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稳定性与悬吊训练马丙祥.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218026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心稳定性与悬吊训练马丙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核心稳定性与悬吊训练马丙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核心稳定性与悬吊训练马丙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瘫患儿核心力量 核心稳定性训练及悬吊系统应用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童脑病诊疗康复中心马丙祥 人体核心 core 核心是重心所在的位置 所有姿势运动开始的地方 腰椎 骨盆和髋关节联合周围由贯穿躯干的不同肌群组成 稳定脊柱 骨盆 髋关节 提供末端活动的稳定 稳定的核心是四肢的支点 就像树干与树冠 人体核心的构成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 人体的 核心 core 是指脊柱 髋关节和骨盆 它们正好处于上下肢的结合部位 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核心肌群的组成 在解剖结构上 人体的核心部位既包括了腰椎 骨盆和髓关节等骨骼以及它们周围的韧带和结缔组织 也包括附着在这些骨骼上的肌肉 如腹直肌 腹横肌 背肌 腹斜肌 下背肌和竖脊肌 臀肌 旋髋肌 股后肌群等29对肌肉则组成了核心肌群 也有人把起于核心的股直肌 股二头肌归为核心肌群 核心肌肉的组成 核心肌群的分类 核心稳定性 核心稳定性 是指人体在运动中通过核心部位的稳定为四肢肌肉的发力建立支点 为上下肢力量的传递创造条件 为身体重心的稳定和移动提供力量的身体姿态 核心稳定性的优劣取决于位于核心部位的肌肉 韧带和结缔组织的力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协作 即核心力量 核心力量 核心力量 是一种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 控制重心运动 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力量能力 核心力量不仅是人体核心稳定性形成的主要能力 而且在竟技运动中它还能够主动发力 是人体运动的一个重要 发力源 因此 核心稳定性是人体核心力量训练的一个结果 而核心力量是一种与上肢 下肢力量并列的 以人体解剖部位为分类标准的力量能力 核心稳定的调控 神经运动双重控制策略 表层运动肌的随意运动控制向心收缩为主深部稳定肌的下意识运动控制离心收缩为主 核心控制 corecontrol 核心控制构成姿势控制的重点 是恢复运动控制稳定表现的条件 核心控制是躯干深部肌群的腹横肌 腹斜肌等动态的同时活动 sustainedcoactivation 的主要功能 再加上腰大肌后部纤维 膈肌 骨盆底肌群的作用 核心控制维持全身的力线 使联合反应 associatedreactions 影响最小 不致出现过紧张 核心的控制 重心的稳定与变换 力量的传递 力量的控制 力量的整合 核心稳定性 的作用 核心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稳定 运动中的稳定几乎都发生在一瞬间 其稳定的程度以及稳定与不稳定都一直处于频繁的变换和交替之中 因此 核心部位的力量不单纯涉及到单块肌肉收缩力的大小 更重要的是神经对多块肌肉的支配和控制能力 研究表明 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提高人体在非稳态下的控制能力 增强平衡能力 更好的训练人体深层的小肌肉群 协调大小肌群的力量输出 增强运动机能 预防运动损伤 核心训练的作用 增强躯干深层稳定肌的肌力 脊柱 骨盆 协调大小肌群的力量输出改善运动平衡性 协调性和灵敏度 控制力 增强躯干骨盆周围本体感觉器的刺激作用 不稳定支撑 