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28876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阶段测试高一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Ag-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e、f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为离子化合物,其结构中还含非极性共价键,m为元素Y的单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WXYWC. a一定由W、X两种元素组成D. 图中转化过程d物质在作为反应物时均既为氧化剂又是还原剂2如图是常温下部分短周期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等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pH(pH=-lgc(H+) )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其中H的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B对应的氢化物比J对应的氢化物熔沸点更高,原因是B的氢化物中的键能比J中的大 B. 根据图形分析可知,K、L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前者较强 C. IC2熔化时克服的化学键和KL2与水反应时克服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D. 元素K、H、G分别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逐渐减少3已知:2CO(g)+O2(g)=2CO2(g) H=-566kJ/mol Na2O2(s)+CO2(g)=Na2CO3(s)+1/2O2(g) H=-226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的燃烧热为566kJ/molB. 右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 2Na2O2(s)+2CO2(s)=2Na2CO3(s)+O2(g) H-452kJ/molD. CO2 (g)与Na2O2(s)反应放出452kJ热量时,转移电子个数为6.0210234下列的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图1表示向l00mL0.l molL-l的AlCl3溶液中滴加1 molL-1的NaOH溶液时n Al(OH)3的变化情况B. 图2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表示的溶液通过升温可以得到b点C. 图3表示某一放热反应,若使用催化剂,E1、E2、H都会发生改变D. 图4表示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产生n(CO2)的情况5以N2和H2为反应物,盐酸酸化的NH4Cl溶液为电解质的原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电极为负极B. 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的Cl-向a电极移动C. 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2+6e-+8H+=2NH4+D. 电池反应为N2+3H2+2HCl=2NH4Cl 6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盐桥中装有饱和K2SO4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从a到bB. 甲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C. 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42-移向甲烧杯D. 乙烧杯中发生还原反应7电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下图是镁次氯酸钠燃料电池,电池总反应为:MgClOH2O=ClMg(O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惰性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 镁电极是该电池的负极C. 正极反应式为ClOH2O2e=Cl2OHD. 进料口加入NaClO溶液,出口流出的为NaCl溶液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健,不可能存在其它化学键B. 可燃冰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C. Na2O2、NaHSO4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D. 熔点:金刚石食盐冰干冰9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2O、CO2转变成H2、CO其过程如下:mCeO2(mx)CeO2xCe+xO2(mx)CeO2xCe+xH2O+xCO2mCeO2+xH2+xC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中CeO2没有消耗B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C图中H1=H2+H3D以CO和O2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O+4OH2e=CO32+2H2O10已知:C(s)+H2O(g)CO(g)+H2(g)H=akJmol12C(s)+O2(g)2CO(g)H=220kJmol1HH、O=O和OH键的键能(kJmol1)分别为436、496和462,则a为( )A332B118C+350 D+130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a、b、c、d、e、f 为六种短周期元素, a、b、e 、f 位于同一周期,c、d 也是同一周期, 且 d、e 同一主族,原子半径 de,a、b、c、d、f原子最外层电子依次增多,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e 的非全属性比 f 强B. d 元素可能是第一周期元素C. 六种元素中,a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D. a、b、c、d 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12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 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铜片B. 0-t1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H+2e-=H2C. t1时刻,电流方向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l 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氧化膜阻止了Al进一步反应D. tl时刻后,电子从铝经过导线流向铜13已知X、Y、Z、W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有下列说法:若HmXOn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m、n均为正整数)若四种元素均为金属,则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碱若四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则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若四种元素只有一种为金属,则Z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其中正确的说法有几项( )A. 1项 B. 2项 C. 3项 D. 4项14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它们的原子序数的关系为X+Z=2Y,且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若X是Na,则Z的最高价一定为偶数B. 