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II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47974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9-2020年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9-2020年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III)近三年本专题高考已考的知识点如下: 年份及考卷考点题型分值xx全国卷货币借贷、央行的职能单选题8分全国卷银行的业务单选题4分天津文综银行的业务单选题4分上海卷银行的业务、货币政策单选题4分北京文综存款储蓄单选题4分四川文综债券单选题4分广东卷债券与股票单选题2分江苏卷商业保险单选题2分xx全国文综购买商业保险的投资行为单选题4分北京文综利用利率进行宏观调控单选题4分运用税收进行宏观调控单选题4分上海政治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不定选10分选择投资对象非选择题3分广东政治财政收入的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利息收入的来源单选题6分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银行利率上调的作用非选择题10分江苏文综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商业保险单选题4分江苏政治关税、债券单选题4分住房贷款利率调整不定选3分天津文综财政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单选题4分2004全国文综政府运用国债等筹资手段在治理淮河中发挥的作用非选择题10分江苏政治公共消费、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宏观调控所运用的经济政策、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单选题8分广西政治信用卡单选题2分广东政治股票、债券等投资方式单选题2分北京文综商业人身保险单选题2分税收和财政政策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非选择题10分上海政治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保证单选题2分单元知识网络第十二讲 我国的银行一、备考指导1高考考点:(1)银行的产生(2)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3)银行的业务和作用2学科内知识渗透1与经济常识其他单元的渗透(1)用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分析:银行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2)用货币流通规律的知识分析:银行利率的变化及其作用,银行利率对缓和通货膨胀和治理通货紧缩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公民储蓄的作用。(3)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商业保险的作用及与社会保险的关系。2与哲学常识的渗透(1)电子货币等银行交易工具的发展体现了联系的条件性。(2)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分析:公民个人储蓄存款可以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3与政治常识的渗透(1)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它在国务院的领导下,是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2)用国家职能的知识分析:银行的作用。3命题趋势重点掌握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银行的作用,国家调整利息的作用、信用卡的特点和作用。从高考涉及本讲知识的题型看,文综试卷中多以客观题形式出现,题目大多比较直观,能力要求不高;单科试卷则考点的考查率和复现率比较高,试题形式既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能力要求也比较全面。 应特别提醒的是,高考在本单元的考查仍然会以客观题为主,甚至可能单独考查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结合热点问题的主观性试题单独命题的可能性不大,更多地将在综合题中出现。因此,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夯实基础,对热点问题结合教材知识多角度把握。二、知识网络三考点全析(一)银行的产生1、金融和金融业,银行是主要的金融机构金融指资金的融通,金融机构是指资金融通的中介机构,银行是主要的金融机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2、银行的产生: 银行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代银行是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业务上看,银行出现的主要标志是:当货币兑换业发展到兼营货币保管、收付、结算、放款等业务时,货币兑换业就发展为银行业了。从银行产生过程看,银行主要是经营存款、放款、汇兑等业务。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一方面充当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中介,另一方面充当支付中介,总之,银行起信用中介作用。【例题1】(2001年全国第24题)24、随着个人住房、汽车、助学、耐用消费品贷款等消费信贷项目的开办,越来越多的个人与银行建立了信贷关系。这说明A、信用是商品的暂时转让B、信用是货币的暂时转让C、货币已成为消费的中介D、银行充当了信用物中介评析:本题以信贷消费这一热点问题为背景,在知识方面主要考查考生对银行信用中介业务的掌握,能力要求是识记、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正确解答此题,关键是准确把握材料的主旨即银行在信贷消费中的作用。比较四个题肢,A、B两项对“信用”这一概念的表述不够准确,也不符合题意,不能入选;C项的内容与题干的指向性明显不符,故应选D项。答案:D3、银行的含义: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 银行是资金融通的中介机构,也是主要金融机构。银行和货币经营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银行源于货币经营业;货币经营业是近代资本主义银行的先躯,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也不同于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们在业务、作用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 银行的主要业务是经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表明银行的信用中介作用。 银行是合法组织,银行所经营的业务,银行的信用中介作用必须是依法进行的。银行所进行的活动必须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障。课堂演练从业务上看,“银行出现的主要标志是货币经营业的产生”,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简析】上述观点是错误的。因为银行的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出现了货币兑换业和兑换商;第二个阶段是兑换商不仅兑换货币,而且增加保管和收付业务即由兑换业演变成货币经营业,第三阶段发展到兼营货币保管,收付、结算、放款等业务。当货币兑换业发展到兼营货币保管、收付、结算、放款等业务时,银行就出现了。由此可见,从业务上看,银行出现的主要标志是兼营放贷业务。(二)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1、银行的分类 按照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划分,我国现阶段的银行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三类。