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1.3《函数的基本性质》教案2课时.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44811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1.3《函数的基本性质》教案2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1.3《函数的基本性质》教案2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1.3《函数的基本性质》教案2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 题:函数的单调性2019-2020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1.3函数的基本性质教案2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从形与数两方面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初步掌握利用函数图象和单调性定义判断、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2通过对函数单调性定义的探究,渗透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 3通过知识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严谨论证的良好思维习惯,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教学重点】 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判断及证明【教学难点】 归纳抽象函数单调性的定义以及根据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讲授,学生探究学习【教学手段】 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课前布置任务:(1) 由于某种原因,xx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间由原定的7月25日推迟到8月8日,请查阅资料说明做出这个决定的主要原因. (2) 通过查阅历史资料研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气温变化情况.课上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到开幕式推迟主要是天气的原因,北京的天气到8月中旬,平均气温、平均降雨量和平均降雨天数等均开始下降,比较适宜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下图是北京市今年8月8日一天24小时内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引导学生识图,捕捉信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观察图形,能得到什么信息?预案:(1)当天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以及何时达到;(2)在某时刻的温度;(3)某些时段温度升高,某些时段温度降低.在生活中,我们关心很多数据的变化规律,了解这些数据的变化规律,对我们的生活是很有帮助的问题:还能举出生活中其他的数据变化情况吗?预案:水位高低、燃油价格、股票价格等归纳:用函数观点看,其实就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函数值是变大还是变小设计意图由生活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兴趣二、归纳探索,形成概念对于自变量变化时,函数值是变大还是变小,初中同学们就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没有严格的定义,今天我们的任务首先就是建立函数单调性的严格定义.1借助图象,直观感知问题1:分别作出函数的图象,并且观察自变量变化时,函数值有什么变化规律?预案:(1)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 y随x的增大而增大;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 y随x的增大而减小(2)函数在上 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上y随x的增大而减小(3)函数在上 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上y随x的增大而减小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描述 (增函数、减函数)同时明确函数的单调性是对定义域内某个区间而言的,是函数的局部性质问题2: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增函数、减函数?预案:如果函数在某个区间上随自变量x的增大,y也越来越大,我们说函数在该区间上为增函数;如果函数在某个区间上随自变量x的增大,y越来越小,我们说函数在该区间上为减函数教师指出:这种认识是从图象的角度得到的,是对函数单调性的直观,描述性的认识设计意图从图象直观感知函数单调性,完成对函数单调性的第一次认识2探究规律,理性认识问题1:下图是函数的图象,能说出这个函数分别在哪个区间为增函数和减函数吗?学生的困难是难以确定分界点的确切位置通过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用函数图象判断函数单调性虽然比较直观,但有时不够精确,需要结合解析式进行严密化、精确化的研究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到用数量大小关系严格表述函数单调性的必要性问题2:如何从解析式的角度说明在为增函数?预案: (1) 在给定区间内取两个数,例如1和2,因为1222,所以在为增函数(2) 仿(1),取很多组验证均满足,所以在为增函数(3) 任取,因为,即,所以在为增函数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引导学生分别用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进行辨析,使学生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自变量不可能被穷举,从而引导学生在给定的区间内任意取两个自变量设计意图把对单调性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完成对概念的第二次认识事实上也给出了证明单调性的方法,为证明单调性做好铺垫.3抽象思维,形成概念问题:你能用准确的数学符号语言表述出增函数的定义吗?师生共同探究,得出增函数严格的定义,然后学生类比得出减函数的定义(1)板书定义(2)巩固概念判断题:若函数若函数在区间和(2,3)上均为增函数,则函数在区间(1,3)上为增函数因为函数在区间上都是减函数,所以在上是减函数.通过判断题,强调三点:单调性是对定义域内某个区间而言的,离开了定义域和相应区间就谈不上单调性对于某个具体函数的单调区间,可以是整个定义域(如一次函数),可以是定义域内某个区间(如二次函数),也可以根本不单调(如常函数)函数在定义域内的两个区间A,B上都是增(或减)函数,一般不能认为函数在上是增(或减)函数思考:如何说明一个函数在某个区间上不是单调函数?设计意图让学生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归纳出单调性的定义,通过对判断题的辨析,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完成对概念的第三次认识.