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04978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I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秦朝实行的“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 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分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制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2.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 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 思想活跃。导致这一时期思想活跃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经济解体,重农抑商破产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C西学传入中国,儒学受到批判 D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3.古有两人吵架,一个曰“有没有天理!”,另一个驳:“你没有良心!”路过的 先生向身边的学生说:“他们在讲道。”以此可判断先生传递给学生的思想信 息是 A道法自然 B治世不一道 C兼爱非攻 D“理”存在的合理性4.有人说,如果说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哥白尼的天体运 行论把神从天文学中驱逐出去;l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 领域驱逐出去。那么,l9世纪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 是 A达尔文 B拉马克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5.对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主张的解释较为全面的是 A以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为作为立国之根本 B以“师夷长技”作为中国的富国强兵之路 C不触动封建制度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采取兼收并蓄6.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 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该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 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制约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C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7.“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的 思想精髓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一国两制,祖国统一8.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 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 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A B C D9.儒家学说在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国周围一些国家广泛传播,形成巨大影响,是始 于 A 汉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南宋10.下列著作与内容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B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思想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问题 D论持久战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11.下列诗词与作者搭配错误的是 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C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煜 D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12. 下面叙述的是我国古代一项科技发明:“一版印刷,一版已布字。”这一技术 是 A、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技术 D、指南针13.“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 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 B、李白出生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生于农民家庭 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14. 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一些宗教题材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被认为包含着人文 主义精神,主要因为它们 A、讽刺了教士的虚伪和教徒的无知 B、表现了人的形象和现实世界 C、揭露了神的虚幻和教会的腐朽 D、贬低了神的地位,提高了人的形象15.下列有关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B改革后的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C德国宗教改革风靡全欧 D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16.“一切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 权力,就必须以权利制约权利。”为此,这位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主张是 A、法制原则 B、社会契约 C、三权分立 D、人非工具17. 在法国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 禁喟然长叹:“这两个人毁了法国。”这说明了启蒙思想( ) 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 B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 C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 D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18.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 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能论证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19. 对于伏尔泰、卢梭的评判,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 创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则说得更为坦率: “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 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他们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卢梭 的 A.天赋人权 B人民主权 C. 倡导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 D.人是万物的尺度 20.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 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21.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 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所反映的思想是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B“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22.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 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 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 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 A. 民主主义国家 B新民主主义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23.一代伟人邓小平经常妙语连珠,以下语录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是真正的不结盟”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A B C D24.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 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25.某学生在学习“19世纪中期法国文学艺术流派”时发现一段残缺不齐的句子:“主义偏重主观、表现;主义偏重客观、再现。主义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世界探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主义偏重向外,向感性世界开掘,描绘大千世界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剧烈的斗争。”与句中、两处文学艺术流派相对应的法国文艺作品分别是 A人间喜剧、悲惨世界 B巴黎圣母院、拾穗者 C自由引导人民、格尔尼卡 D苹果车、安娜卡列尼娜26.从商代后,汉字演变发展的脉络为 A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B 甲骨文篆书金文隶书楷书 C 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楷书 D 甲骨文篆书金文隶书楷书27.康德在哲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主要是因为 A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B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种现世的智慧 C其自由平等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D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28.如果我们要了解下图这一美术作品,可以查阅下列哪部著作? A世界漫画大师笔下的造型 B华丽的回归:文艺复兴的辉煌与荣耀 C一战秘史:鲜为人知的19141918 D反传统的艺术革命:现代主义美术29. 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 英语夹杂在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但是到20世纪90 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 增加了。对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 B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交流 C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仍然存在 D电视是影响极大的传播工具30.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 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B动摇了中国正统思想统治地位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II主观题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小题,共40分)31.依据材料,回答问题(21分)材料一 天之生人, 一视无私, 而有富贵贫贱、思智寿天、安乐患难、诸夏 夷狄之万殊炯别, 惟有因之而已。譬如草木, 美种而壮良者, 天则繁殖之; 恶种而微弱者, 天则剪覆之也。然太平之法、大事之道,固预为灿陈, 但 生非其时, 有志未逮耳。进化之理, 有一定之轨道。不能超度。既至其时, 自 当变通。一一康有为中庸注1901 年 材料二 吾侪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 如谓不能, 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 是不知 文明之真价也。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 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 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 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 语曰:“取法于上.仅得 其中。”择其中而取法之, 是岂智者所为耶?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 从最上之改革着手, 则同胞幸甚!一一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1905 年材料三 人生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中国之恒言也。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 森罗万象, 无日不在演进之途, 万无保守现状之理;特以俗见拘牵, 谓有二 境, 以人事之进化言之, 笃古不交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 方兴 未已;存亡之数, 可以逆睹。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 无一非 封建制度之遗, 持较晰种之所为, 以并世之人, 而思想差迟, 几及千载;尊 重廿十四朝之历史性, 而不作改进之图, 则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以外, 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 复何说哉!陈独秀敬告青年(1)-材料一反映出康有为设想的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式是什么? (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孙中山为什么说要从“最上之改革着手” 的原因并简述其手段。(7分)(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 分析陈独秀认为中国应作何“改进”? 其理由是 什么?(6分)(4) 综合上述材料, 三位思想家政治主张中共同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这一理论 对近代中国产生什么深远影响? (6分) 32.(19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九十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业绩,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材料一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城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 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 材料二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 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 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 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 的计划完 全是空谈。-红旗(1930年5月24日)材料三 研究邓小平的外国学者,根据邓小平在当代扮演的重要角色,从四个方面对邓小平历史地位做出了枳极评价。其一,最成功的改革家;其二,中国现代化之父”;其三,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其四,社会主义思想(即社会主义亊业)的救星”。国内外邓小平理论研究之比较材料四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抹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亊。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阅读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中的不同观点及其分歧的实质。材料一体现的 思想对中国革命有何重要作用?(6分)(2)阅读材料三,分析材料中外国学者关于邓小平历史地位的评价是否符合实 际?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理由(7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90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 了哪三件大事?分别简述其意义.(6分)高二第三次月考历史答案1-10 D B D A C C B A B D1120 C B C B D C C C B D2130 C B C A B A D D A B31 (1)方式:循序渐进;通过改革, 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体制 (2分) (2)原因:共和体制符合进化的公理;共和制是更加完备的政体;维 新思想已经被实践证明没有成功。(6分) 手段:通过革命建立共和体制(1分) (3)改进:变革思想或宣扬民主、科学。(2分) 理由:只有不断变革中国才能发展, 否则必将落后于世界潮流; 中国原有的传统文化等都不可取。(4分) (4)基础:进化论思想(2 分) 影响:成为近代救亡图存和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根据和思想武 器;促进了中国思想近代化的历程。 (4 分)32(1)材料一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材料二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分) 实质: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还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2分) 材料一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2分) (2)符合。(1分) 理由:实行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张不与任何大国结盟,反对霸权主义 和强权政治,维护了世界和平;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推动了中国 的现代化。(6分) (3)大事: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改革开放。(3分) 意义: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开创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揭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华章。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