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47007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I)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1、眼睛是人的主要观察工具,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 5毫米的微小物体。2、(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放大镜的作用有放大 、聚光、成像。3、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4、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 中。5、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边缘较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6、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7、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8、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体放大倍数最大。 9、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凸透镜)。公安人员、农业科技人员、考古工作者、仪器修理工等都会用到放大镜10、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11、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12、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的。在13世界,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13、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放大倍数越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越大),看到的范围(越小)。14、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口器)、(触角)、(翅膀)等特殊的构造。15、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几个叠加)在一起可以放得更大。16、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就是一个简易显微镜,它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大)。17、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18、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19、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苍蝇的脚上有(绒毛)。20、在放大镜下观察,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蚜虫卡片:蚜虫的大小如(针眼);颜色:(黄色);食物:(植物嫩枝上的汁液);进食的样子:全身蠕动,嘴顶着叶子。21、(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22、(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23、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口器)、(触角)、(翅膀)等特殊的构造。会画昆虫的各种触角。24、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25、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6、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它们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27、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28、(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29、(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30、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31、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常见的有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眼虫、团藻等。它们也是有(细胞)构成。32、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33、(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 ,能繁殖等。34、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35、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 ;(2)克隆生物 ;(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 ;(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36、苍蝇的眼有复眼组成,期中每个小眼犹如一面凸透镜。37、每种昆虫触角的形状都是不同的,蝗虫的触角是丝状;蚂蚁的触角是膝状;蝴蝶的触角是棒状;雄蛾的触角是羽毛状;天牛的触角是鞭状。38、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草蛉)和它的幼虫都是(蚜虫)的天敌。39、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发生 折射 而弯曲,而人认为从物体反射的光是直线传播的,所以通过凸透镜看物体会感觉物体被放大。40、小明通过实验发现,把实验包里的放大镜平贴在书上可以看到6个字;将放大镜抬高以后,最少能清晰地看到2个字。说明这个放大镜能放大3倍。41、通过倍数大的放大镜观察物体,比通过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大,看到的范围小。42、通过放大镜看到的面积或地域叫做透镜的视野。43、我们在 10倍 的放大镜下可以看清楚蚜虫的肢体。 44、触角是昆虫主要的感觉器官,有感触物体、嗅到气体、平衡身体的功能。45、昆虫的眼分为单眼和复眼。复眼是由许多小眼组成。46、放大镜之所以能放大,是因为放大镜的镜片是凸透镜。47、昆虫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有一对 触角 ,胸部有( 3 )对足。 48、我们身边不仅有精彩纷呈的昆虫世界,还有一个种类繁多的物质世界。49、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等物质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被成为晶体。50、晶体往往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常见的晶体有立方体、金字塔、针状等形状。51、11、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记忆)5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体)。53、晶体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等,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记忆) 54、不同物质的颗粒,形状大小不一样。55、雪花晶体的形状是(六边形)。食盐和白糖都是 (立方体状) 的颗粒,味精是(柱状)的颗粒。56、将溶液风干或加热,使其水分蒸发,可使物质重新析出,得到的是这种溶液的 晶体 。57、制造晶体的方法有(减少水份)和(降低温度)两种。我们在课堂上利用(蒸发)来减少水分。 5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就是一个简易显微镜,它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大)。59、显微镜可以看到绿茸茸的青苔简直就像是一片丛林。60、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迄今为止,最新进的显微镜就是 电子显微镜 和 扫描隧道显微镜。61、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62、第一个看到血液在毛细血管中流动的是列文虎克。63、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1)、准备两个放大镜; (2)、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3)、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 (4)、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64、简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两个(凸透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即目镜倍数 物镜倍数。 如果一台显微镜的目镜上标有12,物镜上标有40,这台显微镜能把物体放大480倍。65、科学家一般选择电子显微镜来观察SARS病毒、大肠杆菌等。66、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67、观察显微镜下的标本时,移动在拨片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68、细胞是1663年被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的。69、洋葱表皮有一个个比较规则的多边形组成。洋葱表皮上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洋葱表皮细胞上还有小黑点和大液泡。70、显微镜有两个凸透镜组成,对着物体的叫物镜;对着人的叫目镜。71、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72、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功能。