2、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主要职能(1)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它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国家机关,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这说明中国人民银行兼有“国家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 作为国家机关,中国人民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部级机关,是我国国家机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人民银行又不同于一般的政府机关:一是它要办理以政府、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对象的银行业务,有经营收入、有利润,因而要实施经济核算,这是其他政府部门所不具有的特性。二是它在管理上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进行间接调控,是一种经济性质的管理,与其他政府部门(主要是行政管理部门)有区别。 作为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要经营银行业务,但它与一般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不同,它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与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争利;它不经营一般银行业务,而是以政府及金融机构为业务对象;它处于超脱的地位,以“最后贷款者”和“信用管理者”的身份,控制和调节全国的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2)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能中国人民银行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它的双重职能:作为中央银行的职能;作为政府金融管理机关的职能。 第一具有一般中央银行的职能: 作为发行银行,它集中了我国的货币发行权,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发行人民币,以调节货币流通,保持货币的稳定。作为银行的银行,它不具体办理对工商企业的信用业务,只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支持、组织和管理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作为政府的银行,它代理国库,是政府的总会计和总出纳;代理国家进行黄金、外汇的储备和交易;直接对政府贷款,以解决财政临时性的资金周转困难和弥补财政赤字;代表政府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第二具有政府金融管理机关的职能,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具体职责: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等。中央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领导力量。它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经理国库;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的职能。知识拓展什么是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金融系统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的措施的总和。 政府运用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息率,以保障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和经济的稳定增长。货币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在总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出现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应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放松银根,扩大货币发行量、降低法定准备率、降低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等。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时,中央银行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缩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总需求的膨胀势头。具体做法有:提高法定准备率、提高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抛售政府的债券等。 一般说来,国家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宏观调控,以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联系: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分析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xx年我国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必要性:是促进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需要。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运用货币信贷杠杆,调节社会信用需求,促进投资、消费和出口,扭转或防止出现通货紧缩,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是继续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和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需要。这对国际收支平衡、社会稳定和公众信心,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是保证金融安全平稳运行的需要。是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需要。 联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要求,是国家实施职能的具体体现,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从经济常识上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例题2】(06文综全国卷I)27、在现代经济中,银行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选项属于中央银行职能的A管理固定资产投资和货款B经营外汇信贷业务C执行国家政策性专项贷款 D经理国库、发行贷币评析:本题考查中央银行的职能,属于考查知识的再现,识记型题型。A属于中国建设银行的主要业务,B属于中国银行的主要业务,C为政策性银行的职能。故选D。答案:D3、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的主要银行(1)商业银行的性质: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银行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商业银行是经中国人民银行审查批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2)利息、利率和银行利润: 利息,也称“子金”,是本金的对称,是借款人因使用借入的货币而支付给贷款者的报酬。银行吸收存款要支付一定的利息,发放贷款要收取一定的利息。利息是根据利息率计算的。一定时期存、贷款利息的多少取决于利息率的高低。利息的计算公式是:利息本金x利息率x存款时间(贷款时间)。知识拓展利息的实质 A.马克思认为,利息实质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特殊化形式。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利息的来源主要是体现国民收人或者社会财富的增值部分,根据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利益所进行再分配。 B.利息是资金所有者由于借出资金而取得的报酬,它来自于生产者使用该笔资金发挥生产职能而形成的利润的一部分。