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 黄金押题 专题09 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docx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53129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 黄金押题 专题09 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9年高考语文 黄金押题 专题09 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9年高考语文 黄金押题 专题09 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述类文本阅读【高考考纲】按照新课标考试说明的规定,“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新课标卷中是“必考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出题文本主要指论文、杂文、评论等。论文主要指比较浅显的学术类论文,杂文则可以指针对时事、热点话题的杂感文章,评论主要可能涉及影评、书评等。论述类文本阅读所涉及的考点包括: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真题感悟】 例1(2018高考全国卷)T1 D项: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原文信息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比对分析答案:“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错误,全文只在末尾说“是意义重大的”,并没有关于“根本原因”的议论,选项属于无中生有。2(2018高考全国卷)T1 C项:“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原文信息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比对分析答案:“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准确。原文说“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指的是“被遗忘权”是对“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而不是对抗大数据,此处以偏概全。3(2018高考全国卷)T1 B项: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原文信息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比对分析答案:强加因果。“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和“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也是大数据时代的一个结果,根本原因是“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而且成本低。4(2018高考全国卷)T1 D项: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原文信息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比对分析答案:混淆是非。“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错误,原文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不是“脱离”。【名师点睛】筛选信息,注重细节比对读文时:快速通读文本,标注出自然段的序号,圈画出文章论点、分论点,将常见的表层次的词语、表句间关系的词语、举例解说的词语、时间性词语、可能性、或然性等词语圈画标注出来,这些句子和词语往往是命题的“着眼点”,也是我们读文时要注意的“敏感点”。做题时:可分“三步”走。“圈画敏感点找准对应点落实设误点”。圈画文本和选项中的敏感信息、根据选项内容回到原文中找出信息来源区间(即找准对应点)一般不难,关键在于将原文与选项进行比对作出判断(即落实设误点)上,这一步其实就是能不能判断出选项中改变了的说法与原文表意是否一致的问题。选项对原文进行了:删减、添加、调换、改变、缺漏、拼凑造成了选项存在:以偏概全、偷换概念、混淆时态、混淆是非、因果混乱、曲解文意、张冠李戴、武断绝对、无中生有等问题。【误区警示一】以偏概全命题者设置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来干扰考生,主要包括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等。要判断“以偏概全”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时,一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看一看选项句与原文中的指代内容是否存在范围、程度以及频率上的差异。二要注意原文表述是涵盖全部还是有所针对,是特称还是全称。原文信息两汉时期沙尘暴发生的密度较小,有多种因素,当时生态条件与今不同,植被状况比较完好,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人口的数量和农耕的规模,都可能影响自然环境。而当时人们的自然观和生态观的某些积极内容,也可以对生态保护产生重要的作用。选项两汉时期沙尘暴发生密度小,是因为当时的生态条件好,农耕规模小。比对分析此项以偏概全,原文说是“多种因素”,选项只列举了两个,将“人口的数量”“人们的自然观和生态观的某些积极内容”排除在外。【误区警示二】偷换概念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调换,造成选项中表述概念的属性、本质特征、作用、发展趋势等概念内涵的改变,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在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原文信息从理论上说,宗教是中国文化的整体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宗教与中国文化的各种形态构成了具有内在统一性的完整的文化共同体。这是一种动态互补结构,宗教与中国文化整体之间在长期的历史行程中彼此认同,相互影响,共同发展。选项宗教与各种形态的中国文化构成了文化共同体,此共同体是完整的,具有内在统一性。比对分析此项偷换概念,原文是“宗教与中国文化的各种形态”而不是“宗教与各种形态的中国文化”。