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专题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习题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54403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专题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习题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专题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习题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专题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习题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模拟试题】(答题时间:50分钟)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 H2SO4与1mol 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B、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盐类水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C、在101kPa时,1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定叫做碳的燃烧热D、CO燃烧是吸热反应2、关于用水制取氢气,以下研究方向正确的是:A、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变成二级能源。B、设法将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出产物氢气,同时释放能量D、寻找特殊的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3、已知在25,101kPa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8H18(l)12.5O2(g) 8CO2(g) 9H2O(g);H48.40kJ/molB、C8H18(l)12.5O2(g) 8CO2(g) 9H2O(l);H5518kJ/molC、C8H18(l)12.5O2(g) 8CO2(g) 9H2O(l);H5518kJ/molD、C8H18(l)12.5O2(g) 8CO2(g) 9H2O(l);H48.40kJ/mol4、中国锅炉燃煤采用沸腾炉逐渐增多,采用沸腾炉的好处在于 A、增大煤炭燃烧时的燃烧热并形成清洁能源B、减少炉中杂质气体(如SO2等)的形成C、提高煤炭的热效率并减少CO的排放D、使得燃料燃烧充分,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H2SO4与足量氢氧化钠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B、在101kPa时,1mol氢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氢的燃烧热C、由C(石墨)C(金刚石);H 119 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6、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1Q2的是 A、2H2(g)O2(g)2H2O(l);HQ1 2H2(g)O2(g)2H2O(g);HQ2B、S(g)O2(g)SO2(g);HQ1 S(s)O2(g)SO2(g);HQ2 C、C(s)0.5O2(g)CO(g);HQ1C(s)O2(g)CO2(g);HQ2 D、H2(g)Cl2(g)2HCl(g);HQ10.5H2(g)0.5 Cl2(g)HCl(g);HQ27、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g);Ha kJ/mol H2(g)1/2O2(g)H2O(l);Hb kJ/mol2H2(g)O2(g)2H2O(l);Hc kJ/mol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a、b和c均为正值 C、反应热的关系:ab D、反应热的关系:2bc8、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NH4ClO4N24H2OCl22O2;H0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能起氧化剂作用9、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它所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gCaCO3沉淀,则完全燃烧1mol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为A、0.5Q B、Q C、2Q D、5Q10、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C(s)O2(g)CO2(g);H393.5kJ/mol2H2(g)O2(g)2H2O(g);H483.6kJ/mol现有0.2mol炭粉和氢气组成的悬浮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kJ的热量。则炭粉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B、1:2C、2:3D、3:211、已知HH键能为436 kJ/mol,HN键能为391kJ/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2 3H2 2NH3,H92.4 kJ/mol,则NN键的键能是 A、431 kJ/mol B、946 kJ/mol C、649 kJ/mol D、869 kJ/mol12、物质的生成热可定义为由稳定单质生成1mol物质所放出的热量,如二氧化碳气体的生成热就是C(s)O2(g)CO2(g)的反应热已知下列几种物质的生成热:葡萄糖1259 kJ/mol,H2O285.8 kJ/mol,CO2393.5 kJ/mol。