一可见,没有借贷,便没有利息。 C.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银行进行储蓄会得到一定利息,这是对你让渡货币使用权的一种补偿,它使存款人在参加储蓄、支援国家建设的同时,个人也能获得一定的利息收入,这有利于调动广大群众参加储蓄的积极性。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国家会调整利息的高低,以保证经济的顺利发展。利率:A定义及分类:利率就是利息率的简称,是一定期限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按照利率计算的时间单位,利率有年利率,用表示:月利率用表示;日利率用。表示。 日利率月利率30=年利率360;年利率月利率x12日利率x 360;月利率年利率12日利率x 30一定时期内利息与存款本金的比率为存款利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贷款金额的比率为贷款利率,是银行发放贷款时从借款人处收取利息而依据的利率。贷款利率包括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和专业银行对客户的贷款利率。 B作用:利率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利率是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杠杆,是货币供给量的重要控制手段。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存款利率变动的影响。通常利率上调会吸引储蓄,使流通中货币量减少,从而生活消费相对下降;利率下调会使储蓄下降,流通中货币量增大,从而使生活消费增加,同时还会改变居民的投资方向,如转投股票和债券。可见,存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存款量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和社会对生活资料的需求量。贷款利率变动的影响。贷款利率上调会加大借款成本,抑制借款者积极性,从而抑制银行贷款规模,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并使生产性需求相对下降;利率下调会减小借款成本,刺激借款,使银行贷款规模扩大、流通中货向量增加,并使生产性需求增长。可见,贷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贷款量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和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量。当然,利率的调整和利率的杠杆作用是有条件的,只有恰当适度地运用才能获得最佳政策效应。银行利润:是银行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扣去银行费用后的余额。商业银行以利润为主要的经营目标,必须加强科学管理,广泛吸收存款,防止放贷风险,努力改进金融服务,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收入,降低费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知识拓展银行利率与市场供求关系、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利率、税收、价格等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利率作为其中一个方面,它与市场供求、与物价水平、与国家宏观调控之间有直接的内在联系。市场供不应求时,物价上涨,为防止通货膨胀,国家通过提高存款利率的办法来回笼货币,抑制购买力,以保持供给与总需求的相对平衡。当市场供过于求,市场疲软时,物价下跌,为解决通货紧缩问题,国家通过降低存款利率的办法来扩大需求,以促进生产。同时,降低存款利率后,还可以带动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向的多元化。国家通过对企业的贷与不贷,通过上调贷款利率或下调贷款利率来限制生产与扩大生产,来压缩或扩大企业规模,以利于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技术改造,达到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4、中央银行同商业银行的联系与区别联系:(1)是政企关系。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国务院领导下的国家金融行政管理机关,是政府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民银行对各商业银行起着指导、协调、监督、检查的作用。而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贷款为主要业务,并以银行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是特殊企业,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方针、政策和制度,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和管理。(2)是存贷关系。中国人民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商业银行是向中国人民银行存款和申请再贷款的企业。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存款,也应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贷款,即由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贷款方式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3)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中国人民银行相对于各商业银行来说,存在着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的关系。区别:(1)性质不同:中央银行是我国银行金融机构的领导力量,是国家机关,是政府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是企业法人,是金融企业。 (2)地位不同: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履行职责,不受地方政府和各级政府的干预;商业银行的设立,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的审查批准,并受中央银行的监督管理。 (3)经营目标不同:中央银行经理国库、发行人民币,它不吸收居民存款,也不向银行之外的企业贷款,不以盈利为目的;商业银行以吸收存款为其发放贷款的主要来源,并以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 (4)职能不同: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是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经理国库;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商业银行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各商业银行各自职能也有不同。5、政策性银行(1)种类:中国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是我国的三大政策性银行(2)含义:政策性银行是确保国家大型基本建设和大宗进出口贸易的顺利完成而设立的,目的是建立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3)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区别任务不同。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贷款为主要业务。政策性银行着重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支持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它投资的对象必须是国家支持或扶持的行业和项目。经营目标不同。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政策性银行不以盈利为目标,它实行自主经营、保本微利、不与商业银行竞争等经营原则,主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评价或选择项目。融资原则不同。