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樟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26508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樟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樟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樟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樟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1. 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示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这种帝王的典型始于( )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2. 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鲁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能对得起先祖?于是,齐君下令退兵。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 )A.盟约对春秋各诸侯的政治约束 B.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C.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系 D.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心理渊源3.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适应了阶层关系变动B.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C.选拔方式日益公开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4.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指出,统一了中国的诸侯国秦国国王嬴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华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作者认为嬴政最大的贡献在于()A.废除分封制B.实行郡县制C.建立皇帝制度D.开创统一格局5.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6. “调整罗马人与外族人关系的法律,并且逐渐成为在人的自然理性的引导下的以解决历史对每个人所提出的问题为内容的法律”是古代罗马的( )A.习惯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7.下面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反映了罗马法( )案情:甲请乙建造房屋。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乙逃遁,甲将乙之子告上法庭。判决: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决乙之子无罪开释。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A.重视人的基本权利B.限制原告的权利C.强调原告被告平等D.维护被告的利益8.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A.军权高于行政权B.分权与相互制衡C.总统权力至上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9.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10. 明代中叶以下,城市男女“时世装”出现,追逐奇装异服,甚至以男女错位的“服妖”来展现自我。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理学的影响力削弱B.社会统治处于失衡状态C.民众创新意识增强D.城市物质生活条件提升11. 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12. 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13.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两家棉纺织厂,但短短的时间内棉纺织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14. 1896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在无锡开办的业勤纱厂尽管日夜开工,仍无法满足常州、江阴、镇江等地的需要1907年,业勤纱厂声誉鹊起,盈余50万两白银。这一现象出现的客观因素是( )A.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B.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C.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15.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A.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D.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16. 邓小平曾说:“其实,拨乱反正在1975年就开始了。那时我主持中央党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每整顿一项就立即见效,非常见效。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同文化大革命唱反调。”邓小平所谓“唱反调” 的含义是()A.全面整顿触及“四人帮”的经济利益 B.全面整顿与当时政治、思想路线相悖C.推行拨乱反正,形成了正确组织路线 D.直接挑战“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主张17.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斯大林模式造成了工业与农业的比例失调 B.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两个五年计划片面的发展工业 D.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18. 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这一评论反映出( )A.实现了男女之间的平等 B.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C.雇佣关系刚刚开始出现 D.近代工业促进报刊业繁荣19.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20. 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21.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假如你是当时纽约的一位市民,下列哪项最符合你的心态()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22.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此“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调整工业生产B.实行以工代赈C.调节农业生产D.整顿财政金融23. 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A.复兴了古希腊人文精神 B.取得了人与上帝直接沟通的权利C.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 D.奠定了人类理性的主体地位24. 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批判宗教神学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D.促进思想解放25. 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论C.倡导变法维新D.颠覆孔孟学说26. “共和制不过是空招牌,作为现代国家基础的新国民,并没有伴随民国而自然产生。因此,宣传新思想、培养新国民似乎已经刻不容缓。”为此,先进的中国人( )A.进行维新变法B.发动武昌起义C.宣传实业救国D.掀起新文化运动二、材料题27阅读下列有关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确立过程的材料(15分)材料一 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国已名存实亡。共和制试验失败的原因在于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材料二 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复辟解决片面吸取了革命年代的教训,没有从制度上对二者的权力作任何实质性调整。