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 假期加油站07(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38909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语文 假期加油站07(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届高三语文 假期加油站07(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届高三语文 假期加油站07(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假期加油站07【古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古典诗词赏析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在全国语文高考中,分值设置全国卷9分左右,古诗词赏析难度越来越大,题型越来越完善,成为高考备考的一个亮点。古代诗歌鉴赏在高考中常见的题型是选择题和简答题。选择题分值一般是3分,主观题一般是6分。选择题和主观题只是题型的区别,考查内容和角度没有太大的变化,其考查知识点仍是考纲规定的4大考点,形象综合分析、语言特点、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选择题从之前的“5选2”到目前的“4选1”,有了小幅度的调整,旨在考查学生对诗歌的全面理解、扩大考点覆盖面的同时,也适当增加了试题的难度。答题时,考生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认真对比,找到命题人设置选项的设误点,便可以顺利作答。针对于考查的知识点和题型的设置,赏析古诗歌的方法如下:(1)读标题领悟传达信息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读标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读: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揭示作品的线索;表明诗歌的题材;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如:试卷诗题传达的信息2018年高考新课标卷野歌点明了地点(野)暗示了诗歌的内容(歌)2018年高考新课标卷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交代了写作的缘由(题醉中所作)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醉)2018年高考新课标卷精卫词交代了写作对象(精卫)暗示了诗歌的表达技巧(象征)(2)要懂特殊修辞在古代诗歌中,除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方式外,还有互文、移情等。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不可理解为月是秦朝的关是汉朝的。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看似不合情理,其实是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的“移情”手法。(3)分析诗歌意象诗歌的意象往往有特定的寓意,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因此,意象也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把握诗中的意象,有助于参悟意境,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如“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等。“月亮”“鸿雁”,是相思的代名词;“梧桐”“芭蕉”“猿猴”是凄凉、悲伤的象征;“红豆”“连理枝”“比翼鸟”用以表达美好的恋情。(4)读注释助力诗歌理解诗歌注释中有许多提示性、暗示性的信息,因为如果是可有可无的注释,命题者肯定不会加上,加上了就必然会对理解诗歌有帮助,所以这些注释信息也很重要,有的还可能是解题的关键。常见的注释所暗示的内容有: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感情或写作风格;提供“诗歌作于贬官或流放”一类的注解暗示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的心境。【典例】(一)选择题题型的考查(1)【2018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3分)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答案】 B(2)【2018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3分)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答案】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其中A项鉴赏诗歌的内容,B项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C项鉴赏诗人的形象,D项鉴赏诗句内容。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D选项中,此处“飞纵横”指的是诗人下笔纵横如飞,并不指烛光。 (3)【2018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20、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B“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答案】 A(二)主观题题型的考查(1)【2018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11分)寄和州刘使君张籍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注】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10、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5分)11、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答案】10、表现:把酒当春,绕道送客,常去赏花。原因:长期得不到升迁,怀才不遇;喜欢自然山水。11、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对自己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许。【解析】(2)【2018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2个小题。