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15339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渭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陕西省渭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陕西省渭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渭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60.0分)1. “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材料体现出的孔子教育思想是A. 因材施教B. 不耻下问C. 有教无类D. 当仁不让【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故其“不少弟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本题应选C项。2. 春秋繁露记载:“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这体现了哪一思想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天人感应”,约束君主行为C. “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D. “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略3. 对下图中宋、元时期的两幅文人画作品,有学者评价说,前者是外在的、写实性的山水,重在表现人活动的场景;而后者则淡化写实性,所重不在外在山水,热衷于创造一个“无人之境”,突出内在体验。宋元之间文人画风格的变迁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 绘画笔法由繁到简B. 绘画色彩由浓到淡C. 表现对象由大到小D. 理学影响不断深入【答案】D【解析】略4. 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A. B. C. D. 【答案】C【解析】略5. 普罗泰格拉提出:“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鞋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对此言论理解正确的是()A. 批判奴隶制民主政治B. 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C. 特别强调人的价值D. 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智者学派思想的认识。题干是在强调人的作用,C项正确。A、B、D与材料意思不符,排除。故选C。6.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不但把圣母变成了人间妇女,把使徒像化为对人体的歌颂,而且开始了日常生活和现实人的直接描写。这一现象说明了()A. 人文主义思想影响扩大B. 宗教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C. 画家缺乏艺术的想象力D. 艺术家多出身与平民阶层【答案】A【解析】“不但把圣母变成了人间妇女,把使徒像化为对人体的歌颂,而且开始了日常生活和现实人的直接描写”表明人文主义思想影响扩大,故A正确;宗教信仰、画家缺乏艺术的想象力、艺术家多出身与平民阶层材料未体现,故BCD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本质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它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7. 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斗争方面的突出特点是A. 要求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B. 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C. 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D. 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启蒙运动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本题需要注意题干的限制条件,即“在反封建斗争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思想家们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而文艺复兴矛头指向宗教神学,D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要求;C项不是“在反封建斗争方面”。故选D。8. 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十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以说明A. 唐代战争时使用地雷B. 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C. 火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D. 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火药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获取解读材料信息、知识迁移、认知和分析的能力。【解答】A 材料未体现“唐代战争时使用地雷”,故A错误。B 依据“唐哀帝时(十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说明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故B正确。C 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故C错误。D 14世纪火药传入欧洲,故D错误。故选B。9. 宋词中体现市民情趣,委婉含蓄、回环往复,被称为婉约派;与婉约派风格截然不同的另一风格流派是豪放派。下列词作中最明显体现了婉约派风格的首推A. 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B.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C.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D.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宋词,旨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记忆及运用能力。【解答】据题干可知,属于婉约派的只有宋朝的柳永,辛弃疾和苏轼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排除BCD三项,故A项正确。故选A。10. 古人认为,猴子有善变多计、狡猾伪善的天性,与古时代诸侯性质很相近,古时候诸侯们各据一方,个个多计谋善变,狡猾欺诈,所以当初形容他们像猴子的王一样,因而诸侯的“侯”字是将猴的犬去除,代表人而成“侯”,由此可见A. 我国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B.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C. 中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D. 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字【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汉字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依据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A依据材料“古人认为,猴子有善变多计、狡猾伪善的天性,与古时候诸侯性质很相近,古时候诸侯们各据一方,个个多计谋善变,狡猾欺诈,所以当初形容他们像猴子的王一样,因而诸侯的侯字是将猴的犬去除,代表人而成侯”可知,“侯”是将动物特点和古代政治特点相结合的产物,体现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故A正确。BCD 依据材料可知,B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A。11. 爱因斯坦说自己是站在牛顿的肩上取得了科学成就。下列关于牛顿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B. 相对论出现后,牛顿力学体系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C. 相对论否定了牛顿力学体系的绝对时空观D. 