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考前押题冲刺卷(一)(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38864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地理考前押题冲刺卷(一)(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年高考地理考前押题冲刺卷(一)(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年高考地理考前押题冲刺卷(一)(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地理考前押题冲刺卷(一)(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 山峰M与地的高差可能为A. 840米 B. 760米C. 580米 D. 180米2. 关于河流沿岸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水运优势最明显B. 地为河流的侵蚀岸C. 地的河水流速最慢D. 地易受洪涝的影响【答案】1. C 2. A【解析】试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断、河流地貌。1. 由图可知,等高距为100米,山峰M的海拔介于700米至800米之间;地附近闭合等高线数值可能为300或400,若该闭合等高线数值为300,则地海拔介于200米至300米之间,若该闭合等高线数值为400,则地海拔介于400米至500米之间;故山峰M和地的高差介于400米至600米之间,或者介于200米至400米之间,C正确。2. 河流下游地区水量大,落差小,利于航运的发展,图中地航运条件最佳,A正确;在河流弯曲处,凸岸沉积,凹岸侵蚀,地位于河流凸岸,为河流的堆积岸;四地中,地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大,流速最快;洪涝灾害主要出现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位于河流上游的地一般不会有洪涝灾害。下图所示的是某楼盘的方位和北京时间15时的太阳光线,该日该楼盘南面阳台能接受太阳照射的时长为9小时40分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3. 该楼盘最可能位于A. 上海 B. 北京C. 成都 D. 乌鲁木齐4. 该地该日昼长约为A. 9小时40分钟 B. 10小时40分钟C. 12小时40分钟 D. 13小时40分钟【答案】3. B 4. C【解析】试题分析:3. 该地地方时12点时,阳光从正南方向射向阳台,12时的阳光与图示太阳光夹角为40。因太阳在天空中自西向东视运动的速率为15/小时,故图示时刻该地地方时应为12+2小时40分=14时40分。其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20分,经度相差5,当地经度为120E5=115E,故B正确。.4. 以二分日阳光照射情况入手分析。二分日昼长为12小时,日出正东,只有太阳升到东偏南40时,阳光才能照到阳台。也就是日出2小时40分后,阳光开始照射阳台,直到日落,照射时间长为:122:40=9小时20分。该日太阳照射了9小时40分,比二分日长了20分,说明下午太阳照射时间长了20分,全天应该长出40分。故此日昼长应为:12小时40分。C正确。考点:昼长计算、地方计算莼菜,又名湖菜,具有深绿色椭圆形叶子,浮生在水面或潜在水中,嫩叶可供食用,是一种珍贵的蔬菜。莼菜完全靠手工生产,种一亩莼菜需要一个劳动力。浙江杭州的西湖、湖北省利川市和重庆石柱县是我国三大莼菜生产基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5. 最适宜莼菜生长的环境是A. 湿寒的山谷 B. 肥沃的土壤C. 池塘湖沼 D. 多雨的丘陵6. 重庆石柱县农业发展经历了水稻黄连莼菜种植的变化。重庆石柱县农产品种植发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土壤 B. 气候 C. 地形 D. 市场需求7. 与杭州西湖相比,湖北省利川市种植莼菜的优势最可能是A. 交通便利 B. 劳动力廉价 C. 市场广阔 D. 技术先进【答案】5. C 6. D 7. B【解析】试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和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5. 由莼菜浮生在水面或潜在水中可知,最适宜其生长的环境为池塘湖沼,C正确。6. 市场需求量决定了农业的类型和规模,市场需求的变化是当地种植业进行调整的主要原因,D正确。7. 由材料“莼菜完全靠手工生产,种一亩莼菜需要一个劳动力”可知,莼菜种植需要较多廉价的劳动力,湖北省利川市劳动力价格低于杭州,B正确。【点睛】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快捷便利的交通;国家政策及政府干预手段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劳动力成本影响农产品价格。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8. 影响图示岛屿东部气候类型形成的因素不包括A. 洋流 B. 地形C. 季风环流 D. 信风9. 下列有关图示岛屿地形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东部地势较平缓 B. 西南部地势较平缓.C. 分水岭呈东西走向 D. 地形南高北低【答案】8. C 9. B【解析】试题考查非地带性热带雨林气成因,依据河流流向判断地形地势特征。8. 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岛屿为马达加斯加岛,其东部因为地处信风带迎风坡一侧,且沿岸有暖流流经,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不受季风环流影响,选C。9. 河流一般发源于山地,东部河流较短,说明地势较陡;河流自中部向东、西方向流,分水岭呈南北走向;地形中部高,东西两侧低;西南部地势较平缓,B正确。【点睛】非地带性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大分水岭的东北、巴西高原的东南距赤道较远,不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也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成因是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带来丰富的水汽,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丰富的地形雨,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对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明确了新的划分标准。读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对比图,回答下列问题。10. 与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相比,新标准有四点重要调整,图中显示的调整内容不包括A. 城市类型B. 小城市和大城市的再划分C. 人口规模D. 人口统计口径11. 有专家说,当前,随着人口流动和聚集,部分城市因规模过大出现了城市病问题,部分城市因资源枯竭等出现衰退问题。下图中与资源枯竭城市关系最密切的数据是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A. 27% B. 73%C. 74.4% D. 25.6%【答案】10. B 11. A【解析】试题分析:10. 仔细读图,新标准中有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城市类型区别,A错;图表中区分了小城市和大城市,但没有小城市与大城市的再划分,B对;图表中有各种类型城市的人口规模,C错;人口统计口径由原有的非农业人口变为新的城区常住人口,D错。选B。11.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人口出现明显的迁出,主要体现在城市人口的迁出状况上。选A。考点:城市规模划分状况,资源型城市人口迁移状况。2014年6月20日以来,国际油价开始下滑,至2015年1月12日国内油价迎来“十二连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 经济受国际油价持续下滑冲击最大的国家是A. B. .C. D. 13. 下列关于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形以高原为主,周围山脉环绕B. 远离海洋,缺少湿润气流,气候干燥,植被稀疏C. 海拔高,气温低,高原上冰川广布D. 地处亚热带,受季风影响明显【答案】12. C 13. A【解析】试题考查西亚地理环境特征。12. 解析! 