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狮远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40533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狮远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狮远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狮远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定远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在答题卡、答案纸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非选择题答案黑色中性笔正确填写在答案纸上。第I卷(选择题5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1.下列关于乳酸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乳酸菌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B.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均有C.一个泡菜坛里的所有乳酸菌构成一个种群D.乳酸菌是厌氧微生物2.用酵母菌使葡萄汁产生葡萄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酒精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B.产生酒精的同时也有CO2生成C.产物积累使pH值发生改变D.氧气过少导致其无法呼吸3.右表为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配方,关于其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B.CMC-Na提供氮源C.酵母膏和土豆汁中含有生长因子D.蒸馏水使用前无需灭菌4.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结果产生原因不可能有( )A.由于土样不同 B.由于培养基污染C.由于操作失误 D.没有设置对照5.下列关于造成相关实验失败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制作腐乳的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多,造成豆腐腐败变质B.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方法C.制作果醋时,通氧不足或温度过低,造成发酵失败D.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污渍时,浸泡时间不足,造成洗涤效果差6.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分解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B.在纤维素分解菌生长的培养基中只需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即可正常生长C.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越有利D.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而微生物本身合成这些物质的能力往往不足7.变酸的酒表面有一层膜、泡菜坛表面有一层白膜、腐乳外面有一层致密的皮,它们分别是( )A.醋酸菌、乳酸菌、毛霉菌丝B.醋酸菌、毛霉菌丝、毛霉菌丝C.醋酸菌、酵母菌、毛霉菌丝D.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8.石油醚经常被用作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时的萃取剂,其原因是( )A.具有较高的沸点、萃取效率高、毒性很小B.具有较低的沸点、萃取效率高、毒性很小C.具有较高的沸点、萃取效率一般、毒性较小D.具有较低的沸点、萃取效率高、毒性较大9.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既能分离微生物也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D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减少后增加10.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污染,使发酵失败( )A榨汁机用温水进行清洗,并晾干B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C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D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11.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B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D生根时,培养基通常应含 萘乙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12.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中的汗渍、血渍以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等遇到它,皆能被水解而除去。下列衣物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棉丝品毛织品腈纶织品蚕丝织品涤纶织品尼龙织品A. B. C. D. 13.在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通常要进行选择培养,其目的是( )A.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B. 加快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速度C. 使纤维素分解菌均匀地分布在稀释液中D. 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密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14.凝胶色谱法在装填色谱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的原因是( )A气泡能与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B气泡阻碍蛋白质的运动C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D气泡会在装填凝胶的时候使凝胶不紧密15.果醋制作过程中,需从充气口()A. 先通入一段时间O2,以后停止通入B. 整个过程不需通入O2C. 不断通入O2D. 先密封一段时间,然后再通入O216.某同学为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将等量的果胶加入到等量的苹果泥中,在反应同样的时间后,再将反应液滤过同样的时间,用量筒测定出苹果汁的体积,如图曲线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是()A. B. C. D. 17.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A同学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土样不同B. 可以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C. 让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样,则可证明A同学无误D. B选项的实验思路都遵循了实验的对照原则,而C选项的没有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B. 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C. 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D. 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19.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B.反应产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没有影响C.