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31037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学年 语文试卷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一、 现代文阅读(35分)(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文教育何谓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有别于科学教育,是旨在培养“人之为人”的教育。“人之为人”是指人能从生物状态中走出来,自觉主动地追求社会意义的精神价值。人文教育不是独立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活动,与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过去、现在、未来紧密相连,其发展是多元的,而非单面的,在横向上受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在纵向上需继承前人的文化成果。可见,人文教育是文化的传承创新,其发展历程需要一代代的积累、沉淀与历史坚守,不是靠金钱的堆积或从其他地方挖几个大师就可以一蹴而就;其发展路径不是优胜劣汰,而是因革损益,“因”是主体,“革”是手段。 在当前,我国人文教育首先应该教育大家如何做一个中国人,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闭关自守或故步自封,而是在学习其他文化时不能忘却自我。已得到确认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因,新的知识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思想是革,可为中国人文教育不断焕发生机提供动力。人文教育发展从整体来看是不断吸收其他教育思想,在坚守的基础上向前创新发展的过程,但新的教育文化不能割断与传统教育思想的联系。人文教育的发展路径是曲线,而非直线,没有因革损益就没有人文教育的发展。因为只有“革”没有“因”,“革”就是无源之水;只有“因”没有“革”,“因”就是固守僵化。人文教育没有具体参照标准,其教育理念千差万别,教育观点各有不同,教育内容非常庞杂,是一个非常宏大的体系。但无论哪一种人文教育都必须立足社会环境,面向传统、历史,又不能完全拘泥于自身,其要求是和而不同。人文教育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延续,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社会价值走向的引导者,需要对已有的知识文化不断反省、质疑、批判、创新。这些都需要教育界人士以全新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广泛吸取其他国家的教育思想,通过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激发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这样才能对现有民族、国家的发展,甚至整个人类的思想、政治、文化的发展变革提供新的思维,生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人文教育需要借鉴创新,但人文教育的发展方向不能像科学教育那样以强势的西方为标准,不能西方高校学什么、怎么学,就完全照搬。“西方”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著名高校也各有特色,即使以欧美一所大学为标准,全盘照搬,所学的也只是表面而非精神内涵。因此,人文教育必须将整个学术系统看作一个整体,各科贯通,不能仅执一端,以偏概全。内容设置方面,既要有差异性,又要有和谐性,不拘泥于具体的学科及研究领域。只要是对人格塑造、人心反观、人类文明发展有所贡献,都要兼收并蓄、广泛吸取,为时代提供新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当前是人们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多元萌发的时期,人文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1 关于“人文教育”,下列表达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人文教育以培养“人之为人”为宗旨,教育人走出生物状态,自觉主动地追求社会意义的精神价值,有别于科学教育。B.人文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在纵向上会受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在横向上会受历史的影响,有多元多面的特点。C.人文教育的前提是传承,目标是创新,割裂了传承,仅靠金钱的堆积或聘大师是不可能达成目标的,要辩证看待因革。D.人文教育是发展的而非静止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要沿袭传统成果,并实现优胜劣汰。