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原料学第二章第三、四节豆薯类.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6252515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4.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原料学第二章第三、四节豆薯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食品原料学第二章第三、四节豆薯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食品原料学第二章第三、四节豆薯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 禾谷类食物特征1 营养丰富 提供热量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2 适于作主食 大量生产 供应充足3 便于流通 运输成本低 储藏性好4 可转化为动物性食品 动物饲料 1 蛋白质 6 16 小麦 10 大米7 左右氨基酸组成 赖氨酸为限制氨基酸 2 脂肪 含量低 4 3 碳水化合物 75 淀粉 糖类 葡萄糖 麦芽糖 纤维素 半纤维素 糊精等 4 矿物质和维生素 P K多 Ca Fe少 VB丰富 禾谷类营养成分特征 禾谷类保藏与卫生1 保藏条件 10 15 相对湿度 70 80 2 卫生安全问题 1 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止 2 贮藏 流通中霉变 虫害和有害物质混入防止 思考题1 试述稻谷籽粒特征2 简述小麦面筋蛋白特点3 各类小杂粮的营养特点是什么 4 禾谷类作物营养成分特征是什么 一 豆类生产二 豆类性状与成分三 消费与流通四 保藏条件五 主要品种 大豆 蚕豆 第三节豆类原料 第二章粮油食品原料 一 豆类的生产豆类 双子叶植物豆科 谷类 油料作物大豆 花生 蚕豆 豌豆 绿豆 小豆 豇豆 普通菜豆 小扁豆 饭豆等脂质含量高 25 50 蛋白质 20 40 二 豆类性状与营养成分 1 性状 果实为荚果 种子成熟于荚皮中种皮 表层角质层 含较多难消化的纤维素 半纤维素种子子叶 主要可食部分外侧 表皮 薄膜组织内部 蛋白质 脂肪 淀粉颗粒胚 发芽部分 2 营养成分 1 蛋白质 脂肪 含量高 1倍至数倍于谷类2 碳水化合物 大量淀粉细胞3 维生素 VB含量多 不含VC 青豆 豆芽菜中含有VC 4 活性成分 皂角苷 卵磷脂丰富 黄酮 亚麻酸等 三 消费与流通 1 主食 米 面混用2 副食 加工品 如蔬菜 调味料 四 保藏注意防潮 防霉 大豆 花生发霉产生黄曲霉素 五 主要品种 1 大豆Glycinemax 豆科 大豆属 又名黄豆 白豆 叶菱状卵形 花白色或淡紫色 荚果肥大 矩形 略弯 下垂 绿色 密被黄色长硬毛 种子2 5 椭圆形 卵圆形 皮色分黄色 90 和杂色 青 黑 褐茶 赤等 花期6 7月 果期7 9月 起源于中国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生产 流通与消费 大豆的性状 大豆籽粒由种皮 8 子叶 90 胚乳残存组织 2 组成 大豆的营养成分 蛋白质 溶解性不同分为球蛋白 90 和白蛋白 清蛋白 氨基酸组成合理 利用率高 赖氨酸含量较高 大豆的营养成分 脂质 甘油三脂 磷脂 1 3 3 2 碳水化合物 低聚糖 多糖维生素 B族丰富 VE矿物质 丰富 Ca Fe含量高Ca含量是米的40倍 活性成分 1 大豆异黄酮 弱雌性激素活性化合物 含量0 05 0 7 具抗氧化性已分离出染料木黄酮 黄豆甘元 大豆黄素三种 2 大豆皂苷 具有抗氧化 抑制肿瘤生长 抗病毒 溶血作用抗营养因子 抑制大豆营养物质消化 吸收 影响健康 1 热敏性 蛋白酶抑制因子 植物凝集素 抗维生素因子 2 非热敏性 