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偷瓜》教案 冀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98404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偷瓜》教案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偷瓜》教案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偷瓜》教案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偷瓜教案 冀教版教材分析:偷瓜这篇文章是发生在我国农村的故事,讲述了一些调皮可爱的孩子“偷”瓜田主人李善财的瓜,教育李善财的故事,展示了农村孩子的调皮可爱与正义,字里行间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偷瓜“偷”就是私下里拿走别人东西,据为己有。文章中所描写的孩子们“偷瓜”和我们习惯中的理解不一样,他们的做法与其说是偷瓜,不如说是冒险游戏。作品的开头,用寥寥数语清楚地介绍了主人公李善才和毛头娃崽这两种人物,而后随情节的发展展开人物的性格。性格变化的来龙去脉,叙述得有头有尾。语言风趣幽默,故事性强,在似乎搞笑的短剧中展示了一帮农村孩子的淳朴和善良。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农村的一些口头用语,体会不同语言风格的魅力。3.通过读一读、讲一讲或演一演的形式,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农村孩子的调皮、纯真和可爱。重难点分析:l 本课教学重点是在故事情节中体会孩子们的玩劣而善良的本质。通过读一读、讲一讲或演一演的形式,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l 感受作品独特的语言风格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文章语言风趣幽默,故事性强,在似乎搞笑的短剧中展示了一帮农村孩子的淳朴和善良。课前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生:预习课文,利用工具书自学字词,并能说出文章主要内容。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以疑促读(68分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偷”是什么意思?毛头娃崽为什么“偷”瓜?怎样“偷”瓜?结果又如何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朗读课文。二、初读课文,交流读文收获(710分钟)(一)指名读文,同学互相纠错。(二)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课件出示)三、勾画批注,感悟人物形象(1015分钟)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用勾画相关语句、写批注的方法,感悟人物形象,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深入领悟下文做好铺垫那么文中的毛头娃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勾画出相关语句,并写上批注。预设:(一)声东击西,机智聪明。这边早有几个娃崽抱着大西瓜跑远了。(二)倔强任性,淘气顽劣。大人管一管,娃崽变越作践瓜田。(三)调皮捣蛋。娃崽老远啃着瓜,拍手笑。(四)淳朴、善良、厚道。“三奶奶,善财叔让俺们送瓜给您吃。”“三奶奶,善财叔说这几天忙不开,过些天来看您。” (李善才:性子暴躁无计可施,从那看出来的?)四、自读自悟,深入体会重点。(1015分钟)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以下几句话:(一)李善才就看瓜,看不住,一愣神这边早有几个娃崽抱着大西瓜跑远了。(课件出示)1、想象当时的情景。2、让孩子选择不同的角度去读。(二)李善才不知自己怎样扑进屋子,跪倒在三奶奶跟前。他喊:“娘啊,我混!”(课件出示)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李善才在三奶奶面前的心情变化,并挖掘文本空白点,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体会李善才心中的忏悔之情。1、孩子们后来偷瓜的用途。2、从李善才的一跪一喊,你想到了什么?3、推想一下三奶奶和李善才之间的故事。4、课件出示母亲图片。(相机播放fiash歌曲母亲)5、让学生畅谈感受。6、带着自己的真实感受读出李善才心中的忏悔之情。(三)行路人经过瓜田边,说:“善才你这地边的瓜侍弄得比地中的好。”李善才说:“那敢情是。”(课件出示)1、猜想一下为什么李善才地边的瓜侍弄得比地中的好?预设:一是故意侍弄好,为孩子们的“顽劣”提供空间;二是孩子们不再搞破坏,才使地边的瓜长得更好。五、想象情景,改编剧本。(58分钟)让学生结组,分角色,准备台词,演一演。设计意图:通过演一演的形式,让学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六、课后练笔,延伸生活。(12分钟)想一想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写一写。如果没有,你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写一写。(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练笔不仅激活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而且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板书设计:5.偷瓜孩子淳朴善良李善才倔强任性无计可施淘气顽劣性子暴躁调皮捣蛋第二课时:讲析同步;做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设计:偷瓜习题精选(一)、(一)辨字组词(二)、多音字组词。(三)对号入座1形容声势或气派让人敬畏的样子。(威风凛凛)2糟蹋,浪费。(作践)3当然,表示求之不得。(敢情)4引人注目,显眼。(惹眼)(四)走进文本孩子们前、后偷瓜的目的有什么不同?孩子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答:开始孩子们偷瓜是为了和李善才“斗”,为了寻找开心;后来孩子们偷瓜是为了安慰三奶奶,为了帮助李善才孝敬老母。孩子们既调皮,又可爱。课后反思:偷瓜一文在语言风格上独具特色,使用了许多方言。比如:“毛头娃崽”、“娘啊,我混”、“咋的?不咋的”、“那敢情是”等,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很适合表演。但在课上给学生时间不多,没有很好的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今后应该对学生多鼓励,多启发,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地开放、生动起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