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诗丰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10496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诗丰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吉林诗丰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吉林诗丰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说明: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A. 铁器使用 B. 牛耕的使用 C. 筒车的使用 D. 水排的使用2.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人们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3.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产品精美,技术长期领先世界。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手工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两宋时期部分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 唐代制瓷业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C. 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光彩,出现五大名窑D. 商周时期青铜制造业发达4.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A. B. C. D. 5. 在中国古代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A. 商朝B. 唐朝C. 南宋D. 明中叶以后6.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A. 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B. 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C. 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D. 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7.明代蒋以化西台漫记中记载:“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材料中反映的经济新现象是()A.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丝织业的规模扩大 C. 生产部门分工细致 D. 机器生产成为新宠8.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现象反映的是()A殖民贸易 B民间贸易 C朝贡贸易 D官民贸易9. “他不是靠近海岸航行,而是远离海岸,这样既无浅滩之险,海风又吹得强烈而均匀。他在安全地到达预定的纬度(即与好望角相同的纬度)时,便朝正东方向驶去,终于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岸航行从而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这里的“他”指的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10. 16世纪,开辟新航路的西葡两国普遍认为海洋不是开放的,所有海域属于发现它的国家;17世纪初,在荷兰产生了海洋主权观念;二战后,国际上逐渐形成了领海、专属经济区、公海等海域分类。这种变化反映了( )A.西葡殖民体系分崩离析B.荷兰人成为海上马车夫C.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D.海洋问题的法制化趋势11. 新航路开辟后,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引起了“地理大发现” B.引起了“商业革命”C.引起了“商业危机” D.引起了“贸易革命”12有人说“强盗殖民经济”引发了工业革命。这样说是强调了工业革命产生需要的重要条件是( )A.充足的资金和广阔的海外市场B.巨额的财富和生产技术的提高C.充足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D.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13钱乘旦教授在总结世界某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时归纳出了“三个比例的变化”,即工农业比例、手工业和大工业比例、城乡比例的变化。其中工业压倒农业,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是最根本的变化。 这个变化开始于( )A.新航路开辟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科技革命14. 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棉纺织业的主要原因是( )A.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纺纱速度B.殖民地能提供大量的棉花,原料来源充足C.棉纺织业是传统的手工业部门,技术经验积累丰富D.棉纺织业是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易于推广15. 下列现象最早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是( )A.贵族和下层人民同坐一列火车出行B.巴黎博览会用电灯来照明C.14岁的小安妮在一家纺织厂做工 D.曼彻斯特港口的轮船正准备远航16. 1888年9月12日,一份报纸对慕尼黑博览会上的一项发明作了如此的报道与描述“星期六下午,人们怀着惊奇的目光看到一辆三轮马车在街上行走,前边没有马,也没有辕杆,车上只有一个男人,马车在自己行走,大街上的人们都惊奇万分”。也有人将其称之为“散发着臭气的怪物”。这一“怪物”应是( )A.三轮自行车B.蒸汽机车C.汽车D.电车17. 如图中四条曲线反映了我国18401956年四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D曲线代表的是何种经济形式() A. 自然经济 B.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18. 下列近代中国企业性质相同的一组是()A. 福州船政局,继昌隆缫丝厂 B. 天津机器制造局,发昌机器厂C. 继昌隆缫丝厂,发昌机器厂 D. 湖北织布局,贻来牟机器磨坊19.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A. 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B.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C. 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D.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20. 1914-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对这次工业化浪潮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是清政府放宽民间限制的结果B. 受到当时政治革命的推动C. 仍然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D. 发展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21. 农村的经济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其中“离土不离乡”指的是(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C 发展乡镇企业 D 进城打工22. 1958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称:“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这说明当时的中国()A 国民经济发展欣欣向荣 B 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C 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D 土地改革运动正蓬勃开展23. 阅读“某生产队粮食产量、分配收入等情况对比表”。导致表格中数据变化的根源在于()A 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B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 乡镇企业迅速发展24. 1993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自己38年的神圣使命后“光荣退休”。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 人民公社化时代C 计划经济时代 D 市场经济时代25. 德国学者韩博天说:“中国政府经常运用一种试点的方法,即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的地方经验会被吸收到中央的政策中,继而在全国推广。”这种方法的运用体现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A B C D 26.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较为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27. 韩红在天路中唱到:“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它“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下列有关我国铁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有()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西北、西南与内地之间基本没有铁路交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了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到 “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经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给拉萨的旅游业和商业带来繁荣A B C D28. 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此体系的形成标志着()A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C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达到一个新阶段D 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29. 20世纪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社会生活。推动互联网产生的主要条件是()A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 B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C报纸、广播传媒的普及 D电视机的成功发明30“成功只需一个点击”简要而准确地说明了网络信息化工具的最大特点与优点,高度地概括了它对人类社会生活及人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活动的重大作用和影响。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在当前要想取得事业成功相对来说比过去更加容易B在现代社会中,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C电子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整个网络时代D数字网络技术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深入生活领域第II卷(非选择题)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20分)材料一 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材料二 琼州附近的文昌,在1882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又1893年益闻录记载:江苏睢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轧轧机声”。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材料三 1887年,他(严信原)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5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40台新式轧花机,雇用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1897年,据9月21日中外日报称,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材料四 1897年4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在概述数年以来中国新式工业兴办情况后,接着指出:“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以后华商有束手之危,洋商成独揽之势。”张之洞此奏是对全国情况的综论,具有普遍性。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2)根据材料二,说明文昌当地手工纺织业破产的原因。(3)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什么性质的企业,这种性质的企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4)综合上述材料,列举影响近代中国企业发展的因素。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20分)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材料二从顺治元年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的一百六十多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在一千文左右波动。在鸦片战争前夕,一两白银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中国“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材料三图一图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6分)(2)材料二中出现“银贵钱贱”和“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指出这些现象与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关联。(6分)(3)材料三中图一和图二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从图二中可以获知哪些重要的信息?(6分)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BBADDCACBDBABDB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CCCAACCCDCBDDBB31(共20分) (1)模式:自然经济。特点:自给自足,男耕女织。(6分)(2)洋纱的涌入。(2分)(3)性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背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受外商创办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8分) (4)国家政策、外国竞争、技术、劳动力、资金等。(4分)32 (共20分)(1)变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业交换的品种增多。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的加剧。(8分)(2)原因:白银外流;列强侵华不断加剧。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6分)(3)新的交通工具的使用,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信息: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