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 北京版.doc

返回 举报
资源描述
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 北京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圈、划等方法,找出文中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3、学会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位怎样的人”。 难点: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 揭题导入 1、 板书课题,读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咱们一起先来读读课文。 2、 一篇文章的题目就像眼睛,总能带给我们许多信息。读了课题,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写什么的吗?(写人) 写人离不开写事,它是通过什么事写人的?(扫路) 同时还写了什么?(天游峰)天游峰是什么?(地点) 小结:也就是说,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是写人的,通过扫路这件事来写人的,而且也写了扫路的环境是在天游峰。 3、 这节课,我们就围绕两个问题来学习 第一个:天游峰是一座怎样的峰? 第二个: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 感受天游峰的高和险 1、 过渡:我们先跟随作者一起去领略一下这是一座怎样的天游峰?请你认真的朗读课文,用“——”划出描写天游峰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让你体会到天游峰的什么特点,可以用一两个字在句子旁边写上批注。 2、 交流 师:课文中有一段话直接描写天游峰的,谁能来读一读。 3、 交流出示: 天游峰——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 ① 谁能用一个字来说说天游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② 体会交流板书:险、高、陡 ③ 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 抓住:第一险峰、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飘飘悠悠、断掉似的 “一根银丝”指什么? (武夷山第一险峰天游峰的九百多级石梯) 那么作者用“银丝”比喻天游峰的石梯,说明了什么? (像头发一样,很细很软,仿佛风一吹就要断掉似的,写出了险) ④ 你能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你能读出天游峰的高、险、陡吗? ⑤ 这一段中,除了直接描写天游峰的句子外,还写了一句: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 A、 明明是写天游峰的,作者为什么还写了这一句?(从侧面衬托突出天游峰的险、高) B、 特别是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终于、好不得意) C、 小结:天游峰这么高、这么险,能够爬上去,心里怎么能不得意呢? D、 齐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作者登上险峰时的喜悦吧。 4、 交流(侧面描写) ① 过渡:课文中除了这一段是直接描写天游峰的,你还有没有找到其它也能反应天游峰特点的句子? ② 交流出示: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③ 你是从这段话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顶天立地、九百多级、一千八百多级、层层叠叠) ④ 除了这些词语直接描写的天游峰的高之外,这段话中还写了什么?(游客爬山) ⑤ 交流: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废,这些词语是描写游客们爬天游峰的反应,这也是从侧面描写了天游峰的高与险。 ⑥ 齐读:让我们再来读读这1、2两句,再次来感受天游峰的高、险。 5、 这么高、这么险的天游峰,游客轻装上阵都这么累了,更何况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这样的工作你说累不累? 6、 可是这位扫路人觉得累吗?(不累)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人,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走近这位老人。 三、 与扫路人对话——感受老人的自信与豁达 过渡: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12自然段,看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天游峰的扫路人?(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想想:他是个怎样的人?哪儿最令你感动?用“﹋”划出描写这位老人的语句,品读体会。 1、 交流外貌描写 ① 出示图片:看,这位就是天游峰的扫路人,从画面上你对这位扫路人有多少了解? ② 同学们观察仔细,想象合理。接下来,让我们走近课文,通过语句来细细品读这位扫路人。文中也有对老人的外貌进行了描写,谁来读读。 交流出示一: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③ 这里是抓住了人物外貌中的什么描写?(穿着) ④ 文中还有一处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 交流出示二: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⑤ 这段是外貌中的什么描写?