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卓尼县柳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22640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卓尼县柳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甘肃省卓尼县柳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甘肃省卓尼县柳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卷)高一年级历史单选题(每小题4分)1“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C 分封制 D 郡县制2家(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最可能是受到( )A 古代禅让制的影响 B 古代宗法制的影响C 古代分封制的影响 D 传统美德的影响3周代祭祀是国家的大事,凡是国家的大典、官员的任命、战前的誓师、战后的行赏等,大都在宗庙中举行。这说明周代( )A 借助宗法关系维护统治 B 神权政治统治思想盛行C 注重加强宗族内部团结 D 家国一体政治开始形成4中国古代长期将“礼”和“仪”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无“礼”便无“仪”,无“仪”不成“礼”。统治者高度重视关于“礼仪”方面的教化,其主要动机在于( )A 提升民众道德操守 B 维护自身的特权地位C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D 增强民族内在凝聚力5英特尔高级院士GeneMeieran认为:突破性创新的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的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下列制度属于“突破性创新”的是( )A 秦朝的郡县制 B 汉初的郡国并行制C 明朝的科举制 D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6“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候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材料所描述的时代应该是( )A 西周 B 春秋 C 秦朝 D 唐朝7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秦砖(见下图)上,用小篆写了“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二个字。其中“海内皆臣”这四个字最能表明秦朝( )A 经济繁荣 B 国家统一C 文化统一 D 百姓安居乐业8据秦集史统计,自秦武王以后到始皇时代的一个多世纪中,共有右丞相十二人,左丞相九人。这些声名显赫的众多良相中,非秦国人占到68%以上。此材料可说明( )A 商鞅变法十分彻底 B 军功爵制推行得力C 秦国重视招揽人才 D 贵族势力严重削弱9秦朝廷尉李斯在一次议政时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实施了( )A 分封制 B 三公九卿制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10下列关于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B 郡守有考察县令长工作之责C 县令长负责一县民众治理和财政、兵役管理、司法、狱讼D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也是秦朝的基层行政机构11秦朝的“书同文”“行同伦”政策,最早可上溯到孔子,子思在中庸中转述孔子的话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说明( )A 儒法两家思想具有互补性 B 文化统一成为时代要求C 秦代奉行外法内儒的思想 D 当时学术思想日益趋同12中国古代有一制度“鼓励社会流动并减弱阶级划分,使来自全国各地和各种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集合到政府之中,也产生了一种统一的动力。”该制度发源于( )A 汉朝 B 魏晋南北朝C 隋朝 D 唐朝13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对功臣宿将说:“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这一思想( )A 助推了土地兼并 B 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 使流民问题严重 D 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4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对功臣宿将说:“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这一思想( )A 助推了土地兼并 B 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 使流民问题严重 D 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5下图为元朝疆域图,其中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 )A B C D 16中国史上,曾有西北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皇帝即刻召集宰相及相关长官共商对策。由于宰相无权调动军队,乃由主管军事的长官提出作战方案,由主管财政的长官调度后勤物资,经皇帝裁决后,才调动军队增援前线。以上场景发生于( )A 汉代匈奴侵入山西 B 唐代吐蕃入侵河西C 宋代西夏入侵陕西 D 明代蒙古入侵河套17唐代门下省对中书省草拟的文书,具有审查权,如果认为文书中的建议、方案和处理方式不妥,就可以封驳奏还,将文书退回中书省重新拟定。这反映出( )A 门下省掌握着中央监察权 B 唐朝政府重视提高决策水平C 门下省和中书省相互对立 D 唐朝中央实行三权分立原则18公元132年,尚书令左雄向东汉顺帝上言: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儒有一家之学,故曰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帝从之,于是班下郡国。”材料表明( )A 儒学开始成为人才选拔的依据 B 察举制走向历史终点C 东汉的人才选拔机制有所完善 D科举考试制度已发端19由于考官与考生常以师生关系的名义互相勾结、朋比为奸,宋太祖将殿试改为定制。皇帝在殿试时往往亲自充当考官,那么在殿试中录取的进士自然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成为定制的主要原因是( )A 遏制世家大族,加强中央集权 B 笼络知识分子,加强君主专制C 扩大选官范围,维护封建统治 D 防止营私舞弊,维护社会公平20唐代学校分六种,其中“四门学”招收低级官员的儿子和普通民家的聪明子弟,学校来的“生徒”是其取士的主要来源之一,“生徒”能通一大经以上者都给官做。由此可知( )A 平民有机会步入社会上层 B 唐朝官员的入仕途径多样C 唐朝的“生徒”人数众多 D 官僚体系已出现膨胀趋势21汉武帝初置刺史时赋予其“六条问事”的权力,包括政、刑、民、选署等诸多方面,都是郡国事务的重要事项,并且主要针对地方郡国二千石官员。但同时规定“非条所问,即不省(察)”。据此可知,刺史( )A 以轻御重、以小监大 B 职权受到明确限制C 为了削弱相权而设立 D 成为地方最高长官22据记载,西汉的刺史不仅要熟知国家各种法令,还要穿着特定服饰、坐着专用马车,每年定期到自己的监察区出巡,并“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由此可知,西汉刺史( )A 成为一级地方长官 B 具有职责明确的专职性C 随意处罚违纪官员 D 拥有位高权重的权威性23唐代宰相杜佑之子杜从郁被任命为门下省谏官左拾遗,遭到御史反对而改任他职。这反映出,当时( )A 君主权威日益加强 B 皇权受到一定程度限制C 监察制度比较成熟 D 世族门阀政治逐渐衰落24清朝明确规定:人值军机参与机密的军机大臣必须在三品以上。皇帝在选用军机大臣时,必须顾及社会舆论和臣工态度。材料意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 限制了皇帝的用人权 B 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 导致了政治体制僵化 D 易于机要事务的保密25明太祖在一首诗中写道;“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处理繁多的政务,明成祖的做法是( )A 设置内阁 B 设三省相互制约C 设军机处跪受笔录 D 设六部参考答案1-5 C B A B A 6-10C B C C D 11-15 B C A A D 16-20 C B C B A 21-25 B B C A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