词语顺序的不同,含意完全不同。【误区警示三】混淆时态命题者故意把“未然”(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然”(既成事实),或者把“或然”(可能发生的情况)转述为“必然”(必定发生的情况)。也可能反之,将“已然”说成“未然”,将“必然”说成“或然”。 在阅读文章和选项句时,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原文信息视觉文化在现代引起了很多络一代找到了同好聚集、思想碰撞的交流空间。在这种环境下,二次元逐渐跳脱了孤立的虚构故事空间,超越了动漫的艺术形式,形成涉及人群更广泛、内容更丰富的时尚潮流。然而,由于互联网对海量内容的筛选、监管和把控不甚严格,使二次元文化落入野蛮生长、良莠不齐的窠臼。随着主要受众群体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二次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破壁交融的进程将逐渐加速。为了更好地获得年轻人的认同,我们应当通过参与创作或评论引导的方式影响二次元文化,指引其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有鉴于此,国产二次元作品,至少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提升:一是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文化提倡的要素。二次元这种创作传播方式,须在中华文化内涵的挖掘上有所倾斜,这样才能为青少年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对接打下基础,给主流文化的发展开辟更多维度。二是从注意力经济转向情感力经济。动漫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里面的人物个性鲜明、情感丰富。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国产二次元作品却更多地流于肤浅的无厘头搞笑,或一味追求视觉刺激,堆砌俊男美女、宏大场景。试问,如果没有充分的情感张力,又怎能与观众深度互动、引导他们进行理性思考呢?三是取材于现实,靠生活质感打动观众。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二次元文化唯有回归现实,脚踏大地,才能更加震撼人心,引发共鸣,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摘编自宋磊面对“二次元潮流”主流文化不应缺位)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由二维图像构成的、画面是一个平面的艺术作品就称为“二次元世界”。B.亚文化族群通过集体消费“二次元世界”,从而不断强化着彼此间的认同感。C.事实已经证明,二次元文化的野蛮生长和良莠不齐对文化领域来说忧大于喜。D.二次元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交融是大势所趋,其主要原因是受众年龄的增长。解析A项,“二次元世界”概念理解有误,由第一段最后一句可知,“广义上说,各种虚拟世界的卡通、动漫、电子游戏及其相关的核心产品与衍生产品都可以归为二次元的范畴”。C项,“事实已经证明”的表述不准确,原文是“对文化领域是喜是忧,则需要时间的验证”。D项,以偏概全,除了年龄增长原因,还有“心智的成熟”。通过比对依据,可以发现。答案B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就二次元问题从解释概念到分析原因,再到解决问题,可谓层层递进。B.文章基于对二次元文化的隐忧,最后提出二次元文化健康发展的三个办法。C.文章的论证侧重点在于剖析了二次元文化受到追捧的两大原因。D.虽无例证和数据,但文章能从理论高度进行逻辑分析,同样使读者信服。解析C项,“侧重点就在于”分析错误。本文侧重于如何更好地规范二次元文化的发展。答案C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青少年不再沉迷于网络游戏,那么二次元文化或许就没有这么火爆兴盛。B.互联网只有对海量内容加以筛选、监管和把控,才能使二次元文化健康发展。C.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二次元文化,是提升二次元文化品位的重要手段。D.二次元文化只有回归现实,脚踏大地,才能引发共鸣,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解析A项,表述绝对。按照文本表述,网络游戏只是二次元文化的一部分,还有“各种虚拟世界的卡通、动漫、电子游戏及其相关的核心产品与衍生产品”。因此二次元文化火爆兴盛不是由网络游戏决定的。答案A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由“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除了“时禁”,先秦儒者也意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态价值。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在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法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两者之间,孔子选择了前者,这和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是契合的。孟子也注意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和连续性破坏已经严重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使其自我修复能力失效,这样的过度消费当然会“无物不消”。(摘编自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的直觉式体悟式思维方式缺少理性。B.荀子对自然界“常”的力量认识深刻,他提出顺应自然并对自然合理利用的观点。C.孔子与荀子都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都认为应该顺应自然并合理利用。D.孔子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的主张虽消极却契合他“乐山乐水”的情怀。解析A项,“缺少理性”的表述原文无据。C项,“都认为加以合理利用”错。原文是“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此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这只是荀子的观点。