相对论继承发展了牛顿力学体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科技物理学成就,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科学是在近代人的精神的解放的基础上产生的,以牛顿的经典力学定律为主要的代表,但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到了十九世纪末出现了危机,无法解决超出光速的运动物体现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物理学的深刻的革命,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爱因斯坦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体系的继承和发展,牛顿力学体系是相对论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因此不能说牛顿力学体系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B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要求;ACD对于牛顿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关系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2. 弗洛伊德说过:“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得难以想象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第二次是生物学的研究剥夺了为人类特创的特殊优越性,将人类废黜为动物的后裔。”其中,与“第二次打击”有关的理论是()A. 牛顿的力学体系B. 达尔文的进化论C. 爱因斯坦相对论D. 普朗克的量子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科学,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对材料的理解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达尔文的进化论从生物学领域驱逐上帝,“生物学的研究剥夺了为人类特创的特殊优越性”符合材料主旨,B正确;A、C和D属于物理学,与材料题意明显不符,排除。故选B。13. 20世纪初,一位英国评论家写道:“英国普通公民早上被美国闹钟叫醒从早餐桌旁站起后,这位公民匆忙走出家门,赶一辆纽约制造的电车在那里,他走进杨基电梯,电梯将沿着美国人装的梯轨把他送到办公室、毫无疑问,他办公室里的所有用具都是美国的。”文中反映的情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A. 英国是最大的殖民帝国B. 英国彻底衰落C.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D. 美国工业迅猛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美国生产的闹钟”、“纽约制造的汽车”“办公用具都是美国生产的”可知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的主导地位,工业发展迅猛,故选D项;ABC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D。14. 有学者认为:尽管洋务运动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但是“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此说法主要是A. 看到了洋务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B. 指出了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实质C. 否定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D. 肯定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由此看出此说法肯定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故D项正确;材料对洋务运动做出评价,未提及其社会背景,故A项错误;“中体西用”实质是学习西方器物以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不是批发的”体现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故C项错误。故选D。15. 十月革命前,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马克思主义,反对改良主义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 B. C. D. 【答案】C【解析】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与科学,十月革命后转向传播马克思主义,排除; 均符合题意,故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分前后两个阶段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四提倡四反对”,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李大钊极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16. 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指出:“民之缺乏土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这体现了新三民主义的( )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自由主义【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旨在考查识记教材基础知识并灵活运用的能力。【解答】C.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中强调“平均地权”与“土地国有”。而题中材料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提到的对土地的措施即是其“平均地权”思想的发展,即“耕者有其田”,体现的是民生主义,故C正确。ABD.三项均与题中“民生主义”主旨不符合,故排除ABD。故选C。17. 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的思想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的思想”说法明显错误,故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均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分析。综上所述,故A正确,排除BCD。故选A。18.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外宾时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主要想说明()A. 斯大林模式完全是一种僵化的模式B. 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好模式C. 社会主义发展没有唯一的模式,应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模式D. 中国已经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最好模式【答案】C【解析】A项,材料无法体现斯大林模式完全是一种僵化的模式,排除; B项,材料社会主义发展没有唯一的模式,应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模式中未提到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好模式,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C项,社会主义发展没有唯一的模式,应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模式,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正确; D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已经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最好模式,且说法太绝对,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具体考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本题考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重点考查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邓小平理论诞生的背景、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意义19. 被西方媒体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A. 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B. “银河”系列计算机的诞生C.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D. “神州”号飞船的成功发射【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A.联系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可知杂交水稻的出现和推广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故A正确。BCD.三项说法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CD。故选A。20. 