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 降低能量消耗 稳定 末端发力提高 减少运动过程造成的损伤提高人体在非稳态下的控制能力 核心力量训练的原则 在患儿可以完成动作的水平上开始对稳定肌进行训练时开始采取低负荷 为最大收缩阻力的30 40 的等长收缩训练 逐渐延长训练时间但不增加负荷量强调不稳定状态下的训练负荷效应依据个体水平采取逐渐递进的训练模式遵循渐进抗阻的训练原则和以闭链运动为主原则 核心训练的3个阶段 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 传统训练容易忽视的问题 注重肢体主被动运动 忽视躯干和骨盆肌群训练的原因 解剖书躯干和骨盆肌肉描述简单躯干和骨盆与肢体之间的主动活动相对少 躯干肌肉的活动相对隐蔽 容易被忽略 穿衣较少或宽松 不易观察躯干骨盆肌肉活动抑制痉挛作为脑瘫获得正常运动模式的关键 忽视躯干的选择性活动 核心力量训练的优势 多为主动运动 避免主动运动训练不足的现象更接近人体自然运动 避免局限肌力训练所导致的肌力不均衡不稳定的支撑面 使躯干深层稳定肌和表层运动肌更加全面的投入到平衡及协调反应调节中突出运动感觉统合训练 强调在不稳定状态下达到对感觉运动器官的诱导训练方式多样 开链 闭链训练器材简易可控 不稳定训练 动态不稳定支持面是激活深层稳定肌主要方法 核心与外周的关系 周围与核心相辅相成核心的稳定有利四肢功能的发挥四肢的稳定可以强化核心的稳定例 接触手定位反应 contacthandorientreflex CHOR 通过手的接触 提高了核心稳定 又为肢体活动提供支持 核心控制与四肢运动 核心控制 四肢运动 相辅相成 人体运动 总体出发抓住重点找出薄弱 脑瘫患儿的 核心稳定性 大多数脑性瘫痪儿童的躯干及骨盆控制能力减弱 直接制约了患儿的运动及平衡协调能力 脑瘫患儿核心稳定性的训练 核心大肌群的力量训练 主要是通过等张训练或等长训练提高患儿核心背阔肌 腹外斜肌 竖脊肌 臀大肌 臀中肌 腰大肌等的力量 如仰卧起坐训练 搭桥训练 体轴回旋 弯腰拾物训练 俯卧位抬腿训练等 另外还可进行扶站位骨盆控制训练 立位姿势控制训练或立位促通板上被动站训练等以增强脑瘫患儿的骨盆与躯干的控制能力 深层的小肌肉群的训练及患儿平衡性 协调性的训练 借助巴氏球 平衡板 圆滚等康复器材增强脑瘫患儿在运动中稳定关节和控制重心的能力 如平衡板上的膝立位 坐位 四爬位 立位训练 巴氏球上的坐位 跪位平衡训练等 基本训练方法 徒手练习 单人练习 俯卧式肘撑练习仰卧式肘撑练习侧撑练习等长转体及动态桥式运动等目的 提高腹横肌 多裂肌和腰方肌等下腰腹部重要肌群的稳定 直接连接脊柱 骨盆 对核心稳定性起主要作用 借助器械的练习 悬吊运动练习闭链运动瑞士球 平衡板 滚筒 弹跳床等 提供一个不稳定的支持面Thera Band弹力带 美国赛乐 药球 振动杆 哑铃等 功能性训练 提供动态抗阻 球上运动1 球上运动2 平衡软垫 平衡板 弹簧板 Thera Band弹力带 美国赛乐 药球 振动杆 哑铃 悬吊训练 核心训练的重要方法 悬吊训练 20世纪90年代初期 挪威的物理治疗师和医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他们促进了悬吊运动治疗理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广泛的生物力学研究的基础上 挪威康复工作者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训练理念与原则 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 发展出全新的悬吊运动治疗 slingexercisetherapy S E T 体系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念就是 弱链接 理念 悬吊训练 弱链接 是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出发 把肢体的运动看作是由一个个关节构成的运动链上的传递 在一个动作中 某肌肉 通常是局部稳定肌 和其他肌肉一起工作时 它太弱以至于不能发挥它应有的那部分作用 这样力的传递会受到干扰 临床表现为动作完成不正确或患者感到局部疼痛 悬吊训练的装置 主要训练器材 悬吊带通过可以调节的吊索强化各部肢体的稳定能力 S E