D项,“消极”原文无此意。答案B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对几位先秦大儒的言论进行综合,勾勒出比较立体、丰富的儒家生态伦理体系。B.本文深入剖析了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论,从中可以梳理各自完备的生态伦理体系。C.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孟子和荀子更倾向于理性思维,孔子则体现为体验式思维。D.文章第二到四段以递进结构论述先秦生态伦理思想,自然引出第五段的“生态伦理实践”。解析B项,并不是“各自完备”。答案B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是先秦儒者对自然长期感性实践、认真观察和理性思维的智慧结晶。B.孟子以“不忍心”为基础,形成自己从“推恩思维”拓展到“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C.荀子认为自然万物千丝万缕地联系着,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D.孟子赞成“时禁”并减少对自然的连续消费,以避免出现“无物不消”的生态灾难。解析孟子是赞成“适度消费”的。根据后文对“过度消费”的阐释逆向推理,“适度消费”是指消费不得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也不可“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所以,选项中的“连续消费”有可能是适度的,也有可能是过度的,不能全部用“减少”来表述。答案D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民俗学是研究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在过去某些学者看来比较狭窄,仅限于民谣、民间故事、民间信仰及某些比较古怪的风俗;现在比较广阔,如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等)、社会组织(家族、村落及各种固有的民间结社)、岁时风俗、人生礼仪以及广泛流传在民间的一切技术、文化等。民俗学的主要任务是用实地调查的方法,把长时期被蔑视、被抹杀的民族基层文化资料收集起来给以科学整理,进行精密分析、论证,揭示产生的社会原因,生长、消亡及传承、传播的规律,揭示它的社会作用。今天研究民俗学作用何在?民俗学能满足人们希望认识自己祖先的历史和伟大文化创造的需要。民间各种风俗是历代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创造的文化财富之一,与其他重要的社会事象密切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存在和发展。民俗是每个民族以及整个人类的文化史上不能缺少的篇章,越往上推,意义和所起的作用就越重要。其次,经过科学整理和探究的民俗学知识,能正确地显示出文化创造上所体现的历史规律和科学法则。再次,民俗学知识又能推动我们进行新的文化创造。许多无名氏在历史的长流中,凭智慧和毅力在生活上、生产上和社会斗争中所创造、继承和发展的无数业绩,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造出来和继承下来的。其中不少部分还生存在我们的生活里,并且起着资助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创造的作用。民俗学知识能让我们比较清晰地分析各个时期的文化现象,能够比较理性辨析民俗中哪些应该消亡,哪些应该批判、改造,哪些应该扶植,这正是今天迫切需要的。作为科学的民俗学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五四”前后传入中国,是从搜集、整理和研究民间歌谣开始的。20世纪20年代,在我国一些国立大学里得到培植,短短几年间出版民俗周刊一百多期和民俗丛书近四十种。30年代以后,逐渐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科学连结起来,道路更加宽阔。40年代的解放区,出于创作为人民服务的新文艺需要,重视民间文学艺术,使民俗学的观点和搜集、整理工作有了新的方向。建国后,由于某些原因,除了民间艺术和文学有较大发展外,民俗学受到冷遇。70年代,社会科学院将民俗学跟民族学、社会学一同列入全国社会科学研究学科的计划,相继成立了省市级的民俗学会,专门的民俗期刊诞生了,记载民俗的专著也出现了。民俗学作为一门不可缺少的社会科学,在飞速发展的今天研究它,不仅具有科学和文化史的意义,而且有助于创造时代新文化。(摘编自钟静文民俗学及其作用)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民俗学是一门以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B.从搜集、整理和研究民间歌谣开始的民俗学,一旦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连结起来,范围就宽广了。C.民俗是人们日常生活形态的反映,属重要的文化财富;越是古老的民俗,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影响就越大。D.民俗学传入我国后一直很受重视,发展蓬勃;各省市相继成立了民俗学会,出版了民俗期刊和专著。解析B项,“一旦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连结起来,范围就宽广了”理解有误。C项,“越是古老的民俗,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影响就越大”理解有误。D项,“一直很受重视”理解有误。答案A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探讨了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指出了民俗学的任务和作用,阐述了我国民俗学的发展历程。B.文章第二段论述今天研究民俗学的作用时分层议论,逐层深入,论证清晰而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C.对于民俗学,文章首先阐述相关知识,然后以我国民俗学的研究为例,揭示出民俗学的研究意义。D.文章在论证中以相当篇幅阐述我国民俗学的发展历程,表达期待民俗学在新时期发挥作用的意愿。解析C项,“然后以我国民俗学的研究为例,揭示出民俗学的研究意义”分析有误。答案C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物质生活、社会组织、岁时风俗、人生礼仪等,包含和传递了文化信息,是文化史上重要的篇章。B.掌握一定的民俗学知识,既能分析文化现象,也能对不同的民俗进行辨析,认识到它们的发展趋势。C.