材料三 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原有的君主制形式继承下来,国王继续保持了许多重要权力但他只能在议会广泛限制的范围内行使这些权力,一遇冲突,只要议会采取不妥协态度和动用财政手段,总能迫使国王屈服,国家主权的重心已无可挽回地从国王一边转到议会一边。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材料二中,复辟政府的政策有何特点?原因何在?(3分)(2)从上述材料看出,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的确立过程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贯穿这一过程的根本性的问题是什么?(4分)(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君主立宪制在当时英国确立的必然性。(4分)(4)由上述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确立的过程,你得到了哪些认识?(4分)28.历史的前进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 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 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唯恐不能入选。申报1888年4月(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现象存在的社会原因。并分析这种现象对中国新经济因素发展的影响。(6分)(2).从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出现妇女打工热潮的背景。(6分)三、综合题29.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清朝前期,煤已经成为重要的燃料,但清政府多次禁止开采煤矿。19世纪中叶,洋务派官僚李鸿章、张之洞等人认识到煤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指出:“今日万事根本,惟在于煤煤源一断,机器立停,百举俱废”;煤作为“日用必需之物,采炼得法,销路必畅,利源自开,推(征收)其余利,且可养船练兵”。1875年清政府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至1911年,民族资本创办了72家资本额较大的煤矿。著名的开平煤矿1882年产量为3.627多吨,1899年增至77.827多吨,产品畅销天津、上海、福州等地。1890年,中国人开始创办自己的电厂,但直至1911年,全国的电厂数量极少,规模较小,只能供照明用电。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的电力工业仍较落后。请回答:(1).概括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对采煤业的认识。(4分)(2).近代以来,清政府对采煤业的政策有何变化?收效如何?(6分)(3).概括中国近代能源业发展的基本情况。(5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汉武帝在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同时,也采纳了法家的一些主张,从而开启了统治者尊儒尚法的历史。2.答案:D解析:材料中呈现的齐鲁两国因为先祖盟誓而重修于好,这说明盟誓有“世世子孙无相害”“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 的功效,进而得出这一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尚存在着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心理渊源,D项正确。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的“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 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可以看出,不论是汉代还是唐代的选官制度都促进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所以答案选A。4.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统一的意义。从“从未”看,作者强调的是“始”而非“皇帝”,即秦始皇开创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式。故D项正确。5.答案:A解析: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的设置都加强了皇权。本题选A项。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罗马万民法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习惯法是罗马共和国早期约定俗成的维护贵族特权的法律.材料未体现这一特点.故排除A项;根据所学罗马法相关知识可知,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之间.不能够调整罗马人与外族人的关系.故排除B 项;材料中“调整罗马人与外族人关系的法律”体现的是万民法的特点,故C项正确;自然法只是一种法律观念.并不是真正的法律条文, 因此不能达到调整罗马人与外族人关系的作用.故排除D项7.答案:A解析:材料中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承担,这体现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和自由,是独立的个体,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D选项错误,材料的判罚是有法律根据的,不存在限制原告的权力,维护被告的权利。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根据材料“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可知,总统与国会之间存在制衡关系,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军权和行政权的大小,排除A项;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分权和制衡的原总统权力至上和国会处于权力中心都不符合史实,排除C、D两项。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由材料时间“1980年”“1975年”可知,此为改革开放前后,粮棉播种面积减少,产量却大幅增加,其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后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使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并没有革命性突破,排除B项;1980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排除C项;1985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取消实施32年之久的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排除D项。10.答案:D解析:从材料来看,城市男女“时世装”出现是精神文化层面的发展。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精神层面的发展表明物质生活的提升,故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明清时期理学思想依旧深刻;B选项错误,明清处于君主专制强化阶段;C选项没有说明事情的本质。1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有效信息的解读。材料中强调北方往南方运的都是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往南方去得少,往北方去得多。这种情况不能证明南北经济孰强孰弱;材料中没有体现以物易物和商人的活动情况;材料中强调了因为地域差异使长途贸易兴盛。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西汉前期的经济发展状况。材料无法体现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故A项错误。汉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而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致富,说明当时西汉的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故C项正确。材料与地方豪强势力无关,排除D项。13.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工业革命的理解。