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是向中央银行借入的存款准备金和单位、个人的储蓄存款;政策性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拨划的资金和其他财政性资金。由于它主要是对国家负政策性责任,自身经济效益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无法承担银行正常贷款利息项目。知识归纳我国的金融体系【要练就练经典题】1.(06文综全国卷I)有一道趣味智力题:某商店出售汽水,每瓶1元,每2个空汽水瓶可以换得1瓶汽水,但不可兑换现金。使用10元现金,通过购买、换领、借入汽水并归还等方式,最多可享用20瓶汽水,回答2425题。24、在获取这20瓶汽水的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包括商品流通易货交易货币支付货币借贷非现金结算A B C D2.(xx年上海政治试卷第24题)24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这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属于A中央银行 B城市银行 C地方银行 D商业银行3.(2003年河南卷)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信用手段越来越普遍,信用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回答1617题。16.中国人民银行表示,要逐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这是因为( )A.我国银行利率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B.我国政府已经不再对利率进行宏观干预C.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体制已初步形成D.我国银行利率必须随价格波动而变化17.某省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打造“信用政府”的口号,提出要说实话,办实事,言必信,行必果,取信于民。这充分体现了政府( )A.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B.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C.所有的决策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D.所有工作人员都由人民选举产生4.(2002年广东题)当你迈进大学校门时,商业银行可以提供助学贷款服务,帮助你完成学业。我国商业银行的职能是A、吸收存款,办理结算,经营国库B、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经营国库 C、吸收存款, 发放贷款, 办理结算D、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经营国库. 5.(2001年上海,18)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这说明中国人民银行( D )A.是国家权力机关B.为居民储蓄与企业经营提供服务C.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D.具有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职能6.(1998年上海,20)信用卡的使用体现着银行的一项业务活动,这项业务活动是( C )A.发行货币B.发行债券C.转账结算D.调节利率7.(1994年全国高考试题)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其主要职责是 A拟定、执行全国统一的金融方针、政策 B统一经营全国的外汇买卖业务、办理国际结算 C发行股票和各种建设债券 D从国外筹集资金向国内的各类企业投资和贷款 8.(xx年广东政治试卷第35题)35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旨在遏制钢铁、水泥等行业投资过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以及货币信贷增长过猛等现象。 问题: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国人民银行哪一方面的职能?利率上调对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调 整有什么作用? 答案要点(1)这体现了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职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3分)(2)当前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钢铁、水泥等行业投资过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增长过猛,等等。(1分)中国人民银行把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是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并运用信贷管理、上调利率等经济手段,(2分)来提高上述投资过热行业和部门的资金使用成本,引导商业银行着力优化信贷结构,(2分)从而调整经济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分)(本小点的后三个层次,只要考生会达到“货币政策”、“信贷”、“利率”等手段的其中一点给2分;回答出上述手段如何“优化信贷结构”给2分;能指出上述手段的运用能带来产业结构优化的成效给2分。但本点最高不能超过7分)(三)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1、银行的三大基本业务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 吸收存款:两个主要来源是企事业等单位的存款和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我国实行现金管理制度,吸收企、事业单位的存款,是重要来源。我国银行广设储蓄网点,开设活期、定期等多种形式的储蓄,是积聚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 发放贷款:主要来源是从中央银行借入的存款准备金和一定数量的存款余额。银行利用这部分资金发放贷款,支援国家建设。 办理结算:所谓结算,就是把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核算清楚。结算有现金结算和非现金结算两种形式。现金结算是用现金来完成货币收付行为;非现金结算是收付双方通过各自的银行账户用转账办法完成的货币收付行为,即转账结算。我国实行现金管理制度,各企业单位的资金超过规定使用的现金限额,都要通过银行转账,即把付款单位账户上扣去资金数目,记入收款单位的账户,以减少大量使用现金的麻烦。银行还办理挂失、查询、过户、代收水电费、提供家庭金融理财服务等多种业务。【例题3】(06文综全国卷)26银行是现代经济活动的枢纽,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 A商业保险、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 B证券投资、发放贷款和办理结算 C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结算 D信托投资、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评析: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商业银行职能的了解程度。我国商业银行的职能主要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商业保险为保险公司的业务、证券投资、信托投资都为专门的公司经营。正确答案是答案C。答案:C2、在经济往来的结算中使用的信用工具是转账支票、汇票和信用卡 支票:支票是这样一种票据,它由出票人签发,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支票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现金支票可向银行或信用社提取现金。转账支票用于办理同城转账结算。 汇票:汇票是这样一种票据,它由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汇票主要用于外埠结算,分为电汇和信汇两种。 信用卡:信用卡是银行发给资金信用情况较好的公司及有稳定收入的个人,以便利于其购买商品或取得服务的信用凭证。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对持卡者,对收款方式和银行来说都有很多好处,已日渐成为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支付行为。