可以说,民俗学与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有很大关联,研究民俗学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作用。D.如果能科学整理和认真探究民俗学知识,就能发现历史规律,创造时代新文化的能力就有了保证。解析D项,“创造时代新文化的能力就有了保证”说法有误。答案D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汉字美学骆冬青汉字美学要关注汉字独特的美学创造的智慧,即汉字构造的原则。汉字的造字原理,以许慎说文解字所论影响最为深远。甲骨文的发现,固然令汉字造字在人们的视野中变得更加复杂,来自远古的蛮荒之气、野性的思维,渗透到原初的汉字形态中,值得我们从美学思维的层面进一步探索;许慎揭示的“六书”说,在思维层面对汉字的造字原理,做出了堪称经典的阐说,或许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补正,但其无疑已为探讨汉字美学提供了一种深刻的致思方向。汉字构造以象形为根基,图像先于声音的原理,就是造字层面上的美学阐论。汉字美学真正的起点,正在汉字创造的美学原点之中。这种关于造字的美学探索,也就与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以及楷书的不同书体的变易有关,更与汉字最终的“方块字”形态相关。其中奥妙,虽与书写的物质变迁、技术要求等相关,却更应当在一种美学的思维下予以理解。但最根本的,却在于汉字造字的美学原则的探索。这些原则的发现,当与汉字创生的原初情境息息相关。由此原理、原则的探索,自然引入关于汉字美学、汉字文化精神的探讨。汉字之中的文化积淀,是与汉字的构成相关的。例如,一个“中”字,一个“道”字,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内核,需要多少部论著才能阐释清楚?西方文字也有类似情形,汉字之不同则在于字形、字音的分析中已经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史的内容,这种对中国文化史内容的积淀,成为汉字美学又一深刻的方面。若深究“文”之含义,则“文化”本身即为“审美化”的重要体现。所以,在汉字中积淀的文化史,包含着许多美学的内容,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每个汉字都是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段历史,还是一种哲学。而这些内容,与其他文字不同,是深刻地蕴涵于汉字的训释之中的。训诂学或传统的小学之所以重要,显然并非“识字”那么简单。或者说,广义的“识字”,正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审美的感悟乃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汉字“偏旁”的构成,形成了一个稳定而持久的谱系。这当然与汉字创造时的物质条件相关,但是,汉字之所以能够长久地应对物质世界的变迁,灵动自如地承担复杂的表达任务,自是与汉字的特点相关。汉字本身内在的美学谱系与汉字观照世界的方式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关联。许慎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这里的“俯仰”“观象”“观法”“近取诸身”等,昭示了文字与世界建立关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却在文字本身中如同活化石般被凝定。汉字美学的蕴涵,不妨说是无尽的。中国文化的蕴涵,在汉字美学中具有相当充分的体现。从汉字到汉语,当是一个更广远、更深邃的美学境域。可是,“汉字美学”的独特性,却可以自成一体,与“汉语美学”并非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我们瞩目于“汉语美学”,但更注重“汉字美学”的奠基性。(选自文史知识汉字蕴涵的美学)【注】 文:许慎说文解字序:“文者,物象之本。”小学: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隋唐以后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之总称。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许慎的“六书”说对汉字的造字原理作出了经典阐释,不需要进行进一步归纳和补正。B.汉字在对字音字形的分析中就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史内容,类似情形也出现在西方文字中。C.汉字内在的美学谱系与其观照世界的方式间的关联,是其能长久灵活地承担表达任务的原因。D.汉字美学具有独特性,可自成一体,它虽然只是“汉语美学”的一部分,却是其基础所在。解析A项,“不需要”错,原文是“或许可以”;B项,“类似情形”指的不是前一句的内容;D项,“它虽然只是汉语美学的一部分”错,原文末段说“与汉语美学并非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答案C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列举“甲骨文”和“六书”两个事例,对比鲜明地论证了研究汉字构造原则是探索汉字美学的开端。B.作者以许慎包羲氏治理天下的话为论据,论述了汉字与世界建立深刻关联的过程。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汉字中的文化精神,彰显了作者关注民族传统文化的立场。D.全文围绕对汉字构造美学原则的探索,逐层深入地论述了其在汉字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解析A项,“对比鲜明”错。答案A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只有对汉字造字的美学原则进行深入探索,才能找到汉字美学真正的起点。B.只要深入了解汉字的造字原理及蕴含的中华文化,就抓住了汉字美学的核心内容。C.传统的小学并不只是简单地教人识字,也包含审美感悟等深刻的文化内涵,因而很重要。D.具有无穷无尽蕴涵的汉字美学,能够相当充分地体现中国文化的蕴涵。解析B项,“就抓住了汉字美学的核心内容”错,原文第一句只是说“要关注”。答案B十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现在我国的法学教育出现了法学院专业设置越来越细的新情况,把原来一个法学院拆分为民商法学院、经济法学院、法律学院、行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侦查学院等等。这样的设置所培养的学生很难避免知识领域不够广泛的弊端,教师长期在这样的专业分工下从事教学和研究,也很难避免学术视野愈来愈狭窄的缺陷。