7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74、叶细胞中有 叶绿体 ,每平方毫米的蓖麻叶中叶绿体的数目多达 几十万 个。叶绿体是植物进行 (光合作用) 的基本场所。75、叶表皮中的 气孔 是植物呼吸的重要部分,是植物体与环境之间的(门户)。76、19世界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77、生物的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体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78、血液中的 红细胞 好像运输兵,专门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 是我们身体中的保卫战士。79、我们之所以长得像自己的父亲,这也是 细胞的遗传作用。80、地球上的生物千姿百态,各式各样,每种生物的大小、外形和其他性状也是有各自的 细胞 所决定的的。81、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常见的有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眼虫、团藻等。82、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83、微生物是(生物) ,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84、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85、长久不换水的鱼缸中的水变绿了,是水中的(绿藻大量)繁殖造成的。86、鱼缸、池塘、溪沟 的水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是采集微生物的 重要场所。87、列文虎克在雨水、河水、井水 中都找到了微生物。88、制作生物标本的步骤: (1)、擦: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2)、滴:在一个干净的载玻片中间滴一滴清水;(3)、取:用镊子撕取一小片洋葱鳞片叶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4)、盖: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注意不要产生气泡;(5)、染: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6)、再用吸水纸将多余染液吸干净,临时玻片标本制作成功。89、被誉为世界水稻之父是(中国)的(袁隆平)。(英国)人完成了世界第一只克隆羊, 它的名字叫(多莉)。90、(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91、(酵母菌)它可以分解面粉里的糖类,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加热时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使馒头、面包内部疏松多孔。92、(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93、没有放大镜和显微镜之前,人们利用(五官)探知世界,能观察到的最小动物就是(蚂蚁)等昆虫。 94、(巴斯德)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95、 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96、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200万倍,大肠杆菌和SARS病毒可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97、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制作酒、醋、泡菜、腐乳、酸奶等风味独特的食品。 98、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就将成为(垃圾)的世界。99、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四个基本过程:P13页。100、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1)、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3)、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4)、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 (5)、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6)、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7)、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101、下面的图片是显微镜下的洋葱表皮细胞,请你说一说你的发现。 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 是洋葱的表皮细胞。它们像长方形的格子。102、用流程图表示观察工具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肉眼) (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小昆虫)(晶体,器官)(细胞,细菌)(病毒,原子) 103、关于细胞你知道些什么?答:细胞是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有膜包围的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结构,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04、生命体都是由什么组成?答: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105、细胞对于生命体有什么意义?(的作用是什么?)答: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功能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生物细胞不仅形态多种多样,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106、叶表皮中的气孔和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 呼吸、 (光合作用) 的重要部分。107、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起着(保护和分泌)的功能。108、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还看到了(细胞)。放大倍数最大的显微镜是(扫描隧道显微镜)。109、300多年来人们已经发现和命名的微生物有(10万)种之多。110、(气孔)是植物表皮上的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开孔。111、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所有的细胞都是由(细胞核)构成的。112、微生物是指(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113、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从而使千万人免受肺炎等疾病的侵染致死。114、(巴斯德)发现传染病是由于微生物造成和传播的,他发明了(巴士消毒液),广泛应用于(奶制品)和(酿酒业)。115、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伴我们生产食物,如(酵母菌)。116、在近代医学中,使用广泛的抗生素(青霉素)就是利用微生物技术研制出来的。117、世界上第一只克隆动物是(羊)。诞生于1996年7月5日。118、微生物还能分解和除掉(垃圾)中的有害物。119、: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有哪些?答: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有:(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 ;(2)克隆生物 ;(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 ;(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120、草蛉和它的幼虫是怎样吃蚜虫的?答:草蛉的幼虫用嘴前面的一对“镰刀”抓住一只蚜虫,然后刺入蚜虫体内,吸它的体液,20多秒钟就把蚜虫吸食得只剩一只空壳。121、晶体是怎样形成的?答:自然界中有的晶体是从溶液中诞生,如海水蒸发得到盐的晶体;有的晶体是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的矿物晶体。122、为什么晶体也是鉴别矿物质的依据?答:因为各种物质的晶体具有 基本一致 的形状,所以晶体也是鉴别矿物质的依据。123、细胞对生命体有什么意义?答: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124、生命体都是由什么组成的?答:生命体都是有细胞组成。125、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答: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126、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什么?答: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是: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127、红细胞的作用是什么?答:红细胞的作用是专门负责运输吸入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 。128、白细胞的作用有哪些?答:和病菌、细菌作战,保护我们的健康。129、绿色植物的细胞有哪些作用?答:色植物的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同时释放氧气,净化空气。130、名词解释:(1)、晶体: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等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这样的固体物质叫晶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