我国各商业银行相继办理了信用卡业务,已发行了“牡丹卡”、“长城卡”、“金穗卡”、“龙卡”、“太平洋卡”等信用卡。【例题4】(2003年河南卷)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信用手段越来越普遍,信用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回答1517题。15.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中,人们购买商品和服务90%采用信用卡等方式结算,而我国这一比率只有20%。信用卡是银行发放的一种( )A.信用凭证B.转账支票C.汇票D.价值尺度评析:本题考查信用卡的知识,属于知识再现型。信用卡是银行发给资金信用情况较好的公司及有稳定收入的个人,以便利其购买商品或取得服务的信用凭证,A项正确。答案:A3、银行的作用 在我国,银行作为信贷中心,转账结算中心和现金出纳中心,是资金活动的中枢神经,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部门,是整个经济活动的总枢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第一,银行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具体地说,银行通过存、放款业务,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通过现金收付和资金划拨活动,促使企业内部产、供、销连成一体,把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连接起来,沟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使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第二,银行能够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国家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主要是通过存、贷款数量大小的变化,信贷资金周转的快慢,现金的投放和回笼的多少,转账结算的数量和方向变动的趋势等信息,把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综合反映出来,从而为领导者的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第三,银行对国民经济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银行通过各项业务可以掌握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经营状况,督促它们正确执行国家金融政策和有关法令法规,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流通,严格遵守财经纪律,搞好经济核算,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并利用贷与不贷、贷多贷少、利率升降等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调整经济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如我国从1996年以来,中央银行连续8次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说明我国已被迫放弃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为缓解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投资和消费上双重活动,以达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这就是银行发挥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作用的表现。而2004年10月又提高存贷款利率。再如,我国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主办银行制度,银企关系稳定了,既提高了银行放贷的安全性,又有利于银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 联系: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原理分析银行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部门,是整个经济活动的总枢纽。4银行的业务和作用之间的关系 (1)吸收存款是银行的第一项基本业务。银行通过吸收存款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从而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2)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为国家掌握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信息,为企业和国家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3)银行通过贷款业务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总之,银行的作用是通过银行业务实现的,银行的作用体现和反映着银行的业务。5、走出认识误区 1)认为“作为市场主体,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没有区别”。 【简析】上述观点不正确。作为市场主体,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它们的性质不同。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它在国务院领导下,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的国家机关,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银行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简而言之,是否以银行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是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根本区别。不同的性质决定了它们的作用和职能的不同,如中央银行不贷不存,商业银行既贷又存。【要练就练经典题】1.(06文综天津卷)渤海升明月,“三北”共潮声。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由城市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回答3335题。35 xx年12月,第一家总行设在天津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渤海银行正式成立,这是国家推动滨海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渤海银行的主要业务是A经营工商业存放款B对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给予拔款C负责货币的投放和回笼D为国家重点项目提供专项资金2.(06政治上海卷)14中间业务是当今世界商业银行竞争的主要领域。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信用活动之外,通过为客户提供服务收取服务费的各种业务。下列属于中间业务的是 A吸收存款 B发放贷款 C转帐结算 D发行人民币3.(xx年文综北京卷第27题)xx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宏观调控答记者问时指出,经济发展慢了不行,那样就业压力就会更大,财政收入会减少,许多应该办的事业就会缺乏资金;经济发展过快也不行,那样经济运行紧张,难以为继。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回答 27. 一般来说,当经济发展过快、物价上涨幅度过大时,政府为抑制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手段是( ) A. 提高存贷款利率,降低税率 B. 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财政支出 C. 扩大货币供应量,提高税率 D. 提高存贷款利率,减少财政支出4.(xx年广东政治试卷第13题)13李某把3万元现金存入国内某商业银行,存期为一年,到期时李某获得540元的税后利息。那么李某利息收入的来源是: A银行发放贷款收取的利息 B国家对储户的奖励C银行利润 D银行的存款准备金5.