著名法学家杨兆龙教授,在新法学月刊1948年第1期上发表了法学界的贫乏一文,他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法律的人最容易犯两种毛病。一是对于与法学有关的非法学科目缺乏必要的了解。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哲学、伦理学等与法学都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时间与精力的限制,我们当然不能希望各个学法之士对于这些科目都有相当研究,但一个专业的法学家至少应该对与他的法律专业有关的几种科目有适度的认识。二是对于法学科目仅有局部的研究。法律的分门别类,本为研究之方便,并不是彼此间有何严格的界限存在而各自独立。学法之人应该对于整套法律有全面的认识。杨兆龙先生对上个世纪40年代法学界的批评,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由于目前法学教育分工过细,杨先生过去批评的“法学界的贫乏”更有可能愈来愈严重。20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变化已要求在学科分工基础上培养法学通家,即古今通、中外通、交叉通、名实通等。所谓“古今通”,就是要打通中华法系到今日中国依法治国的隧道,寻求中国法治的历史脉络。所谓“中外通”,就是要进行中国和西欧法治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试图弄清楚中国和西欧的法治究竟是一种文明类型的差异,还是一种发展阶段的差异。而且,西欧的历史在世界范围才是特殊的,希腊罗马那样的奴隶制社会,在其他地方找不到;西欧中世纪采邑分封制、城市制度和教权、王权二元并立制度,在其他地方找不到;西欧资本主义社会从封建母体里正常“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道路,在其他地方也很难找到。正是因为如此,近代复制西欧模式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富强起来、跻身于发达国家的成功者甚少。所谓“交叉通”,就是打通法学与其紧密相关的经济学、政治学、宗教学、伦理学、历史学等隧道。所谓“名实通”,这里的“名”指理论,“实”指实际。“名实通”就是强调要从实践中提升理论。西方法学总体上给人一种重视逻辑假设、忽略历史论证的感觉。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借鉴史学家“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研究精神,把历史和逻辑相统一,对那些不能被历史证明的逻辑假设,虽不能轻易否定,但也不能盲目推崇,只能把其视为一种理念,而非历史事实。从实践中提升理论,比逻辑推理更可靠一些。(摘编自2016年12月19日北京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目前我国法学院专业设置越来越细,其弊端已现,显然不适应现代社会迅猛发展的要求。B.当今法学教育分工过细,会使培养的学生知识领域不广泛,教师也很难避免学术视野狭窄的缺陷。C.法律的分门别类,原本为研究之方便,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彼此间有严格的界限存在而各自独立。D.近代复制西欧模式的发展中国家,很少能富强起来,原因是重视理论假设、忽略实践论证。解析B项,“不广泛”应为“不够广泛”;C项,“彼此间有严格的界限”应为“并不是彼此间有何严格的界限”;D项,因果关系未必成立,近代复制西欧模式的发展中国家,很少能富强起来的事例是说明不能结合本国实际而照搬外国做法的害处,即不能“中外通”的害处。答案A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法学教育出现了法学院专业设置越来越细的新情况,针对这一新问题,作者在文章开篇就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B.文章在论证中引杨兆龙教授的法学界的贫乏一文,意在阐明学法之人应对于整套法律有全面的认识,不能管窥蠡测。C.对于法学教育分工过细,文章先指出现状,接着引杨教授的文章分析,最后指出应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在学科分工基础上培养法学通家。D.文章在分析社会发展变化要求在学科分工基础上培养法学通家这一观点时,对“古今通”“中外通”“交叉通”“名实通”,都做了详细分析。解析D项,文中只是对“中外通”的分析解释比较详细。答案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谓“古今通”就是指要寻求中国法治的历史脉络,就是要通晓中国古今法治的联系,把握法治发展变化的规律。B.我们希望每个学法之士对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等与法学有密切关系的学科,都应有一定研究。C.杨兆龙教授的法学界的贫乏,对今天缺乏与法学有关的非法学科目了解或仅研究法学局部的学法之人,仍有借鉴意义。D.“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等的研究精神是应该借鉴的把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史学家精神。解析B项,与原文“我们当然不能希望各个学法之士对于这些科目都有相当研究,但一个专业的法学家至少应该对与他的法律专业有关的几种科目有适度的认识”意思不符。答案B十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大数据时代的健康革命,在技术形态上,取决于数字化人体基础上的精准医学模式的建立。无线传感器、大数据与基因组学的结合是其先锋。这种医学道德形态的重构凸显了三大伦理道德难题。第一,个人隐私及安全问题。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医疗行业面临保护信息安全和保护个人隐私的双重困扰。安全隐患和隐私风险之一,是员工使用自带移动设备连接医疗系统的IT基础设施所带来的风险,这是恶意软件侵入的最薄弱环节,被称为医疗领域的“自带设备”难题。此外,还面临医疗大数据或精准医学模式自身带来的问题,比如医疗设备或监控器的数据失窃问题等。与此同时,医院利用数据平台收集和分析某患者的敏感信息是否侵犯个人隐私?政府机构和企业对个人健康信息进行收集、监控和分析处理是否符合隐私规则?第二,数据的真实可靠问题。如何防范数据失信或失真是数据共享遭遇的基准层面的伦理挑战。建立在数字化人体基础上的医疗技术实践,其本身就预设了一条不可突破的道德底线。由于人体及其健康状态以数字化的形式被记录、存储和传播,因此形成了与实体人相对应的镜像人或数字人。失信或失真的数据,导致被预设为可信的精准医疗变得不可信。如何治理或防范数据失信或失真,是数字化时代数据共享面临的一种伦理挑战,它构成大数据时代生命医学伦理学的重大课题。第三,数字鸿沟或价值鸿沟带来的挑战。目前,应用和知识方面的鸿沟正在缩小,价值鸿沟变得越来越突出。