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地理上册 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上册.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23260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地理上册 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一地理上册 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一地理上册 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地理上册 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上册目标:1了解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 2理解恒星日与恒星年的基本概念;3理解黄赤交角的空间概念和地理意义; 4掌握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一般规律。重点:1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 2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一般规律。难点:黄赤交角的空间概念和地理意义教法:演示说明法、板图讲解法、列表对比法课时:2板书: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公转中心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周期恒星日23564(太阳日24)恒星年3656910(回归年36554846)速度角151与日地距离负相关线与纬度负相关30轨道面赤道面黄道面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影响地球形状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划分五带的划分二自转与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地 轴6634902326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2326北回归线夏至6.220赤道春分3.21 春分3.21秋分9.232326南回归线冬至12.223太阳辐射能的回归年变化 直射(多) 斜射(少) 第1课时过程:一.复习导入1导入新课:本单元前三节我们学习了宇宙空间的有关知识,后三节我们将来学习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其中,14节学习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15节和16节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14节(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2内容安排:从课题来看本节应该有两个大问题,即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其实本节有三个大问题,即地球自转、地球公转、二者关系。这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前两个大问题(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下堂课我们将要学习第三个大问题(二者关系)。二学生自学三检查自学1地球自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轨道面2地球公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轨道面四教师精讲自转公转中心地轴知识:地轴是指地球自转所围绕的假想轴,其空间位置基本稳定、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自转证明: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在巴黎所做的著名的傅科摆实验。(结合阅读材料地球自转的证明)地球公转轨道(结合图120):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两个焦点之一。(开普勒第一定律:行星绕日公转轨道都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两个焦点之一。)近日点远日点(结合表12):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日地距离1.471;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日地距离1.521。(课下注释:日地平均距离1.5亿1个天文单位)方向北逆南顺(结合图118):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右手法则:伸出右手握成拳头翘起拇指,拇指代表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四指弯曲方向则为地球自转方向。北逆南顺(结合图120):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公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顺时针方向公转。九大行星:绕太阳公转的方向均相同,即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周期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1个恒星日。(恒星日23564)对比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时间长短。(恒星日23564、太阳日24)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1个恒星年(恒星年3656910)。对比恒星年与回归年的时间长短(恒星年3656910、回归年36554846)。速度概念:角速度是指地球在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角度;线速度是指地球在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距离。规律:角速度处处均相等(15);线速度与纬度负相关;点、点。(结合图119)速度(结合表12):近日点角速度61、远日点角速度57、平均角速度1;近日点线速度30.3、远日点线速度29.3、平均线速度30。规律:与日地距离负相关,即近日点速度最快、远日点速度最慢。(开普勒第二定律:同一行星的面积速度保持不变,即星日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轨道面因地球围绕地轴自转,故轨道面应与地轴垂直。因赤道面与地轴垂直,故赤道面是自转轨道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叫黄道。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叫黄道面。意义将在15节中进行学习;按15节中的标题填写。将在16节中进行学习;按16节中的标题填写。五巩固训练六课堂小结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的中心、方向、周期、速度、轨道面等方面的运动特点,下堂课我们将要学习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的关系。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提问:()地球自转的中心、方向、周期、速度、轨道面如何?()地球公转的中心、方向、周期、速度、轨道面如何?2导入新课:上堂课我们用列表对比的方法学习了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其实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是同时进行而不能截然分开的,地球的真实运动是自转与公转叠加在一起的综合运动;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存在有密切关系,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3标题说明:本标题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段学习黄赤交角,第二段学习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第三段学习太阳辐射能的回归年变化。这三个问题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辐射能的回归年变化。二学生自学三检查自学1黄赤交角:()地轴()黄道面、赤道面()90、6634、2326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春分3.21():夏至6.22():秋分9.23():冬至12.22四教师精讲1黄赤交角(结合图122)()读图:一轴两面三交角地轴:地球自转所围绕的假想轴。赤道面:地球自转的轨道平面(过地心并垂直地轴的平面)。黄道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所在的平面)。地轴与赤道面的交角:90地轴与黄道面的交角:6634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2326(黄赤交角)()说明:二者关系的反映由于黄道面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赤道面是地球自转的轨道平面,所以黄赤交角可以反映出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的关系。()补充:黄赤交角与地球五带的关系地球五带黄赤交角五带界线五带范围回归线黄赤交角极圈90黄赤交角变大变大变小热带和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变小变小变大热带和寒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大0回归线和赤道重合极圈和极点重合热带和寒带消失全球均变为温带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结合图122和图123)()原因:在一定时期内的两不变地轴的空间指向(北端指向北极星) 黄赤交角的大小(2326)()演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演示假设:地球公转是太阳位置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为了演示方便我们假设地球位置不动、让太阳绕着地球转。找特殊点:春分时(3.21)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时(6.2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时(9.23)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时(12.22)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连续运动: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的太阳直射点位置连接起来,就可看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运动,这种运动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就形成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其周期为1回归年(36554846)。演示提升:如果不存在黄赤交角(0),即地球不倾斜着自转,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将永远在赤道上,太阳直射点将不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运动。因此,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结论:填写板图并总结规律节气直射位置:春分时(3.21)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时(6.2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时(9.23)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时(12.22)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现象: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和寒带无太阳直射现象;回归线之间一年太阳直射两次,回归线上一年太阳直射一次。3太阳辐射能的回归年变化()太阳辐射能与光线倾角正相关。手电筒照黑板倾角光斑光线光热垂直照射大(90)既小又亮集中(光斑小)多(光斑亮)倾斜照射小(90)既大又暗分散(光斑大)少(光斑暗)()光线倾角与到直射点的距离负相关OA为直射、OB和OC为斜射。B点到直射点A的距离近,光线倾角大; C点到直射点A的距离远,光线倾角小。()地表的太阳辐射能具有回归年变化太阳直射点具有回归运动任何地点到直射点的距离在变化任何地点的光线倾角在变化任何地点的太阳辐射能在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具有周期性(周期1回归年)任何地点太阳辐射能的变化具有周期性(周期1回归年)地表太阳辐射能的变化具有周期性(周期1回归年)地表的太阳辐射能具有回归年变化。附1:图122上半部分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地轴倾斜方向:地轴北端向右倾斜昼夜半球的画法:二至的内半部分为昼、外半部分为夜,春分全为昼、秋分全为夜。二分二至的时间和位置:春分(3.21+上)、夏至(6.22+左)、秋分(9.23+下)、冬至(12.22+右)。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时间和位置:近日点(1月初+接近冬至位置)、远日点(7月初+接近夏至位置)。(错觉:.二分地球位于近日点,二至地球位于远日点;.7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1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的快慢变化: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负相关。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由近日点到远日点公转速度变慢,由远日点到近日点公转速度变快。地轴倾斜方向若改变:地轴北端向左倾斜。(.二分二至的位置对调:春分下、夏至右、秋分上、冬至左;.昼夜半球的画法对调:春分全为夜、秋分全为昼)。附2:课后活动1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的区分方法()用演示法确定二至位置:一画一标一判断。画出日心与地心的连线;标出日地连线与地表的交点;交点在北半球为夏至、在南半球为冬至。()用顺序法推导二分位置:按逆时针方向,春分(3.21)夏至(6.22)秋分(9.23)冬至(12.22)。2地球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关系地轴6634黄道平面90 2326赤道平面五巩固训练六课堂小结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三个问题,一是由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形成的黄赤交角,二是由黄赤交角形成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三是由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形成的太阳辐射能的回归年变化,这三个问题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