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前后专一性不同D.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各种反应底物的一系列反应20.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过程中,发酵液最终都呈酸性,下列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制作果酒初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02B. 制作果酒后期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02C. 制作果醋时醋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醋酸D. 制作泡菜时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21.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不正确的是()A. 按照清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溶液B. 按照清水与亚硝酸钠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溶液C. 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以防污染D. 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22.下列关于实验室制作果酒、果醋、腐乳的叙述,错误的是()A.果酒制作过程中,不能对葡萄进行消毒处理,以保存野生菌种B.果醋发酵温度较高,且发酵过程要特别注意培养液的氧气供应C.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等,均可以抑制杂菌生长D.果酒、果醋、腐乳制作的主要菌种都是有氧呼吸型真核生物23.用葡萄发酵酿制的葡萄酒往往呈现深红色,其原因是()A. 葡萄酒中酸性物质较多 B. 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C. 酵母菌菌体呈现深红色 D. 发酵过程中产生了有害物质24.下列验证某种加酶洗衣粉,需要的最适温度实验正确的是( )A. 取一系列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水。加入相同的污物及等量加酶洗衣粉,看哪一个温度中酶的效果最好B. 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不等量洗衣粉。看哪种效果好C. 将加酶洗衣粉加入30水中发现不如在45的水中洗涤效果好,说明45为最适温度D. 将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分别加入37的水中洗涤同样的污物,发现加酶洗衣粉效果好,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3725.为了探究一种新型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效能,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由图中实验结果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 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 的去污力最强B. 不同类型洗衣粉影响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力C. 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3 的去污力不同D. 加大酶用量可以显著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26.实验测定链霉素对3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线均与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 条件下恒温培养3天,结果如图所示,从实验结果看,以下关于链霉素的哪一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A. 它能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 B. 它对结核杆菌比对霍乱弧菌更有效C. 它对结核杆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 D. 它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27.对花药离体培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接种的花药长出愈伤组织或释放出胚状体后,要适时转换培养基,以便分化成植株B. 材料消毒时需先用酒精浸泡,在无菌水中清洗,然后用氯化汞或次氯化钙溶液浸泡,最后再用无菌水冲洗C. 接种花药后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光照,但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D. 对材料的选择最常用的是焙花青铬矾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28.某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愈伤组织被真菌严重污染,为查找污染原因设计了四个实验,实验条件除图示外其他均相同下列各图表示实验结果,据图不能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A污染主要不是培养基灭菌时间短造成的B污染不可能来源于组织培养所用的离体组织C调节培养基pH不能解决污染问题D调节培养温度不能解决污染问题第II卷(非选择题 44分)二、非选择题29. (12分)发酵食品加工中离不开微生物,例如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和醋酸菌,腐乳的制作离不开毛霉等微生物。(1)腐乳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制成的佐餐食品,请回答有关问题。毛霉可利用产生的相关酶将豆腐中的营养成分分解成_等有机物。卤汤中酒的含量要控制在_左右,如果酒精含量过高则_。(2)如图是利用酵母菌和醋酸菌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两种菌种生长的最适温度不同。制果酒时要将温度控制在_,而制果醋时要将温度控制在_。果酒变为果醋的原理_(填化学反应式)。图中3的主要作用是便于_。30. (10分)下图是从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细菌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无菌技术是微生物培养和鉴别的关键,在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应采用的方法是_。为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应进行的操作是_。(2)上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_作为唯一氮源;鉴别培养基还需添加_作指示剂,产脲酶细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其菌落周围的指示剂将变成_色。(3)若要估算试管中菌种的数量,除了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的方法外,还可采用_法进行计数,该方法测得的值与实际值相比一般会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其原因是_。31. (12分)苦荞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在降血糖、降血脂等方面功效显著。查尔酮合成酶(CHS) 是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下图为将CHS基因导入苦荞,培育髙产黄酮苦荞品系示意图。(1)基因工程的核心是 。(2)可利用 、 方法获取CHS基因。(3)过程中切开质粒的酶是 。它能在质粒特定的部位切割的原因是 。(4)过程、分别是 。苦荞细胞能培养成植株的根本原因是 。(5)为培育转基因苦荞植物,还可将该植物幼叶消毒后,用 酶混合液处理,获得了原生质体。酶混合液中含有适宜浓度的甘露醇,其作用是 。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原生质体,经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再通过 得到分散的胚性细胞,发育成 ,生长发育后获得该转基因植株。