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教案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52514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教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教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教案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分析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掌握它们之间的差异,掌握这种变化对后来中国革命发生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2)结合三民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来加深理解,认识到思想理论成果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能指导社会实践。3、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1)学习伟人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品质和创新精神。(2)使学生认识到革命理论是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的。【教学重难点】重点: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难点: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以及它们之间的比较区别。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教学过程】导入师:相信同学们都很熟悉孙中山先生,他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被尊称为“国父”,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课就来学习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同学们已经学习过,下面老师就以题目的形式考核大家。生:拿出练习本,并派两名学生上讲台作答。题目:1.孙中山领导推翻满清统治,赢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但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地追随着康有为和梁启超。但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也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戊戌变法的失败 B.孙中山的思想根本转变C.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D.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根本变化2.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同政见的书报,其中“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应分别出自()A.民报、时务报 B.民报、天演论C.天演论、时务报 D.海国图志、天演论3.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4.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亲自率领“国务卿士、文武将吏”拜谒明孝陵。在祭文中,孙中山强调了辛亥首义、清室退位、光复中华大业的成就,并且说:“呜乎休哉!非我太祖在天之灵,何以及此?”这说明A.朱元璋的反元事迹激励了革命派B.革命派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C.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D.三民主义的目标已经实现5.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A.变法维新 B三民主义C民主科学 D社会主义6.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师:展示答案 1-6 CACBBB 生:核对答案,带着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第一课时 旧三民主义师:请学生分析第一道选择题生:讲解分析师:所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道选择题的考点是旧三民主义的背景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背景呢?老师给出关键词,同学们自行组织答案。(关键词提示:经济、政治、教训、个人、实践、思想)生:自行组织答案PPT展示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C末20C初)政治:民族危机加深.反帝反封建运动高涨教训:近代以来,许多救国方案不断碰壁 个人:孙中山由改良向革命的转变实践:孙中山创立革命理论的实践活动 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1、 思想渊源史料: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演化,面临着如何处理中国传统思想和近代西方想文化之关系的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组织联邦共和政将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同时仍取数千年前旧有文化而融贯之”。“中国历代的考试制度合乎平民政治”;“从前设御史台谏的官,原来是一种很好的制度”;“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连成一个很好的完璧” 摘自孙中山全集 孙中山曾自述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概括指出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中分别属于“因袭”、“规抚”和“创获”的内容。(6分)生:作答答案:(1)因袭: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科举制度和监察制度。(2分)规抚: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或三民主义)和民主共和体制。(2分)创获:实行“五权分立”。(或:在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加上考试权和监察权)(2分)师:从材料中可以得知孙中山先生吸收了哪些思想?除了材料提及的,还吸收借鉴了哪些思想?生:西方资产阶级学说、中国古代儒家思想;还有进化论、马克思主义、单税社会主义。史料材料1: 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材料2: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材料3:凡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材料4: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江苏独立时,仅“用竹竿挑去了府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巡抚程德全摇身一变,成了民国的江苏都督!材料5 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是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结合材料分析三民主义的内容含义和评价,并完成下列表格。 革命纲领内容性质地位进步性局限性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民族革命前提1、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既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也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2、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1、反帝不明确2、具有“狭隘“民族观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政治革命核心1、反封建不彻底2、资产阶级的民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社会革命补充与发展未从根本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只是一种空想。生:学习知识点之后,分析解释选择题2、3、4,巩固知识。师:那如何来评价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呢?评价类的题目应该如何下手呢?生:应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入手。总结进步性:A、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B、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C、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结束帝制、建立民国、临时约法)局限性:没有明确反帝、没有反对封建官僚、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生:学习知识点之后,分析解释选择题5、6,巩固知识。过渡: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中山先生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并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3-1922期间不断开展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但屡遭失败,革命的前途应该何去何从呢?新的出路在哪里?第二课时 新三民主义材料一材料二 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与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 民权主义是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材料三:创建黄埔军校 誓师北伐 合作探究二:1、分析材料一的图片信息结合教材分析新三民主义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革命活动屡遭挫折;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和五四运动的新启示;共产国际和共产党帮助;孙中山不屈不挠与时俱进的精神2、新三民主义较之旧三民主义有哪些新发展?为什么说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最在着怎样的关系?(给同学们3-5分钟时间阅读教材并讨论完成以下表格)教师在学生讨论回答后整理并补充和完善表格:三民主义内容新三民主义内容“新”对应的政策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平等;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明确反帝反对帝义侵略-联俄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民权普遍化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盟 -联共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改善农民和工人状况。民生更关注反封建性进一步加强-扶助农工然后再重点分析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并给学生列出如下关系图: 题目巩固1、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材料中的观点主要体现了( )A 自由主义 B 民生主义 C 民权主义 D 民族主义2、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3、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跟进反思1、本教案使用中的亮点:(1)以题代讲,注重提升学生能力。(2)在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引导讨论,史论结合,学生本堂课的互动很好,有利于历史思维的培养。(3)对比分析,列表展示,直观的理解重点,并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2、本教案使用后的建议:(1)新三民主义的背景和创“新”部分,要引导学生自己阅读和总结概括。这部分,不应分配过多的时间。(2)关于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可以结合幻灯片充分调动学生讨论、表述,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这样起到的效果可能会更好。【板书设计】一、旧三民主义1、背景和理论来源2、内容3、评价与影响二、新三民主义1、新三民主义的历史背景2、“新”与“旧”的比较3、与三大政策的关系4、历史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