大豆抗原 过敏反应寡糖 棉子糖 水苏糖植酸 强鳌合作用 发芽 浸泡 发酵可降低活性 大豆的利用 1 传统大豆食品 豆腐 腐竹 豆芽 发酵制品等 2 油脂 大豆油 食用 工业用 3 大豆蛋白 大豆蛋白粉 Pro 50 大豆浓缩蛋白 Pro 65 大豆分离蛋白 Pro 90 大豆的品质规格与标准 大豆的贮藏 水分 温度 贮藏期 2 落花生Arachishypogaea 落花生属 原产于南美 根系发达 偶数羽状复叶 长圆形 荚果蚕茧状长椭圆形 果皮革质 有网纹 花期6 7月 果期9 10月 大约16世纪进入我国 主产国为中国 印度 美国 印度尼西亚 产量的50 用于榨油 脂肪35 56 饱和脂肪酸较多 蛋白质24 30 主要是球蛋白氨基酸构成合理 吸收率90 蛋氨酸和色氨酸含量低B1丰富 钾和磷较多 3 蚕豆Viciafaba 豆科蚕豆属 一年或越年生草本植物 又名胡豆 佛豆 罗汉豆 荚果种粒2 8 起源于中近东 地中海 我国产量世界第一 主产于四川 云南 湖南 湖北 江苏 青海等省 成分 蛋白质25 34 碳水化合物48 脂质1 用途 食用 酿造 酱油 酱 淀粉产品 粉丝 凉粉等 4 豌豆Pisumsativum 豆科豌豆属 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 又名麦豌豆 寒豆 麦豆 荚果长圆筒状 含种子2 10 种子球形 淡绿黄色 花期4月左右 果期5 6月 种子 嫩荚 嫩苗均可食用 主产国为俄罗斯 中国 法国 成分 蛋白质22 24 碳水化合物55 60 脂质1 5 2 7 用途 1 食用 杂粮 点心 豌豆黄 蔬菜 2 提取蛋白质 淀粉 粉丝 凉粉 3 饲料和绿肥 5 绿豆Vignaradiata 豇豆属 又名青小豆 荚果圆柱状 长6 8厘米 含11 14种子 开裂 种子短矩形 稍具棱角 花期6 7月 果期8月 原产于亚洲南部 印度栽种面积最大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成分 蛋白质24 碳水化合物53 脂质1 赖氨酸含量高用途 1 食用 清热解毒 利尿 明目之效 2 绿豆淀粉 粉丝 凉粉 6 豇豆Vignasinensis豆角 菜豆 豇豆属 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 又名蔓豆 黑脐豆 荚果线状圆柱形 宽5 13毫米 具多数种子 种子肾形 种皮多为红色 白 紫 黑 花期6 8月 果期8 9月 原产非洲 分布于热带 亚热带 温带地区 主生产国尼日利亚 我国广为栽培成分 蛋白质18 30 碳水化合物40 60 脂质1 赖氨酸含量高用途 1 菜用 2 与谷类配用 3 加工食品 豆沙 罐头等 7 普通菜豆Phaseolusvulgaris 菜豆属 又名芸豆 四季豆 龙爪豆等 籽粒较大 多为椭圆形 肾形 粒色以花斑 白和褐色为主 起源于美洲 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 亚洲和非洲 主生产国印度 巴西 中国成分 蛋白质22 碳水化合物50 60 脂质1 3 2 6 与小豆相近用途 1 菜用 2 与谷类配用主食 3 加工食品 豆沙 糕点 罐头等 8 扁豆Lablabpurpureus 9 小扁豆Lensculinaris 豆科菜豆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 用途 1 蔬菜 2 加工食品 豆沙馅 3 种皮 花入药 消暑 健脾解毒 豆科小扁豆属 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 又名滨豆 洋扁豆 鸡眼豆等 用途 1 蔬菜 2 食用 3 加工食品 粉丝 凉粉 婴儿食品 易消化 10 小豆Vignaangularis 11 利马豆Phaseoluslunatus 菜豆族豇豆属的栽培种 一年生草本植物 又名红小豆 饭豆 五色豆等 起源于中国 用途 1 主食 粥 2 加工食品 豆沙优质原料 冷饮 冰糕等 