中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在60年里创作了多种三毛形象,对此表理解正确的是()1935年1946年1947年1958年1977年1978年1985年流浪儿童三毛形象三毛从军记系列漫画三毛流浪记漫画三毛流浪记电影三毛学雷锋系列漫画三毛爱科学系列漫画三毛学法系列漫画A. 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B. 新中国一直坚持“百花齐放”C. 国民党发动了全民族抗战D. 漫画促进中国民主政治进步【答案】A【解析】1946年体现解放战争的特点;1977年体现学习雷锋的主题;1978年与重视科教有关;1985年与加强法制建设有关;据此可知A正确。B项错在“一直坚持”,排除。C不能体现题干主旨,排除。D不合题干主旨,排除。故选:A。本题考查新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21. 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 重农抑商B. 强调制度与秩序C. 厚古薄今D. 重视道德与人伦【答案】B【解析】重农抑商只是法家而非儒家的主张,厚古薄今及重视道德与人伦是儒家而非法家的主张,排除后,只有B项。 故选:B。本题是考查理解诸子百家中儒家与法家主张内容。本题是考查学生在掌握诸子百家中儒家与法家主张内容基础之上,并理解其内容,对它们主张不同点运用排除法进行思考做题。22.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A.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C.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D.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答案】D【解析】有权就有一切指的是皇帝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 家长制指的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的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属于宗法制度的内容; 官僚政治则指的是官吏的设置,它属于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 文化上的蒙昧主义则指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重要内容,指的是儒家思想; 故选:D。本题属于一道知识点综合考查题目,考查了对皇权制度、宗法制度、中央集权制度以及儒家思想知识点的掌握,考查了学生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本题以古代政治制度为考查重点,在学习中准确掌握各种制度的重点内容及其重要意义,如:宗法制度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23. 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这一现象表明()A. 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B. 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C. 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D. 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答案】B【解析】材料中主要强调儒家思想中的“孝悌”,西周礼乐制度中强调的是世袭制和等级制,没有孝的内容,故A排除; 材料明显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政治上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故B符合; 历代王朝并不是全以孝廉为选官标准,科举制以考试为标准,故C排除; 材料中没有体现道德与法律融为一体,强调孝悌早在汉代察举制就有了,故D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传统的主流思想中的宋明理学,要求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及明清时期作为统治思想的原因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理解宋明理学强调伦理纲常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24. 苏格拉底说:“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对于苏格拉底的话理解正确的是()A. 反对在雅典实行民主政治B. 国家管理需要专业人才C. 直接民主不利于国家稳定D. 把妇女和外邦人排除在外【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课本雅典民主政治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对材料的综合分析阅读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对雅典城邦的知识以及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的掌握、识记。【解答】A苏格拉底的这句话未没有反映出,他反对在雅典实行民主政治,课本知识中也未涉及到此类知识,故不选A;B.材料中指出雅典的民主政治的缺陷在于将权力交给了所有公民,又指出公民没有专长,从另一个层面,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强调的是国家应当由专业的人才来进行管理,故选B;C.材料中未涉及到统治不稳定的问题,根据课本知识得知,民主制度是适合雅典小国寡民这种特征的,故不选C;D.雅典的公民指的是具有公民身份、有参加公民大会的成年男性,确实是将妇女和外邦人排除在外,但是此题未涉及到这一点,故不选D。故选B。25. 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A. 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B. 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 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 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答案】D【解析】A材料中说社会各阶层,应该包括罗马教廷,故表述不准确。 B材料中可以看出,王公贵族为代表的世俗贵族权利,有一定的扩大,但这只是材料要表达的一部分,而不是材料的主旨。 C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对近代民族国家的影响。 D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重在改革得到了农民手工匠人,下层僧侣,还有王公贵族的支持,可以看出,宗教改革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的基础知识,学生要结合宗教改革中参与改革力量的构成特征来分析材料,得出正确选项。学生回答问题时要了解宗教改革是欧洲近代历史上资产阶级进行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比较,宗教改革有着更广泛的社会基础,主要打击对象是罗马教廷,除此以外,宗教改革几乎包括其他所有欧洲社会阶层。26. 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A. 复兴了古希腊人文精神B. 取得了人与上帝直接沟通的权利C. 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D. 奠定了人类理性的主体地位【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人的权威下解放”应该是指启蒙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故D项正确。 故选:D。本题考查启蒙运动。考查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理性主义。所谓理性,就是承认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主张用科学知识来认识客观事物,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思考、判断和处理;坚决反对和批判“信仰高于知识”的宗教观念。1718世纪,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理论启迪了人们的思想,人们把这个时代称为“启蒙时代”,把他们提倡的思想称为“理性主义”。27. 医术以治病救人为宗旨,被称为“仁术”;历代知识分子很多兼通医术,故有“十儒九医”之说;范仲淹也曾说:“不为良相,当为良医。”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 古代科技具有强烈实用性B. 科技与儒家思想关系密切C. 古代医学受西方科技影响D. 古代知识分子学识较广泛【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医学与儒家思想相互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仁术”、“十儒九医”、“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由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儒学和医学的相通,说明了科技与儒家思想的相互影响, B项符合题意;AD不是材料所渗透的主旨,排除;C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故选B。28. 