(2004年江苏卷)14我国商业银行有三大基本业务。除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外,另一项基本业务是(D) A. 制定货币政策 B经理国库C经营国家外汇储备 D办理结算6.(2004上海卷)23.国务院决定注资450亿美元国家外汇贮备,对两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使其成为现代金融企业,说明 (A)A股份制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B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C商业银行是现代银行体系的核心 D商业银行是政府管理金融市场的机构7.(2002年广东题)从1998年开始,我国连续四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债发行总规模达5100亿元人民币。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目的在于A扩大内需,剌激经济增长B.扩大商品进口的数量与规模 C扩大商品出口的数量与规模D.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融通. (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1、信用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含义1)信用是指不同的主体之间在经济、社会交往中的诚实与信任。经济意义上的信用是指以信任为基础,以按期偿还为条件的交易关系和价值转移方式,包括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和消费信用。信用的基本概念:信用是债权人(授信人)和债务人(受信人)对资金、商品或服务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让渡。2)社会信用体系是保证经济良好运行的社会机制。社会信用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信用体系包括了与信用交易有关的四个主要环节和方面的制度安排:一是信用的投放,二是信用风险的管理和分散,三是信用信息的服务,四是对失信行为的惩戒。狭义的社会信用体系主要是指与上述第三类活动,即信用信息服务活动有关的体制框架和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信用调查活动,亦即习惯上所称的“征信活动”,另一类是信用评级活动。相应地,从事信用信息服务的机构也大体上分为两大类,即征信机构和评级机构。从国际经验来看,建立完善的信用信息服务体系是改善社会信用状况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信用信息服务体系是最为滞后和缺失的,是导致当前我国信用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是最需加强的环节。社会信用体系覆盖面广泛,从信用内容看,有企业信用或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或金融信用、个人信用或消费信用等,从体系种类看,有信用报告体系或征信体系、信用评估体系、信用担保体系等。信用关系是信用主体反复交往中维系长期利益的行为准则。因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几乎涉及所有的信用主体,需吸收他们积极参与。2、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它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以解决市场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为目的,使守信者受到鼓励,失信者付出代价,保证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与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实现优化配置起着积极作用。但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存在着固有的缺陷,诚信缺失是其中一个方面。这正是市场自发性的表现。因此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第一,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项重要的制度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没有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就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第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新形势、扩大对外开放的迫切需要。 只有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信用体系,才能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对外开放的健康发展。第三,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信用的缺失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降低交易效率,阻滞了市场体系的健康成长,成为制约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配置资源作用的障碍。 由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领域违法犯罪现象还相当严重。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偷税漏税、走私骗汇屡禁不止,商业欺诈、逃废债务现象严重,财务失真、假账假票、违反财经纪律比较普遍,建筑工程招投标弄虚作假、权钱交易滋长蔓延,非法经营问题突出,地区封锁、部门行业垄断在不少地方存在,等等。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令人触目惊心,不仅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而且败坏了国家信誉和改革开放形象,严重影响到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究其原因,一个根本问题是社会信用缺失,失信者得不到严惩,风险成本很小而获利巨大;守信者得不到鼓励,依法经营反而无利可图。第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是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条件。第五、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采用市场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人”和“社会的人”的有效途径,是形成全社会约束机制的必然选择。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也是一项基本的道德建设,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础。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一个社会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基本的道德要求。社会信用体系是建立在人人诚实守信的道德基础之上的,没有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支撑,不可能建立起市场经济的信用体系。因此,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正是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结合,在完善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明,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加快实现整个社会现代化。社会主义信用体系,体现了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的特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完备的法律是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有效补充和保障,用法律促进道德上的自律,防范和惩治产权主体的不正当行为,才能保障社会信用制度在促进市场经济有序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建立健全一套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惯例接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信用体系。 