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心理学第四讲感觉与知觉.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256281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心理学第四讲感觉与知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公共心理学第四讲感觉与知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公共心理学第四讲感觉与知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讲感觉与知觉 生理与心理的交汇 内容概要 感觉 知觉概述感知觉的种类及作用感知觉发生的基本规律感知觉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 感觉 知觉概述 一 什么是感觉1概念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重要性 感觉剥夺实验 sensorydeprivation 首页 首页 首页 二 什么是知觉1概念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感觉和知觉是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 二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 视觉 适宜刺激为380 760毫微秒的光波 感受器是视网膜上的视细胞 实验1 研究人员给被试事先戴上一副特殊的三棱眼镜 使被试通过眼镜看到一根直的木棍是弯曲的 同时请被试用手触摸这根木棍 触觉告诉他是直的 而当研究人员问 木棍是什么形状的 结果有90 的人都认为 木棍是弯的 几种视觉现象 视觉后象 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 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 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彩色视觉 不同波长的光波作用于人眼引起了各种各样的彩色感觉 首页 色觉缺陷 色弱 对不同波长的感受性低于正常人 色盲 全色盲 只能看到黑色和白色 和局部色盲 如 红绿色盲 闪光融合 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从而得到融合的感觉 视敏度 即视力 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视觉适应 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暗适应 指由亮处到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明适应 指由暗处到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听觉 适宜刺激为16 20000赫兹的声波 嗅觉和味觉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感觉 味觉是由溶于水的化学物质通过味蕾产生的感觉 味蕾分布 舌尖 甜 舌中 咸 舌两侧 酸 舌后 苦 肤觉 skinsense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 称为肤觉 包括触压觉 温度觉 痛觉 首页 内部感觉 机体觉 内脏感觉 机体觉由于内脏活动作用于感受器而产生的 包括饥饿 饱胀 便意 恶心 疼痛等 运动感觉 反映机体本身的运动状态的感觉 分为平衡觉和动觉平衡觉 静觉 是人体做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 能保持身体平衡并知道其方位的一种感觉 动觉 本体感觉 对身体各部分的位置 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的感觉 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 继续 首页 Bexton Heron Scott 1954 的感觉剥夺的实验 返回 首页 注视画中鼻子上的一点30秒钟以上 尽力不要移动你的目光 然后 闭上眼睛 抬头向上 慢慢睁开眼睛 你看到了什么 返回 首页 凝视左边的十字约30秒 再看右边的十字 你看到了什么变化 返回 首页 三 感觉的一般规律 一个刺激要多大 才能被人感觉到 入鲍鱼之肆 久而不闻其臭 月明星稀 无月之夜繁星满天 为什么吃了糖 再吃葡萄 会觉得葡萄很酸 为什么红色会让人感到温暖 绿色让人感到清凉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有机体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叫感受性 用来度量的感觉阈限的大小的指标叫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就是指感觉出来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 绝对感觉阈越小 则绝对感受性越大 首页 五种感觉的大概绝对阈限值 视觉 在黑暗而晴朗的夜晚30英里远处的一枝蜡烛的光亮听觉 在寂静条件下20英尺处一只闹钟的滴答声味觉 在2加仑 3 78升 水中放一茶糖的味道嗅觉 一滴香水在三个房间散开的气味触觉 一片苍蝇的翅膀从距离1厘米处落到人脸上的压力 差别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之间也成反比关系 即人的差别感觉阈限越大 差别感受性越 中等刺激强度内 I I K 2感受性的变化 1 感觉的适应 人的感受性会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叫适应 如视觉适应 肤觉适应 味觉适应等等 首页 2 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对比 同一分析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不同分析器 感觉 的相互作用 一种分析器的微弱 强烈 刺激 能提高 降低 其他分析器的感受性 感觉补偿 指某种感觉缺失后 其他感觉的感受性增强而起到部分弥补作用的现象 联觉 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 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 四 知觉的种类物体知觉 以物质和物质现象为对象的知觉 空间知觉 是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负责处理物体大小 形状 方位和距离的信息 包括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 深度知觉 方位知觉 方向知觉与性格 时间知觉 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 顺序性的反映 运动知觉 人脑对物体空间移动及速度的反映 真动现象 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 首页 似动现象 在一定的条件下 把静止物体知觉为运动 或把没有连续位移的物体知觉为连续运动的现象 动景运动 自主运动 诱导运动社会知觉 以社会中的人为知觉对象的知觉 对他人的知觉 自我知觉 人际知觉错觉 illusion 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 包括视错觉 形重错觉 时间错觉和方位错觉 首页 继续 方向知觉与性格从心理活动看 人们运用视觉线索和前庭感觉信息时存在着个体差异 尤其当两类信息不一致时 有的人更多地依赖于内耳前庭感觉的信息 而有的人则更多地依赖于外部环境的视觉线索 可以通过棒框仪测量 测验是在缺乏其他参照线索的情景下 让被试面对一个倾斜的方框 图A 框内有一根倾斜的直棒 要求被试仅凭知觉把框内的直棒调节垂直 结果发现 被试有两类反应 一类反应是不受周围方框的影响 把直棒调节成与地面相垂直 图B 另一类是以方框为依据 把直棒调节成与方框边沿相垂直 图C 分别被称为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研究发现 具有这两种不同方向知觉特点的人 其性格特征也不尽相同 场独立性 B 强的人 在性格上往往表现为 喜欢独来独往 对社会交往不感兴趣 生活上不太注意别人的意见 不轻易动感情 喜欢从事与人少有交往的职业 场依存性强 C 的人 在性格上往往表现为 喜欢寻求社会支助 喜欢社会交往 重视他人的意见 容易接受团体的建议 好动感情 喜欢从事与热闹打交道的工作 首页 