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人文教育的发展路径的特征鲜明:不是直线前进,而是曲线前进;不是封闭孤立,而是开放多元,兼收并蓄,和而不同。B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区别点在于:科学教育直接以西方为标准,但是人文教育不可以简单地模仿或是完全照搬。C在推行人文教育时,不能仅将其看成是一门学科,而应将整个学术系统看成一个整体,广泛吸取有益知识,促进发展。D促进人文教育,教育界人士要以全新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广泛地吸取他国的教育思想,通过思想的碰撞来激发创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人文教育的发展需要借鉴西方,但要注意分寸、掌握尺度,否则所能学到的只能是西方人文教育的表面而非精神内涵。B.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为人文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继承不是封闭,只有继承传统,才能在学习他者文化时更好地保持自我。C.人文教育内容庞杂,体系宏大,理念千差万别,观点和而不同,不管哪种人文教育,都须完全挖掘自身,实现自力更生。D.观念多元萌发的当前时期,人文教育必须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当儿媳妇表露出分家的念头时,孙玉厚老汉早想到要把他们小两口从这一大家人中解脱出来。是的,亲爱的儿子对这个家庭的奉献已经足够了。家分开以后,让娃娃放开马跑上几天!他看得出来,少安有本事在双水村出人头地;只要儿子立在众人面前,他孙玉厚脸上也光彩!话说回来,要是不分家,少安仍然被一大家人拖累着,他有翅膀也难飞起来!当然,分家以后,他的负担就更重了。但算一算,剩下五口人,他能维持。花销主要是上学的兰香。目前他也不指望少平撑扶这个家只要自己能劳动,就让他小子自顾自闯世事去吧!他想,即是他过几年不中用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也不会丢下他不管他的儿子他知道,现在趁他还能在山里刨挖,就尽量给娃们腾出几年时间,让他们各自凭本事去踢腾上一番对孙玉厚老两口来说,分家已经成了定局。但是孙少安已经习惯于自己在家庭中扮演保护人的角色。他不是不知道,要是分开家,他和秀莲能把光景日月过得热火朝天。可他父亲那里不会有什么起色当然,全家人倒不至于再饿肚子。唉,从农村的社会来看,儿子成家后和父母分家,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可从自己的感情方面说,这实在又是难以接受的啊!孙少安太痛苦了。晚上吃完饭,他常常在黑暗中胡乱地向罐子村的方向遛达很长时间。他不由地将自己的思绪回溯到遥远的过去是的,最艰难的岁月也许过去了,而那贫困中一家人的相亲相爱是不是也要过去了呢?这天晚上,秀莲象庆贺似的,在新家给他炒了一大碗鸡蛋,烙了几张油饼,她不让他回父母那里吃饭,硬要他在这里吃似乎专意让他先尝尝分开家以后的滋味!少安顿时怒不可遏秀莲太不理解他的心情了!他立刻把妻子臭骂了一通,真想把那些吃食扔到院子里去!骂完妻子后,他把门使劲一掼,回父母那里吃饭去了,而把痛哭流涕的秀莲一个人丢在新窑里。母亲疑惑地问他:“秀莲怎没过来?”少安端起饭碗,一句话也没说。“是不是闹架了?”父亲沉下脸问。少安往嘴里扒拉着饭,仍然没吭声。玉厚老汉给老伴使了个眼色。少安妈立刻解下腰里的围裙,急急忙忙出了门她要赶到新地方去看个究竟。不一会,少安他妈就回来了,生气地责备儿子:“你太不象话了!”“怎啦?”玉厚老汉已经认定是儿子欺负了秀莲,火气十足地问老伴。“秀莲说少安今儿个出了一天砖,怕他熬坏了身子,给他在那面单另做了点吃的,死小子不吃就算了,还把人家骂了一顿”少安妈说着,便收拾起一点饭,又出门给秀莲送去了。孙玉厚对低头吃饭的儿子吼着骂道:“鬼子孙!人家好心待你,你为什么要骂人家?”孙玉厚索性丢下碗不吃饭了。他手颤抖着挖了一锅旱烟。勾着头蹲在脚地上,象遭受了一次沉重的打击,脸痛苦地抽搐着。少安仍然一句话也没说,狼吞虎咽地吃完饭后,就悄无声息地出了门。他也没回新居去,径直走到烧砖窑的土场子里,闷着头打起了砖坯。月亮从东拉河对面的山上探出了头,静静地凝视着大地。从远处的山梁上传来一阵飘忽的信天游这是贪心劳动的田五,还在山里磨蹭着不回来孙少安头上冒着汗气,索性把长衫子也脱掉甩在一边,光膀子干起来了似乎要用这挣命般的劳动把他心中的烦闷舒散出去老汉左思右想,觉得这件事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说不定一家人还要结冤仇哩!玉厚老汉随即又想二小子已经长大成人了,这实际上等于是他和他哥分家,他不回来不合情理!于是,孙玉厚老汉“叭叭”两下把烟灰在鞋帮子上磕掉,开门去找他弟孙玉亭;他要让玉亭给少平写封信,托开邮车的金俊海顺路捎到黄原,让少平赶快回家来!(有删改)4下列对于小说体裁特征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节选部分以新时代中国农村社会转型为背景,以分家事件为核心,表现了孙少安与父亲的相亲相爱。B.小说对孙少安心理、动作的描写,表现了他习惯做家庭顶梁柱的孝顺、善良和无私,他因不忍丢下老小自立门户而痛苦。C.