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海州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29322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海州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省海州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辽宁省海州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海州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 (共35小题,每题2分)1. 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两个“体制”分别指A.人民公社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计划经济体制 多种所有制并存体制 D.混合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 某发明家的阿姨对他说:“我从来没看到过像你这么游手好闲的男孩你已经半小时没有说话了,只会打开壶盖再盖上,现在又拿一个咖啡杯和汤匙放在上面观看蒸汽怎么从壶口冒出,并且去盛接及计算有多少水滴。”这位阿姨没有想到,这位发明家的“无聊”举动,竟促成了人类发展史上相当重要的一次转变。这项转变与以下哪项事件有关A.开辟新航路B.第二次工业革命 C.启蒙运动D.第一次工业革命3. 古希腊某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该思想家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鼓励人们独立地理性思考 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4. 李贽说:“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此话的真实意图是A.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应该继承 B.对儒家思想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C.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和否定 D.强调个性,主张人性的解放5. “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毛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这里的“异端邪说”是指A.人民民主专政理论B.枪杆子里出政权理论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D.城市武装起义理论6.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一“诗篇”回答了当时的重要问题是A.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一国两制”7.“双百”方针提出的最根本的目的是A.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B.倡导科学技术文化领域的自由开放C.克服把学术问题和思想问题当成政治问题 D.处理好人民的内部矛盾,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8.海王星的发现是根据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C.爱因斯坦对时间、空间属性的揭示 D.普朗克量子论的提出9. 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10.“法国的农民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占总人口的16%,20年后降到了10%,但总体农业产量却比以前提高了许多。在50年代,工业劳动力的增长是工厂膨胀的一部分,但到60年代,尽管产量提高了,工厂工人的比例却在下降。”其根本原因是A.快速的技术变革 B.欧共体的促进C.社会福利政策的推行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1.江苏昆山的亭林公园的一位思想家的塑像,背后写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大字,彰显着他的思想火花烛照后世。由此可以推断此思想家应该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12.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A.对人类社会的研究B.对自然界的研究C.对人的伦理道德的探D.对人性的研究13.下列有关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叙述,正确的是它是在国内外严峻的政治形势下发表的它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它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A. B. C. D.14. 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15.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诗篇的主题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6.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的结果,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其形成的标志是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提出B.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提出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提出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17.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它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B.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C.提出了建立共和国的愿望D.提出了平均地权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18. 宋刑统斗讼律规定:“诸殴兄姊者,徒二年半,伤者徒三年若殴杀弟妹及兄弟之子孙、外孙者,徒三年。”这一材料体现了A.儒家思想的法典化B.法家思想的具体化C.道家思想的合理性D.君主专制的必要性19. 2006年8月24日,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5号决议,冥王星被正式从九大行星中除名,而将其列入“矮行星”。冥王星的发现当年是根据A.哥白尼日心说的推算B.牛顿力学的推算C.法拉第定律的推算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0.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了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啦A.B.C.D.21. 有诗云: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该诗赞颂的文明成果是A.电报B.火车C.电视D.互联网22.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B.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C.没有提出推翻封建帝制D.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23.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24. 有人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则用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而亚当斯密则是挥舞着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缔造了一个新的秩序。有关这三个英国人对工业革命贡献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瓦特改良蒸汽机、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B.牛顿发明蒸汽机、瓦特改良蒸汽机、亚当斯密提出市场经济理论C.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瓦特发明蒸汽机、亚当斯密提出殖民扩张理论D.牛顿发明蒸汽机、瓦特发明内燃机、亚当斯密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25.之所以说伽俐略的科学研究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主要依据是他A.介绍并开始了科学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B.证明了落体定律,确立了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两个概念C.证明且论证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D.伽俐略是通过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26. 19纪中叶,随着业革命的发展,西方社会的各种矛盾日趋尖锐。某文学流派的作品真实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并对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弊端迸行了深入剖析和强烈批判。该文学流派是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 C.批判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27. 李贽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以上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A.倡导“经世致用”思想 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C.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 D.反对封建纲常名教28.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这说明荀子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峻法C.主张仁义、法治并用 D.提倡上善若水29.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A.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B.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体系C.朱熹使儒学更具哲理性和思辨化 D.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30. 1922年第12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在对某条目的解释中写道:“宇宙图景”的新情景不再是“三维空间中一片以太海洋的受迫振动”,而是“四维空间世界线上的一个扭结”。据此可知,该条目的内容A.提出了经典物理学B.揭示了光电效应成因C.阐述了光线可弯曲D.说明了电磁感应现象31. 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A.智者运动 文艺复兴 B.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C.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D.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32. 史载:“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攻击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A.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B.战争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C.战争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结束33. 每晚19:30分大家在看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后,又都等着看随后的天气预报。这种现象反映了电视的A.传播资讯功能B.媒体功能 C.娱乐功能D.购物功能34.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因为它们都A.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 B.体现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C.倡导理性至上和科学思维 D.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35.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权”是指A.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 B.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C.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 D.监察权、考试权、行政权二、材料题(30分)36(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第一,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都能做的事。第二,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我们不去实地研究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单会高谈某某主义 如何能有用呢?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材料二 现在中国应该赶紧解决的问题,真多得很。从人力车夫的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卖官卖国问题;女子解放问题;男子解放问题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的紧急问题?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材料三 社会问题,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解决。经济问题一旦解决,什么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庭制度问题都可以解决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请回答:(1) 依据材料一归纳胡适的观点是什么?(不要摘抄原文)(4分)(2) 材料二反映的问题在中国是否存在?是否应该解决?胡适和李大钊在材料中各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法?(6分)(3) 依据材料三指出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4分)37.(16分) 2013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2014年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及新三民主义提出90周年、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正是因为对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孙中山先生始终在全中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始终受到全中国人民由衷的景仰。 胡锦涛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实录 材料二 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在现阶段上,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一2月21日)(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实现“民生幸福”,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什么主张?后来进行了怎样的“创新”?试分析其“创新”有何现实意义。(6分)(2)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请概括材料二提出的经济主张。(4分)(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发展经济的思路或手段上有了什么新的变化?(4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从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有哪些共同追求?(2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 B 2. D 3.B 4.C 5.C 6.C 7.A 8.B 9.C 10.A11.C 12.C 13.C 14.D 15.C 16.A 17.A 18.A 19.B 20.B21.A 22.D 23.A 24.A 25.B 26.C 27.D 28.C 29.C 30.C31.B 32.C 33.A 34.B 35.B二、材料题36、答案: 14分(1)胡适认为空谈“主义”非常容易,但没有用处,而且非常危险,即反对“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分(2)存在。1分应解决。1分 胡适企图用改良主义办法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李大钊提出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即用马克思主义根本解决问题。4分(3)回击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攻,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出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并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4分37.(16分)答案:(1)理论:平均地权。2分创新: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2分意义:要关注民生;要注重公平和正义。2分(2)主张: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实现社会的平等发展。4 分(3)变化: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4分(4)追求:追求公平正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注民生。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