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196305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 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作为一代王朝的最本质特征是A. 统一性与集权性 B. 分散性与松散性C. 统一性与制衡性 D. 独立性与落后性2.“至迟在公元前七世纪的末年,王畿内原邑的人民,便会以夫谁非王之亲自夸”。材料反映出A. “人民”以与周王室联姻为荣 B. 分封制疏远了同族同宗的关系C. 王畿内的人比诸侯国的地位高 D. 宗法制把王庶子的后裔逐步推向社会下层3. “君主近臣,代起朝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如果这种情形是说汉武帝时代的话,下列史实可以论证这一看法的A. 三公决策,辅助皇帝 B. 推恩诸侯,维护统治C. 攘夺相权,形成中朝 D. 设中书门下分割相权4清代康熙皇帝有35个后妃和24个儿子,嫡长子胤礽被立为太子,后被废。最终康熙帝根据自己的标准秘密选择皇子做继承人,秘密建储制由此开始。该现象在实质上 A 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B 体现了一夫多妻制的弊端C 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D 说明了宗法继承制度并非一成不变5. 美国学者G罗兹曼认为:“科举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这种考试是为维持儒家的国家正统的运作需要而设计的,是授予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构成了社会理想的中国模式。”这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A. 提升了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 B. 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C. 有利于强化专制和集权政治 D. 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6.晚唐时期,朝廷授予众多节度使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但并不行使宰相权力。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包括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北宋A. 宰相权力的扩大 B. 藩镇问题依然较严重C. 君主专制的强化 D. 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7.十将军委员会是古代雅典的最高军事机构,将军之职按公民自费服役的传统,不仅没有薪饷而且还要自己出资装备一切,十将军始终不搞抽签而只有选举产生,并可连选连任。十将军委员会A. 减轻了公民的经济负担 B. 便利社会上层掌握要职C. 增加了奴隶主经济负担 D. 培养了公民的尚武精神8.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 从制度上防止专治以维护民主 B. 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C. 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D. 各权利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9. 古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用武力,第二次是用宗教,第三次是用法律。之所以说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A. 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B. 维护巩固了罗马帝国统治C. 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罪恶 D. 给予自由民和奴隶公民权10.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规定,“凡高度达15尺的树木,为使其阴影不至损害近邻地区,其周围须加修剪。”这表明十二铜表法A. 倡导法律而前人人平等 B. 有效调节了社会矛盾C. 维护了人们的私有财产 D. 禁止权力滥用的思想11.下列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B. 责任内阁制诞生在“光荣革命”之前C. 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D. 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选举产生12. 麦考莱在其著作英国史中称赞“光荣革命”是最后一次革命。这是因为“光荣革命”后的英国A. 结束了王权专制 B. 解决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C. 从人治走向法治 D. 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13.刘宗绪在世界近代史中写道:“1784年,小威廉出任英国内阁首相,他的施政措施起先未得到下议院的赞同,他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的支持,仍旧执政。”这一事件说明A. 议会对内阁首相失去制约力 B. 内阁失去议院信任即应辞职C. 内阁首相利用制度漏洞专权 D. 英国民主政治在碰撞中不断发展14. 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主要是( )A. 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B. 清除了封建残余C. 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 D. 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15.1905年,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了挽救自己的统治危机,清政府首次派出以王公大臣为首的考察团去欧、美、日等国考察政治,此次考察团出洋,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仔细,收获颇多。对德国宪政最感兴趣之处在于A. 实行议会制度,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B. 宪政之下,皇帝掌握国家大权C. 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不能世袭 D. 德国宪政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16. 1789年6月,法国国民议会宣布:“这个议会,而且只有这个议会,才能说明并提出全体国民的共同意愿;在君主和这个议会之间,不再有任何否决权或任何否定的权力。”这说明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主要政治主张是A. 废除君主制度 B. 建立共和政体C. 实行君主立宪制 D. 向封建保守势力妥协17. 1786年华盛顿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 “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在其名下的议会亦是徒有虚名,其政策措施多不被人们所关注、执行。”为此,他主张A. 加强中央集权 B. 取消地方自治权C. 实行三权分立 D. 推行两党制18.两江总督刘坤一等就某一重大事件电奏清政府:“(若)辽、台并失,(则)南北皆危,并恐各国从此生心,后患不堪设想”这表明A. 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重大危害 B. 有识之士反对中国与日本屈辱议和C. 中日战争爆发在当时已不可避免 D. 清政府在和或战问题上仍举棋不定19.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据此判断该条约 A. 客观上引发了义和团运动 B. 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C. 导致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D. 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0.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的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这一条约是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21.“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材料中的太平军的“社会革命”A. 顺应了当时中国小农经济的国情 B. 是绝对平均主义的体现C. 强调了国家对百姓财产权的尊重 D. 是战争环境的必然选择22.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A. 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 不能充分依靠群众C.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 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23.武昌起义后,很多地区的农村士绅大部分持三种态度:一种是顽固守旧,拼命抗拒,愚忠清廷,一种是走走看,认为“民心噪逆,朝野纷争,上下未有所定,此时欲顺不可,欲拒弗能”,一种是顺水推舟,积极响应,在革命的口号中借以自保,并扩大权势。士绅的态度说明A. 革命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B. 传统士绅对革命的冷漠C. 士绅对清政府的同情理解 D. 革命思想并未深得人心24.有人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著探索精神;一种团结战斗的精神。”下列能够说明这些结论的有反对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让给日本 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探索救国出路 运动从学生扩大到工商界人士A. B. C. D. 25.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突出评价的是五四运动A. 