3、怎样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政府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在全社会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加强法制建设,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净化信用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取信于民。企业要在市场交易中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平等竞争;要树立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观念, 注重产品质量,树立品牌意识,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加强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提高经营者的职业道德素质。个人应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提高诚信素质。每个人树立诚信的道德观念,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言必信、行必果。加快社会信用中介机构的建设,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保护信用好的企业和个人,让信用不好的企业和个人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重塑社会信用形象。4、根据经济常识知识点理解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动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对此作如下理解:(1)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诚实信用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维护良好的市场交易秩序。这是遵循市场动作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2)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价格欺诈行为会使价格严重背离价值,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 (3)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保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4)在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集体主义的关系上,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生产与经营中,必须遵守社会规范,不得损害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 (5)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法律法规亟需完善;信息来源“诸侯割据”;总体规划不足。 第十二讲 我国的银行一、备考指导1高考考点:(1)银行的产生(2)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3)银行的业务和作用2学科内知识渗透1与经济常识其他单元的渗透(1)用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分析:银行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2)用货币流通规律的知识分析:银行利率的变化及其作用,银行利率对缓和通货膨胀和治理通货紧缩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公民储蓄的作用。(3)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商业保险的作用及与社会保险的关系。2与哲学常识的渗透(1)电子货币等银行交易工具的发展体现了联系的条件性。(2)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分析:公民个人储蓄存款可以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3与政治常识的渗透(1)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它在国务院的领导下,是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2)用国家职能的知识分析:银行的作用。3命题趋势重点掌握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银行的作用,国家调整利息的作用、信用卡的特点和作用。从高考涉及本讲知识的题型看,文综试卷中多以客观题形式出现,题目大多比较直观,能力要求不高;单科试卷则考点的考查率和复现率比较高,试题形式既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能力要求也比较全面。 应特别提醒的是,高考在本单元的考查仍然会以客观题为主,甚至可能单独考查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结合热点问题的主观性试题单独命题的可能性不大,更多地将在综合题中出现。因此,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夯实基础,对热点问题结合教材知识多角度把握。二、知识网络三考点全析(一)银行的产生1、金融和金融业,银行是主要的金融机构金融指资金的融通,金融机构是指资金融通的中介机构,银行是主要的金融机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2、银行的产生: 银行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代银行是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业务上看,银行出现的主要标志是:当货币兑换业发展到兼营货币保管、收付、结算、放款等业务时,货币兑换业就发展为银行业了。从银行产生过程看,银行主要是经营存款、放款、汇兑等业务。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一方面充当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中介,另一方面充当支付中介,总之,银行起信用中介作用。【例题1】(2001年全国第24题)24、随着个人住房、汽车、助学、耐用消费品贷款等消费信贷项目的开办,越来越多的个人与银行建立了信贷关系。这说明A、信用是商品的暂时转让B、信用是货币的暂时转让C、货币已成为消费的中介D、银行充当了信用物中介评析:本题以信贷消费这一热点问题为背景,在知识方面主要考查考生对银行信用中介业务的掌握,能力要求是识记、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正确解答此题,关键是准确把握材料的主旨即银行在信贷消费中的作用。比较四个题肢,A、B两项对“信用”这一概念的表述不够准确,也不符合题意,不能入选;C项的内容与题干的指向性明显不符,故应选D项。答案:D3、银行的含义: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 银行是资金融通的中介机构,也是主要金融机构。银行和货币经营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银行源于货币经营业;货币经营业是近代资本主义银行的先躯,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也不同于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们在业务、作用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 银行的主要业务是经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表明银行的信用中介作用。 银行是合法组织,银行所经营的业务,银行的信用中介作用必须是依法进行的。银行所进行的活动必须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障。