三、掌握证法,适当延展例 证明函数在上是增函数1分析解决问题 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证明:任取, 设元求差 变形,断号即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定论2归纳解题步骤引导学生归纳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设元、作差、变形、断号、定论练习:证明函数在上是增函数问题:要证明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除了用定义来证,如果可以证得对任意的,且有可以吗?引导学生分析这种叙述与定义的等价性让学生尝试用这种等价形式证明函数在上是增函数设计意图初步掌握根据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和步骤等价形式进一步发展可以得到导数法,为用导数方法研究函数单调性埋下伏笔四、归纳小结,提高认识学生交流在本节课学习中的体会、收获,交流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小结1小结(1) 概念探究过程:直观到抽象、特殊到一般、感性到理性(2) 证明方法和步骤:设元、作差、变形、断号、定论(3) 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类比等2作业书面作业:课本第60页 习题2.3 第4,5,6题课后探究:(1) 证明: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对任意的,且有 (2) 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并结合描点法画出函数的草图函数的单调性说课稿北京景山学校 许云尧一、 教学内容的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首先,从单调性知识本身来讲.学生对于函数单调性的学习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初中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基础上对增减性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是在高一进一步学习函数单调性的严格定义,从数和形两个方面理解单调性的概念;第三阶段则是在高三利用导数为工具研究函数的单调性.高一单调性的学习,既是初中学习的延续和深化,又为高三的学习奠定基础其次,从函数角度来讲. 函数的单调性是学生学习函数概念后学习的第一个函数性质,也是第一个用数学符号语言来刻画的概念.函数的单调性与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一样,都是研究自变量变化时,函数值的变化规律;学生对于这些概念的认识,都经历了直观感受、文字描述和严格定义三个阶段,即都从图象观察,以函数解析式为依据,经历用符号语言刻画图形语言,用定量分析解释定性结果的过程.因此,函数单调性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函数的其它性质提供了方法依据.最后,从学科角度来讲.函数的单调性是学习不等式、极限、导数等其它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常用工具,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素材.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函数的单调性,学生的认知困难主要在两个方面:首先,要求用准确的数学符号语言去刻画图象的上升与下降,把对单调性直观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这种由形到数的翻译,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变对高一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其次,单调性的证明是学生在函数学习中首次接触到的代数论证内容,而学生在代数方面的推理论证能力是比较薄弱的.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教学大纲对单调性的教学要求,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判断、证明函数的单调性;难点是引导学生归纳并抽象出函数单调性的定义以及根据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二、 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教学大纲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三个方面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生能从形与数两方面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初步掌握利用函数图象和单调性定义判断、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2通过对函数单调性定义的探究,渗透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方法,培养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提高推理论证能力 3通过知识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严谨论证的良好思维习惯;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三、 教学方法的选择1教学方法本节课是函数单调性的起始课,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采取教师启发讲授,学生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提供的线索,安排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展示相应的数学思维过程,使学生有机会经历数学概念抽象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思维活动,深入探究,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最终形成概念,获得方法,培养能力.2教学手段 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投影和计算机来辅助教学目的是充分发挥其快捷、生动、形象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直观感性的材料,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四、 教学过程的设计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阶段: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归纳探索,形成概念;掌握证法,适当延展;归纳小结,提高认识.具体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概念的形成主要依靠对感性材料的抽象概括,只有学生对学习对象有了丰富具体经验以后,才能使学生对学习对象进行主动的、充分的理解,因此在本阶段的教学中,我从具体材料有关奥运会天气的例子出发,而不是从抽象语言入手来引入函数的单调性.