菜豆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 又名雪豆 香豆 金甲豆等 豆类中最香的煮豆 用途 1 主食 2 优质蔬菜 3 加工食品 罐头 豆粉 糕点等 12 木豆Cajanuscajan 13 黎豆Mucunapruriens 豆科木豆属 多年生木本植物 主要作粮食 直接食用 豆科属中的一个变种 一年或多年生藤本植物 主要作饲料 牧草 少量煮食 14 四棱豆Psophocarpustetragonolobus 15 瓜尔豆Cyamopsistetragonoloba 豆科四棱属中唯一栽培种 一年或多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 主要作蔬菜 豆制品 蝶形花科瓜尔豆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 用途 1 蔬菜 2 植物胶中最好品种 增稠剂 3 优质蛋白饲料 16 刀豆Canavaliagladiata 17 羽扇豆Lupinus 豆科刀豆属的栽培亚种 一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 腌制 炒食 少量入药 活血 豆科羽扇豆属的栽培种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主要作饲料 少量蒸煮食用 豆类作物营养特征谷类 TS 51 66 Pro 17 30 fat 1 2 6 油料 fat 25 50 Pro 20 40 生物价高维生素 矿物质含量丰富 Ca Fe多米面混用 溶胀特性 第四节薯类 1 生产 全球产量2 6亿吨 1992 我国占20 第一 2 消费 流通 我国 鲜食55 加工7 饲料14 种薯24 一 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 茄科茄属 又名土豆 山药蛋 洋芋等 花期5 8月 原产南美洲 现广布于全世界温带地区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是除谷物以外 人类主食的最重要粮食作物 3 马铃薯性状 淀粉颗粒被厚细胞壁包裹以细胞淀粉形式存在 4 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 淀粉为主 维生素 Vc A B E多酚氧化酶 酪氨酸酶易酶促褐变 龙葵素 茄素 毒害 5 贮藏管理 6 加工利用 鲜食加工食品制淀粉 二 甘薯Ipomoeabatatas 旋花科甘薯种 多年生草本植物 又名番薯 红薯 地瓜 白薯等 茎匍匐 较粗壮 叶片宽卵形或心状卵形 花期9 10月 原产美洲中部 16世纪传入我国全球产量1 37亿吨 1997 亚洲占总产91 我国产量第一 甘薯性状 营养成分 淀粉酶把部分淀粉转化为麦芽糖 增加甜味 天星南科魔芋属 又名花杆莲 块茎扁圆球形 黄红色 直径可达20厘米 原产菲律宾 适于半干半湿气候环境 我国能食用的大约有13种 四川 湖北等省多栽培 为重要的淀粉植物 三 魔芋Amorphophalluskonjac 块茎结构 营养成分与加工适性 粗蛋白5 10 17种氨基酸优质碳水化合物淀粉 43 多糖 34 29 纤维素 4 34 葡萄糖甘露聚糖 细菌和病原体抑制 毒杀和忌避作用矿物质 锌 锰 镁 铁 钙 钾含量高 铜 钴魔芋精粉 毒芹碱 氰甙 四 木薯 五 凉薯 薯类作物营养特征根茎类作物碳水化合物 10 30 以淀粉为主 低温贮藏转化性蛋白 1 4 2 3 脂质 0 1 0 2 含量少维生素 矿物质含量丰富 Vc毒性物质去除 思考题1 试述禾谷类 豆类 薯类作物营养特征的异同点 2 大豆的籽粒结构与粮谷原料的籽粒结构有何不同 3 大豆的抗营养因子有那些 各有何特点4 如何理解甘薯 马铃薯和魔芋的形态结构与营养特性5 马铃薯 魔芋 木薯的毒害成分是什么 加工过程中如何去处 6 人们喜食甘薯的原因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