小说中对孙少安以劳动排解内心痛苦时的月亮和飘忽的信天游的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形象,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和乡土特色。D.小说对孙少安打砖坯时头上冒汗气、甩掉长衫光着膀子干活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一个不愿向生活和命运屈服的硬汉和挑战者形象。5.节选部分写到的孙玉厚老汉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6.少安在全家解决温饱问题以后可不可以与父母分家,你有怎样的看法?谈谈你的具体理由。(6分)(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美的力量丝毫不亚于思想的力量”对话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记者:从莫言到您的获奖,人们陡然发现,世界已在注视中国。通过写作,您把自己童年年的经历存留下来。而这个过程,也成就了您。曹文轩:莫言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改变了我们对中国文学一直所持有的态度。中国儿童文学也是对世界儿童文学的一份特殊的贡献。我们的国家,曾经历过苦难、灾难。当造物主把这样的命运赋予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时候,他当时是说了一句话:若干年以后,所有的这一切都将会转化为你们的财富。现在,已经到了我们将所有预期转化为财富的良好时刻,我们正在做这个事情。英国独立报曾经有这样一段话:英国的孩子将会看到英国以外的小孩不曾看到的故事。这就是中国儿童文学特有的意义,这个意义是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换来的。我们差不多已经失去了欣赏同胞作品的目光。其实,中国最优秀的儿童文学就是世界水准的儿童文学。这次获奖,我没有太多的激动,只是欣慰,它帮助我佐证了我对中国儿童文学的看法。而最近十年、二十年,中国儿童文学批评界对中国儿童文学的认可一直非常吝啬。对一个中国作家而言,他知道他的双足是站在那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上的。他忽视、忘却甚至拒绝这块土地是愚蠢的。这块土地一天24小时都在生长着故事。我知道那些故事会给我带来世界欣赏的目光。但是,只知道立足于这块土地的人远远算不上最聪明的人。最聪明的人是双足坚定地立于这块土地,双眼穿过滚滚烽烟,眺望国内外大事,眺望国家界碑之外的事情。题材是中国的,主题却是人类的。要从一个个中国故事中,看到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要从一个个中国人的喜怒哀乐中,看到千古不变的基本人性,而他又永远希望用他的文字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我一直努力想成为这样聪明的人。我们也需要从西方的儿童文学里面鉴别各种各样的经验,用虚心的态度向全世界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学习,这是每一个中国作家必须有的态度。记者:远离搞笑、娱乐,荡漾着悲悯的情怀,又葆有淳朴的美感,让您的作品在众多的儿童文学中显得不同。曹文轩:一个孩子没有悲伤,难道就算是健康的生命吗?我们不能为追求快乐而快乐,这个经验我们是不可以忘却的,也是不可以丢失的。当下,简单而轻松的快乐取代了一切具有深度的感受和思考。不需要怀疑,应该有一种叫“儿童文学”的文学,但这种叫“儿童文学”的文学应该是一种培养他们高雅趣味、高贵品质的文学。对孩子们而言,那是打精神底子的书。中国的知识分子要敏感,要有前瞻意识,至少要向这个阅读社会发出提醒。儿童文学不仅仅是给孩子带来快乐的文学,也是给孩子带来快感的文学。这里的快感包括喜剧快感和悲剧快感。让孩子们感动的应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而这一切是永存的。小说是为了人们可以超越生活,在丰厚的人文关怀中,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小说的真正深刻,并不是来自对生活的摹写,而是来自对生活的对抗。这种对抗可以是剑拔弩张的,也可以是另一种策略:用神圣、典雅、高尚、悲悯、宽容等加以净化、改造和呼唤。我让我的作品在更多的时候选择了后者,因为我更相信后者的力量。我还是相信,美的力量丝毫不亚于思想的力量,有时甚至比思想的力量更加强大。 记者:常常走在学生中间,大约是您与其他作家的不同。大学教授的身份,让许多学生感到亲切。曾文轩:文章既是一个人的面子,也是里子。一代一代人,相继去世了,但因有文章在,他们的精神、灵魂就在那永生。写作会对这个世界的堕落、恶变产生一点儿抑制作用吗?我们无法判断。但写作,至少可以舒解人心中的郁闷,理清如同乱麻一样的思绪。这个时代需要写作。我对写作还是痴心不改。8月我将去新西兰领奖,当我站在领奖台上时,最重要的礼物就是我将携带一部新完成的长篇小说。一定要完成,哪怕有枪林弹雨我都要完成它。(摘自人民日报,有删减)7、下列对儿童文学的“力量”表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儿童文学可以用神圣、高尚、悲悯、宽容等对孩子的心灵加以净化、改造。B.儿童文学不仅给孩子带来快乐,也给孩子带来了喜剧快感和悲剧快感。C.