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B. 在政党政治方面的作用C. 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 D. 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261929年,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周恩来在给贺龙及湘鄂西前委的指示中明确指出:“目前所应注意者,还不是什么占领大城市,而是在乡村中发动群众,深入土地革命。”这表明周恩来 A 重视推广井冈山经验 B 抵制党内泛滥的“左”倾错误C 认为革命尚处于低潮 D 党内普遍认可毛泽东的做法271931年,中共中央在干部任用上提出“坚决提拔新的工人干部来参加指导机关工作”,派遣大批工人干部担任红军的指挥员与政治委员。同时要求各地“洗刷党内富农、小地主”的成分。中共中央的上述做法 A 确保了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B 表明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C 带有一定的“左”倾色彩 D 是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探索281937年8月,国民党邀请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并同时开展两党进一步的谈判,谈判在红军改编等问题上进展比较顺利。这次谈判A 消除了国共双方的分歧 B 推动了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C 保障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D 有利于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29台儿庄战役前,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曾请周恩来、叶剑英商谈作战方针。战役爆发后,李宗仁采取“固守据点,各个击破,要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把敌人歼灭在台儿庄”的作战方针。张云逸所率新四军一部积极配合淮河沿岸的国军部队,阻击日军北犯。这表明当时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 揭开国共军队协同抗战的序幕C 正面战场战略战术运用灵活 D 抗日战争由此进入了相持阶段30.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A. 中国共产党诞生 B. 红军长征胜利C. 抗日战争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材料解析题(共2题,40分)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 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 汉书卷八十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又在丞相府内设置丞相司直,“掌佐丞相举不法”。 征和四年(前89年),又设置司隶校尉一职,掌察京师百官和近畿七郡。 汉书武帝纪材料二 宋神宗熙宁四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外放杭州为通判,在那里他“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注:知州)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举以闻。”材料三 明初朱元璋曾一度效仿元制在中央设御史台,掌监察。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撤销御史台,正式创设都察院。与此同时,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的威权与御史相近。在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于登明代监察制度概述一文根据明史列传等资料统计御史209人资格,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29人。实际充任给事中之职者,一般都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公元1439年,明政府正式颁布了宪纲条例,对监督官的地位、职权、选用、监督对象及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监察纪律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明代有深远影响的监察法规。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列举汉朝中央监察制度的主要内容。(3分)指出其与秦朝监察制度的关系。(2分)(2)依据材料二判断,苏东坡在杭州担任何种官职?1分)指出创设此官职的意图是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三归纳概括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6分)(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8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2017年7月1日,(南京)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当天,175声警世钟敲响从集历史荣辱于一身的见证人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之钟,静海寺在华夏子孙心中树起的不仅是一座代表历史的纪念碑,更维系着一种剪不断的民族情结。刘妙雄杨波南京静海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材料二:下列图片是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材料三 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请回答:(1)材料一中“钟的主体高1842米”,并选择在2017年7月1日敲响”175声警世钟”,这样的安排与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指出该事件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 (6分)(2)图片二中的中华民国的“国”字写法是“内一个民字”,这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请你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解释该字的含义。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8分)(3)材料三中“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提出有什么进步之处?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来讲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4分)邵东一中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BDCAB CBAAD BDDCB CABDD BCDAA ACDCA31. (22分) (1)内容:先后设置了御史大夫、丞相司直、司隶校尉监察百官。(3分)关系:承袭秦制。(2分)(2)通判 (1分) 意图: 监察地方,加强中央集权。 (2分)(3)特点: 机构众多。 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完备的系统。 有立法的保障。对监察官员的选拔很严格(或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 (任答3点6分) (4)积极:惩治贪官污吏,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消极:机构冗多,容易形成人浮于事的局面。监察权力自于皇权,当权力过大时,很容易造成滥用职权,加速吏治腐败。(8分,每点2分)32. (18分) (1)1842年南京条约。 (2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2分)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习俗的近代化。(2分)【解析】(1)2017年7月1日为香港回归的时间,而“钟的主体高1.842米” 寓意是指1842年,“当天,175声警世钟敲响”寓意是指距2017年已有175年,这是指1842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结合所学知识,该事件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进一步阐述它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2)临时约法中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否定君主专制政体,体现国家主权在民的思想。(2分)图片二 共和则反映出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分)再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实业救国成为历史的主流,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在迅速壮大。(4分)(3)进步之处: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 (2分) 划时代意义: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分)辛亥革命中宣扬的“民族主义”主要是强调推翻清政府统治,进行反封建斗争,而材料三中“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提出则是将反帝反封建相结合。根据口号可知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1919年五四运动,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它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