若X是O,则YX一定是离子化合物C. 若Y是O,则非金属性ZYXD. 若Y是Na,则X、Z不可能是同一主族元素15图1是在金属锌板上贴上一张用某溶液浸湿的滤纸,图2是新型氢氧燃料电池,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2电池放电过程中,O2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B图2电池负极区的电极反应为H22e+O2=H2OC若用氯化钠和酚酞的混合溶液浸湿滤纸,用导线将a、b直接相连,则铅笔芯C点先变红后褪色D图1的铅笔为正极16为探究NaHCO3、Na2CO3和盐酸(以下盐酸浓度均为1molL1)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进行实验并测得如下数据 序号35mL试剂固体混合前温度混合后温度水2.5gNaHCO320.018.5水3.2gNa2CO320.024.3盐酸2.5gNaHCO320.016.2盐酸3.2gNa2CO320.025.1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Na2CO3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NaHCO3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20.0时,含3.2gNa2CO3的饱和溶液和35mL盐酸混合后的温度将低于25.1D20.0时,含2.5gNaHCO3的饱和溶液和35mL盐酸混合后的温度将低于16.217已知: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 kJmol1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 kJmol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CH4在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相同B由反应可推知:CH4(g)+4NO2(g)4NO(g)+CO2(g)+2H2O(l) H574 kJmol1C4NO2(g)+2N2(g)=8NO(g) H=+586 kJmol1D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CH4把NO2还原为N2,整个过程中转移1.6mol电子18金属(M)空气电池(如图)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和移动设备的电源,该类电池放电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M+nO2+2nH2O4M(OH)n已知: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指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理论上能释放出的最大电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并有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BM空气电池放电过程的正极反应式:4Mn+nO2+2nH2O+4ne4M(OH)nC比较 Mg、Al、Zn 三种金属空气电池,Al空气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最高D在 Mg空气电池中,为防止负极区沉积Mg(OH)2,宜采用中性电解质及阳离子交换膜19近年来AIST报告正在研究一种“高容量、低成本”锂铜空气燃料电池。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OH2O2e=2Cu2OHC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D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20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如图所示(A、B为多孔性碳棒)持续通入甲烷,在标准状况下,消耗甲烷体积V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H由A端移向B端BV33.6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KHCO3C0V22.4L时,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KOH=KHCO32H2OD22.4LV44.8L时,负极电极反应为CH48e9CO3H2O=10HCO三、填空题(共计50分)21.(14 分)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W 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 18,中子数为 10;X 和 Ne 的核外电子数相差 1; 在Z所在的周期中,Z 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最强;四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请回答下列问题:(1)X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 。(2)X 的单质和 Y 的单质相比,熔点较高的是 (写化学式) 。 Z 所在族的简单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写化学式),原因为 。(3)W、X、Z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为;X2W2的电子式为_。(4)Y 与 Z 形 成的化合物在常温下是一种液态,它和足量水反应,生成一种弱酸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Z 的氧化物很多,其中一种黄绿色气体 M,其氧含量为 47.41,可用于水处理, M 在液态和浓缩气态时具有爆炸性 。 M 的化学式为 。 M 可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两种稳定的盐, 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5,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在 25C、101kPa 下,已知 Y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 平均每转移 1mol 电子放热 190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2.