儿童文学能培养孩子们的高雅趣味、高尚品质,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升华。D. 儿童文学美的力量丝毫不亚于思想的力量,有时甚至比思想的力量更加强大。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曹文轩认为中国的文学家要感谢莫言,因为莫言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改变了我们自己对中国文学一直所持有的悲观主义态度。B曹文轩认为这个时代需要写作,因为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写作至少可以疏解自己心中的郁闷,理清如同乱麻一样的思绪。C曹文轩获得儿童文学“国际安徒生奖”,其实在他自己身上也体现出诸如对中国儿童文学的自信、痴心等“美的精神”。D曹文轩认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正将中国经验和中国故事向全世界的儿童,乃至全世界的人传达,这是很有意义的事。E.记者分别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文学的贡献”“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写作的作用”三个角度提问。9、曹文轩认为每一个中国作家必须有什么样的态度?请结合材料,进行探究分析。(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文段一):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 (左转楚归晋知罃)(文段二):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左传介之推不言禄)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B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C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D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分)A.外臣,外邦之臣。臣子对别国君主称外臣。“凡自称於君他国之人,则曰外臣”。B.我国古代爵位通常分公、侯、伯、子、男五级,献公、晋侯分别为公爵和侯爵。C.宗即宗庙,是指为已故祖先建立的灵魂依归之所。庙制规定,诸侯立七庙,如“一夫作难而七庙隳”。D.衅鼓,古时的一种祭礼。重要器物(如钟、鼓等)制成后,要杀牛羊猪等,把他们的血涂在新器物上表示祭,称作衅。12.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知罃有智谋,善于论辩。把楚共王层层进逼的三个问题回答得滴水不漏,使楚共王无言以对,于无奈之中不得不罢手。B. 知罃不卑不亢,忠于国家。楚共王问释放知罃回国,知罃将怎样报答自己。知罃回答,如在战场上相遇不敢违礼回避,定当对楚尽为臣之礼节。C. 介之推正气凛然,不求禄赏。认为晋侯(重耳)担任晋国的君主,主持晋国祭祀是上天的安排,不屑争功劳的二三子。D. 介之推意志坚定,不贪富贵。果断拒绝母亲两次,母亲说不要赏赐,也应让国君知道功劳,他认为既然隐居又要何名声。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王曰:“然则德我乎?” (2)王曰:“子归何以报我?” (3)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注释:1公子谷臣:楚庄王的儿子。连尹襄老:连尹是楚国官名,襄老是楚国的大臣。2治戎:治兵,演习军队。这里的意思是交战。3.馘:割下敌方战死者的左耳(用来报功)。这里与“俘”连用,指俘虏。宥;宽恕,原谅。4.不获命:没有获得国君允许杀戮的命令。5.晋侯:指晋文公,即重耳。他逃亡在外,在秦国的帮助下回晋继承君位。(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黄庭坚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注:黄庭坚贬戎州时,与黄斌老交往。黄斌老善画竹,画了一幅横竹送黄庭坚,黄庭坚因而作了此诗。石泓:石砚。霜兔:用兔毫制成的笔。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吐”字写出了黄斌老画竹动作熟练,一气呵成;“峥嵘”写出所画之竹不同凡响。B诗中把竹比作“偃蹇”之卧龙,是说竹子屈服在雷霆之下,暂时失去刚直的品性。C黄斌老把自己的品格灌注到所画竹子之上,与竹“俱忘形”,才画出气节不凡的竹。D第三联的意思是,在晴明的窗下,黄斌老用兔毫笔饱蘸松烟墨画出了这幅横竹图。E尾联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竹子直耸云天的气势,突出了黄斌老画技之高超。15.诗歌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7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 _ 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来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 。”