则1Kg葡萄糖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最多可提供的能量为 A、3225 kJ B、2816 kJ C、6999 kJ D、15645 kJ13、已知下列物质的标准生成热:Fe3O4(s)为1117.13kJ/mol,CO (g) 为110.54 kJ/mol,CO2(g)为393.51 kJ/mol,则反应:Fe3O4(s)4 CO (g)3 Fe(s)4 CO2(g);H?A、14.75 kJ/mol B、14.75 kJ/mol C、110.54 kJ/mol D、29.5 kJ/mol14、卫星发射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1mol N2H4(g)在适量O2(g)中燃烧,生成N2和H2O(g),放出534kJ的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N2H4(g)的能量比1mol N2的能量高534kJB、1mol N2H4(g)的能量比1mol N2的能量低534kJC、1mol N2H4(g)与1mol O2(g)的总能量比1mol N2与2mol H2O(g)的总能量高534kJD、1mol N2H4(g)与1mol O2(g)的总能量比1mol N2与2mol H2O(g)的总能量低534kJ15、把试管放入盛有25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由实验推知,氯化镁溶液和氢气的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16、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kJ的热量。(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又已知H2O(l)H2O(g);H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17、根据以下叙述回答:能源可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2H2O(l)2H2(g)O2(g);H571.6kJ/mol,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能是二级能源B、水力是二级能源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D、焦炉气是一级能源已知: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质量相同的氢气和甲烷分别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约是A、13.4B、11.7C、2.61D、4.61近20年来,对以氢气作为未来的动力燃料氢能源的研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为了有效发展民用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的氢气,下列可供开发又较经济且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氢气的方法是()A、电解水B、锌和稀硫酸反应C、光解海水D、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氢气燃烧时耗氧量小,发热量大,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393.5 kJ/mol,H2(g)1/2O2(g)H2O(l);H285.8 kJ/mol,试通过计算说明等质量的氢气和碳燃烧时产生的热量的比是;氢能源有可能实现能源的贮备,也有可能实现经济、高效的输送。研究表明过渡金属型氢化物(又称间充氢化物),在这类氢化物中,氢原子填充在金属的晶格间隙之间,其组成不固定,通常是非化学计量的,如:LaH2.76、TiH1.73、CeH2.69、ZrH1.98、PrH2.85、TaH0.78已知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的钯粉大约可吸附896体积的氢气(钯粉密度为10.64g/cm3,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试写出钯(Pd)的氢化物的化学式。18、1mol气态钠离子和1mol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1mol 氯化钠晶体所释放出的热能为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能直接表示出氯化钠晶体晶格能的是 。A、Na(g)Cl(g)NaCl(s);HB、Na(s)1/2Cl2(g)NaCl(s);H1 C、Na(s)Na(g);H2 D、Na(g)eNa(g);H3E、1/2Cl2(g)Cl(g);H4F、Cl(g) eCl(g);H5(2)写出H1与H、H2、H3、H4、H5之间的关系式 。19、发射卫星可用肼(N2H4)为燃料和NO2做氧化剂。两者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N2(g)2O2(g)2NO2(g);H67.7 kJ/mol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1/2H2(g)1/2F2(g)HF(g);H269kJ/molH2(g)1/2O2(g)H2O(g);H242 kJ/mol写出肼和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有人认为用F2代替NO2做氧化剂,则反应释放的能量更高,请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及反应释放出的能量:。20、5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中6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用50mL 0.50mol/L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21、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两种原子间形成1mol化学键时所释放的能量或断开1mol化学键时所吸收的能量。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PP:198 PO:360 OO:498 PO:585试根据这些数据,计算以下反应的Q P4(白磷)(g)5O2(g)P4O10(g);HQkJ/mol(提示:白磷是正四面体型的分子,当与氧形成P4O10时,每两个磷原子之间插入一个氧原子,此外每个磷原子又以双键结合一个氧原子)【试题答案】1、B2、BD3、B4、CD5、D6、AC7、D8、D9、C10、A11、B12、D13、A14、C15、(1)镁片上有大量的气泡产生,镁片逐渐溶解,烧杯中析出晶体。(2)镁置换氢气是一个放热反应,而Ca(OH)2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3)Mg2HMg2+H2 (4)小于16、(1)N2H4(l)2H2O2(l)N2(g)4H2O(g);H641.63 kJ/mol(2)408.815kJ17、ACCC18.3:1 PdH2.518、(1)A (2)H1HH2H3H4H519、N2H4(g)NO2(g)3/2N2(g)2H2O(g);H567.85kJ/molN2H4(g)2F2(g)N2(g)4HF(g);H1126kJ/mol20、(1)环形玻璃搅拌棒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偏小 (4)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5)偏小;偏小21、2982 k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