T悬吊训练可以用于闭合式动力链训练 也可以用于开放式动力链训练 并且可以通过有序增加关节旋转次数和提高稳定难度来提高训练效果 悬吊训练的装置 辅助训练器材 平衡垫平衡垫是平衡训练气垫的简称 主要用于肩 髋 膝和踝等多个关节的训练 还可以辅助核心肌肉功能训练 在悬吊训练中是通过平衡垫来增加关节的不稳定性来提高训练难度的 辅助训练器材 杠铃在悬吊训练中可以通过哑铃来增加负重量来提高悬吊训练的难度 悬吊训练的装置 悬吊训练的目的 1 减除运动负荷将肢体悬吊 让患者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运动可以免除重力的作用 达到减除负荷的目的 2 提供助力利用弹性悬吊绳可以提供外力 3 提供不稳定支撑悬吊带作为支点是不稳定的 利用这种不稳定支撑可以进行相应的运动训练 悬吊系统训练的特征 训练器材简易可控 强调不稳定状态下的训练负荷效应 训练方式多样 开链 闭链 以局部稳定肌为其训练重点 并强调对于整体运动肌的训练 以达到整条 运动链 的有效运行 突出运动感觉综合训练 强调在不稳定的状态下达到对感觉运动器官的诱发 遵循渐进抗阻的训练原则和以闭合链运动为主的原则 达到逐步发展肌力和运动控制的目的 悬吊训练的作用 1 提高核心稳定能力 遵循渐进式难度递增模式 训练时力的作用点基于不稳定的支撑平面上 不稳定的支撑条件加大了训练的难度 提高了参与工作肌肉的投入 加大了对机体的刺激 尤其是核心区域深层小肌群 进而提高核心力量 悬吊训练的作用 2 提高神经肌肉控制能力 协调能力 平衡能力 本体感受功能 肌肉收缩是神经与肌肉共同作用的结果 神经系统对力量的影响表现在肌肉的协调工作方面 不稳定支撑需要被训练者在进行力量训练的同时对身体平衡和动作稳定性进行控制 这由人体运动器官中的本体感受器参与 在多次重复的对肌肉紧张度的控制以及对多块肌肉不同紧张度的调节中形成神经对肌肉的准确支配能力 悬吊训练的作用 3 预防受伤 促进损伤后的恢复 绝大多数损伤的出现是因为身体出现薄弱环节 在运动中无法达到要求的运动负荷而产生的 悬吊训练系统可以用来诊断出薄弱环节 然后对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减少损伤机制 4 在治疗和训练中 可以达到同时解决三大康复治疗要素 感觉运动控制 稳定性 协调 肌力问题 从而能够加速康复治疗过程的进展 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脑瘫患儿常用的悬吊训练 伸髋肌群训练 患儿仰卧 双臂抱于胸前 双膝关节下方放置钢性悬吊带 嘱患儿努力伸髋 伸膝 抬臀 此动作还能激发腰椎深层的稳定肌 例如多裂肌等 侧屈肌群训练 患儿侧卧位 头部加枕 双臂抱于胸前 膝关节下方放置钢性悬吊带 嘱患儿努力伸髋 伸膝 抬臀 且尽力保持骨盆直立 不向前或后倾斜 此动作还能激发腹横肌和腰方肌 脑瘫患儿常用的悬吊训练 骨盆的旋转练习 患儿仰卧位 一侧膝关节下方放置钢性悬吊带 另一腿无悬吊带 腰部加支持带 嘱患儿努力伸髋 伸膝 抬臀 同时旋转骨盆 双腿分开一定距离 脑瘫患儿常用的悬吊训练 悬吊训练的注意事项 以闭合链运动为主闭合链训练可以更好的激活和训练局部稳定肌 在身体进行闭合链训练时 局部稳定肌和整体运动肌可以更加协调的运动 遵循渐进抗阻训练原则训练开始时进行低负荷训练以激活局部稳定肌 逐渐增加训练强度 可以不断增加对神经肌肉的刺激 迅速恢复稳定肌的活力 悬吊训练的注意事项 保持正确的姿势不正确的姿势 是稳定肌不足运动肌代偿的结果 即以整体运动肌代偿薄弱的局部稳定肌 在不稳定的平面上进行训练可更有效的刺激局部稳定肌 使用振动技术对悬吊绳索进行高频率的振动 增加不稳定性 注重整体性训练人体是一个由各个关节构成的动力链 各个关节互相影响 应定期检查有无弱链接存在 小结 核心的稳定是头颈四肢正常运动完成的保证 而四肢头颈肌力及肌张力的正常则是核心稳定的基础 提倡核心的稳定并不代表对四肢肌群的忽略 相反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四肢运动的实现 悬吊训练是核心力量 核心稳定训练的重要方法 ThankYou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童脑病诊疗康复中心马丙祥mbx19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