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第3课时)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51520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第3课时)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第3课时)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A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C无人会,登临意(理解)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D赢得仓皇北顾(落得)舞榭歌台(楼台)【解析】B项,断鸿:失群的孤雁。C项,风流:指英雄业绩。D项,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B)A楚天千里清秋更那堪冷落清秋节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多情自古伤离别C赢得仓皇北顾赢得满眼清泪D可惜流年,忧愁风雨可惜良宵人不见【解析】A项“清秋”都是“凄清的秋季”。B项“多情”,多愁善感;有情人。C项“赢得”都是“落得”的意思。D项“可惜”都是“痛惜”的意思。8下列各句中所用典故与历史人物相对应的一项是(B)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封狼居胥。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A刘裕周瑜霍去病张季鹰B周瑜刘裕霍去病张季鹰C周瑜刘裕张季鹰霍去病D刘裕周瑜张季鹰霍去病9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A作者怀念廉颇,感痛今天再也找不到廉颇那样的名将了。B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了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抒发了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C作者怀念廉颇,用追述赵国不重用廉颇而加速灭亡的事实来影射南宋统治者。D作者以廉颇自比,指出朝廷若不重用主战的将领,必将重蹈历史上赵国灭亡的覆辙。10对词的下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A“元嘉”三句写宋文帝空怀霍去病的建功志向,元嘉年间用兵却有失草率,结果被金兵击败,发出“仓皇北顾”的叹息。B“四十三年”三句写诗人痛彻的回忆,诗人从北方抗金南归,已历四十三年,仍牢记扬州连天的战火。C“可堪”三句写眼前一派升平景象,人们设祭击鼓,纷纷杂杂,有谁还记得这佛狸祠曾是北国异族胜利后建立的行宫?D“凭谁问”三句写战国时期廉颇的故事。廉颇最终虽因年老没被赵王起用,但终究还是有人探问,而自己谁来过问?【解析】A宋文帝时代没有金兵。11对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A这首永遇乐写于1205年镇江(京口)知府任上。1204年执政的韩侘胄(tuzhu)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抗战派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濒临前线,乃军事重镇,辛边备战,边劝谏韩不可草率用兵。韩不但不听,反而将辛调职。若换个角度理解,本词堪称一篇“谏书”。B“怀古”,即为伤今。然而,本词自始至终保持着豪迈的基调,不愧为豪放派辛词的代表作。其豪放的格调,可从两个角度折射出来:其一,选古代英雄事迹作为词的题材;其二,刻画了侠肝义胆,抒发忠义之情。C诗言志,词也言志。上阕赞颂孙权、刘裕,旨在表明诗人自己抗金救国的雄图大略,同时也是对韩侘胄的期望;下阕借对刘义隆草率北伐而招致失败史实的讥讽,警戒当权者:切勿急于求成,重蹈“元嘉草草”的覆辙。D永遇乐用典较多,且全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即:借典故来表达诗人对宏图大业的深谋远虑。诗人“怀古”的态度,不是以历史学家的眼光,去评价史实;其用典原则,是“古为今用”,即以艺术的眼光取材,调动历史人物为自己抒怀服务。【解析】“侠肝义胆”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