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练习册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46623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练习册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秋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练习册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秋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练习册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次大冰期,分别为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读图,完成12题。图L2411与地质时期气温反复变化无关的因素是()A太阳活动 B人类活动C下垫面 D大气环流2有关冰期与间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冰期雪线下降B间冰期海平面降低C间冰期物种锐减D大冰期全球自然带向两极方向移动2009年,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图L242表示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读图完成34题。图L2423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4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A各地供作物生长的时间缩短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图L243为19512002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读图回答56 题。图L243519512002年,我国()A各地都增温B增温幅度自东向西递增C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年增温可达0.8D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可达46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A西北、华北、东北地区 B西北、华北、西南地区C西北、华北、华东地区 D西北、华北、华南地区气候变暖背景下,若降水量的增加超过蒸发量的增加,表明气候趋于暖湿;反之,则趋于暖干。读我国西北气候从暖干向暖湿转型范围和程度示意图(图L244),完成78题。图L2447据图可知()A该地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增B天山及其以北显著趋于暖湿C伊宁增加的蒸发量小于兰州D陕西降水量趋于减少8图中气候转型区未来环境要素变化最不可信的是()A冰川退缩将会停止 B洪涝灾害将会变严重C湖泊水位将会上升 D沙尘暴日数将会减少9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B高山冰川将改变规模,有些地方出现冰川减少和退缩现象C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减少D气候变暖,会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身体活力增强碳排放是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图L245反映了19952005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的变动趋势。读图完成1011题。图L24510以下有关19952005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1995年以来持续向南移动B总体有向西南移动的趋势C1998年以后移动速度较快D1998年至2000年有西移趋势1119952005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变动的原因可能是()A西部大开发使西部的能源消费增加B振兴东北使东北能源消费增加C沿海地区人均碳排放增长幅度加大D西部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德国气象局2011年7月26日在柏林发布报告说,根据目前的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到2050年,全球夏半年将更干燥,冬半年更潮湿多雨,极端天气现象将更多。随着全球气候继续变暖,预计德国2100年的气温将比目前气温高24。材料二可怕的全球变暖(图L246)图L246(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全球变暖将给大洋洲带来的严重后果及其原因。(3)简要回答全球变暖对全球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4)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提倡“低碳经济”,请简要分析“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及可采取的措施。13下表为我国西南某省(区、市)19602000年各气候带面积数据统计(单位:103平方千米),图L247为19602000年该省(区、市)气候带面积变化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年份北温带中温带南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北热带1960年23.237.9667.8966.8975.1963.727.841970年22.3938.2269.6568.7474.8262.486.441980年22.3637.9867.8267.6474.7664.417.771990年23.0238.4965.0164.3573.4367.0311.342000年21.5834.0959.2164.2176.5472.2114.91图L247(1)归纳该省(区、市)气候的主要特点,说明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2)描述该省(区、市)热带面积自1960年至2000年的数量变化特点,分析推测自1970年至2000年其热带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3)该省(区、市)的气候演变趋势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是否一致?这种气候演变可能引起当地农业生产的哪些变化?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1B 解析 读图可知,地质时期为距今1万年以前的时期,当时人类活动极少,故B正确。2A 解析 冰期到来时,气温降低,融雪量减少,雪线下降,故A项正确;间冰期到来时,气候温暖,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自然带向两极移动,物种增加,B、C、D项错误。3D 解析 通过对图示信息的观察可知,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波动上升。气温降幅小于升幅,A项错误;气温有的年份上升,有的年份下降,因此B项错误。气温变化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约为2.1 ,C项不符合题意。4C 解析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故C项正确。气温升高会使供作物生长的时间变长,A项错误;气温升高会使作物种植结构发生变化,如果发生低温冻害,损失将增大,B项错误;气温升高,蒸发增强,会使天然湿地面积减小,D项错误。5D 解析 本题组所给图为19512002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黑点大小代表气温增温速率大小。解题关键是将考查的问题落到图上,并加以分析和判断。青藏地区的北部没有增温符号的分布,并且长江流域增温为负值,因此我国各地都增温的说法不正确,A项错误;增温幅度主要看黑点半径的大小,读图可知南方增温小,北方增温大,故B项错误;求增温幅度最值要注意图例单位。