返回 似动现象 动景运动又叫 现象 是指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 人看到原来两个静止的物体的连续运动的现象 返回 首页 错觉 首页 返回 三 社会知觉的偏差 首因效应 prinacyeffect 最先接受到的信息对人形成印象具有强烈的影响的现象 实验 James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 近因效应 recencyeffect 最后接受到的信息对人们形成印象具有重要作用的现象 实验 改变Lichens的部分条件 Lichens提醒被试不要受第一印象的误导 要全面地进行评价 并将E I两段文字隔开呈现给被试 呈现一段描述后花5分钟让其做无关工作 数学题 听故事等 此种情况下 被试倾向于根据后面一段描述评价Jame 继续 首页 Luchins设计了两段文字描写一个男孩一天的活动 并进行不同顺序的编排 让被试评价他的性格特征 文字 E 体现了Jame活泼外向的性格 Jame与朋友们一起上学 在阳光下晒太阳 在商店与熟人聊天 与前几天刚刚认识的女孩打招呼等 文字 I 体现了Jame沉默内向的性格 Jame独自放学回家 走在街道荫凉的一边 在商店里静静地买东西 与女孩见面不打招呼等 E95 认为Jame外向友好I3 认为Jame外向友好E I78 认为Jame外向友好I E18 认为Jame外向友好 返回 首页 晕轮效应 haloeffect 对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印象后 倾向于根据此推论该人的其他方面的特征 戴恩实验 刻板印象 stereotype 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台湾大学生对各国人的刻板印象 美国人 民主 天真 乐观 友善 坦率英国人 有绅士风度 聪明 守旧 传统法国人 爱好艺术 轻率 热情 开朗德国人 严谨 勤奋 呆板 聪明日本人 爱国 尚武 进取 善模范 继续 首页 戴恩等人 K Dion etal 1972 曾用实验证实了晕轮效应的存在 他们让被试看一些人的照片 这些照片看上去分别是无魅力的 中等的和有魅力的 然后 让被试评定这些人的特点 而这些特点原本可能与有 无魅力是无关的 但评定的结果却显示 有魅力的人得到了最高的评价 无魅力的人得到了最低的评价 具体的评价结果见下表 返回 首页 5 其他效应 线索效应情绪效应迷信效应投射作用名人效应自己人效应 五 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指的是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的特性 影响因素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越大 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对象的动静状态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 运动的物体容易被知觉为对象 人的主观状态符合人们需要 兴趣 爱好 知识经验的事物更容易成为人们的知觉对象 首页 2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对客体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进行整体性的反映的特性 主观轮廓图影响知觉的整体性的因素很多 主要包括以下几条规律 1 接近性 凡距离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 首页 2 相似性 凡形状或颜色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 被看成一个整体 3 连续性 凡能够组成一个连续体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 4 封闭性 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 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 5 良好图形 人们总是倾向于把一个不规则的图形看成是一个完美的图形 3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们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去理解和解释事物 并有语词加以标志的特性 首页 影响因素 1 知觉对象的特点 2 知觉者的主观因素 知识经验 实践经历 兴趣爱好 言语提示 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恒常性即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发生变化时 知觉映象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恒常性主要发生在视觉范围内 如大小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方向恒常性等 继续 首页 花瓶与人像 首页 是老人还是骑士 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返回 感觉对比 返回 首页 主观轮廓图一 继续 首页 主观轮廓图二 继续 首页 主观轮廓图三 返回 首页 返回 首页 部分对整体的依赖关系 返回 兔子还是鸭子 返回 首页 骑马者 返回 首页 大小恒常性 返回 首页 形状恒常性 返回 首页 颜色恒常性 返回 首页 方向恒常性 返回 首页 六 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 感觉强度律的运用刺激物的强度要达到一定的强度 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 教师讲课的声音大小 板书大小都要适度 使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 听清楚 实验 演示应该使实验观象明显 让所有学生都能看到 二 知觉选择性规律的运用根据知觉选择性的规律 在教学中要注意突出感知对象 对象的活动性是知觉选择性的重要条件 因此 教师讲课时抑扬顿挫的语调和适当的手势动作等都可以使对象被优先感知 演示直观教具和做实验如果注意增加活动的特点 效果会更好 知觉对象的新颖性具有吸引力 容易被优先感知 因此 教师要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一定新意 首页 三 知觉理解性规律的运用根据知觉的理解性是知识经验与语言密切相关的规律 教师应该使感性认识与语言指导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做到语言和直观相结合 四 克服社会知觉偏见 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社会知觉的偏差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它告诉我们 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 既不能凭第一印象 个别品质或某种新异性去看待学生 更不能用固定不变的眼光去评价学生 教师要善于从全面 深入 客观的角度去分析学生 更要善于用辩证的 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 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积极性 创造性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五 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规律的运用运用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使多种分桥器协同活动 从而提高感知效果 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学习的积极性 首页 六 加强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首页 图中有多少种动物 图中有多少张脸 继续 首页 返回 首页 思考题1 什么是感觉和知觉 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2 什么是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3 知觉有哪些特性 4 根椐感知觉规律 如果让你设计一堂课的教学 你会考虑到哪些方面 首页 The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