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谁打碎了花瓶教案2教科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24256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谁打碎了花瓶教案2教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谁打碎了花瓶教案2教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谁打碎了花瓶教案2教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谁打碎了花瓶教案2教科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传统课文,讲述了列宁小时候有一次去姑妈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但是,在当时没有承认。回家后,他在妈妈的帮助下,写信给姑妈,主动承认了错误。这篇课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诚实的列宁,一个勇于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的列宁。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小学生对列宁这个人物很陌生,师出示画像,再通过介绍,使学生简单了解列宁这个人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以读为本,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文,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感悟与思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设计理念:1以读为本,注重读书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在感悟与思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2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在识字、正音、阅读等方面的多功能作用,实现汉语拼音的阶段性学习与长期学习的有效整合。3突出本套教科书的特点,坚持在阅读中识字,增加生字的复现率,达到多识快识的目的。4立足文本,适当延伸,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补白,发展语言,拓展思维。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碎”等10个生字。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的好品质。教学重、难点:1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诚实的好品质。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小礼物,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后,说出画面内容,引出新课,板书课题。齐读后问:“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要想回答刚才的问题我们只有认真读课文。二、初读课文。要求:1、尽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2、给每个自然段标出序号。三、检查效果。1、出示生字词(生字加拼音)指名读,强调“宁”“岁”的读音。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帮助正音。四、教师范读课文,注意自然段之间的停顿;注意长句子的读法。五、再读课文。要求:1 、努力把句子读流畅,争取把整篇课文读流利。2、思考:课文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3、课件出示列宁画像。简介列宁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小学生对列宁这个人物很陌生,用图像导入,在感官上给学生以初步印象,再通过教师的介绍,使学生简单了解列宁这个人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设计意图:其一,通过几次通读课文,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与汉字反复见面,落实阅读中识字的任务;其二,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借助拼音识字,分散识字的难点;其三,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在与文本对话的实践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落实课标关于“整体感悟”的要求。六、分段细读课文。(一)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注意讲的是列宁多大时候的事,是在哪儿发生的事。弄懂“做客”的意思:到别人家,自己是客人。提醒学生“做客”的“做”,是“做工”的“做”。然后,自由读第一段。知道这段讲的是列宁小时候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二)问:姑妈家的花瓶是怎么打碎的?要抓住“不小心”这个词,出示课件,使学生知道,在捉迷藏的时候,列宁没留神,碰了一下桌子,桌子一晃动,花瓶掉到地上,打碎了。由“不小心”这个词可以看出,列宁不是故意打碎花瓶的。然后,自由读第二段。指导朗读。(三)指名读第三段,想想这段一共有几句话。问:第一句讲的是什么?讲的是孩子们没注意打碎花瓶,还在互相追赶。要抓住“正玩得起劲”“没有注意”“还在互相追赶”等词语,使学生明白这时表兄弟、表姐妹都没有发现列宁打碎了花瓶。还要引导学生体会“注意”“互相”在句子中的意思。问:第二句讲的是什么?讲的是姑妈看到了,问花瓶是谁打碎的。要指导学生读好姑妈的话,读出疑问的语气。问:第三、四句讲的是什么?讲的是表兄弟、表姐妹和列宁的回答。表兄弟、表姐妹的回答用的是感叹号,说明语气十分肯定,要指导学生读出肯定的语气。列宁是怎么回答的呢?要让学生注意,虽然答话相同,但是低声说的,后面用了句号,语气不十分肯定。因为列宁是顺着表兄弟、表姐妹的话说的,他知道自己说了谎,所以不敢大声回答姑妈的问话。通过“低声说”和说话的语气,可以看出列宁不是爱说谎的孩子。问:第五句讲的是什么?讲的是姑妈笑着说的话。要让学生知道,姑妈嘴上这样说,但心里明白花瓶是小孩子打碎的。问:第六句讲的是什么?讲的是孩子们听了姑妈的话的反应。列宁为什么没有笑?因为列宁正在为自己说了谎感到难为情,所以他没有笑。这又可以看出列宁一向是个诚实的孩子。再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先讲花瓶打碎后孩子们没有注意,再讲姑妈知道了问是谁打碎的,接着讲孩子们是怎么回答的,然后讲姑妈听了孩子们的回答说的话,最后讲孩子们的不同反应叙述的顺序十分清楚,句与句的联系十分紧密。问:这段主要说了什么?主要说的是列宁当时没有告诉姑妈花瓶是他打碎的。读讲这一段,要指导学生观察投影片。借助图画帮助学生体会列宁当时的心情。(五)指名读第四段。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决心改正错误?“不说话”“不高兴”说明心里难过。“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诉了妈妈”,说明认识到说谎是不对的,决心改正错误。再自由读这一段,知道主要说的是列宁写信向姑妈认错。(六)指名读第五段。问:姑妈在信上说了什么?“你做错了事”,这里的“事”指什么?(指打碎花瓶和说了谎话)想想看,列宁在给姑妈的信上说了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知道的?(从“妈妈叫他写封信承认自己说了谎”和姑妈回信的内容可以知道)再自由读第五段,知道说的是姑妈称赞列宁是个诚实的孩子。七、拓展延伸,回归整体。模拟回信,训练表达。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列宁的身份说说如何向姑妈道歉。设计意图:其一,抓住文本的空白处,模拟回信,进行个性化的补白,通过表达训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其二,通读全文,回归整体,对文章有更完整的印象,使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升华;其三,通读全文检查朗读训练的效果。八、小结课文。说说你喜欢列宁吗?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