使学生体会到研究函数单调性的必要性,明确本课我们要研究和学习的课题,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在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两个任务:(1) 由于某种原因,xx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间由原定的7月25日推迟到8月8日,请查阅资料说明做出这个决定的主要原因. 课上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到开幕式推迟主要是天气的原因,北京的天气到8月中旬,平均气温、平均降雨量和平均降雨天数等均开始下降,比较适宜大型国际体育赛事.(2) 通过查阅历史资料研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气温变化情况.课上我引导学生观察2006年8月8日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引导学生体会在某些时段温度升高,某些时段温度降低.然后,我指出生活中我们关心很多数据的变化,并让学生举出一些实际例子(如燃油价格等). 随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所有这些数据的变化,用函数观点看,其实就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函数值是变大还是变小 (二)归纳探索,形成概念在本阶段的教学中,为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概念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经历观察、归纳、抽象的探究过程,加深对函数单调性的本质的认识,我设计了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分别完成对单调性定义的三次认识.1借助图象,直观感知本环节的教学主要是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即从学生熟悉的常见函数的图象出发,直观感知函数的单调性,完成对函数单调性定义的第一次认识.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我主要设计了两个问题:问题1:分别作出函数的图象,并且观察自变量变化时,函数值有什么变化规律?在学生画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图象,获得信息:第一个图象从左向右逐渐上升,y随x的增大而增大;第二个图象从左向右逐渐下降,y随x的增大而减小.然后让学生明确,对于自变量变化时,函数值具有这两种变化规律的函数,我们分别称为增函数和减函数.而后两个函数图象的上升与下降要分段说明,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函数的单调性是对定义域内某个区间而言的,是函数的局部性质对于概念教学,若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概念的相关属性,则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概念,因此我设计了问题2.问题2:能否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增函数、减函数?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增函数的定义:如果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图象从左向右逐渐上升,或者如果函数在某个区间上随自变量x的增大,y也越来越大,我们说函数在该区间上为增函数然后让学生类比描述减函数的定义.至此,学生对函数单调性就有了一个直观、描述性的认识2探究规律,理性认识在此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问题,通过对两个问题的研究、交流、讨论,将函数的单调性研究从研究函数图象过渡到研究函数的解析式,使学生对单调性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使学生完成对概念的第二次认识问题1:右图是函数的图象,能说出这个函数分别在哪个区间为增函数和减函数吗?对于问题1,学生的困难是难以确定分界点的确切位置通过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用函数图象判断函数单调性虽然比较直观,但有时不够精确,需要结合解析式进行严密化、精确化的研究,使学生体会到用数量大小关系严格表述函数单调性的必要性,从而将函数的单调性研究从研究函数图象过渡到研究函数的解析式.问题2:如何从解析式的角度说明在上为增函数?在前边的铺垫下,问题2是形成单调性概念的关键.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先分组探究,然后全班交流,相互补充,并及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反馈,评价,对普遍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辨析中达成共识.对于问题2,学生错误的回答主要有两种: (1)在给定区间内取两个数,例如1和2,因为,所以在上为增函数(2)仿(1),取很多组验证均满足,所以在上为增函数对于这两种错误,我鼓励学生分别用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进行辨析.引导学生明确问题的根源是两个自变量不可能被穷举.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给定的区间内任意取两个自变量,然后求差比较函数值的大小,从而得到正确的回答: 任意取,有,即,所以在为增函数这种回答既揭示了单调性的本质,也让学生领悟到两点:(1)两自变量的取值具有任意性;(2)求差比较它们函数值的大小.事实上,这种回答也给出了证明单调性的方法,为后续用定义证明其他函数的单调性做好铺垫,降低难度.至此,学生对函数单调性有了理性的认识.3抽象思维,形成概念本环节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抽象出函数单调性的定义,使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完成对概念的第三次认识.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严格的数学符号语言归纳、抽象增函数的定义,并让学生类比得到减函数的定义.然后我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有关单调性的概念,对定义中关键的地方进行强调.同时我设计了一组判断题:判断题:若函数满足f(2)f(3),则函数在2,3上为增函数.若函数在和(2,3)上均为增函数,则函数在(1,3)上为增函数因为函数在上都是减函数,所以在上是减函数.通过对判断题的讨论,强调三点:单调性是对定义域内某个区间而言的,离开了定义域和相应区间就谈不上单调性有的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单调(如一次函数),有的函数只在定义域内的某些区间单调(如二次函数),有的函数根本没有单调区间(如常函数)函数在定义域内的两个区间A,B上都是增(或减)函数,一般不能认为函数在上是增(或减)函数从而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完成本阶段的教学.(三)掌握证法,适当延展本阶段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对例题和练习的思考交流、分析讲解以及反思小结,使学生初步掌握根据单调性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探究定义的等价形式,对证明方法做适当延展.