这提示我们必须充分重视数字化健康革命带来的价值观变革。只有缩小价值鸿沟,使人们认识到,个体化医疗和精准医学基础上的个人健康革命,是一种将个体与总体进行融合的医学变革,才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医疗大数据平台建设之中。这个医学变革所蕴含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道德形态,展现了数字化时代健康革命的价值核心。大数据、基因组学、移动医疗和精准医学的基本原理,是连通最小行动者和最大数据计算之总体,这是现代医疗技术在大数据时代展现的伦理特质。大数据对个人和集体相互关系的重新定位无论对个人还是集体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它提供了在一个日益个体化的现代社会,个人与集体密不可分的结合方式,迫使个人重新思考集体性或总体性价值的时代意蕴。(摘编自田海平大数据时代生命医学伦理学的发展方向)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医疗领域的“自带设备”难题是指医疗设备或监控器的数据失窃问题。B.镜像人、数字人的出现,使得数字化时代数据共享直面一种伦理挑战。C.数字化时代下健康革命的价值核心,就是让病人真正成为医学的中心。D.现代医疗技术的伦理特质,展现在大数据、基因组学、移动医疗等方面。解析A项,“自带设备”难题是“员工使用自带移动设备连接医疗系统的IT基础设施所带来的风险”;B项,“直面”伦理挑战的是“数据失信或失真”;D项,忽略了前提条件“在大数据时代”。答案C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医学道德形态建构所凸显的伦理道德难题,引起人们的思考。B.文章列举了医疗行业安全隐患和隐私风险等方面的问题,突出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C.文章在论证数据的真实可靠问题时,说理严密,逻辑清晰,有层次,有理论性。D.在总结中心之后,文章最后又补充强调了背景,即大数据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解析A项,首先应该是“大数据时代”的医学道德形态;其次,文章论述的是“医学道德形态重构”,不是“建构”。答案A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数据时代健康革命技术上的首要任务是无线传感器、大数据与基因组学的结合。B.应用和知识方面的鸿沟在缩小,而价值鸿沟越来越突出,二者呈反比例关系。C.要想让更多人参与到医疗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之中,就一定要缩小价值鸿沟。D.个人要重新思考集体性或总体性价值的时代意蕴,是大数据背景下的时代要求。解析B项,不能直接推出反比例关系。答案B十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在艺术生产领域,只有中国油画这种艺术形式最典型地包容着它的国际性形式和它需要表达的民族记忆的冲突,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艺术形式,油画从材质、观念、方法上都积淀着西方的历史记忆和历史经验,当它被用来塑造中国的形象和承载中国的记忆时,它会以何种方式“出场”呢?从中国油画发展史来看,在革命意识形态占据支配地位之前,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油画艺术正经历着和西方大致相同的发展进程:从古典写实的再现的艺术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意象的表现的艺术。但这些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都力图和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与艺术形式衔接起来,都力图表达中国的民族记忆。革命胜利以后,从西方传承过来的艺术进程被中断,取而代之的是苏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格局下所形成的艺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绘画传统和苏联的革命现实主义被移植到中国,形成了在中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写实主义油画。和所有的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一样,中国的写实主义油画充分地表达了一个特定时期的中国民族记忆,它叙述和再现了在这个时期所发生的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着力宣扬这个时期一直倡导的革命意识形态;至“文化大革命”时期,写实主义艺术蜕变为“革命”的艺术,一种观念的艺术,艺术纯粹为观念而存在,艺术本身却被消解了。具有反讽意义的是,正是写实主义油画的这种观念性,为后来的中国流行艺术的蓬勃兴起,提供了适宜的温床和可以利用的材料。在中国的写实主义艺术长期一统天下的格局下,流行艺术从波澜不兴到蔚为大观,成为当下足以和前者并驾齐驱的一股最重要的艺术力量,原因何在?按西方艺术史的变迁规律来看,流行文化的兴起是西方艺术在古典写实时代终结之后历经印象主义、现代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不同的艺术发展阶段后,由美国的文化霸权所扶持起来的一种话语形态,它力图通过消解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来消解艺术的神圣性,进而消解具有几千年文化积累的艺术欧洲的中心地位;它倡导的是一种平民化的艺术,主张艺术是通俗的、可复制的、可批量生产的;它实际上又重新确立了观念对艺术的崇高地位,艺术的任何形式在流行艺术那里都成了图解某种观念的符号和工具。很显然,流行艺术是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下,它实际上从来没有对现状的批判,它批判的只是艺术本身。中国流行艺术的崛起,有文化工业的既有逻辑,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作为国际潮流的流行文化在中国的反映,本质上它是一种移植的文化。(摘编自荣剑第三空间:抽象艺术的中国力量)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油画在艺术生产领域具有某种最典型的包容性,因此中国油画的国际形式和它需要表达的内在的民族记忆也就没有了冲突。B.从古典写实的再现艺术逐渐过渡到抽象意象的表现艺术,这表明油画艺术在中国和在西方有着大致相同的发展进程。C.与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不一样,中国写实主义油画,表达特定时期的民族记忆,再现特定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D.