(3)陶渊明桃花源记中“ , ”两句,写渔人看到桃花林美丽的景色,由此想一探究竟。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17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每年直排河中的废水达1600万吨,西河污染问题日渐严重,恢复西河的生态功能迫在眉睫。民间艺术面对外来文化的挑战时,不必妄自菲薄,像东北二人转这样的民间艺术今天并没有消失,反倒出现在了更多的场合。历史上有过太多祸国殃民的大奸臣,他们真是灾梨祸枣,不仅祸害了自己的小性命,还祸乱了整个国家。他们最终成为历史的罪人。张教授退休后,每天焚膏继晷,扎扎实实做学问,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学术成果。我们在学习、工作中,对于再小的失误都不能掉以轻心,因为集腋成裘,小的失误积累的多了,也会造成大的伤害。军民鱼水情,现在的影视作品中,我们还能看到人民解放军入城时,老百姓箪食瓢饮以迎王师的热闹景象。A、 B、 C、 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B、针对今年校园欺凌事件不断发生,专家表示校园欺凌是一个世界各国普遍面对的难题,如何以最大的诚意来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家长、学校、媒体都需要认真思考。C、寥寥数语,浓缩了叶挺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不懈追求的生命底色,透露出对党真挚深厚的感情,刻画出一个铁血忠魂的高大革命将领的形象。D、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视频直播平台接近200家,网络直播平台用户已达近两亿,与直播息息相关的“网红产业”2016年产值预计接近580亿元。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这是公众场合,请您高抬贵手,不要吸烟!否则,我们会给你开罚单的!B.放心吧,我会准时光临晚会,送上我对你们这些即将走上高考考场的学子的祝福。C.十多年没有见面,久仰了!这些年我一直处在百忙之中,没有时间看您!D.老师,是您的不懈努力换来了我的健康成长,滴水之恩,他日必将涌泉相报。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是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好朋友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就如同陷入了泥潭,使自己终身悔恨。?孔子在论语在、里作了回答,交朋友要交“益者三友”,即“友直、友谅、友多闻”。现实生活中,交朋友最重要的是真诚,要以真心换真心。,要不变初衷的支助扶持他,所谓“患难见真情”。只有你真心付出了,才会得到真心的回报。答: 21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三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3分)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从教50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盛夏将至,请先生保重身体。(1). 改 (2). 改 (3). 改 四作文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猴子听说牛老大要请一名家庭教师,于是前往应聘。他在水田里找到了正在耕作的牛老大,双方商量了相关事宜。第二天,猴子要去任教。临走时,他拱到水塘里把身子涂了一通污浊泥水。母猴见了觉得奇怪,问道:“你干嘛搞得脏兮兮的?”猴子说:“昨天我见牛老大就是这模样,大概他们家就兴这个,我是入乡随俗,拉近关系。”牛老大望见猴子脏兮兮的模样,满心高兴,大声呵斥道:“你这幅脏样子,哪里配当家庭教师?去去去,别把我的孩子教坏了!”猴子惊诧问道:“你昨天不就是这般模样吗?”“你赶快走吧!”牛老大十二分不耐烦,边关门边鄙夷地回了一句:“我那里在水田里劳作!”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学年 语文答案1.A解析:B纵横方向错位。C原文意思是人文教育是文化的传承创新,“因”是主体,“革”是手段。所以“前提是传承,目标是创新”曲解了文意,而且人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之为人”。D“并实现优胜劣汰”错,原文为“其发展路径不是优胜劣汰,而是因革损益”。2.B解析:武断绝对,“科学教育直接以西方为标准”错,注意原文关键词“不能像”,由此可见“以西方为标准”是科学教育的其中一个特征,但并意味着“直接以西方为标准”。3.C曲解文意,选项“都须完全挖掘自身,实现自力更生”是对原文“又不能完全拘泥于自身”的曲解。4.D5.1)善良淳朴。你愿自己负担重,也不愿意拖累少安和秀莲,希望他们出人头地。2)吃苦耐劳。让儿子各自凭本事去踢腾,自己独自承担家庭重担。3)洞明事理。清楚分家的必要性,不让少安被一大家子人拖累,有翅膀也难飞起来。6.