例 证明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在引入导数后,用定义证明单调性的作用已经有所降低,我选择一个较难的例子,主要是考虑让学生对证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证明过程的教学分为三个环节:难点突破、详细板书、归纳步骤.1难点突破对于函数单调性的证明,由于前边有对函数在上为增函数的研究作铺垫, 大部分学生能完成取值和求差两个步骤:证明:任取, ,因此学生的难点主要是两个函数值求差后的变形方向以及变形的程度.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变形,不敢动笔;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在变形不彻底,理由不充分的情形下就下结论.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回顾函数在上为增函数的说明过程,明确变形的主要思路是因式分解.然后我引导学生从已有的认知出发,考虑分组分解法,即把形式相同的项分在一起,变形后容易找到公因式,提取后即可考虑判断符号.2详细板书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我对证明过程进行规范、完整的板书,引导学生注意证明过程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证明:任取, 设元 求差 变形.由得 断号又由,得于是即.所以,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定论3归纳步骤在板书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归纳利用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和步骤(设元,求差,变形,断号,定论).通过对证明过程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每一步的必要性和目的,特别是第三步,让学生明确变形的方法以及变形的程度,帮助学生掌握方法,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为了巩固用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强化解题步骤,形成并提高解题能力,我设计了课堂练习:证明:函数在上是增函数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和有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考虑到我校学生数学基础较好,思维较为活跃的特点,为了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并对判断单调性的方法做适当延展,我设计了下面的问题.问题:除了用定义外,如果证得对任意的,且,有,能断定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吗?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分析这种叙述与定义的等价性然后,让学生尝试用这种定义等价形式证明之前的课堂练习.这种方法进一步发展可以得到导数法,为今后用导数方法研究函数单调性埋下伏笔(四)归纳小结,提高认识本阶段通过学习小结进行课堂教学的反馈,组织和指导学生归纳知识、技能、方法的一般规律,深化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1学习小结在知识层面上,引导学生回顾函数单调性定义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对单调性概念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有清晰的认识,体会到数学概念形成的主要三个阶段:直观感受、文字描述和严格定义.在方法层面上,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判断,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和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回顾知识探究过程中用到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如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类比等,重点强调用符号语言来刻画图形语言,用定量分析来解释定性结果;同时对学习过程作必要的反思,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2布置作业在布置书面作业的同时,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我设计了探究作业供学有余力的同学课后完成.(1) 证明:函数在上是增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对任意的,且有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而且这种方法进一步发展同样也可以得到导数法 (2) 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并结合描点法画出函数的草图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到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可以简化函数图象的绘制过程,体会由数到形的研究方法和引入单调性定义的必要性,加深对数形结合的认识1.3.2函数的奇偶性(第一课时)课前预习【知识情景】“对称”是大自然固有的、天然的一种美,也是人类在创造和谐社会中积极打造的一种美,这种“对称美”在数学中有大量的存在,这就奠定了本节所要学习的“函数的奇偶性”的基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然后完成下面的任务.【知识梳理】1. 奇偶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对于函数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都有,那么就叫做偶函数对于函数的定义域的任意一个,都有,那么就叫做奇函数思考:判断函数的奇偶性解析: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因为它的定义域关于原点不对称温馨提示:定义中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说明: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而非同单调性的区间性质;定义中的“都有”说明:函数具有奇偶性必须首先满足一个先决条件,即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也一定是定义域内的一个自变量(即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根据奇偶性可将函数分为四类:奇函数、偶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非奇非偶函数,其中,函数是奇函数或是偶函数称为函数的奇偶性等式的等价形式:; .据此,可把逻辑推理转换为代数运算.2. 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偶函数的图象关于轴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思考:函数yf(x)(x2,2)的图象如图所示,则f(x)f(x) .