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下,流行艺术作为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实际上并没有对现状进行批判,批判的只是艺术本身。解析A项,强加因果,原文的意思是中国油画这种艺术形式能够包容它的国际形式和它需要表达的内在民族记忆的冲突,不是说两者没有冲突;B项,只是“在革命意识形态占据支配地位之前”具有相同进程,另外,“油画艺术”应为“以徐悲鸿为代表的油画艺术”。C项,“与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形式不一样”错,原文是“和所有的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一样”。答案D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从油画形式的国际性和内容的民族性的角度,提出问题,引起下文。B.文章第二段,从革命胜利前、后两个方面,阐述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形成的原因。C.文章第三段,阐述中国写实主义油画的特点、发展及其产生的一些影响。D.文章最后一段,通过阐述西方艺术变迁的规律,论述中国流行艺术崛起的深层原因。解析B项,第二段,阐述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形成的原因是革命胜利后。革命胜利前,阐述的不是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形成的原因。答案B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油画艺术为在苏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下所形成的艺术形式所取代,与当时的革命进程有关系。B.“文化大革命”时期,写实主义艺术成为“革命”的艺术,一种观念的艺术,艺术纯粹为观念而存在,这对艺术的发展来说,不一定完全是坏事。C.如果流行文化通过某些途径消解了艺术的神圣性,就有可能导致具有几千年文化积累的欧洲艺术中心地位的崩塌。D.中国的写实主义油画占据主导地位和中国流行艺术的崛起都有外国文化影响的因素,由此可知,外国文化的影响是文艺繁荣的前提。解析D项,“外国文化的影响是文艺繁荣的前提”推理不严密,绝对化。答案D十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一个人一生要追求些什么?我认为有三点:必要、需要和重要。“必要”就是非有它不可,有它还不够。像生活条件是必要的,非吃饭不可,但是光吃饭不够。人生的需要是什么呢?人生的需要是发展潜能,即心智上的潜能,包括三方面:知、情、意。“知”就是求知。古人读书,书不多,五本就够了,即诗书礼乐易。诗代表文学,书代表历史,礼代表社会规范,乐代表艺术修养,易代表哲学。当时,如果把这五本书都读好的话,就是全方位的学习。所以,“知”的重要性是帮助我们这一生过得充实又快乐。“情”就是情感。人的情感要调节,意即“情绪智商”。我们如果处在穷困的境况中,怎么才能快乐呢?调节情绪。情绪调节有很多方法,譬如欣赏音乐或通过休闲生活接触大自然等,在这一享受休闲生活的过程中,你就会感觉到人我之间微妙而又美好的互动关系,可以慢慢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因为一般人的情绪都是利己的,人与人互动很自然都希望对自己有利。如果你培养好的情绪智商,就会慢慢想到对自己有利,对别人也有利。就像易经中的“损卦”。很多人听到“损”字,就觉得是损失。但是易经六十四卦中,只有两卦卦辞是上上大吉,其中一个就是“损卦”,为什么呢?就是“损己利人”这四个字,与我们平常想的“损人利己”倒过来。一般人如果做事损人利己,肯定人缘不好,大家都讨厌。如果是损己利人,做任何事都考虑到别人的要求,自己吃亏无所谓,这样的人谁不喜欢?我以前读论语,常常觉得自卑,打开论语一看,里面好像只有两种人:君子和小人。仔细看孔子的描写,发现自己就是小人。因为君子所了解和考虑的是道义,小人则专注于利益。想想看,我们从小一路走来,真的很像小人,没什么长进。是不是这样呢?也不尽然。君子跟小人的区别在于“小人”就是小孩子,身体长大了,但是心态还是小孩的阶段,只顾自己,只替自己着想,所以小人就是没有立志的人。君子就是立志的人。所以孔子所说的君子就是立志者,有志向,让自己每天提升、改善的人。所以我们在读论语的时候,要把“君子”看成正在进行的状态,君子就是立志成为君子的人,而不是已经做到的君子,真要做到君子的境界很难,没多少人能做到。“意”就是意志。何谓意志呢?当你做一个选择的时候,请问你是被动还是主动?通常我们做选择都会有几分被动,几分主动,而被动成分居多,所以要慢慢修炼。如何修炼?慢慢增加主动的成分。本来是我不太愿意做的,被要求做,慢慢变成是“我觉得我也能够做”,到最后变成“我愿意做”。所以我们平常要练习把自己的责任都当做是自己愿意做的,心情就不同了。上班的时候很开心,工作的时候很认真,学习的时候也很快乐。如此一来,作为部属,上司对你很满意;作为学生,老师对你也很满意。快乐人生的秘诀无它,关键就在“化被动为主动”,古今中外都相同。不能做到这一步,什么快乐都是假的。(摘编自傅佩荣的人生追求无私无欲的快乐层次,有改动)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人一生的追求分为必要、需要和重要,例如衣食、住房、私家车等是非有不可的“必要”之物。B.古人读书不提倡多,只需要把诗书礼乐易五本书全方位地研究透就行了。C.处在穷困境地的人可以通过欣赏音乐、接触大自然等休闲生活的方式来调节情绪、获得快乐。D.每个人都要好好修炼意志,因为我们每做一个选择,总是被动的成分比主动的成分多。解析A项,由第一段中“必要就是非有它不可,有它还不够”,可以看出,私家车不属于“必要”之物。B项,从第二段可以看出,古人读书“五本就够了”,是因为“书不多”,不是“不提倡多”。另外,根据“把这五本书都读好的话,就是全方位的学习”可知,把“五本书全方位地研究透”,说法不符合文意。D项,结合第五段“通常我们做选择都会有几分被动,几分主动,而被动成分居多,所以要慢慢修炼”可以看出,说法绝对。答案C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人生的需要出发,分别从“知”“情”“意”三个角度逐层展开,阐述了人应该怎样追求无私无欲的快乐层次。B.人生的追求虽然可以分为必要、需要和重要三类,但本文只是重点阐述了“需要”这一类。C.文章举自己读论语的例子,阐明我们做立志成为君子的人就行了,不必真正达到君子的境界。D.文章通过对人在知、情、意三方面发展潜能的分析,得出人生快乐秘诀的关键是“化被动为主动”。解析C项,写自己读论语的例子,是要论证“要把君子看成正在进行的状态”,从而满足自己“情”的需要。另外,“真要做到君子的境界很难,没多少人能做到”,也不是说“不必真正达到君子的境界”。