观点一:少安在解决全家温饱问题以后不可以与父母分家。1)少安分家后可以从贫困的家庭解脱出来,但他是家庭的顶梁柱,一家老小的生活会因为.他分出去而更加困难。2)分家后少安可以凭借本事致富,甚至让父母感到光彩,但给父母增添了负担。3)最艰难的岁月都能熬过来,生活好点当然能更好地解决困难。4)一家人相亲相爱可能因为分家而淡化甚至消失。观点二:少安在解决全家温饱问题以后可以与父母分家。1).分家虽然给父母造成了负担,但少安可以凭本事致富,让父母感到光彩,2).如果不分家少安被一家老小拖累,有本事也难以施展出来3).分家虽然给孙玉厚老汉增添了负担,但因为解决了温饱问题,这些负担是可以承受的4).分家也可以不分心,分家后少安不可能不帮助孙玉厚老汉,少安致富可以帮助家里。7.D8AE9.1)要有文学自信,要客观公正的看待自己的文学。2)要立足中国故事,看到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和千古不变的基本任性。(或用中国题材表达世界主题。)3)要用借鉴和学习的态度去看待世界儿童文学。4)有前瞻意识,向世界发出为孩子“打精神底子”的题型。10.B11.C12.B解析:天子立七庙13.1)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你感激我吗”2)楚王说:“你回去拿什么报答我呢?”3)抱怨这种行为却效仿他,罪更重啊!况且说出埋怨的话了,(以后)不应吃他的俸禄。14、BE15.对自己被贬官不满。黄斌老画竹如同“酒浇胸次”,这也是作者自道。对黄斌老高超画技的赞美。对坚贞自守,处变不惊的情操的追求。所画横竹头角峥嵘、不为雷地所惊。作者借所画竹子表达自己对坚贞自守、处变不惊的情操的追求。16.1)不如须臾之所学 不如登高之博见2)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3)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17.A 18. C 19.D20.如果不慎结识了坏朋友什么样的朋友算得上好朋友呢当朋友处于紧要关头需要帮助时21.“光临”改为 “前往或者参加”“惠赠” 改为 “奉上”或者“奉送”或者“敬赠”“先睹为快”改为 “指正”或“斧正”22.这段寓言故事主要讲述了猴子由于模仿牛老大在水田劳作的模样去任教,并自以为是入乡随俗,拉近关系,结果遭到牛老大大声呵斥。这则故事强调没有进行细致深入的了解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可围绕“不深入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以及“遵从实际需要,切勿人云亦云”等开展论述。附翻译:文段一:晋人把楚国公子谷臣和连尹襄老的尸首归还给楚国,以此要求交换知罃。当时荀首已经是中军副帅,所以楚人答应了。楚王送别知罃,说:“您恐怕怨恨我吧!”知罃回答说:“两国兴兵,下臣没有才能,不能胜任自己的任务,所以做了俘虏。君王的左右没有用我的血来祭鼓,而让我回国去接受诛戮,这是君王的恩惠啊。下臣实在没有才能,又敢怨恨谁?”楚王说:“那么感激我吗?”知罃回答说:“两国为自己的国家打算,希望让百姓得到平安,各自抑止自己的愤怒,来互相原谅,两边都释放被俘的囚犯,以结成友好。两国友好,下臣不曾与谋,又敢感激谁?”楚王说:“您回去,用什么报答我?”知罃回答说:“下臣无所怨恨,君王也不受恩德,没有怨恨,没有恩德,就不知道该报答什么。”楚王说:“尽管这样,还是一定要把您的想法告诉我。”知罃回答说:“以君王的福佑,被囚的下臣能够带着这把骨头回到晋国,寡君如果加以诛戮,死而不朽。如果由于君王的恩惠而赦免下臣,把下臣赐给您的外臣首,首向寡君请求,而把下臣在自己宗庙中诛戮,也死而不朽。如果得不道寡君杀我的命令,而让下臣继承宗子的地位,按次序承担晋国的军事,率领偏师(自己军队的谦称)以治理边疆,即使碰到君王的文武官员,我也不会躲避,竭尽全力以至於死,没有第二个心念,以尽到为臣的职责,这就是用来报答於君王的。”楚王说:“晋国是不能和它争夺的。”于是就对他重加礼遇而放他回去。文段二:晋文公赏赐跟着他逃亡的人们,介之推不去要求禄赏,而(晋文公)赐禄赏时也没有考虑到他。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有九个,现在惟独国君还在(人世)。惠公、怀公没有亲信,(国)内外都抛弃他们。天没有(打算)灭绝晋,(所以)必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君王又是谁呢?上天实际已经安排好了的,而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却认为是自己的贡献,(这)不是欺骗吗?偷窃别人的钱财,都说是盗窃。更何况贪图天的功劳,将其作为自己的贡献呢?下面的(臣子)将罪当做道义,上面的(国君)对(这)奸诈(的人)给予赏赐。上下互相欺瞒,难以和他们相处啊。”他的母亲说:“你为什么不也去要求赏赐呢?(否则)这样(贫穷地)死去(又能去)埋怨谁呢?”回答说:“(既然)斥责这种行为是罪过而又效仿它,罪更重啊!况且说出埋怨的话了,(以后)不应吃他的俸禄了。”他的母亲说:“也让国君知道这事,好吗?”回答说:“言语,是身体的装饰。身体将要隐居了,还要装饰它吗?这样是乞求显贵啊。”他的母亲说:“(你)能够这样做吗?(那么我)和你一起隐居。”便(一直)隐居到死去。晋文公没有找到他,便用绵上作为他的祭田。说:“用它来记下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