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套餐训练 主题七 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34802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套餐训练 主题七 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套餐训练 主题七 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套餐训练 主题七 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套餐训练 主题七 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内改革,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对外开放,中国逐渐与国际社会接轨。这些都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与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一样具有里程碑意义。高考对本主题的考查一般集中在经济领域,并与国际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相联系,要求学生正确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和产生的深远影响。一、世纪之交世界发展的趋势1.世界政治发展趋势:两极格局解体后,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更加明显。3.世界科技发展趋势:20世纪末,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信息技术革命引领世界进入信息时代。二、改革开放后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和外交政策1.拨乱反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着手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和完善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一系列民主政治制度。2.“依法治国”:颁布1982年宪法,并以宪法为核心,逐渐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3.基层民主选举:包括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和城市居民自治制度,成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一环。4.新时期外交: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争取与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双边、多边外交活动。三、改革开放的历程1.对内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对内改革进程。(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2)国有企业改革:1984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1992年以后,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目标。(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1世纪初,我国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对外开放(1)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2)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与世界接轨。四、三次思想解放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1.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开始于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继而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2.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始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结束了姓资姓社、计划与市场的争论,带领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3.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自中共十五大以来,拨开公有与私有、人治与法治的迷雾,在财产民有、法制建设方面为建立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基础。五、新时期中国的思想文化1.思想: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理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文化: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科技走向世界,恢复高考,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六、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在衣食住行、休闲娱乐、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互联网广泛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1.本次社会转型从经济领域开始,很快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教育等领域,虽然没有政治运动轰轰烈烈,但是,其深刻程度是任何一次革命都无法比拟的。2.本次社会转型重点表现为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全面接轨,这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但是,与国际社会的接轨并非西方化,而是借鉴西方先进的经验。3.本次社会转型从进程上看,表现为渐进性的特点,从点滴开始,逐渐积累,最后达到质变的效果,避免了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动荡,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4.任何一次社会转型都会带来利益的再分配和社会阶层的分化,这是社会转型期容易造成社会动荡的原因所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不例外,需要政府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强力破除改革的阻力。1.(xx年天津文综,9)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2.(xx年江苏历史,10)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3.(xx贵阳检测)我国农村基层管理最初是“宗族制,缘于礼,重血缘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到现在变为“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会议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并报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农村基层管理制度变化的特点是()A.保证基层社会管理稳定B.建立在小农经济发展的基础上C.保证政府对人民的控制D.由血缘“自治”转向直接民主4.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主张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也不与任何大国集团结盟,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出现这一外交主张是因为()A.两极格局瓦解,世界走向多极化B.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建设社会主义C.和平力量增长,战争威胁消除D.建成中美两国新型的战略伙伴关系 5.(xx福建质检)1985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规定: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其主要目的在于()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C.推动农业生产适应市场的需求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80版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81版改变了53版以来6位数的护照累计号码,升至7位数号码97版采用数码技术、激光打印等防伪手段。到xx年达到年均签发400万本,80%是因私护照依据材料请结合历史背景,解读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