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检测评估10练习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50406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检测评估10练习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检测评估10练习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检测评估10练习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检测评估10练习 苏教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用石灰水、小苏打、淀粉和食醋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 A.碘盐中碘的检验 B.暖瓶中水垢的除去 C.食盐和纯碱的鉴别 D.鸡蛋壳主要成分的检验 【解析】 碘盐中含有的碘元素是以的形式存在的,上述试剂不能用来检验碘盐中的碘元素,A中实验不能完成。 【答案】 A 2.(xx浙江杭州模拟)下列关于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酸性溶液中含有少量:加入调节溶液pH=4,再过滤 B.苯中含有少量溴:加水后分液 C.中混有少量:加入饱和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再用水多次洗涤沉淀 D.乙酸乙酯中混有少量乙酸:加入饱和溶液,充分振荡后分液 【解析】 单质溴在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故B错。 【答案】 B 3.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时,规范的操作是 ( ) 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解析】 pH试纸中含有化学物质,放入溶液中,给溶液引入杂质;溶液倒在pH试纸上既浪费化学药品,还可能会产生事故;A和B均不正确。D中测量不准确,也不科学。 【答案】 C 4.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来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乙醇杂质 B.用NaOH溶液除去溴乙烷中混有的 C.用通入的方法除去二氧化氮中少量的一氧化氮 D.用滴加溶液的方法除去溶液中的 【解析】 用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的原因有:一是碳酸钠可与乙酸反应,二是乙醇可以溶解在水溶液中,三是降低了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答案】 A 5.如图装置可用于收集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试剂现象结论A酸性溶液溶液褪色有氧化性B品红溶液溶液褪色有漂白性C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与NaOH溶液不反应D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后不褪色有酸性 、没有漂白性 【解析】 A项体现的是的还原性;C项与NaOH反应可能生成亚硫酸钠也可能生成亚硫酸氢钠或者是两者的混合物,反应无明显现象,但不能说明与NaOH溶液不反应。D项溶液变红后不褪色并不能说明没有漂白性。的漂白性是由于它溶于水生成的亚硫酸与有色物质直接结合,形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褪色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又能恢复原来的颜色,例如使品红溶液褪色。 【答案】 B 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B.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 C.用NaOH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 D.读取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 【解析】 A项容量瓶不能用来直接盛装固体配制溶液,要将固体先在烧杯中溶解,冷却至室温时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A项错误;B项pH试纸不能事先润湿,润湿后会改变待测液的浓度,从而导致误差,B项错误;C项进行焰色反应时铂丝要用浓盐酸洗涤并灼烧,如用NaOH溶液洗涤会使NaOH粘附在铂丝上,干扰检验其他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 7.下列关于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 B.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 C.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大量水扑灭 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解析】 钠着火后生成过氧化钠,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不能用来灭火;浓硫酸与NaOH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且NaOH也能腐蚀皮肤,正确的方法是用大量水冲洗;氯气有剧毒,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B项做法正确。 【答案】 B 8.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解析】 A中导气管应该短进长出,A错;可以完全被NaOH溶液吸收,符合喷泉实验的原理,B正确;HBr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因为HBr具有还原性,能被浓硫酸氧化,C错;左端的导管要插入液面以下,且支管需要增加止水夹,D错。 【答案】 B 9.(xx江苏化学,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 A.图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表示0.100 0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图表示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 时的不饱和溶液 D.图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解析】 A项错误,该图表示的是放热反应能量变化图。0.100 0 溶液的pH不为1,B项错,C项,只有在曲线上的点对应的溶液才是饱和溶液,a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小于该温度下溶液达饱和时的溶质质量,故为不饱和溶液,C正确。