根据经纬度和轮廓可判断出四个国家中,是缅甸、是日本、是伊朗、是印度。伊朗是世界主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其经济对石油出口依赖较大,因而受油价持续下滑冲击也就最大,C正确。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数之比。下图为20062014年我国东部某省(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 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值的年份是A. 2008 B. 2010C. 2012 D. 201415. 推断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产业升级和转移B. 当地实施了相应的人口政策C.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D. 房价增长快【答案】14. C 15. A【解析】试题分析:14. 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均能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只要自然增长率与机械增长率之和大于0,该地人口数量就会增长,因此当两者之和等于0时,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在图示时间2012年,两者之和等于0,当地人口总数达到最大。C正确。15. 在图示时间内,该地人口机械增长持续降低,对外地劳工的吸引力持续下降。在此时间内我国东部地区省份产业升级、产业转移现象明显,因劳动密集型工业转出,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数量减少。A正确。考点:人口增长、产业转移二、综合题(共40分)16.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甲岛面积约3 635平方千米,拥有宽阔的大陆架,白色沙质海滩四周环布。岛上多荒漠,石灰岩层遍布全岛,但溶洞数量较少。.材料二龙血树是甲岛独特并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生长在山区只有少量土壤的地方,外形像一把巨伞,多刺的树叶上有一层蜡质。材料三下面左图所示洋流流向为甲岛附近海域49月洋流流向。右图为甲岛气候资料。 (1)简要评价甲岛的交通区位。(2)分析甲岛附近海域49月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3)描述甲岛的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甲岛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答案】(1)有利:甲岛地处阿拉伯海与亚丁湾的交接处,处于亚丁湾东南端,是印度洋通向红海和东非的海上交通要道,是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要道,构成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海上生命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不利:大陆架较宽广,无大型良港,不利于大型船只停泊。(2)49月为北半球夏半年,甲岛附近海域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离岸风)带走表层海水,深层冷海水上涌补偿,将海底盐类物质带至表层,浮游生物繁殖,饵料增多,渔业资源丰富。(3)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年温差相对较小),降水稀少。成因:地处低纬度地区,终年高温;该岛离大陆较近,冬季的东北信风和夏季的西南季风都从陆地吹来,空气干燥,降水稀少;夏半年时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所以气温年较差小。(4)甲岛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植被稀疏,多为旱生植物,物种独特单一;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风化作用强,石灰岩广布,岩溶地貌发育较差;地表水(和地下水)缺乏,河流稀少。【解析】(1)评价类试题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的是甲岛地处阿拉伯海与亚丁湾的交接处,处于亚丁湾东南端,是印度洋通向红海和东非的海上交通要道,是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要道,构成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海上生命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不利条件是大陆架较宽广,无大型良港,不利于大型船只停泊。(2) 从图中看,甲岛受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影响,49月,该岛附近盛行西南季风,在离岸风作用下,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补偿流,同时将海底的营养物质带到海洋表层,饵料丰富,形成渔场。(3)从气候资料图中可以看出,甲岛全年高温少雨,是热带沙漠气候;成因结合纬度和冬、夏季的风向以及洋流的影响等分析;地处低纬度地区,终年高温;该岛离大陆较近,冬季的东北信风和夏季的西南季风都从陆地吹来,空气干燥,降水稀少;夏半年时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所以气温年较差小。(4)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应从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来分析;甲岛是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植被稀疏,多为旱生植物,物种独特单一;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风化作用强,石灰岩广布,岩溶地貌发育较差;地表水和地下水缺乏,河流稀少。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的国家级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地处中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是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舟山岛屿众多,港阔水深,素有“海天佛国,鱼都港城”之美誉。材料二下图为舟山群岛新区图。材料三下图示意舟山群岛海产品产业链,为推动海洋产业更好地发展,当地将阴影部分确定为今后的重点发展领域。(1)三角洲的形成与输沙量、海水运动关系密切,分析图示河口附近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2)指出目前舟山群岛海产品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3)分析舟山群岛建成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的有利条件。【答案】(1)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河流输沙量小;杭州湾海域宽广,并呈喇叭口形状;夏季受东南风影响海水(涌潮)冲刷力强。(2)原料供应紧张;产业链短;国内市场占有量小。(3)位于中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是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毗邻长江三角洲,经济腹地广阔,输入输出商品量大;海域广,深水港口多;海路及陆路交通发达;国家政策支持。.【解析】 (1)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河口地区泥沙沉积与海浪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若上游输沙量小,下游海浪侵蚀严重,就不利于三角洲的形成。(2)海产品产业的原料主要来自海洋,近海地区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使海产品产业的原料逐渐短缺,再加上海产品的初级加工产业和国内市场开发不足,制约了当地海产品产业的发展。(3)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建设应综合考虑当地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筑港条件、政策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