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如图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B. 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C. 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D. 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到齐、魏、秦、陈,卫等,可判断出此图为周朝的分封制图,可以确定这个时期是周朝。A项选自诗经,故A项正确。 B项涉及两个人:西汉的司马相如和东晋的陶渊明。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 C项涉及汉代的李广将军,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 D项涉及的是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 故选:A。本题以周朝的分封制图为切入点,考查诗经的内容。诗经也叫诗三百,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即十五国风,就是各地区的曲调,共160篇。雅即朝廷正乐,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西周时的作品,小雅74篇,大部分是西周作品,少部分是东周时作品。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是舞曲,比较舒缓,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诗经内容大致分为六类:1、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2、农事诗。3、燕飨诗。4、怨刺诗。5、战争徭役诗。6、婚姻爱情诗。29. 如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文字的频繁使用B. 书写材料的不同C. 各国变法的实施D. “书同文”的推行【答案】A【解析】A中国古代汉字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由繁到简,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是由于中国的现实,西周到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市场化不断的发展,文字在社会发展中的表述功能越来越强,被频繁地使用,所以必须由繁到简便于书写。 B从西周到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简牍,都是写在竹和木片上,而且都用笔和墨。 C各国变法从春秋时期开始,但是各国变法中并没有涉及到文字的。 D书同文是秦始皇推行的措施,和材料时代不符。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汉字的发展历程,那就学生结合西周到战国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来分析。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应该知道中国古代汉字发展的基本过程,原始社会最早出现的是图画文字,后来发展出象形文字,商朝时期出现成熟的文字,甲骨文,西周时期出现篆书,秦朝统一以后推行小篆,汉朝普遍采用隶书,魏晋南北朝时期楷书出现。30. 1905年,一本书给安徽少年胡洪骍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与血”。受此影响,他改名胡适,字适之。这可以说明A. “中体西用”思想兴起B. 天演论产生巨大影响C. 进化论成为革命旗帜D. 传统思想的权威被打倒【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进化论,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属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把其引入中国的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故B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革命,只强化了顺应现实、改造中国的思想,故 C错误; AD材料未体现,故AD错误。故选B。31. 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A. 商业繁盛的地区B. 盛产煤炭的地区C. 邻近河流的地区D. 电力充足的地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解题时注意题目的时间信息“19世纪末”,此时第二次工业革命正在开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型动力是电力,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32.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 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 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 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 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宋恕认为“易西服”是“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的前提,即“易服”可以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故B项符合题意 作者旨在强调“易服”与变革之间的关系,A、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排除D项 故选B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考查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维新派代表人物及思想: A、康有为,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借用经学外衣、利用孔子权威来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为维新变法提供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其思想产生了“大飓风”和“火山大喷火”般的巨大影响 B、梁启超,突破康有为理论的束缚,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C、谭嗣同极力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堪称维新运动的勇士 D、严复,系统传播西方思想文化的第一人,提出“自由为体,民主为用”主张,借用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理阐述维新变法的重要性 维新思想的影响: 维新思想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而产生发展的,它将变法图存与发展资本主义相结合,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主题和政治要求 是先进中国人西方学习进一步深入的表现,突破了“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的物质层面,深入到制度层面 维新思想极大的冲击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它并没有彻底批判封建传统文化33. 鲁迅说:“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据此可知,鲁迅评价孔子的视角是A. 孔子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B. 孔子思想有利于巩固统治C. 孔子思想与民间信仰的结合D. 孔子形象具有的多面色彩【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后世统治者对孔子思想的利用,旨在考查运用归纳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中鲁迅提到孔子,与真实的孔子有所区别,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即从汉武帝开始,儒家学说就成了统治阶级用来麻痹百姓的主要工具了,特别是明、清时期,走向仕途的唯一途径是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题目所谓的八股文源于四书五经,而到中华民国,窃取大总统职权的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B项符合题意,故选B。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B。34. “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这首诗名为相隔一层纸,作者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刘半农,发表于1917年新青年4卷l号。这首诗反映出()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是早期白话诗的特点之一早期白话诗在写作上讲求“真率”与“质朴”揭示了贫富差距,阶级对立,反映了诗人对不公平制度的抨击“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A. B. C. D. 