根据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故排除A,铁路的修建是在1825年,故排除;棉纺织厂发展如此快是因为动力革命蒸汽机的改进,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14.答案:A解析: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项正确: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于1912年,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始于1936年,时间信息与材料不符,排除B、D两项;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15.答案:D解析: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是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A、B项错误: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但这并不是根源,C项错误;张謇不幸的根源在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使其同时受到封建势力和列强势力的压迫,D项正确。16.答案:D解析:邓小平的全面整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是在实践中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否定,故选 D项。17.答案:B解析:材料所述为苏联农业生产发展落后,农业集体化阻碍了社会主义农业生产的发展,而私人土地对促进农业的发展中起了巨大作用,由此可知苏联激进的农业集体化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选B.18.答案:B解析: 题干的材料已经说明是人们仍然用封建时代对女性的要求来看待近代工厂的女工。女人到工厂工作与男女之间的平等的实现不是一个意思,故A项错误;近代工业出现后,女人去工厂作工,具有封建思想的人看不惯,说明是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故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出现雇主与雇工的雇佣关系,故C项错误;题干要求只是评论的内容反映的东西,不是报刊业本身的发展,更不是近代工业对报刊业的促进,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迁1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晚清服饰变迁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材料中维新派认为改穿西服有利于接受西方的思想,为维新变法营造变革的社会氛围,所以选择B项;“改制”强调的是改革政治制度“易服”只是其推行变法的手段,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对外”的信息,C项错误;D项的实质在于B项,可排除。2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给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属于社会保险法的内容,它还包括建立失业保险制度,故B项符合题意,A、D项是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内容,C项是农业调整法的内容,故可排除A、C、D项。21.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经济危机使企业破产,导致找工作非常困难,B项正确。当时农产品价格下跌,排除A项;西方国家社会动荡,排除C项;各国大打关税战,矛盾尖锐,排除D项。2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信息说明罗斯福采取救济的措施,故B项合题意。2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复兴了古希猎人文精神与材料中“从神的权成下解放”相符.故A项错误;人与上帝直接沟通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与材料中“从人的权成下解放”不符.故B 项错误项是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影响,与材料无关.排除;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奠定了理性的主体地位.与材料中“从人的权成下解放”相符.故D项正确。24.答案:C解析:本题易错之处在于不能正确理解“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的内涵:启蒙运动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基础之所以提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一系列构想,主张国家主权在君向主权在民让渡,符合材料“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故C项正确。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批判宗教神学撕裂了套在人类身上的 “笼子”,但没有体现出“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A、B项错误; D项同样不能体现“关进了 笼子 ”。2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在新学伪经考中.康有为抨击了被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并利用这衣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威胁到了清政府的统治,故选C项:新学伪经考只是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一种工具.并非旨在揭露历史真相,排除A 项,新学伪经考一书并没有涉及西方理论,排除B项;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极力宣传“孔子改制”思想,新学伪经考仍然承认孔孟的地位.排除D项。26.答案:D解析:“并没有伴随民国而自然产生”表明是在民国建立之后,“宣传新思想、培养新国民似乎已经刻不容缓”;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作为现代国家基础的新国民,并没有伴随民国而自然产生是关键信息。二、材料题(1)与议会妥协合作,采取了有利于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这一方面是由于革命对封建统治冲击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2)共和制解决、复辟试验、“革命解决”三个阶段。国家权力归属问题。(3)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还不成熟;英吉利民族尊重传统、崇尚中庸;“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4)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总要经历反复和曲折,确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必须从国情和民情出发。28.答案:1.原因:宗法关系;小农经济;政府重农抑商等政策影响。影响:束缚了自由劳动力,不利于新经济因素的发展。2.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民族工业兴起与发展;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释放了自由劳动力。解析:1.第1小问原因,从材料一“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这一现象与宗法制有关;“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这一现象与小农经济有关。第2小问影响可结合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对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进行回答。2.回答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即可。三、综合题29.答案:1.采煤业可以为各项实业提供能源,满足日常所需,为发展经济和军事工业筹措资金。2.从禁止采煤到允许兴办机器采煤;民族煤矿企业得到发展,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要。3.采煤业有一定的发展,电力工业兴起,但仍比较落后。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对材料的概括能力;第(2)问主要考査分析和比较能力,在分析材料时,指出材料中有哪些关于采煤政策的表述,从而分析有何变化;第(3)问重在概括归纳,材料中涉及的能源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煤,另一种是电能,只要认真分析,不难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