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高频考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09372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高频考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高频考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高频考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高频考点:河流侵蚀地貌、堆积地貌的形成及代表地貌类型;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一、单选题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曲流现象的形成与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有关,图反映的是 ( )A 甲为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乙为凸岸、流水的堆积作用B 甲为凸岸、流水的堆积作用,乙为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C 甲为凹岸、流水的堆积作用,乙为凸岸、流水的侵蚀作用D 甲为凸岸、流水的侵蚀作用,乙为凹岸、流水的堆积作用2下列有关河曲地貌、弯道水速、外力作用和沿岸人类活动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丙a流水的侵蚀作用兴建深水港 B 丙c流水的沉积作用兴建仓库C 丁a流水的沉积作用种植农作物 D 丁c流水的侵蚀作用修筑防护堤河流阶地是指在自然作用下,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是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在正常情况下,河流阶地越高,年代越老。下图示意延川黄河蛇曲地质遗迹发育的河流阶地剖面。据此完成下列问题。3图中多级阶地形成的主要自然作用有A 地层间歇性下降、流水侵蚀 B 地层间歇性下降、流水堆积C 地层间歇性抬升、流水侵蚀 D 地层间歇性抬升、流水堆积4图示黄河河床位于A 背斜顶部 B 断层线附近 C 向斜槽部 D 板块交界附近5下图为某河流的部分河段,符合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A B C D 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读“某河流剖面图(不同的图例表示不同的堆积层)”,完成下列问题。6该剖面图最可能是下图中哪条线( )A A B B C C D D7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场所,主要不是考虑该地( )A 平坦的地形 B 适宜的气候 C 肥沃的土壤 D 充足的水源某课堂演示实验(见右图)如下:将书本打开、倾斜放于桌面上,沿书本中缝把沙子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在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完成下列问题。8该演示实验模拟的外力作用是A 风蚀作用 B 水蚀作用 C 沉积作用 D 风化作用9类似该堆积体的地貌多位于A 河流出山口 B 平原边缘处C 狭长山谷底 D 河流入海口读“某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水流向,实线、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1月、7月的平均宽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0下列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1月输沙量少于7月 B 水循环7月不如1月活跃C 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D 流域植被以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为主11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12河流凹岸在古代风水中称“反弓水”,不适合开辟为住宅用地,是因为()岸陡水急,不利于安全和取水是侵蚀岸,不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洪涝灾害频繁水急浪大,不利于船舶靠岸A B C D 图甲是“黄河干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图乙中(1)、(2)两图分别表示图甲中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A (1)a(2)b B (1)b(2)dC (1)a(2)c D (1)c(2)d14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 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 聚落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C 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 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带状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图中所示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A 半山腰 B 河漫滩平原 C 三角洲 D 高山顶部16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A 峡谷 B 三角洲 C 河漫滩平原 D 沙丘17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山区某聚落分布情况。山区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图示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 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B 靠山建住房,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C 便于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D 分布在高于洪水位的地方,以防御洪水18下列四个地段中,最适合村落分布的是()A B C D 冲积扇与三角洲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形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9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冲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A B C D 20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汊流较少波浪作用明显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多沙洲、沙岛发育A B C D 二、填空题21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若该区有石油分布,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 地,该处的地质构造为 。