课堂演练从业务上看,“银行出现的主要标志是货币经营业的产生”,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简析】上述观点是错误的。因为银行的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出现了货币兑换业和兑换商;第二个阶段是兑换商不仅兑换货币,而且增加保管和收付业务即由兑换业演变成货币经营业,第三阶段发展到兼营货币保管,收付、结算、放款等业务。当货币兑换业发展到兼营货币保管、收付、结算、放款等业务时,银行就出现了。由此可见,从业务上看,银行出现的主要标志是兼营放贷业务。(二)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1、银行的分类 按照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划分,我国现阶段的银行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三类。2、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主要职能(1)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它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国家机关,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这说明中国人民银行兼有“国家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 作为国家机关,中国人民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部级机关,是我国国家机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人民银行又不同于一般的政府机关:一是它要办理以政府、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对象的银行业务,有经营收入、有利润,因而要实施经济核算,这是其他政府部门所不具有的特性。二是它在管理上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进行间接调控,是一种经济性质的管理,与其他政府部门(主要是行政管理部门)有区别。 作为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要经营银行业务,但它与一般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不同,它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与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争利;它不经营一般银行业务,而是以政府及金融机构为业务对象;它处于超脱的地位,以“最后贷款者”和“信用管理者”的身份,控制和调节全国的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2)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能中国人民银行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它的双重职能:作为中央银行的职能;作为政府金融管理机关的职能。 第一具有一般中央银行的职能: 作为发行银行,它集中了我国的货币发行权,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发行人民币,以调节货币流通,保持货币的稳定。作为银行的银行,它不具体办理对工商企业的信用业务,只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支持、组织和管理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作为政府的银行,它代理国库,是政府的总会计和总出纳;代理国家进行黄金、外汇的储备和交易;直接对政府贷款,以解决财政临时性的资金周转困难和弥补财政赤字;代表政府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第二具有政府金融管理机关的职能,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具体职责: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等。中央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领导力量。它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经理国库;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的职能。知识拓展什么是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金融系统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的措施的总和。 政府运用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息率,以保障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和经济的稳定增长。货币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在总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出现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应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放松银根,扩大货币发行量、降低法定准备率、降低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等。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时,中央银行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缩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总需求的膨胀势头。具体做法有:提高法定准备率、提高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抛售政府的债券等。 一般说来,国家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宏观调控,以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联系: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分析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xx年我国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必要性:是促进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需要。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运用货币信贷杠杆,调节社会信用需求,促进投资、消费和出口,扭转或防止出现通货紧缩,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是继续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和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需要。这对国际收支平衡、社会稳定和公众信心,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是保证金融安全平稳运行的需要。是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需要。 联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要求,是国家实施职能的具体体现,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从经济常识上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例题2】(06文综全国卷I)27、在现代经济中,银行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选项属于中央银行职能的A管理固定资产投资和货款B经营外汇信贷业务C执行国家政策性专项贷款 D经理国库、发行贷币评析:本题考查中央银行的职能,属于考查知识的再现,识记型题型。A属于中国建设银行的主要业务,B属于中国银行的主要业务,C为政策性银行的职能。故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