【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该诗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白话诗,是文学革命的表现,故说法正确;结合诗内容可知作者揭示了贫富差距,阶级对立,反映了诗人对不公平制度的抨击,故正确故选A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新文学和白话文,是传播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的载体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内容的主体,而新文学和新道德则是达成反封建目标的必要保障新文化运动分前后两个阶段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四提倡四反对”,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李大钊极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35. 毛泽东曾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A. 新三民主义是三大政策的代名词B. 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C. 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D. 新三民主义有局限性【答案】C【解析】本题极容易错选A,主要原因在于分辨不清三大政策与新民主主义的关系错以为三大政策属于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之一分析毛泽东的观点可以推知,毛泽东认为新三民主义是蕴含了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这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所在,A说法片面,B说法笼统,D 是错误的说法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它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 “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授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孙中山新三民主义内容的理解,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分析和理解的能力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这种关系包含了以下两层含义: (1)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的纲领,它蕴含着三大政策的精神新的民族主义要联合“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体现了“联俄”的精神新民权主义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表明革命派已经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纲领发展成为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纲领,这就体现了“联共”的主张新民生主义的“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体现了“扶助农工”的思想 (2)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的方法和手段作为既反帝又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来说,联俄因而获得国际支持,联共因而能把革命的力量真正联合起来,“扶助农工”因而唤起广大民众觉醒参加革命使革命获得根本动力正如毛泽东所言:“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36. 毛泽东指出:“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作得好些。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据此判断这来自毛泽东的哪一著作?A. 新民主主义论B. 论人民民主专政C. 论十大关系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干的关键信息是,“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会涉及到各个方面的问题,根据材料的时间限制,可以排除A、B。选项D论述两类矛盾的问题,不符合题意。因此选择C。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发展37. 老百姓曾朴素地概括邓小平理论:“一块石头两只猫,三个梨儿四只鸡,五十加一百。”所谓“一块石头”,指的是改革开放和搞经济特区前无古人,允许大家摸着石头过河;所谓“两只猫”,指的是“不管白猫黑猫,捉得住老鼠的就是好猫”。那么所谓“三个梨儿”指的是()A. 三个有利于的检验标准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答案】A【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三个梨儿是指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邓小平理论中评价工作是否有效的三个指标。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提出来的。 C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没有体现出三这个特点。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四个特点。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理论的内容,要求学生结合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改革开放的实践来分析材料。三个有利于,指的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1992年初由邓小平在视察南方发表南方谈话时提出,被视为人们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38. 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一五”计划促进了时期的科技发展B. “两弹一星”是在时期取得的C. “文化大革命”使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D. “南优2号”杂交水稻是在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建国后新中国科技成就的理解,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A.“一五”计划从1953年至1957年,“一五”计划促进了时期的科技发展符合史实,A项正确;B.“两弹一星”成果大都是在 1964 年之后,B错误;C.人造卫星升空,杂交水稻的成功研制都发生在文革期间,C错误;D.杂交水稻是在 1973 年取得的重大成果,排除D。故选A。39.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写了“九一八”事变至“一二九”运动时期形形色色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和革命道路,但因以在当时被视为小资产阶级的人物作为小说主人公,所以作品问世后,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论。有人对作者、作品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责作者并没有让林道静“得到彻底改造”,说“书中充满了小资产阶级情调”。对青春之歌的批判说明在当时()A. “左”的观念影响严重B. “双百”方针在文艺创作中没有得到很好贯彻C. 青春之歌的创作脱离当时的时代主题D. 杨沫在当时是“反动学术权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双百”方针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作品问世后,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论”、“有人对作者、作品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责作者并没有让林道静得到彻底改造,说书中充满了小资产阶级情调”体现出“左”的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相关信息,故A正确,排除B;CD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故选A。40.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项“壮举”是指我国A. 1950年开始的扫盲教育B. 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C. 1986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 2001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可知此应为新时期的中国通过义务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启动“希望工程”等举措,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史实。