(2)图中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 。(3)图中戊处是 地形,其形成原因 。(4)丙处是 (地貌名称)(5)丁处是 (地貌名称)请简述丁处地貌的形成原因。参考答案1 B 2C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位于河流凸岸,流速较慢,受流水沉积为主;乙处于河流的凹岸,水流较快,以侵蚀作用为主;丁地为凸岸,以流水的沉积作用为主,所以B正确。2甲处位于河流凸岸,以流水的沉积作用为主,不宜兴建深水港,乙处于河流的凹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不宜兴建仓库,丙处不宜兴建浴场,丁处位于凸岸,以流水的沉积作用为主,适宜种植农作物,所以D正确。3 C 4 B 【解析】3读材料可知,河流阶地是地层抬升后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C正确。4读图,对比黄河河床东西两侧岩层可知,该地区岩层发生断裂和错动位移,东侧岩层相对下沉,西侧岩层相对上升,故图示黄河河床位于断层线附近,B正确;岩层没有弯曲,A、C错误;板块交界处无法判断,D错误。5C【解析】根据水流方向,图中处是凸岸,是沉积岸,河床较浅,有堆积物。处是凹岸,是侵蚀岸,河床较陡,无堆积物。对照选项,符合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图C,C对。A、B、D错。6B 7 B 【解析】6河流剖面图中,a侧河流阶地堆积体较多,应为河流凸岸;b侧坡度较陡,应为凹岸,对应选项为B。7居住场所受地形、气候、河流、土壤等因素影响,但一个小范围内,气候基本一致,可以不用考虑,B正确。8C 9 A 【解析】8该演示实验中,沙子沿书本中缝滑下,形成堆积体,模拟的外力作用是沉积作用,C对。风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等地貌,A错。水蚀作用形成沟谷地貌,B错。 风化作用使岩石崩碎,碎屑堆积物颗粒大,D错。9类似该堆积体的地貌多位于河流出山口,从山谷中流出,地形变的开阔,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地貌,A对。平原边缘处、狭长山谷底没有冲积扇分布,B、C错。河流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地貌,D错。10B 11C 【解析】10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l月河面宽度大于7月,说明1月流量较7月大,则河流l月输沙量多于7月,A错;因7月流量较1月小,所以水循环7月不如l月活跃,B对;该河在北半球,1月流量大,说明径流量不与气温呈正相关,C错:该河最有可能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流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D错。11河流曲流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四地都位于河流弯曲处,乙和丙位于凹岸,侵蚀为主;甲和丁位于凸岸,堆积为主。所以流水侵蚀作用显著的要在乙和丙处选择,但丙处7月河岸线的间距比乙处大,说明枯水期河流水量更大,侵蚀作用更明显,所以丙侵蚀作用更显著。12A【解析】凹岸是侵蚀岸,岸陡水急,不利于安全和取水,也不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但有利于建港,洪涝灾害不会仅发生在凹岸,凸岸也会有,据此选A。13C 14D 【解析】13位于河流上游,河流发育初期,受下蚀和溯源侵蚀影响,河道呈“V”形;为冲积扇,常分布于河流流出山口的位置,a位于河流上游,对应“V”形谷,b、c位于太行山河段,但c位于河流流出山口的位置,故 C项正确。14山区聚落布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流谷地,聚落规模较小,呈狭长状沿河谷分布,故D项正确。15B 16 A 【解析】15高原山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的河漫滩平原上,其原因是地势低,气候温暖,且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图示为青藏高原,故选B项。16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位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故A项正确。17D【解析】由图可知,图示地区的聚落三面临河,选择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主要是考虑该地高于洪水位,河流进入汛期,可以起到防御洪水的目的,ABC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18B【解析】村落宜建立在地形平坦、取水方便且不受洪水威胁的位置。位置地形陡峭,坡度较大;位置地形平坦,靠近河流,取水方便,但建村落易受洪水威胁;为地势较高的台地,既接近水源又不易受洪水威胁,适宜建村落,故B项正确。19D 20B 【解析】19冲积扇和三角洲的分布与干湿地区无必然联系,故错误;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故正确;三角洲地区一般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处,故正确。故选D。20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汊流较多,故错误;受波浪作用影响,故正确;两者均为河流堆积地貌,土壤肥沃,其分布与气候无必然联系,故错误;三角洲地区多沙洲、沙岛发育,冲击扇无沙洲、沙岛分布,故正确。故选B。21(1)甲 背斜(2)海陆间循环(3)山岭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4)冲积扇 (5)河口三角洲 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解析】(1)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甲地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为背斜,因此钻探石油应选择在甲地。(2)图中表示蒸发、表示水汽输送、表示降水、表示径流,由环节构成的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代表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水循环。(3)图中戊处的地形是山地,戊处岩层向下弯曲,地质构造为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受侵蚀,形成山岭。(4)丙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河流携带的沉积物在此处大量堆积,形成扇状冲积地貌,为山前冲积扇。(5)丁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地貌上为河口三角洲,其成因是因为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由于海水的顶托作用及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