答案C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如果把诗书礼乐易这五本书读好了,他们就可以过一个充实而快乐的人生了。B.一个人如果以“吃亏是福”为人生信条,不计较自己吃不吃亏,多考虑到别人的要求,他定会招人喜欢。C.工作学习时,多一分主动,往往多一分快乐。因为主动,就少了抱怨,多了认真,好了效果,来了赞誉。D.即使是亿万富豪,在工作和生活中,也要能主动担当自己的责任,否则,工作不一定开心,生活也不一定愉快。解析由第二段“知的重要性是帮助我们这一生过得充实又快乐”可以看出,读这五本书可以帮助我们“过得充实又快乐”,可以发现,A项,“他们就可以过一个充实而快乐的人生了”张冠李戴。答案A十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京剧表演的是中国的故事,京剧摄影是将表演的精彩瞬间生动而完美地呈现出来。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剧中人在舞台上,或静如处子,或动如脱兔。人一动,则水袖翩翩,及至扇子、髯口、帽翅的开合、抖动、高扬,以及打出手、云里翻等,都刻画着人物性格,演绎着剧情。那刚柔相济的飘逸之美,流动着艺术的韵律,恰似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摄影家在构思中,以此抓拍而完成的二度创作,源于舞台,又高于舞台,可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拓宽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动态的瞬间是形,传神的瞬间是眼。京剧演员的眼睛,经过长期的训练,灵动有神,顾盼生辉,因而在剧中优秀演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细腻的感情、性格、思想与意念等。这是京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俗称“一身的戏在脸上,一脸的戏全在眼上”。摄影家要把京剧的拍摄提升到一个新的创作境界,应在动态抓拍中以人物为中心,画龙点睛,以眼传神。果如此,自觉抓拍的人物眼睛喜怒哀乐悲恐惊的变化,或是忧愁思忆病醉疯的状态,会有神来之笔,提挈全片,摄影作品自会有了灵魂、灵动和灵气。剧场抓拍,并非易事,除了摄影者要具备专业的摄影技术外,还需要他们能够多做功课,包括多读剧本、熟悉剧情、了解人物以及知道一场文戏或武戏的表演特点和出彩在何处,即哪时眼睛最传神,哪时表演的神与情独具魅力等。同时,进行抓拍创作时,又不可按预想刻舟求剑,要手握相机随表演的新变化盯住剧中人,用虚实、远近、渲染、衬托、对比、夸张、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变换光圈和速度等,方可从容得神来之笔。京剧艺术荟萃中华艺术之美。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情怀、伦理道德,以及对圣君贤相、清官廉吏的尊崇,对公平正义、美好生活的追求,融会贯通为舞台上的真善美,抽象幻化出内化心灵、外愉耳目之美。单从表演之美观察,它是写意之美、虚拟之美、程式之美与夸张之美的集成,是京剧摄影艺术丰富多彩的素材,激发创作灵感的要素,也是对京剧摄影艺术如何升华的挑战。京剧摄影艺术和其他文艺创作相类,虽然工具是相机,是快门,但一样“功夫在画外”。有志于京剧摄影艺术的专业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需要向京剧演员学习,以他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信念为鞭策,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冲动,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摘编自靳国君京剧摄影也需画外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在京剧舞台上,剧中人表现的美就像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拓宽了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B.优秀京剧演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从而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的感情。C.技术精湛的摄影家只要多做功课,就会从容得神来之笔。D.京剧艺术真实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真善美的文化传统,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解析A项,拓宽读者欣赏与想象空间的是摄影者的抓拍。C项,太绝对。D项,“真实地展现”不当。答案B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京剧摄影要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也需画外功。B.文章立论的前提是,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C.文章在论证中用较多文字阐述京剧表演形和眼的瞬间,突出了剧场抓拍的难度。D.文章最后两段分别将两种艺术之美进行类比论证,强调京剧摄影不能急于求成。解析D项,倒数第二段没有采用类比论证。答案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摄影家需抓拍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才能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B.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京剧摄影家抓拍京剧表演形的瞬间和眼的瞬间也需一种“画外功”。C.京剧摄影家需向京剧演员学习,学习他们刚柔相济的表演美,这也是“画外功”。D.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的运用,变换光圈和速度等技术并不属于“画外功”。解析C项,京剧摄影家并不需要学习京剧刚柔相济的表演美。答案C十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在人类文学艺术的宝库里,喜剧艺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俄国思想家巴赫金就说过:“一切真正伟大的东西,都应包含有笑的因素。”当前,喜剧文化日益成为中国审美文化的重要形态。电视娱乐化浪潮此起彼伏;喜剧电影日趋繁荣;在戏剧演出市场,喜剧颇受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