(10分)为探究Ag+与Fe3+氧化性的相关问题,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已知:相关物质的溶解度(20) Ag2SO4:0.796 g(1)甲同学的实验如表:序号操作现象实验将2mL 1 molL1 AgNO3溶液加入到1mL 1 molL1 FeSO4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又有黑色固体产生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注:经检验黑色固体为Ag。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甲同学得出Ag+氧化了Fe2+的依据是 。(2)乙同学为探究Ag+和Fe2+的反应,进行实验II。a.按如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盐桥中的物质不参与反应),发现电压表指针偏移。偏移的方向表明: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银。放置一段时间后,指针偏移减小。盐桥中盛有饱和KNO3溶液,此盐桥中钾离子向_(填“甲”或“乙”)池移动; 若该电池能维持稳定电流强度为1 A,工作600s,理论上Ag电极的质量会_(填“增重”或“溶解”) _g(已知F96500 Cmol1,电量(C)=电流(A)时间(s) )。b.随后向甲烧杯中逐渐加入浓Fe2(SO4)3溶液,发现电压表指针的变化依次为:偏移减小回到零点逆向偏移。a中甲烧杯里的电极反应式是 。b中电压表指针逆向偏移后,银为 (填“正”或“负”)极。(3)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为 。23.(7分)某同学用50 mL 0.50mol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并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 mL,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已知盐酸、NaOH溶液的密度与水相同,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 210-3kJ(g),则该反应的中和热H=_。(2)若用50 mL 0.55 molL-1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通过测得的反应热来计算中和热,测得的中和热H会_(填“偏小”、“偏大”或“不变”),其原因是 。(3)若通过实验测定中和热的H的绝对值常常小于57.3kJ/mol,其原因可能是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C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24.(19分)利用化学原理对废气、废水进行脱硝、脱碳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废物利用,对构建生态文明有重要意义。(1)燃煤废气中的CO2能转化为基础化工原料、清洁能源甲醇(CH3OH,甲醇的结构式如图): 3H2(g)+CO2(g)CH3OH(g) + H2O(g) H已知: 化学键C-HC-OC=OH-HO-H键能/KJ/mol412351745436462则H = _ 废气中的CO2转化为甲醇可用于制作甲醇燃料电池(结构如图),质子交换膜左右两侧的溶液均为1L2molL-1H2SO4溶液。该燃料电池中通入甲醇的一极为 (填a或b),当电池中有1mol e-发生转移时左右两侧溶液的质量之差为 g (假设反应物耗尽,忽略气体的溶解)。 (2) H2还原法可消除氮氧化物 已知: N2(g)+2O2(g)2NO2(g) H+133kJmol1 H2O(g) H2O(l) H44kJmol1 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 在催化剂存在下,H2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和氮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以H2(g)为燃料可以设计氢气燃料电池,该电池以稀NaOH作电解质溶液,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已知该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为86.4%,则该电池的比能量为_kWhkg1(结果保留1位小数,比能量,1 kWh3.6106 J) 。(3)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一种现代化的氨氮去除技术。下图为MFC碳氮联合同时去除的示意图。 已知A、B两极生成CO2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 : 2,写出A极的电极反应式_。 解释该装置去除NH4+的原理_。(4)利用“ NaCO2”电池可将CO2变废为宝。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的可充电“ NaCO2”电池,以钠箔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电极材料(反应前两电极质量相等),总反应为4Na+3CO22Na2CO3+C。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若生成的Na2CO3和C全部沉积在电极表面,当转移0.2 mol e-时,两极的质量差为_g。17-18下中高一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 1-10 D C C A B A A D C D二选择题(每题3分) 11-20 C C A B C C B B B D21(14 分)(1)第三周期, 第IA族(1分)(2)Si (1 分) ; HF (1 分) ;HF 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1 分) (3)离子键、共价键(2 分) (1 分) (4) SiCl4 3H2OH 2SiO3 3HCl (2 分)(5)ClO2(1 分) ;6ClO26NaOHNaCl5NaClO33H2O (2 分) (6)SiH4 (g)2O2 (g)SiO2 (s)2H2O(l) H1520kJ/mol (2 分)22、(10分)(1)Ag2SO4(1分) 有黑色固体(Ag)生成,加入KSCN溶液变红(2分)(2) 乙(1分) 增重(1分),0.67g (2分)Fe2+Fe3+ (1分)负(1分)(3) Fe3+的氧化性与其浓度有关;或反应 Fe2+Ag+ Fe3+Ag 为可逆反应(其它合理答案均可)(1分)23、(7分)(1)-53.76 kJ.mol-1(2分)(2)偏大(1分) 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反应过程中电离需要吸收热量,故放出的热量偏少,H偏大(2分)(3)ABC(2分)24、(19分)(1)-175kJ/mol (2分) a(1分)12g(2分)(2)4H2(g)+2NO2(g)N2(g)+4H2O(g) H1100.2kJmol1 (2分) H2-2e-+2OH- =2H2O (2分) 34.3 (2分)(3) CH3COO8e2H2O2CO27H+(2分) NH4+在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转化为NO3,NO3在MFC电池正极转化为N2(2分)(4)3CO2+4Na+4e-=2Na2CO3+C(2分) 15.8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