解析:由图象可知f(x)为定义域上的奇函数f(x)f(x)f(x)f(x)0.温馨提示:若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轴对称,则此函数是偶函数;若关于原点对称,则为奇函数.3. 奇偶性性质:设,的定义域分别是,那么在它们的公共定义域(非空)上:奇+奇=奇,奇奇=偶,偶+偶=偶,偶偶=偶,奇偶=奇已知函数是奇函数,且有定义,则.课堂互动【疑难导析】1函数的奇偶性的判定例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 (2)思路分析:根据定义,先验证函数定义域的对称性,再考察解:(1)函数的定义域为,所以解析式可以化简为,因为所以,函数在上为奇函数。(2)当0时,0,于是;当0时,0,于是综上可知,在R*上是奇函数规律总结: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确定;作出相应结论.误区警示:第(1)题中,若忽略定义域的求解,就不能有效化简函数式,会错误的认为函数不具备奇偶性;第(2)题中,往往忽略或不能准确讨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函数的奇偶性的性质例2.辨析正误(1) 两个奇函数的和或差仍是奇函数;两个偶函数的和或差仍是偶函数。(2) 已知函数是奇函数或偶函数,方程=0有实根,那么方程=0的所有实根之和为零。思路分析:函数的一般性性质辨析题可从反例、特例入手解决。解:(1)错误。一方面,如果这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是空集,那么它们的和或差没有定义;另一方面,两个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差可能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如,,可以看出函数都是定义域上的奇函数,它们的差只在区间1,1上有定义且,而在此区间上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2)正确。方程=0的实数根即为函数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由奇偶性的定义可知:若,则。误区警示:在处理奇、偶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属性时,易忽略定义域的判定,导致错误解答与应用.3利用函数的奇偶性求解析式中的参数例3.设函数为奇函数,则实数_。思路分析:借助奇偶性的定义,利用对应相等可以准确解决问题.解1:,即,.解2:,即,经验证适合题意.解3:,经验证适合题意.规律总结:利用函数奇偶性求解析式中的参数的思路:定义法;准确但不快捷;特值法:快捷但不准确,必须加以验证.【学以致用】11.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答案:即奇又偶函数,偶函数,奇函数,奇函数,非奇非偶函数12.如果定义在区间上的函数为奇函数,则=_答案:=813.若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则函数的图象关于( )(A)轴对称 (B)轴对称 (C)原点对称 (D)以上均不对答案:B14. 若f(x)为R上的奇函数,给出下列四个说法:f(x)f(x)0 ;f(x)f(x)2f(x);f(x)f(x)0)内,函数、均为奇函数,则为( A )(A)奇函数 (B)偶函数 (C)非奇非偶函数 (D)无法判断奇偶性4. 以下四个函数:(1);(2);(3);25xy0(4),其中奇函数是(1) ,偶函数是(3) ,非奇非偶函数是(4) ,即奇又偶函数是(2).5. 函数在5,5上为奇函数,其在0,5上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使0的x的取值范围为6. 函数在实数集上是奇函数,则a= 0 .7.已知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设,试判断的奇偶性;试判断的关系;由此你能猜想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并说明理由解析:利用奇偶性的定义可得:分别为偶函数与奇函数;定义在R上任何一个函数均可分解为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的和的形式.B组1. 函数f(x)的图象是两条直线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其定义域为1,0)(0,1,则不等式f(x)f(x)1的解集是(D)(A)x|1x1且x0(B)x|1x0(C)x|1x0或x1(D)x|1x或0x12.已知对任意实数都成立,则函数是( A )(A)奇函数 (B)偶函数 (C)可以是奇函数也可以是偶函数 (D)不能判定奇偶性解析:显然的定义域是,它关于原点对称在中,令,得,令,得,即, 是奇函数3.设函数与的定义域是,函数是一个偶函数,是一个奇函数,且,则等于( A )(A) (B) (C) (D)4.若函数f(x)(xa)(bx2a)(常数a、bR)是偶函数,且它的值域为(,4,则该函数的解析式f(x)_.解析:由于f(x)的定义域为R,值域为(,4,可知b0,f(x)为二次函数,f(x)(xa)(bx2a)bx2(2aab)x2a2.f(x)为偶函数,其对称轴为x0,0,2aab0,a0或b2.若a0,则f(x)bx2与值域是(,4矛盾,a0,若b2,又其最大值为4,4,2a24,f(x)2x24.5.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是减函数,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解析:,因为函数为奇函数,所以,又因为函数在上是减函数,所以,解之得a无解.教学参考【教学定位】函数奇偶性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函数图象整体对称性,是学生在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和单调性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个重要性质,所以对本节课的理解与掌握对巩固前面学习的知识,以及为后面进一步学好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内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及其判定;难点:对函数奇偶性定义的建构与理解。【教学理念】教师应根据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按照“由具体到抽象”和“抓联系、促迁移”的原则进行教学,使学生体验类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在认识函数中的作用,提高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方面的能力,具体来讲就是要经历概念教学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感性认识阶段,即通过分析问题情景中的生活实例与数学实例等素材,分解内含属性,找出共同属性;第二阶段:分化本质属性阶段,即舍弃非本质属性,从共同属性中抽象出结构上的本质属性,迁移到研究函数图象的对称性问题中;第三阶段:概括形成定义阶段:即通过“图像语言自然语言数学语言符号语言”的迁移,刻画函数奇偶性的特征,得到定义;第四阶段:应用于强化阶段,即通过例习题的教与学说明如何用定义进行判定和证明函数的奇偶性,并挖掘要注意的问题,从而感悟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