(8分)送王昌龄李颀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注】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19、“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_,体现出诗人_的心情。(2分)20、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6分)【答案】19、(1)久留(逗留)(2)依依不舍 20、“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解析】【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11分)平凉李攀龙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弟子家?宛马如云开汉苑,秦兵二月走胡沙。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注】平凉在汉唐盛世时并不属于边塞地界,明王朝时嘉峪关以外大片土地尽失,平凉渐渐成了边塞。“汉苑”原指汉朝马苑,这里借写明代平凉府的大牧马场。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描绘冷落、寂寥的平凉春色,荒芜的边城蒙上了一抹灰暗、冷峻的色调,寄情于景,景中有情。B颔联不露雕琢痕迹,貌似平淡无奇,实则在特定图景中,包含着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深沉回顾和感叹。C颈联抚今追昔,借助想象,用精炼的语言描绘出秦汉强盛时军队在边关塞外沙漠中驰骋作战的图景。D本诗用词准确富有表现力,如“宛马如云”,描绘出战马迅猛奔跑如彤云翻滚的情景,极具动态感。E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从上到下,思绪随之起伏、推移,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叠之中闪耀出新的境界。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答案】1、C E2、“欲投万里封侯笔”,引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达出作者愿意效法班超,在保卫祖国的征战中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3分)“愧我谈经鬓有华”,诗人感到惭愧的是,大半生只空谈治国济民的经术,如今已两鬓斑白,表达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壮志难酬的遗憾。(3分)【解析】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回乡偶书贺知章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第一首诗用“少小离家老大回”写出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概括写出自己数十年来客居他乡的事实,暗含自己长期不能归乡的感伤情绪。B第一首诗后两句借儿童问话这一细节,既表现了儿童天真可爱的一面,也描摹出儿童因不认识诗人而故意捉弄诗人的狡黠心理。C第二首诗可以看作第一首诗的续篇,诗人回到家乡以后,耳闻目睹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感慨少小时的玩伴中有不少再也见不着面了。D第二首诗后两句看起来是写故居门前镜湖水没有什么改变,实际上想要表达这样一种感慨:故乡已经不是记忆中的样子,变化太大了。E两首诗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很多,如“少小、老大、近来、旧时”等,这些词语的运用使读者产生了在时空中穿越的感觉,令人迷惘。2、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些情感是如何产生的?(6分)【答案】1、B E2、第一首诗的情感:初回家乡的欣慰和老大体衰的感伤。(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原因:欣慰于久别回乡,又闻乡音;伤感于离家太久,家乡后辈以我为“客”。(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第二首诗的情感:物是人非的感伤。(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原因:回到家乡后,耳闻目睹了家乡的“人事消磨”,物是人非。(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解析】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11分)新晴山月文同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徘徊爱其下,夜久不能寐。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注】疏月:稀疏的月光。络纬:一种草虫,又名“络丝娘”,即纺织娘。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一、二两句紧扣诗题的“月”字,第一句写月光的神,第二句写月光的形,两句仅十个字,但描绘得细腻生动,境界优美。B三、四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松下久久徘徊,不愿离去,更不愿匆匆入睡而要充分享受这良辰美景的心境。C五、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池塘里的荷花好像因为怕风吹,所以将叶子卷了起来,山果以雨为病,形象地写出山中雨久,山果因遭雨害而自落的情景。D七、八两句运用了设问的手法,把纺织娘不停地鸣叫与自己的低吟相映照,写得十分和谐,在自问自答中结束全诗。E作者以诗人兼画家的双重眼光,观察和体会月夜美景,描绘了高松、月影、虫唱、荷卷、果落等景色,写出山中月夜初晴后的幽美、寂静、清爽。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诗内容赏析。(6分)【答案】1、A C2、诗歌表达了作者漫步月夜林下的恬静、愉悦之情(或醉心山水的淡泊情怀)。(2分)寓情于景,(1分)首联和颈联用极细微的笔墨,描写了月夜山林中高松、月影、荷卷、果落等幽美、静谧的景色,(1分)颔联和尾联则直抒胸臆,(1分)表达自己对林中夜景的留恋、喜爱之情。(1分)(如果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解析】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别元九后咏所怀白居易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注】悰:欢乐,乐趣。青门:长安城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称为“青门”。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有表现亲情、爱情的,也有表现友情的,感伤之外还可以寄托诗人的理想抱负等。