(长相) ⑥ 读了老人的外貌描写,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朴实、健康、有精神) 能用积累的词语来形容一下吗?(精神焕发、容光焕发、老当益壮等) ⑦ 通常我们描写一个人的外貌总是会放在一起写的,但在这篇文中里对老人的两次外貌描写,为什么要分开写?放在一块儿写不是更省事吗? (因为第一次作者是无意中听见“哗哗”扫路声吸引过去的,他对老人只是初识,并不了解,只是远远地看,第二次是因为作者和老人交谈了许多,他怀着敬意来看这位老人,所以是仔细打量) ⑧ 齐读:你真会读书,而且善于思考,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处的外貌描写。 2、 两处外貌描写,寥寥数语,却抓住了扫路人的特点,让我们如见其人,除了老人的外貌描写,作者还抓住了哪些方面来写的?(板书:语言、动作、神态) 3、 能找到描写老人动作的语句吗?“引我……沏了一杯……”这是一位热情好客的老人。(他与作者素不相识,却向招待老朋友那样,引作者进屋,为作者沏茶) 4、 老人的一杯茶拉近了与作者的距离。于是,他们进行了心灵沟通,愉快地聊起来了。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有好几处,老师将我和老人的对话组合在一起,读读,体会他是个怎样的人? 5、 出示: “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您老有60岁了吧?” 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 “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笑声惊动了竹丛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① 第一处:“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我觉得老人是个不怕苦、不怕累、生活乐观的人。) A同学们,当烈日炎炎的夏天来到了,老人是怎样扫路的?当寒风凛冽的冬天来到了,老人又是怎样扫路的?下着滂沱大雨的天气呢?外面飘着鹅毛般的雪花呢? B九百多级石梯,每天扫一个来回,多么辛苦而他却说不累。你们觉得扫路的工作累吗?这么辛苦的工作老人为什么说不累?这矛盾吗? 老人把他的工作当成了一种——享受,把工作的苦当成了——乐,有一句话是“因为爱,所以美丽”,老人因为喜欢,所以——不累、感觉轻松,老人不累的是他的那颗心呀。这样的人生态度就叫——豁达开朗)。 这叫以苦为乐,他把扫路当成了欣赏风景,一路扫来,风光无限,尽情享受。累在身上,乐在心里,多么乐观的老人,多么乐观的生活态度啊。难怪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C谁来轻轻松松,自在悠闲地读一读。练读,指名朗读。 ② 第二处:“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这是一位热爱大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老人。) A我们再来想想自己身边的老人,当他们早上在公园晨练的时候,这位老人早已在——;当他们中午在悠闲地溜溜鸟、下下棋的时候,这位老人在——;当晚上老人们和子孙在享受美餐、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这位老人在——…… B他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不辞劳苦地清扫着天游峰的石梯。可他还是说——(怎么舍得离开呢),为什么舍不得走?(因为山好,水好,空气好,这里鲜花簇拥,群鸟相伴,人间仙境,睡不留恋?他吃的、喝的都是大山给予的,他舍不得走,他要回报大山。他热爱自己的这份工作,要继续清扫石阶。) 是啊,普普通通的工作、浓浓烈烈的情怀,一辈子工作的地方怎么能舍得离开呢? C我们一起把这份真情、这份热爱通过朗读来表达吧。 ③与作者对话——感悟作者的情与价值观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位普通的老人?(老人对作者产生了什么影响) 找出描写老人对作者产生影响的句子,想想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交流展示: 出示: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三十年后,我再来看您!”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1)从作者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让我们也祝愿这位老人长命百岁,齐读。 (2)老人朗声的笑,惊动了竹丛中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我们一般写鸟飞走就好了,为什么这里还要写“飞回原处”?(对应前文,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我能舍得走吗?) (3)多么自信、豁达开朗的老人,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位老人,再次齐读课题。 四、总结全课,提炼写法。 1、课文学到这里,老师突然有疑惑了,文章主要是写扫路人,为什么还要写天游峰的高和险呢?(板书:体会“反衬”的写法) 写天游峰、写游客、写鸟其实都是为了在写老人。 2、文章除了运用反衬的写法,还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向读者多角度地展现一位朴实勤劳、热情好客、豁达开朗、自信乐观的扫路老人,让我们记住这样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平时的习作训练中去。 五、布置作业 小练笔:“30年后,当作者来到天游峰,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学习文中抓住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人物的方法,续写30年后的情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