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政治 文化生活 第五课 文化创新学案 (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18789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政治 文化生活 第五课 文化创新学案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政治 文化生活 第五课 文化创新学案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政治 文化生活 第五课 文化创新学案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政治 文化生活 第五课 文化创新学案 (I)【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文化发展的实质、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文化创新的途径等考点。2.能力目标:培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和收集、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激发学生在各个领域勇于创新的热情。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知识梳理】(具体要求:详读教材,结合自学讲义考点解读和要求,15分钟在体系内速记重点原理。建议:理解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要点记忆法)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课本P42-43)(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_。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_。 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_,提出_,需要文化不断创新;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提示: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2文化创新的意义(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_的发展。_,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_的繁荣。想一想: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3.文化创新的途径(如何进行文化创新)(1)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途径。(处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_、_”,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_、_”,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提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侧重于对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途径。(处理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_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必须以_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_、为我所用。提示:“以我为主”就是在对世界文化精华的汲取过程中,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为我所用”就是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结合国情进行改造、整合与创新。(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文化创新必须把握和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要反对_、封闭主义,又要克服_、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提示:结合课本P55方框中的三种观点,进一步明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5)文化创新的主体: 。(6)文化创新的必由之路 。提示:注意区分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与基本途径。【体系构建】(具体要求:5分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文化创新 【课堂探究案】【自主探究】1.重点检查(小组互查,教师抽查)(1)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是什么?(2)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有哪些?(3)应怎样进行文化创新?(4)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怎样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判断正误(1)文化创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离开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渊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4)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合作探究】(自主思考,写出要点;合作讨论,完善要点;点评点拨,总结规律方法) 1.材料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地发展繁荣起来。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习近平讲话对我国文艺发展的启示。2 (xx四川卷)“一带一路”既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某校高二(1)班同学围绕“四川省如何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展开讨论,提出了建议(见下表)。列出与下表各建议相对应的文化生活依据。建议依据合作开展对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示例: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段和旅游产品建设国际认知度高的文化网络平台注入时代精神,采用动漫、微电影等流行方式,讲好四川故事积极参与中国政府与沿线国家互办的文化年、艺术节、电影周等活动【当堂检测】1印度佛教自汉代传人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了新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 B C D2(xx山东卷) “雷风侠”是一个既有雷锋形象特征,又有雷锋精神内核的动漫形象,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雷风侠”动漫形象创作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 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A. B.C. D.3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下去、走进去、走出去”的道路,与之相对应的有效做法是 深入基层、立足社会实践加强交流、推动文化传播高举旗帜、引领先进方向深入人心、反映群众呼声ABCD4.奔跑吧兄弟是从韩国引进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该节目将韩版具备的活力、创造性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该节目之所以火爆,是因为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可复制性和传承性民族文化尽管各具特色但也有共通性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可以消融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A.B.C.D.5.过去十年间,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以海尔空调为首的中国一线空调企业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思想,不断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家电大国”到“家电强国” 的转变之路。这说明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要进行文化创新就能赢得综合国力的竞争A B. C D【课后拓展案】1.中国既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A B C D2.“数一数一生多少个寒暑,数一数起起落落的旅途,多少的笑,多少的哭”。春晚创作的主题曲回家的路以归乡思乡的情愫打动着无数国内外的游子,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这说明A. 文化创新应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B. 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 发展大众文化是文化强国惠民的必由之路 D. 发展先进文化要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习近平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在于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吸收外来文化会消解文化的民族特色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A B C D4.古代有位画家对摹仿他的人说:“纵横似某家,亦食某家残羹耳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另一位大师也这样告诫他的学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从文化角度看,两位大师都主张A.学习文化要区别不同对象 B.要重视文化对社会实践发展的推动作用C.继承就能实现创新 D.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才有生命力5.近年来,潇湘雨、荷花亭等中国风歌曲将意境隽永的古诗词融入现代旋律中,让人们在聆听歌曲时深深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深受人们喜爱。这说明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传统文化是现代歌曲发展的源头文化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 文化创新能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A B C D【我的疑问】(具体要求:动脑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第五课 文化创新 参考答案【自主探究】2.判断正误(1) (2) (3) (4)【合作探究】1. 立足实践,进行文化创新,这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要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断进行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一方面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体现时代精神,让中国文艺发展具有民族的个性和时代气息。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通过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实现文化创新。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新的主体作用。虚心向人民学习,从人民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艺要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依托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超越时空局限,实现文化的传递、沟通和共享。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能推动文化的发展。【当堂检测】1.C 2.B 3.C 4.B 5.B 【课后拓展案】1.B 2A 3B 4.D 5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