B开篇写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同时也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C“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两句紧承上几句的伤秋之情,写出了诗人和友人分别之后的落寞,情景交融,十分感人。D友人问诗人“为何不相送”,而诗人以“心到青门东”回答友人,寥寥数笔,勾勒出离别时的大致场景。E最后四句写朋友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知心,知心人不在,心如空城般孤寂,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2、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中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6分)【答案】1、CD2、本诗表现了作者面对萧瑟之景时的伤秋之情,抒发了自己在长安再无心意相通之人的孤寂落寞之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有同病相怜的伤感,也有惜别之情,还有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情怀。(每点3分) 【解析】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如梦令春景秦观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注】秦观,字少游,北宋文学家、词人。此时词人因党祸被贬到杭州做官,继而又被削职,流落到湖南郴州,其间跟家人朋友聚少离多。红溜:形容花朵娇红。绿皱:形容春水绿波。小梅:乐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二句直笔写春。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B一个“溜”字,一个“皱”字,将宁静的春色搅动,又是那样地轻柔,那样地温和,那样地令人陶醉、销魂。C三、四句写天寒指冷,玉笙冰凉,一曲小梅呜咽回荡,响彻天空,这使得诗歌境界一转,可见词人心中更留恋的还是点点梅花盛开的冬景。D“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是为点题之笔。诗人借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感叹春色渐老,春光即逝,更有那刻骨的相思深情。E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眼前莺嘴啄花,燕尾剪波的春光春色,触动了怀人的心绪。一曲小梅,传出了绵绵相思之情。这首词构思新颖,轻柔典雅,工丽含蓄。2、本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进行分析。(6分)【答案】1、C D2、以乐景衬哀情。词从愉快之景象叙起,乃欲反衬其心境之愈为悲苦。词人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的伤春念远之情。化用。词人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写女子独自在小楼里吹笙,以排遣愁闷,借以表达词人的悲苦和思念。拟人。写人与绿杨一样消瘦,以生动的形象表达伤春念远之情,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自在其中,让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飞,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反复。“依旧”一词,反复运用,指小梅之曲悠悠不尽,表现词人忧思情怀不尽。同时节奏鲜明,音韵和谐。(6分,每种手法及准确分析2分,答对三种即可得满分。只有手法,没有分析不给分)【解析】1、C项,“可见词人心中更留恋的还是点点梅花盛开的冬景”错,此处词人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借以表达词人的悲苦和思念。D项,“比喻”错,应为“拟人”,一个“瘦”字,把绿杨拟人化。(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六、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11分)归王官次年作司空图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注】王官,即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的中条山上,是司空图的故乡。鹤疏,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逃名,汉书逸民传载: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世人谓之逃名。长者车,达官贵人的车。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上句写诗人故居在兵燹之后受到的严重毁弃:“乱”指战乱,“烧”让人想到大火熊熊的情景,“烧残”点明故居经过火烧,已洗劫一空,只剩下几架残破不全的书了。B首联下句表现诗人对故乡执着的热爱:“犹自”充满着人世沧桑之感,“恋吾庐”表明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社会不要再有战乱发生。C颔联上句表现诗人归隐后在旧居中屏绝尘嚣、泊然宁静的心境:“忘机”是不用机心、不计较一切贵贱荣辱,点明诗人归隐故乡的真正原因。D颔联下句写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对镜自照,诗人看到自己如此衰老,后悔自己没有在更早的时间辞官归隐,表达了诗人不再做官的决心。E尾联通过用典,委婉但却坚决地表明,自己要像法真那样做逃迹的隐士,与扰攘争夺的政治绝缘,深隐故居,悠然自适地度过自己的一生。2、请简要赏析诗歌颈联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异同。(6分)【答案】1、B D2、相同点:都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营造了一种清新明媚、生机盎然的意境。本诗描写了水满春池、孤屿留痕、春花盛开、雨后初晴的景色,白诗描写了春光和煦、早莺争树、春燕啄泥的景象。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2分) 不同点:使用手法上,本诗颈联化静为动,用动词 “涨”描写满池春水,下句静态描写,动静结合;白诗都是动态描写。(2分)表达情感上,本诗通过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来表达了归隐田园后的快乐之情,白诗主要表达对春天景色的喜爱。(2分)【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