D项,t时反应尚未达平衡,反应物转化率未达最大值。 【答案】 C 10.(xx浙江余姚高三一模,11)下列实验装置、试剂选用或操作正确的是( ) 【解析】 与反应生成NO,刚好达到除去NO中的目的,A正确;镀锌时,电解质溶液应为溶液,B不正确;浓硫酸的稀释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C不正确;遇水粉化,不能放在塑料板上反应,D不正确。 【答案】 A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1.在配制100 mL 1 的溶液和100 mL 1 的NaCl溶液时,下列各步操作中,有明显不同的是 ( ) A.称量或量取B.溶解 C.移液洗涤D.定容摇匀 【解析】 此题是一道有关溶液配制的题目,解答的关键是明确配制溶液的步骤。当溶质为固体时,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 、转移、洗涤、定容;当溶质为液体时,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冷却,转移,洗涤、定容,这样便可确定A不同。容易忽视的是选项B,浓硫酸的溶解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并且要边倒边搅拌;而溶解氯化钠是将水加入NaCl中,用玻璃棒搅拌即可。、【答案】AB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1)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2)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3)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4)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镁粉只能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B.水是镁粉与溴发生反应的催化剂 C.(2)中产生的极少量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 D.镁粉与溴水中的发生反应,导致平衡移动使溴水褪色 【解析】 多数学生选择了D。究其根源,主要是受到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氯水变质这一问题的影响。学生只注意到了镁与溶液中的反应,而忽略了镁可以和溴反应这一事实,更没有注意到(2)中所述,”镁粉与溴水反应时,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气泡,而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这一实验事实。这充分说明了学生没有深入地审题,受到了已有知识的干扰。能够举一反三固然是件好事,但用类推方法得出的结论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正确的。 【答案】 B 13.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序号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氯化钠溶液(碘化钠) 氯水、四氯化碳 萃取、分液 氯化铵溶液(氯化铁) 氢氧化钠溶液 调节pH=4,过滤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氧化铜粉末 加热 苯(苯酚) 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 A.B. C.D. 【解析】 验证法分析该题。中=不引入新杂质;中=+3NaCl,引入NaCl杂质;中CO+CuO 是需要提纯的物质,没有引入新杂质;中+NaOH应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答案】 C 14.某实验室只有烧碱、浓盐酸、铜片、大理石、纯水。从欠缺试剂的角度来看,不能进行的实验项目是( ) A.测定盐酸的浓度B.制取氢气 C.制取碳酸钠D.制取氯化铜 【解析】 解答此题,必须熟悉物质的制取。A中,缺少酸碱指示剂。B中,可电解水完成。C中,可先由大理石分解获得二氧化碳,再利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得碳酸钠。D中,电解盐酸制得氯气,再利用氯气与铜反应制得氯化铜。 【答案】 A 15.(xx广东理综,23)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 A.实验: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B.实验:酸性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C.实验:微热稀硝酸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解析】 单质溴能与NaOH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会逐渐消失,A不正确;浓硫酸与蔗糖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使酸性溶液褪色,所以B正确;在加热时稀硝酸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硝酸被还原成NO,NO与空气中反应生成是红棕色气体,C不正确;装置属于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D正确。 【答案】 BD 16.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既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 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B. C.D. 【解析】 能说明甲烷可燃,且燃烧后观察到有生成,不能证明中含有碳元素;实验不能证明易溶于水,因为可从瓶口逸出,也不能证明具有酸性。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7.(10分)实验室可以通过三条途径按不同要求来制取氮气: 加热条件下用还原CuO得纯净和活性铜粉; 将空气通过灼热的活性铜粉制得较纯净的; 加热一种致癌物质,有剧毒)与的混合物浓溶液制取。 如图所示,给出了按上述途径制的可供选择的几种实验仪器,其他必要的仪器和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等未列出。 (1)按途径制取时所需要的氨气要用浓氨水与生石灰作原料制取,最好采用上述仪器中的 (填仪器代码,下同)做氨气发生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要制取并收集纯净的允许含少量的水蒸气),还使用到上述仪器中的 (按气流从左到右的顺序列出)。 (2)按途径制取原料气空气是通过向 中加入 而送入反应器的,反应器内发生的现象是 。 (3)上述三种制取的途径,和两条途径常常被协同使用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方法与途径相比优越性在于 。 【解析】 途径用固体与溶液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备气体,可采用装置E,其中烧瓶内装生石灰,从分液漏斗中加入浓氨水,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而且增加了浓度, 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使氨气挥发出来。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制取前应先进行干燥(仪器F),氨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在仪器A中)生成的中混有氨气,用浓硫酸吸收(在仪器C中),最后用排水法收集仪器D)。若用途径制可在A中装灼热的活性铜粉,再向其中通入空气,可把E当成贮气瓶,向其中加入蒸馏水时,瓶内空气被压入A中。反应后,红色的铜与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如果将途径与途径结合起来,铜与氧化铜可循环使用,同时又避免了途径中亚硝酸盐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1)E =Ca+ FACD (2)E 蒸馏水 红色固体逐渐变黑 (3)可以循环使用,避免使用有毒物质 18.(14分)(xx安徽理综,27)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粗的提纯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将粗含有较多的MnO和样品转化为纯的实验,其流程如下: (1)第步加稀硫酸时,粗样品中的 (写化学式)转化为可溶性物质。 (2)第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 。 (3)第步蒸发操作必需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 、 、 、 ,已知蒸发得到的固体中有和NaOH,则一定还含有 (写化学式)。 (4)若粗样品的质量为12.69 g,第步反应后,经过滤得到8.7 g 并收集到0.224 L 标准状况下),则在第步反应中至少需要 mol 。 【解析】 (1)根据框图中处加入硫酸后生成、滤液和可知MnO和溶于硫酸。 (2)根据框图中处可知滤液中主要含有加入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被还原为被氧化为。 (3)在较高的温度下与NaOH发生歧化反应生成NaCl、和水,故蒸干溶液得到的固体必含NaCl。 (4)n.01 mol + = + + 0.01 mol 0.01 mol m.01 .15 g 故MnO的质量为12.69 g-8.7 g-1.15 g=2.84 g n.04 mol 即MnO和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 再根据=+可以计算出第步反应中至少需要0.02 mol 。 【答案】 (1)MnO、 2 5 1 (3)酒精灯 蒸发皿 玻璃棒 NaCl (4)0.02 19.(13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是某抗酸药的有效成分。甲同学欲探究X的组成。 查阅资料: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抗酸药的有效成分有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化铝、硅酸镁铝、磷酸铝、碱式碳酸镁铝。 在pH=5.0时沉淀完全; 在pH=8.8时开始沉淀,在pH=11.4时沉淀完全。 实验过程: .向化合物X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体A,得到无色溶液。 .用铂丝蘸取少量中所得的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黄色火焰。 .向中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至56,产生白色沉淀B,过滤。 .向沉淀B中加过量NaOH溶液,沉淀全部溶解。 .向中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调节pH至12,得到白色沉淀C。 (1)中气体A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的化学式是。 (2)由、判断X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磷 、 。 (3)中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是 。 (4)中B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 (5)沉淀C的化学式是 。 (6)若上述n(A)n(B)n(C)=113,则X的化学式是。 【解析】 由可知X中一定含有或由可知X中一定不含由中pH为56时,生成沉淀,可知X中一定含、B为;同理由可知X中一定含、C为;(1)因为硅酸不溶于盐酸;(6)由信息可知X为碱式碳酸镁铝,假设n(A)=1 mol,那么X中含有n=1 mol,n mol,n3 mol,依据化合价可知n mol。 【答案】 (2)钠、硅 = = 20.(15分)固态化合物A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可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甲组同学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进行探究实验。 (1)仪器B的名称是 。 (2)实验中,中的试纸变蓝,中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并有M生成,则中的试剂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中的试剂为 。 (3)乙组同学进行同样实验,但装置连接顺序为,此时中现象为 ,原因是 。 (4)经上述反应,2.5 g化合物A理论上可得0.56 L(标准状况)M;则A的化学式为 。 【解析】 (2)化合物A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经碱石灰干燥,与CuO反应生成红色的Cu,根据化合价守恒可知Cu的化合价降低中N的化合价升高生成气体M(氮气)。(4)经浓硫酸吸收未反应的收集的氮气的物质的量为n0.025 mol,所以A中含n(N)=0.05 mol,设A的化学式为或QN时其式量均为50,Q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2或36,无意义;设A的化学式为其式量为100,Q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所以A为。 【答案】 (1)分液漏斗 (2)碱石灰 浓硫酸 (3)试纸变蓝 CuO与氨气反应生成的水和未反应的氨气形成氨水,使试纸变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