故选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41.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与发展的根系所在,其传承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而礼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他(孔子)以“仁”做为礼乐精神的内核,“对中国文化而言,是承先后后的一大开创 .”礼乐的推行对个体而言,是为了道德的完善,成为仁德之人;对群体而言,是为了“爱人”,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赵玉敏以“仁”释礼,援“仁”入乐材料二宋明理学又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 .具有浓厚宗教性的“礼”与统治者所宣扬的“天命信仰”,“王权神授”相结合,同时也就上升为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从精神上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的官方意识形态。蒋传光略论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治”秩序材料三近代以来 ,一些人认为中国的落后主要源于以礼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保守,并为此发起了批判旧文化的运动.但对传统文化弃之过激而“扬”之不足,从文化与民族的关系看,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借鉴西方礼仪的精华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但如果失去了民族的自尊,那么,本民族的传统礼仪就会被淹没。郭瑞民中国的礼仪文化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是如何丰富“礼”内涵的?归纳“礼”的价值追求。(2)材料二中的宋明理学家是如何解释“礼”的?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3)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初“批判旧文化的运动”是什么?作者认为它存在什么局限?(4)“礼”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材料三,指出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中华传统文化不被“淹没”?【答案】(1)以仁为内核。完善道德;和谐人际关系。 ( 2)解释:礼等同于“天理”。目的:维护君主专制;思想控制。( 3)运动:新文化运动。局限:对传统文化“弃”之过激而“扬”之不足。( 4)做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或保持民族自尊;)借鉴吸收西方文化。【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一中“ 他(孔子)以仁做为礼乐精神的内核”可以概括出以仁做为礼乐的内核的内涵。第二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一中“礼乐的推行对个体而言,是为了道德的完善,成为仁德之人”可归纳出成为仁德之人;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一中“对群体而言,是为了爱人,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归纳出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 2)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二中“宋明理学又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可知,礼等同于“天理”。第二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二中“同时也就上升为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从精神上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的官方意识形态”并结合所学可知,规范人的秩序,维护统治的需要。 (3)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题干中“20世纪初批判旧文化的运动”并结合所学可知是新文化运动;第二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三中“但对传统文化“弃”之过激而“扬”之不足”概括即可。 (4)本题主要考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考查学生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传统文化应考虑两方面:一方面发扬本国文化的精华,另一方面积极利用外来优秀文化。42. 2015年12月,中国国家领导人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中国属于典型的农业文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业技术革命的最突出表现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生产经营模式?(2)近代工业革命发端于西方。18世纪晚期,哪一发明改变了人类的动力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9世纪晚期,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表明科技进步呈现出什么新特点?其成果使人类的生产生活进入什么时代?(3)20世纪中期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拉开了序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科技发明是什么?“互联网”创造了人类生活的新空间,概括互联网在哪些方面改变了人类的日常行为方式。(4)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科技与人类的关系?【答案】(1)表现:铁犁牛耕。 模式: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男耕女织)。(2)发明:改良蒸汽机。影响:世界市场(基本或初步)形成。特点: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时代:电气时代。(3)发明:电子计算机。方面:学习、工作、交往、出行、购物、娱乐等。(4)认识:人类创造科技;科技造福(影响)人类。【解析】(1)本题考查古代中国自然经济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农业技术革命表现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的形成;生产经营模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或者是自然经济。 (2)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识记所学知识和概括总结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出现改变了人类对传统动力依赖,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可以总结出第一小问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使世界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三小问关键是时间节点,可知当时已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根据所学可知当时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表明科技进步呈现出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第四小问由所学可以总结出当时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3)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20世纪中期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和“互联网”可以判断出当时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开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将人类带入信息时代,其最主要的科技发明为电子计算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互联网的影响表现为:学习、工作、交往、出行、购物、娱乐等方面。(4)本题考查如何认识科技与人类的关系,考查总结概括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类的生产实践和需求促进了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又会促进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影响人类的生活。因此可以总结出本题答案为人类创造科技;科技造福人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