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年增温值等于所给图标对应数值除以10,可达0.08,故C项错误;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等于所给图标数值乘以5(因为插图表示的是从1951至2002大致50年气温增加的幅度),可达4,故D项正确。6A 解析 先根据图例找出增温最大的几个地方即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表现在图中是黑点半径最大的区域。结合插图可知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增温最快,而华东和华南地区增温较小,A项正确。7B 解析 由图名可知,图示不同转型区反映的仅是本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图示无法表现不同区域降水量或蒸发量的关系,所以A、C、D三项均不正确。而显著转型区应为显著趋于暖湿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在天山及其以北。8A 解析 显著转型区气候显著趋于暖湿。气温升高融雪性洪涝可能增加,B项可信;该地湖泊主要补给形式是冰雪融水,气温升高湖泊水位可能上升,C项可信;气候趋于湿润,沙尘暴日数可能减少,D项可信。气温升高导致冰川退缩的量远超过降水量增加可能会使冰川扩展的量,冰川会继续退缩,A项最不可信。9B 解析 气候变暖导致某些地方森林树种增加,导致另一些地方森林树种减少;农作物产量变化、人体机能变化等与其情况相似。B项表述比较符合实际。10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19952005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总体有向西南移动的趋势。11A 解析 注意移动的方向是西南。12(1)自然原因:太阳的异常活动等。人为原因: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度砍伐森林,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2)大洋洲的珊瑚岛将不复存在。原因:全球变暖(海水膨胀),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3)有利影响:使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部分地区有可能会增加农作物产量,如较高纬度地区。不利影响:使蒸发量增加而加重干旱缺水程度,使部分地区农业减产,如较低纬度地区。(4)意义: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等。 可采取的措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或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或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防止森林火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提高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或减少浪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13(1)气候类型多样,以亚热带气候为主。原因:该省(区、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纬度较低,面积广大,南北跨度大,地形复杂。(2)特点:1960年至1970年,该省(区、市)热带面积变小;1970年至2000年,其热带面积变大。趋势:其热带地区的范围主要是向高纬和高海拔的地区扩展。(3)一致。农作物的品种、种植界线,农业种植的结构都会发生变化。 单元测评(二)A1A 解析 白天,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辐射强,气温较高;有云的天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比晴朗白天时低些。夜间,多云的天空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气温下降幅度较小,气温较高;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地面气温下降幅度较大,气温较低。2B 解析 红色光最不易被散射,穿透力最强,较醒目。3A 解析 温度高,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温度低,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热力环流。4A 解析 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因此图中箭头a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5B 解析 图中箭头a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箭头b大致由高压指向低压,表示风向,为东北风。6D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北半球的亚洲高压(图中的P天气系统)强盛,北半球为冬季,该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应该是受强冷空气的影响。7A 解析 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正吹东北风,为一年中最凉爽的时期,所以,德干高原处于一年中凉爽的时候的说法是正确的。8C 解析 北半球盛行西风带一般位于35N65N,吹的是西南风。9A 解析 气候类型形成与盛行西风带有关的,一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冬暖夏凉,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二是地中海气候,冬半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10A 解析 根据图中等压线和气流流动情况分析可知,图中虚线是低压槽线,并在低压槽中存在着一个锋面,根据锋面两侧的气流运动情况,可以判断该锋面为暖锋。该图反映的是北半球的低压系统,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m地形成西南风。11D 解析 n地距锋面较近,处在冷气团一侧,位于暖锋锋前,由于暖锋为锋前降水,故n地出现阴雨天气。m地位于暖锋锋后,应为晴朗天气。12B 解析 由图可知,n地经历了一次暖锋过境,过境前n地处在冷气团控制下,气温较低;暖锋过境后,n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13C 14.D 15.D 解析 由于图中所示高压中心气压值在10351040百帕,可知该气压中心只能是亚洲高压,出现在亚欧大陆的冬季。图中有一个冷锋,在它的影响下,我国北方可能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有时会有寒潮,所以此时我国北方可能出现沙尘暴、干旱和寒潮等天气。而泥石流的出现需要有大量降水这一条件,所以最不可能出现。寒潮到来前,农民在农田附近点火,让烟飘到农田上空,可以预防霜冻,其原理主要是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保温作用。16(1)多云 14时 (2)明天到后天,中雨转大雨,气温升高,后天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23。请大家出门时带好雨具。(3)长江 雨带推进到长江流域,在江淮地区徘徊,形成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旱灾 副热带高 伏旱(4)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降水地区分配不均,易引起旱涝灾害17(1) (2)地中海 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3)全年炎热干燥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东南 西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