(6)愈伤组织继代次数过多会丧失细胞全能性的表达能力,下列原因错误的是 。(填选项编号)A愈伤组织发生遗传变异B愈伤组织不能分散成单细胞C愈伤组织中激素平衡发生改变D愈伤组织对外源激素敏感性发生改变32. (10分)固定化酶技术运用工业化生产前,需要获得酶的有关参数。如下图:曲线表示某种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于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曲线是将该种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 活性,由此得到酶的热稳定性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酶中一定有的化学元素有_,从上图可以看出,酶的活性容易受到 _的影响。(2)固定化酶常用的方法有_。(3)与普通酶制剂相比,固定化酶在生产中的主要优点是_。(4)曲线中,35和80的数据点是在_时测得的。该种酶固定化后运用 于生产,最佳温度范围是_。(5)研究发现有甲、乙两种物质能降低该种酶的催化效率,该酶催化的底物浓度变化会改变甲物质对酶的影响,而不会改变乙物质对酶的影响。下图是降低酶活性的两种机制模型,符合甲、乙物质对酶影响的模型分别是_、_。参考答案1.C【解析】A、由分析可知,乳酸菌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等,A正确;B、乳酸菌分布广泛,在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均有分布,B正确;C、一个菜坛里的所有乳酸菌不一定是同一个物种,因此不一定能构成一个种群,C错误;D、乳酸菌是严格厌氧微生物,氧气存在时,抑制乳酸菌生长繁殖,D正确故选:C2.D【解析】A、酒精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A正确;BC、酒精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酒精,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pH值发生改变,不适宜酵母菌生存,B正确,C正确;D、酒精发酵时进行的是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D错误故选:D3.B【解析】培养基成分中含有凝固剂(琼脂),说明该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CMC-Na提供碳源;酵母膏和土豆汁中含有生长因子;蒸馏水使用前无需灭菌。故选B4.D【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同学的实验结果可能是培养基污染造成的,还可能是A同学实验操作过程中污染造成的,也可能是与其他同学所取土壤样品不同造成的,关键是设法排除影响结果的因素实验应该设计对照组,但是实验结果的出现并不是没有设置对照组导致的 故选:D5. A【解析】A、料酒加少了是变质的原因,加得多只会影响腐乳的风味,A错误;B、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分子量大的分子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路程短,流动快;分子量小的分子穿过多孔凝胶颗粒内部,路程长,流动慢,B正确;C、醋酸菌为好氧菌,最适温度生长温度为3035,因此制作果醋时,通氧不足或温度过低,C正确;D、加酶洗衣粉洗涤污渍时,浸泡时间不足,则酶不能与污渍充分接触,造成洗涤效果差,D正确故选:A 6.D【解析】A、纤维素分解菌是异养型微生物,其碳源为有机碳源,硝化细菌是自养型微生物,其碳源物质为CO2 , A错误; B、在纤维素分解菌生长的培养基中除含有碳源、氮源、水和多种无机盐外,还应含有生长因子等,B错误;C、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过高会导致微生物不能从培养基中吸水,而且还会出现失水过多而死亡的现象,对生长不利,C错误;D、微生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而微生物自身又不能合成的微量有机物称为生长因子,D正确故选:D7.C【解析】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能将乙醇转化成醋酸,变酸酸的酒表面的一层菌膜,主要与醋酸菌有关; 泡菜坛液面的一层白膜,主要是成膜酵母繁殖的结果;腐乳表面一层致密的皮是由毛霉的匍匐菌丝形成的故选:C8.A【解析】石油醚经常被用作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萃取剂的原因是具有较高的沸点、萃取效率高、毒性很小 萃取剂故选:A萃取剂常用石油醚石油醚经常被用作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萃取剂的原因是具有较高的沸点、萃取效率高、毒性很小9.C【解析】来稀释涂布平板法又称活菌计数,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可成单个菌落这一培养特征设计的计数方法,可对微生物进行计数,A正确;接种换上的菌液经过连续划线,菌液中的菌体越来越少,最后容易形成单菌落,B正确;鉴定尿素分解菌培养基不是无氮,有唯一氮源尿素,尿素分解菌分解尿素形成了氨气,氨气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用酚红试剂即可鉴定出,C错误;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D正确10.C【解析】榨汁机温水进行清洗,并晾干是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措施之一,A错误。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是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措施之一,B错误。先去除枝梗再冲洗葡萄,会使葡萄破损而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C正确。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是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措施之一,D错误。11.B【解析】植物组织培养中要求无菌操作,以防止细菌感染,消毒时既要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要尽量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A正确;植物细胞融合时必须先去除细胞壁,然后加入诱导剂才能促使细胞融合,所以在愈伤组织培养中直接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不能导致细胞融合,B错误;生根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再分化过程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C错误;培养基中a-萘乙酸等生长素比例高,利于生根;细胞分裂素比例高,利于生芽,D错误12.D【解析】毛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加酶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会破坏毛料衣服。毛织品和蚕丝织品是蛋白质制品,会被洗衣粉中的碱性蛋白酶水解,所以不能用该加酶洗衣粉。故选D。13.D 【解析】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基本过程如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其中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的微生物,故选D。14.C【解析】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一旦发现气泡,必须重装,因为气泡会在色谱柱内形成无效的空隙,使本该进入凝胶内部的分子从这些空隙通过,搅乱洗脱液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故选C。15.C【解析】果醋制作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产生的,而醋酸杆菌是一种需氧型微生物,所以在发酵过程中需要一直从充气口通入氧气,故选C。16.B【解析】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在最适温度,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于最适温度或高于最适温度,酶的催化活性都较低,由此,在最适温度,苹果汁的体积是最大的,故B正确。