意义。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一、邓小平理论1提出背景(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向何处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1978年年底,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阐释了毛泽东实事求是的观点,号召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3)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主要内容(1)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2)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和战略重点问题上,提出“三步走”,实行台阶式的现代化发展战略。(4)在社会主义建设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5)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3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背景在世纪之交,国际和国内形势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2内容(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意义(1)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2)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特别提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的精髓(1)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精髓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4)共同的核心是实事求是。知识网络(教师用书独具)知识精要1.邓小平“南方谈话”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体现了邓小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思想品质。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邓小平理论史料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史料解读史料一出处“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抓住关键句“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识邓小平思想的特点。(1)史料一反映了邓小平的什么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哪些特点?【提示】思想: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点: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史料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史料解读史料二分析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解读关键词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最后一句是结论句。(2)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哪两大根本问题?他是如何回答这两大根本问题的?【提示】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意义1精髓邓小平理论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2意义(1)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成为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3)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理论飞跃。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引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强国之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理论飞跃。3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指的是打破了() 【导学号:14322198】A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B对计划经济崇拜C对高速度增长的崇拜D对公有制的崇拜A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发生在1978年,当时由于“文化大革命”中“左”倾错误的长期影响,个人崇拜仍在束缚着一些人的头脑,再加上提出的“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禁锢着人们的思想,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方针,从而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故A项正确。2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庆典上,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声音响彻天空。这句经典话语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导学号:14322199】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大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C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导学号:14322200】A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根据材料中“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可知此时正处于1992年,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发生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故排除A、C两项;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一直都有,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邓小平南方谈话解决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问题,随后在1992年中共十二大上就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D项正确。4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五大,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进,这表现在() 【导学号:14322201】A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B提出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C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D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C“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在1949年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A项在时间上不符合,排除;B项是在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排除;D项是在中共十六大上,排除;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解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的问题,符合题意,故选C项。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下列有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时提出的B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C首次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D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时提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并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C项属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符合题意。6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同的本质特征是() 【导学号:14322202】A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D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A解答本题应抓住题干中的“本质特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共同的本质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14322203】材料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材料二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吗?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1987年)材料三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材料四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部署、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上的报告(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包含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材料三对此又有何发展?这一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一、二、三的思想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是否一致?为什么?(3)根据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材料四中的“它”是指什么思想理论?江泽民强调这一思想理论具有什么历史地位?解析第(1)问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进行提炼概括,从而归纳出答案;“发展”对比材料三与前两则材料即可作答;说明问题要从邓小平理论的自身发展角度分析。第(2)问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及原因。第(3)问结合材料出处及材料内容可知“它”是指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答案(1)基本思想:否定以计划与市场作为区分是否是社会主义的标准,初步提出用市场方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说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发展。(2)一致。理由:符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3)指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方位的指导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