17.D【解析】甲同学获得的菌落远大于其他同学,可能是由于所取的土样不同,也可能操作过程被污染,A正确;A同学的实验结果可能是培养基污染造成的,可以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B正确;如果是A同学实验操作过程中污染造成的,让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样,则可证明A同学无误,C正确;B选项的实验思路遵循了实验的对照原则,而C选项的也有对照实验,D错误。18.D【解析】醋酸菌是嗜热菌,果醋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A错误;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要先进行隔绝空气果酒发酵,再供氧进行果醋发酵,B错误;人工接种菌种品质更好,且不容易存在杂菌污染,C错误;适当加大接种量,让菌体快速形成优势菌群,可以抑制杂菌生长,提高发酵速率,D正确19.A【解析】固定化技术包括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交联法),由于细胞相对于酶来说更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因此多采用包埋法, A正确;某些反应产物可能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B错误;固定化酶实质上是将相应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实现酶的反复利用,并提高酶稳定性,酶的各项特性(如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的温和性)依然保持,C错误;固定化细胞在多步酶促反应中发挥连续催化作用,但如果反应底物是大分子物质,则难以自由通过细胞膜,从而限制固定化细胞的催化反应,D错误。20.C【解析】制作果酒初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02,溶于水形成碳酸,导致发酵液最终都呈酸性,A正确;制作果酒后期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02,溶于水形成碳酸,导致发酵液最终都呈酸性,B正确;制作果醋时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醋酸,C错误;制作泡菜时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发酵液最终都呈酸性,D正确。21.B【解析】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按照清水和氯化钠的质量比是4:1的比例进行配制溶液的,A正确,不需要亚硝酸钠,B错误。为了防止微生物的污染盐水入坛前要进行煮沸,但为了避免杀灭菌种还要进行冷却后才能使用,C正确。泡菜利用的是乳酸菌的无氧呼吸,所以要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无氧环境,D正确。22.D【解析】A、在果酒制作过程中,不能对葡萄进行消毒处理,以保存野生菌种,A正确; B、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而醋酸菌是嗜氧菌,也是嗜温菌,因此果醋发酵温度较高,且发酵过程要特别注意氧气供应,B正确;C、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的料酒、香辛料和盐等均具有调节腐乳风味的作用,也都可以抑制杂菌生长,C正确;D、参与果酒制作的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真核生物,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是需氧型原核生物,参与腐乳制作的毛霉是需氧型真核生物,D错误故答案为:D23.B【解析】酒精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综上所述,B正确。24.A【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在对照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外,其它变量都应保持相同,故A正确、B错误;将加酶洗衣粉加入30水中发现不如在45的水中洗涤效果好,可以说明加酶洗衣粉在45时比30时洗涤效果好,但不能说明45为最适温度,故C错误;D选项能比较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但不能得出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25.C【解析】若不考虑是否加酶,图中自变量有三种,即洗衣粉的种类、污布的种类及酶用量,虽然污布类型2中加酶的去污力最高,但不能说明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的去污力最强,A错误;若不考虑是否加酶,图中自变量有三种,即洗衣粉的种类、污布的种类及酶用量,因此不能说明不同类型洗衣粉影响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力,B错误;若不考虑是否加酶,第2组和第3组相比,单一变量是污布的类型,结果第2组去污力明显高于第1组,由此说明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3的去污力不同,C正确;若不考虑是否加酶,图中自变量有三种,即洗衣粉的种类、污布的种类及酶用量,因此不能说明加大酶用量可以显著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D错误。26.D【解析】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如图所示,实验结果表明,链霉菌产生的链霉素是一种抗生素类物质,它可以抑制某些细菌的繁殖分析实验A的结果可以看出:链霉素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霍乱菌的抑制作用弱,对伤寒菌几乎无抑制作用,故选D。27.D【解析】A、若接种的花药长出愈伤组织或释放出胚状体后,要适时转换培养基,以便进一步分化成再生植株,否则植株将很难分开,A正确;B、花药离体培养时,花蕾消毒时:花蕾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浸泡30s无菌水冲洗吸干表面的水分,放入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液中24min无菌水再冲洗35次,B正确;C、消毒后的花蕾,要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过程中不需要光照,同时要控制好温度,C正确;D、选择花药时,确定花药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洋红法,某些植物的花粉不易着色需采用焙花青铬矾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D错误故选:D28.B【解析】A、随培养灭菌时间的变化,污染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可见污染主要不是培养基灭菌时间短造成的,A正确;B、随离体组织灭菌时间变化,污染率曲线变化明显,说明污染主要来源于组织培养所用的离体组织,B错误;C、通过调节培养基的pH值,污染率变化不大,说明调节培养基pH不能解决污染问题,C正确;D、在不同的培养温度下,污染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说明调节培养温度不能解决污染问题,D正确故选:B29. 肽、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12% 延长成熟的时间 18-25 30-35 C2H5OH+O2 CH3COOH+H2O 取样检测30. 高压蒸汽灭菌 选取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有无菌落产生 尿素 酚红 红 稀释涂布平板法 偏小 当两个或多个细菌粘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菌落31.(1)构建重组DNA分子(2)从基因文库获取、化学方法合成成PCR合成(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4)脱分化、再分化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细胞中含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5)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写全才得分)维持滲透压 液体悬浮培养 胚状体(6)B32. C、H、O、N 温度 物理吸附和化学结合 可反复使用,并易与产物分离 80 6070 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